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培优人教版练习题第12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版含解析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57069391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高考历史培优人教版练习题第12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高考历史培优人教版练习题第12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高考历史培优人教版练习题第12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历史培优人教版练习题第12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历史培优人教版练习题第12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II 课后达标检测(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 (2019皖南八校高三联考)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与西方国家进行了多次交涉,承诺保 证它们在中国的利益,甚至向英国保证不在上海地区用兵。这反映出日本()A.希望西方国家配合作战B.充分利用了列强间矛盾C.大肆出卖中国国家利益D.企图从外交上孤立中国解析:选D。从材料中日本对西方国家的承诺可知,此举会使日本获得西方国家的支持,避免西方国家干涉日本侵华,会使中国失去国际支援,故D项正确。2. (2019贵阳普通高中高三期末)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李鸿章叮嘱丁汝昌“海军大队, 必不远出,有警则兵船应全出口迎剿”;清廷也特谕丁汝昌应在威海、旅顺等处“

2、来往梭巡, 严行扼守,不得远离”。这反映了()A.李鸿章具备一定近代海权思想B.晚清政府的海军战略思想落后C. 丁汝昌固守“海岸守口主义”D.中日双方的海军实力对比悬殊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 “避战自保”的思想,这反映了晚清政府的海军战略思想落后,故B项正确。3. (2019山西省45校联考)“战争重组了新的东亚国际关系大清国原始制度被震撼, 大中华汉民族为中心的一代有识者,毅然投身角逐乱世的政治舞台。”上述材料中的“战争”指()A .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选C。根据材料“战争重组了新的东亚国际关系大清国原始制度被震撼, 大中华汉民族为中心的

3、一代有识者,毅然投身角逐乱世的政治舞台”可以判断此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改变了亚洲传统的国际关系,日本地位上升,中国地位急剧下降,故C项正确。4. (2019保定高三摸底)1896年,朝鲜正式照会清政府,从此正式成立朝鲜帝国,结束以前的朝贡藩属关系。这能反映出 ()A.清政府主动放弃对朝鲜的控制B.日本侵略计划的失败C.朝鲜开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D.中国实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削弱解析:选D。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被迫放弃对朝鲜的控制,故A项错误;日本实际上控制了朝鲜,其侵略计划得逞,故B项错误;朝鲜结束与清政府的朝贡藩属关系,但处在日本控制下,并不是一个主权国家,故 C项

4、错误;甲午战争后中国在日本的武力威胁下被迫放弃对朝鲜的控制,体现出中国实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削弱,故D项正确。5. (2019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 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一一洋务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一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 一一戊戌变法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一新文化运动解析:选Co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的“动弹”是太平天国运动,故 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的 “动弹”是洋务运动,故 B项错误;甲午之战后中国人民的“动弹”是维新变法,故C项正确;八国联军侵

5、华战争后中国人民的“动弹”是辛亥革命,故D项错误。6. (2019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联考 )清政府下令不许地方绅士自行救灾,救济灾荒均以国家为主导,以免引发社会治安问题。到了光绪初年,来自江浙等东南沿海的地方绅士,开始跨越江南,进入华北地区去救灾。这说明 ()A.民间救灾开始居主导地位B.晚清中央权威趋于衰弱C.政府的救灾政策发生变化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解析:选Bo据材料“到了光绪初年,来自江浙等东南沿海的地方绅士,开始跨越江南,进入华北地区去救灾”可知,到光绪初年,民间参与了救灾,突破了“不许地方绅士自行救灾,救济灾荒均以国家为主导 ”的限制,说明晚清中央权威趋于衰弱,故B项正确。7

6、. (2019北京朝阳区期中)陈旭麓说:“近代经济改组的过程,来自西方的轮船火车夺走了船夫、纤夫、脚夫、水手、店员的饭碗。据估计,1900年前后,仅北京周边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4万人以上。”据此分析,义和团运动 ()A.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反洋教斗争激化的结果B.蕴含着以“争权利”为诉求的反抗意识C.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清朝政府的统治能力D.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解析:选B。材料反映义和团运动的参加者大多是“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外的文化冲突,与反洋教斗争激化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失去利权,加剧底层民众的贫困,义和团运动蕴含着以“争权利”

7、为诉求的反抗意识,故 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因民众的生存需求而起,与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无关,故 D项错误。8. (2019湖北省四地七校联盟联考 )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 列强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以镇压义和团为名,八国联军武装侵略中国。这两次战争的不同点是()A.列强勾结发动侵华战争B.疯狂掠夺中国人民财产C.条约设定侮辱国民人权D.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化解析:选Co两次战争都由多个列强发动,故 A项错误;两次战争后都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大量赔款,故 B项错误;辛丑条约规定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侮辱了国民人权,而第

8、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没有类似规定,故 C项正确;两次战争都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化,故D项错误。9. (2019衡水金卷)1901年,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所列12项要求分为四大类别:惩罚性、预防性、赔偿性、改善性四类条款。下列内容中属于预防性条款的是()A .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 4.5亿两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C.惩治附和与支持义和团的官员D.发生反帝斗争的地区暂停科举解析:选Bo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目的是防止中国人民的反帝,带有预防性,故 B项正确;中国向侵华各国赔款带有赔偿性,故A项错误;惩治附和与支持义和团的官员带有惩罚性,故C项错

9、误;发生反帝斗争的地区暂停科举带有改善性,故D项错误。10. (2019全国I卷“超级全能生”联考)观察右图漫画,它()A .揭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序幕B.反映了英法争夺中国的尖锐矛盾C.刺激晚清朝廷掀起了洋务运动D.促进了以救亡为主题的民族觉醒解析:选D。材料漫画反映的是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 狂潮。A项是鸦片战争,故 A项错误;材料中不仅仅是英法争夺中国,故 B项错误;洋务运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C项错误;甲午战后,随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兴起了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民族意识觉醒,故 D项正确。11. (2019太原期末)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

10、容, 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这一变化()A.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C.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解析:选B。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 A项错误;根据所学,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促使列强转而扶植在华代理人,故B项正确;“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与近代列强侵略事实不符,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是列强侵华的进一步深入,故 D项错误。12. (2019甘肃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一诊 )有学者认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重要动力, 一是政府的政策和制度,二是反抗外来因素

11、的民族抗争,三是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 道。该学者旨在说明()A .政府主导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B.外来因素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C.中国人为应付挑战而主动奋斗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解析:选Co由材料可知,近代中国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中华民族的内部,故选 C项。二、非选择题13. (2019湖北省百所重点学校联合考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79年,法国政局发生变化,共和派的刚必达、茹费理内阁接连执政,鼓吹殖民扩张。法驻越海防领事公开叫嚣:“法国必须占领东京(越南北部地区)一旦欧洲各国企图瓜分中国时,我们将是一些最先在中国腹地的人。”申报似乎感知到这一脉动,相继抛出四篇评论,

12、指出了安南(越南)局势的危险:“今安南之于法人 设有不和,西南境上若 广西、若云南,遮迤三四千里,骤议防堵有此大力量乎?”1882年,李维业率(法)军攻占河内。摘编自彭利芝中法战争期间的申报舆论材料二 1883年至1885年爆发的中法战争, 使清政府内部出现两种不同观点,一派主张同法国作战,认为国家通过洋务运动,自身经济、军事实力都比鸦片战争时期有所提高,不应再屈辱求和;另一派主张同法国讲和,认为同资本主义列强相比,还十分落后,同法国作战不可能取胜,不可力战。鉴于上述两种观点,清政府左右不定,难于决策,于是决定进行两方面准备, 一面派兵防御,一面寻求机会求和。摘编自兰森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内的和

13、战之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发动侵略“安南”战争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政府对中法战争的态度。综合上述材料,从影响战争胜负的角度,说明中法战争给我们的启示。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法国发动侵略“安南”的战争原因应该从法国政府的政策及“安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两个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态度,评价一个问题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全面评价,根据材料二可以提出清政府的态度是“一面派兵防御,一面寻求机会求和”,这一策略一方面具有灵活性,两种情况兼顾,但是也反映了决心不坚定,在对法战争时缺乏主动性,影响了战争结果。第二小问启示,根据材料二信息从影响战

14、争胜负的根本原因、重要因素、思想认识、外交等方面思考。答案:(1)原因:法国共和派内阁上台,积极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抢占侵华的先机;越南与中国西南腹地相邻,便于进一步侵略中国。(2)评价:清政府采取“一面派兵防御,一面寻求机会求和”的策略,一定程度上表现了 政策的灵活性,但政策摇摆不定,影响对法战争的决心。启示:国家实力是战争胜负的根本,要不断增强国力;战争决心是影响战争的重要因素;必须统一内部的思想认识;注重外交的作用。(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富含特色的条约制度。材料一湖北利川县教堂买地一案,法领事悻悻

15、来见,词气暴南京条约签订场景横。经臣援引指出,法国条约法文并无准其买地之语,明白揭破,严词驳斥,该领事竟无词以对,气焰立沮,默然而去。张之洞材料二 彼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压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李鸿章根据上述材料,提取一个有关条约制度的主题,并加以简要分析。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及叙述可知,其主要陈述了条约制度被中国认识并且利用来维护中国利益,所以可以从条约制度影响的角度进行阐述,可以突出条约制度对中国的积极影响,也可以辩证地来看待条约制度。如条约制度改变和改造了中国,这个论题则是辩证地来看待条约制度的影响。答案:示例主题:条约制度改变和改造了中国。分析:条约制度是西方列强入侵的产物,一方面,西方利用和滥用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 土领海等国家主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中国士大夫逐渐认识到条约制 度重要性,被迫遵守条约规则,甚至利用其来维护国家利益;在对条约制度的理解和深化过 程中,对西学认识深化,进而学习西方法律,顺应世界潮流。总之,条约制度改变和改造了 中国,使中国在苦难与悲痛中被迫卷入世界现代化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