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学案1

上传人:欢**** 文档编号:57010381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得道多助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得道多助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道多助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班级: 姓名:一、1、文意疏通天时( )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gu( ),环( )而( )攻( )之而( )不胜。夫( )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城它,必定有得天时的战机,然而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城( )非不高也,池( )非不深也,兵革( )非不坚利也,米粟s( )非不多也,委( )而( )去( )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铠甲不是不坚利,

2、粮食不是不多,(可是,敌人一来却)弃城逃离,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上人心的团结。故曰:域y( )民不以封疆( )之界( ),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 ),亲戚( )畔pn(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 )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 )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说,限制人民定居某一区域,不靠边境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在天下树立威望,不靠武器装备的精良。得到仁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掉仁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亲戚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归顺他。让天下人都归

3、顺他的人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他的人(必然所向无敌),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2、 文学常识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王道”,主张和平,反对战争。提倡君王要“与民同乐”, 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 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 。 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有不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3、通假字 亲戚畔之:通“叛”背叛4、古今异义词亲戚: 古:族内的人和族外的人 今:和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去 古:逃跑 今:到 去 池 古:护城河 今:池塘5、 词类活用环:名词作状语,包围 域:名词用作动词,

4、限制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 征服 6、一词多义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以天下之所顺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7、朗读节奏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城非不高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者寡助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一、 理解性默写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战必胜”的条件是;“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 。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 , ”。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5、 。三、课文内容理解1、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 ,从中可反映出孟子 的政治思想。2、作者在文中指出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不能只“以封疆之界”、“以山溪之险”和“以兵革之利”。全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3、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是指的 , “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仁政”主张。四、开放性试题1、根据文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的内容,联系历史现实,举一个这样的事例。*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2、 结合现实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和”的体会。*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