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测试卷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7047011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测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测试卷考号: 姓名: 分数:一、积累与运用。(30分)1请把下面语句工整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3分)学而不思则罔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嘲讽 滑稽可笑 博学多识 B硕果 慷慨淋漓 燕然勒功C轮廓 截然不同 至死不懈 D门槛 小心翼翼 一拍既合3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骊歌(告别的) 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锲而不舍(锲入)B哽住(声气阻塞) 亘古(远古) 人迹罕至(稀少)C狂澜(巨大的) 祈祷(向神求福) 自为其名(自己)D崎岖(山路不平) 污秽(肮脏的东西) 迥乎不同

2、(差得远)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便罩住了。A洒 牵 拽 B撒 牵 拉 C撒 看 拽D洒 看 拉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B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C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隐痛的热爱。D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

3、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他是法国著名作家。C邓稼先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D伤仲永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B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C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8文言诗文默写填空:(13分)山际见来烟, 。 ,弹琴复长啸。峨眉山月半轮秋, 。 ,何人不起故园情。马上相逢无纸笔, 。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 。”用夸张的修辞

4、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 。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 。9名著填空:(1分) 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二、阅读题(60分)(一)(22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5、。”10写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_通_,音为_,意思是_。(3分)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借旁近与之( ) 即书诗四句( ) 环谒于邑人( ) 指物作诗立就( )12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忽啼求之A传一乡秀才观之 B不能称前时之闻 C或以钱币乞之 D余闻之也久13翻译下列句子。(2分)(1) 父利其然也。 (2) 不能称前时之闻。 14方仲永幼年具有怎样的非凡才能?他的父亲为什么不让他学习?(用原句回答)(2分) 15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2分)阅读课外文段,并回答问题。鲁有执长竿入城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

6、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16.解释加点的词。(4分)鲁有执长竿入城者 ( ) 俄有老父至( )但见事多矣( )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1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18.读懂此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1分)(二)(13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甲 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 乙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

7、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19.根据课文,在方框甲、乙处填上恰当的词。(2分)甲:_ _ 乙:_20.下面是对原文中几个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依稀:隐隐约约B、自失:自己不谨慎,失掉了某种东西C、弥散:弥漫消散D、蕴藻:水草21.下面是对上文第一段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描写了秀丽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B.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C写船行速度快,以及“我”在看戏前急切的心情,表现了“我”对江南美景的热爱。D写美丽的景色,用来陪衬

8、船行得快,表现了农家孩子划船技术高超。22.下面是对上文第二段意思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2分)A、描写宛转、悠扬的横笛声。B、描述“我”忽然自失的心情。C、写“我”陶醉于“含着豆表蕴藻之香的夜气里”。D、写宛转、悠扬的笛声使“我”陶醉于其中。23.第一段加横线句子“淡黑的跑去了”,以“_ _”比喻“连山”,以“_”形容“淡黑”,以“_”形容“起伏”,状形绘色,以动写静,把静态的山作动态的描绘,表现船在飞快前进。(3分)24.找出文段中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的语句。(2分)(三)人性的爱抚(11分) 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

9、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无异样。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你到底有什么事?”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我,我是个

10、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敏:“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年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孩子,坐下来,弹一曲吧。”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

11、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 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男人有些不耐烦了:“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 (11)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铺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其实,不瞒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然而那

12、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12)“是的,”他说。“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爱抚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 (选文有删改)25(2分)开头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26(3分)第段中那位老师说他当时“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他当时有过“邪念”?27(2分)文中两次描写店铺女主人的作用是以女主人的 反衬男主人的 。28(4分)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

13、面两个问题。 (1)第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2)第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四)(14分)家里虽然一贫如洗,但母亲情愿节衣缩食,省下钱请了一位先生。我到10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的时候,在母亲的再三督促下,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把手掌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躯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是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

14、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哭着。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由现在看来,这样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蛮之至!但是我不敢怪我的母亲,因为那个时候就只有这样野蛮的教育法;如今想起这些,仍然感念着我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肿得有半寸高,偷向灯下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长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地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29填空:(4分)这段文字所写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30这段文字所写的主

15、要人物是( )(2分)A父亲 B母亲 C先生 D“我” 31这段文字的重点是表现( )(2分)A“我”幼年时读书的痛苦 B父亲对“我”学习上的严厉管教C母亲在教育读书上深沉的爱 D当年教育方法的落后野蛮32在文章中用“/”将这段文字划分为三个层次。(2分)33看到“我”背不出书而遭重打,母亲为什么一边“唏唏嘘嘘地哭着”,一边又勉强说“打得好”?对母亲的这种态度和做法,“我”是怎样认识的?(4分)三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帮人生际遇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激励与挫折,成功与失败,都能促人成长。请你根据亲身体验.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

16、,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题目:我在_中成长参考答案:一、积累和运用。1.略2D 3A 4B 5C 6D 7.B 8.略9.童年二、阅读:10.略11.略12.B13.略14.“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父利其然也”15.“不使学”16. 拿;不久;只不过;从中间17.(1)横着拿竿,也不能进去,一时想不出什么办法。(2)(你)为什么不用锯从中间截断再进去呢?18.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不应自作聪明,应考虑成熟。提示:此题不要求学生统一答案,只要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19. 夹杂; 朦胧20.B 21.C 22A. B 23.兽脊; 铁

17、; 踊跃; 24.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25(2分)为下文写店铺男人打盹,年轻人伺机行窃作铺垫。26(3分)(1)年轻人向里面探头探脑地张望,被人发现后又突然退了出去。 (2)当店主人正要继续打盹的时候,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 (3)当店主人问他买什么的时候,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27(2分)刻薄(多疑冷漠) 友善(信任温和)28(4分)(1)年轻人的意思是说他家境贫困,无力求学,想通过给人弹琴来赚取学费。 (2)这个年轻人确实是一个学琴的孩子,而且琴技高超,他前面所说的话都是真的。29“我”10岁那年年底的一个夜里 “我”的家中 30B 31C 32第一层:第1、2两句;第二层: 到年底通亮;第三层:最后一句。 33第一问:母亲哭泣,是因儿子挨打感到痛苦;勉强说“打得好”,是希望儿子读书上进。这种矛盾言行,表现出母亲关心教育儿子的复杂感情。第二问:“我”当时是“不敢怪”,如今是十分“感念”。三、作文(略)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