克林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57079022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克林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克林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克林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克林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林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克林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 克林霉素是由林可霉素7位去羟基被氯取代演变而成,但其抗菌活性是林可霉素的48倍,胃肠道吸收更加完全。克林霉素作用机制主要是作用于细菌核糖体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机体免疫系统有调理作用,有增强多型核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杀菌功能,改变细菌表面活性和抑制细菌毒素的产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变态反应,注射局部刺激和肝功能异常等,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伪膜性肠炎。本文重点介绍克林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 一、克林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 1. 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时变态反应中对机体损害最大的一个,一般在静脉用药后 35 min内出现,主要表现为大汗、胸闷心慌、

2、心悸、呼吸困难、紫绀。若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故患者特别是有过敏史的患者用药时应注意观察。有报道1例喘息性支气管炎并发右下肺炎的患儿,因静脉滴注0. 9%氯化钠溶液 200 mL加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患儿出现腹痛哭闹,面红,立即停止药品输入,更换 0. 9%氯化钠注射液 250 mL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0. 1%肾上腺素 0. 5 mg,并给予吸氧。继而患儿口唇发绀,呼吸心跳停止,继续心肺复苏,抢救无效死亡。 2.克林霉素致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克林霉素最常见、发生率最高的反应,口服和肌注均可发生。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伪膜性肠炎致最严重的并发症。腹泻的发生

3、率因诊断不同差异较大,约2%20%,常见于用药后的49h,可能与药物直接刺激和肠道正常菌群紊乱有关。单纯性腹泻与PMC出现与否并不相关,前者通常短暂,及时停药一般可自愈。现已证实伪膜性肠炎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毒素所致,其发生率各地报道不一,为0.01%10%,据流行病学调查,298例患者应用克林霉素后,3.4%的患者发生腹泻,无一例诊断为伪膜性肠炎,而另一报道表明,应用克林霉素的患者10%发生PMC,口服引起伪膜性肠炎的发生率比注射给药高34倍,而且老年及危重患者中常见。典型的病理往往在给药后46h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大便成黏液脓血样。大便涂片可见红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直肠镜检可见结肠黏

4、膜有白到黄色浊斑,又是伴有明显的溃疡,与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相似,伪膜多由多形核白细胞、纤维素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而单纯性腹泻其镜检仅见轻度水肿而无感染征象,活检也未见异常。另外,伪膜性肠炎并发症与剂量无关,通常不超过1周,如诊断拖延,往往造成病情严重。 3.克林霉素致急性喉水肿 急性喉水肿是变态反应中少见的一种表现,导致急性喉阻塞,引起呼吸困难,吸气性喉鸣,口唇轻度发绀,烦躁,起病快,病情发展迅速,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出现窒息、死亡。有报道1例急性会厌炎患者在使用克林霉素过程中发生药物过敏,引起急性喉水肿,由于会厌本身有充血、肿胀,过敏反应使病情突然加重,导致死亡。确诊克林霉素过敏性急性喉

5、水肿后,立即停止使用克林霉素,吸氧,静推地塞米松 10mg,并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点。只要医护人员做好预防工作,及时治疗,病情可迅速控制,症状很快消失。对于急性会厌炎用药,最好选用不易出现过敏反应的药物,使用过程中小心谨慎,且随时做好气管切开准备。 4.克林霉素致肾功能损害 克林霉素使用后可导致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导致的急性肾衰竭。滕伟民报道了1例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患者,因注射克林霉素一天后患者出现无尿,伴呕吐及双下肢水肿的症状,经肾活检病理诊断提示肾小管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及坏死、肾小球轻度系膜增生,诊断急性间质性肾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利尿、血透 8次等治疗,未使用激素和

6、免疫制剂。2周后尿量开始增加,水肿消退,肾功能改善。表明对于间质性肾炎,即使伴有肾衰竭,仍无需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克林霉素致急性肾功能损害可能与克林霉素的体内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游离活性成分增加, 经肾脏排泄增加所致。因此,提示临床在初次使用时就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肾功能变化,注意用量和浓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危害。作者遇到1例克林霉素引起血尿,与使用剂量过大有关。 5.克林霉素致肝功能异常 有些患者在应用克林霉素后会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及黄疸,但无肝病毒指标。多数为一过性,停药后即可消失。早期资料常描述为“可能有肝损害”。近期资料表明:转氨酶升高主要与肌肉注射时损伤

7、局部肌肉,同时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及其代谢产物干扰转氨酶测定时的比色结果有关,并非肝细胞损伤所致,但克林霉素主要在肝中代谢,因此严重肝功能不全时应慎用。 6.克林霉素致皮肤损害 主要表现为多行性红斑、StevensJohnson或Lyell综合征、皮疹、皮炎、脓疱、口唇破溃、眼睑充血、瘙痒、过敏性紫癜等皮肤损害,这是克林霉素临床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小动、静脉及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发生血液渗出,产生皮肤、粘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可同时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等其他过敏症状。 7. 克林霉素致血液系统 口服或肌注均可引起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少,血小板缺

8、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较轻微,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 8.克林霉素致神经系统 克林霉素穿透正常血脑屏障的能力较差,在脑组织中不易达到有效浓度,但用药剂量过大亦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因此临床在发现患者使用克林霉素而引起精神问题时应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或停药。克林霉素对突触前、受体及神经肌肉均有阻断作用,可增强神经肌肉阻滞的作用,导致骨骼肌软弱和呼吸肌抑制或麻痹,在手术中或术后合用应注意。以抗胆碱酯酶药物或钙盐治疗可望有效。作者近日遇到1例使用克林霉素后发生下肢肌无力,停药后恢复。有报道1例患者因静脉输注克林霉素出现一过性耳聋,可能由于克林霉素阻断听神经,导致听神经短时间传导阻断,造成可逆性耳聋。

9、静脉滴注克林霉素致味觉异常发生率高,反应程度较轻,仍应引起注意。 9.克林霉素致心血管系统 大剂量静脉滴注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电图变化等心血管系统异常,宜稀释后缓滴。作者曾成功抢救1例克林霉素心跳停。 10.克林霉素致局部反应 见于注射给药。肌肉注射后,在注射部位偶可出现轻微疼痛。长期静脉滴注可能会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二、克林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防治措施 1.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防止滥用 该药一般用于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无效的患者。对于普通感染一般不作为首选治疗药物。美国Mader等把克林霉素列为治疗脊髓灰质炎的药物之一。但只有在菌落成功分离,敏感性确定以后,才可代替首选药物。 2.询问过敏史,

10、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上文所述广州儿童医院的2例过敏患者,皆有青霉素过敏史。芝加哥Mazur等发现的1例接受克林霉素治疗时出现严重水肿和皮疹的患者,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亦呈阳性。因此,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克林霉素。两者是否有交叉过敏有待进一步研究。 3.联合用药 联用提高疗效的报道有,国外实验表明,治疗疟疾时,奎宁/克林霉素联合用药,效果好,耐受性好,30例患者中只有2例引起腹泻。用克林霉素治疗AIDS患者弓形虫脑炎的实验表明:乙胺嘧啶与克林霉素合用效果明显,而单独应用克林霉素时,失败率很高,且耐受性差。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头孢噻肟等治疗腹腔感染,可克服传统的克林霉素/氨

11、基糖苷类联合用药时的神经肌肉阻断作用。Dodson等报道以克林霉素/氨曲南治疗盆腔感染,治疗率达97.6%,且无不良反应发生。但是,氯霉素或红霉素在靶位上均可置换克林霉素,或阻抑克林霉素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结合,体外试验显示克林霉素与红霉素具拮抗作用,故克林霉素不宜与氯霉素或红霉素合用。禁止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由于克林霉素的呼吸抑制作用与阿片类的中枢呼吸抑制作用可因相加而有导致呼吸抑制延长或引起呼吸麻痹(呼吸暂停)的可能,故必须对病人进行密切观察或监护。 4.过敏反应的处理 立即停药,而后对症处理,如注射激素或抗组胺类抗过敏药,必要时吸氧。武汉报道的过敏患者,停药后肌注地塞米松、氯苯那敏后

12、症状缓解。广州儿童医院的2例患者,发现过敏反应后立即停药并分别给予盐酸氯丙嗪、安痛定肌注,患儿很快恢复正常。芝加哥1例患者,注射克林霉素后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在不处理的情况下病情不断加重,直至35天后注射氢化可的松才得到缓解。分析现有资料可知,只要处理得当,克林霉素的过敏反应容易消除,但仍需警惕。 5.伪膜性肠炎与腹泻的处理 立即停药,给予甲硝唑0.75 1g/d,分34次服用;或加用万古霉素0.51g/d,分4次口服,疗程约1周。也有人建议口服杆菌肽,其优点是胃肠道吸收少,无全身不良反应,此外,价格较低。另外,要补充体液和电解质,防止电解质失调。 克林霉素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又不用做皮试,在临床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果能够合理用药,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抢救,这不良反应是可以预测和减轻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