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通义简述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57065550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儒学通义简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儒学通义简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儒学通义简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儒学通义简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学通义简述(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儒学通义简述(中通 第一讲)2011年5月 李虎群一、历代大儒立言宗旨(心要)识仁、体仁、行仁是原始儒学以来历代大儒(主流、大统)论学的核心。生 天地之大德曰生, 杏仁、核桃仁、瞳仁爱 孩提之童,莫不知爱其亲也 同仁敬 及其长也,莫不知敬其兄也孔子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仁”即是麻木不仁的反面,他是人类生命活力的源头活水。对待自我和民生的智慧以及面对生命的大无畏勇气来源于“仁”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良知良能。仁者的胸襟气象和人格: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二、仁者的道路忠恕之道: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2、矣。”爱敬之道: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大学三纲之“在明明德”1、 成己。(忠)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仁者的道路始于父子天性的孝道的认取:“百善孝当头”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慎独工夫 集义养气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大学三纲之“在新民”2、立人。(恕) 成就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的“恕道”。子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大学三纲之“在止于至善”3、成物。(致中和,使万物各得其所) 赞天地之化育三、开发仁德的途径。教学成法有三:孝悌也者,为仁之本欤?! 此爱亲之心具自孩提之童,不学不虑,一本乎天,乃吾良知良能之知觉,即性体也。及长而知敬兄者,此也;忠君者,此也;勇战者,此也;仁民爱物者,此也。无二心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主要讲解了儒家的诗教大义。诗教主仁,以感为体。令人感发

4、兴起,必假言说,故一切言语之足以感人者,皆诗教也。“兴于诗”“诗可以兴”“温柔敦厚,诗教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程子(程颢)曰:“鸡雏可以观仁。”因为:鸡雏满腔都是生意,满腔都是恻隐,斯可与识仁,可与言诗矣。感应之道。咸卦泽山咸。艮下兑上。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短片:水知道答案四、护养仁德的途径。儒家的礼教大义。孝经 广要道章第十二曰:教民亲爱,莫善於孝。教民礼顺,莫善於悌。移风易俗,莫善於乐。安上治民,莫善於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

5、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谓之要道也。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教。 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知根报本。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礼以敬为本。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之用,和为贵。乐教。成与乐。五、仁者与天合一。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故而,能“感同身受”。终点就是始点,成就圆满了志愿。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此天不同于道家之天:道家:道法自然,不以人为干涉天道;儒家是顺遂天地自然之道而参赞之。仁者的道路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浅及深、由我及人;这条道路始于“以人合天”,终于“天人合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