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感屏基础知识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7006083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增感屏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增感屏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增感屏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感屏基础知识(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增感屏基础知识增感屏按用途可分为医用、牙科用和工业用两种,工业用的主要是铅箔增感屏和不锈钢增感屏,用于工业无损检测。 医用增感屏是临床X线摄影不可缺少的重要器材,它与X线胶片匹配使用,能使穿透机体的X线转变成使胶片感光的可见光,提高X线对胶片感光的利用效率。经测定,X线片上形成的光密度影像中95以上是由增感屏上的荧光物质将X线能转化为可见的荧光光能后对胶片感光所致,而仅有不足5的光密度影像是由X线直接感光形成的。因此,增感屏的使用不仅极大减少了X线的辐射损害,而且进一步拓展了X线摄影的检查手段和应用范围。(1)增感屏的分类 按荧光物质分类,增感屏可分为钨酸钙增感屏和稀土增感屏。钨酸钙增感屏受X

2、线照射激发出可见的蓝紫色光线,具有发光效率稳定、照片斑点少等较好的成像性能,但增感效率和发光效率相对较低。稀土增感屏对X线吸收率高、发光效率高和增感作用强,能有效降低X线的辐射剂量,但X线片的斑点(噪声)增多。常用的稀土增感屏按其发出的荧光光谱不同,又分为蓝光系列和绿光系列两部分。 按增感效率分类,增感屏可分为低速增感屏、中速增感屏和高速增感屏。增感效率越低,影像清晰度越高。标准屏采用的是中速钨酸钙屏。 按粘贴位置分类,增感屏可分为前屏和后屏(目前有的增感屏已不分前后屏)。前屏荧光物质涂层薄(以便于X线到达胶片和后屏),粘贴于暗盒前面内侧,荧光体层朝向胶片。后屏粘贴于暗盒后面内侧,荧光体层厚,

3、成像清晰度差,而且有些后屏背面衬有一层铅箔,用以吸收反向散射,提高清晰度。因此,增感屏的前后屏不能颠倒。(2)增感屏的余辉现象 增感屏的荧光物质受到X线照射会发出可见荧光,且在X线停止后仍可持续一段短暂的发光时间,称余辉现象。若在余辉时间内装入胶片,可使胶片重复感光,即在摄取的照片上残留下上次影像痕迹。随着增感屏的使用和老化,余辉时间会日益延长。按照X线增感屏余辉测试及其意义文章的讨论,普通钨酸钙增感屏应在一次照射后静置70 S以上;稀土增感屏在一次照射后静置80 S以上,方可打开装上第二张胶片。这不仅为了避免余辉对后一张胶片的影响,同时也是为了使前一张胶片感光充足,尤其是无暗盒自动换片摄影系

4、统,应适当调整自动换片间隙时间,免除前后影像干扰。 事实上不同牌号、批次、厂家的增感屏,在不同曝光条件下,其余辉持续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稀土增感屏。所以,余辉的测试,应作为放射技术质控内容之一,这对于提高照片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增感屏对X线影像质量的影响 提高了X线胶片的感光效应,可大幅度降低对人的辐射剂量;为拍摄高密度、后部位的组织提供了条件;缩短了曝光时间,对活动性器官和减少了运动性模糊;延长了球管的使用寿命;扩大了小容量X线机的使用范围。 增加了X线片影像的对比度,特别是在低管电压投照时。 降低了X线片影像的清晰度,其原因在于荧光扩散效应、X线斜射效应、屏片密着不良和增感屏斑点(噪声)等方面。(4)增感屏的裱贴增感屏在裱贴前应先清洁暗盒,除去金属碎屑、杂物和污斑,然后取出新屏,分清前屏和后屏,揭去屏背面粘合胶上的覆盖纸,分别粘贴在暗盒前、后两面的内侧,使屏面相对,最后扣紧弹簧扣,稍加压即可。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