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文档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7005205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文档(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寡人之于国也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实词“凶”、“兵”、“胜”、“树”、“时”的词义,突破实词2复习巩固虚词“以”、“于”、“之”用法。3复习重点句式和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二、学习重点:1复习巩固实词“凶”、“兵”、“胜”、“树”、“时”的词义。2复习巩固虚词“以”、“于”、“之”用法。三、学习难点:通顺地翻译句子四、学习过程:一 、复习指导导入复习要牢固地掌握实虚词的意思,查漏补缺,脚踏实地,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二、复习实词1凶 不吉祥、不幸:逢凶化吉庄稼收成不好: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恶、残暴:汉初遭冒顿凶黠 2兵 兵器:弃甲曳兵而走军队:上使外将兵 士兵:可汗大点

2、兵军事、战争:兵旱相乘 3胜 shng能承担,能承受:沛公不胜桮杓尽:谷不可胜食也 shng胜利:二败而三胜战胜、超过: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胜景、胜地,优美的景色:亦遂增胜 4树 种植、栽培: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竖立:独树一帜 树木:鸟宿池边树 5时 季节:四时之间,无日休息时候,时辰:脱我战时袍 时代: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时机、机会: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按时:斧斤以时入山林当时:时韩吏部权京兆 常常、经常、不时:时鸣春涧中时俗、时尚:不拘于时,学于余 6数 sh计算:身所奉饭者以十数列举: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责备、数落:数之曰sh数目、数量:众数虽多 几、几个:数口之

3、家,可以无饥矣命运、定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shu多次、屡次:扶苏以数谏故c密:数罟不入污池 7发 f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派遣、派出:孤当续发人众 出发,出:刀刃若新发于硎发送、递交:使人发书至赵王 征发、征调: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起用、兴起:舜发于畎亩之中 抒发、流露:发其士文之悲哉发动、爆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打开、拿出: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暴露、败露:恐前语发 量词:然后扣树三发f头发:齿危发秃 8直 笔直、平直:中通外直正直、正确: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 价值、代价,通“值”:系向牛头充炭直径直、一直: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简直、竟然:直可惊天地,泣鬼神只是,仅:直不百步耳 三、复习重点

4、虚词1、 于寡人之于国也(对)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2、 之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 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取独)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 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3、 以请以战喻(用,介词)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四、复习文言常识(一)通假字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途”) (二)词类活用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动用法) 王好战,请以战喻(名词,战争) 填然鼓之(名词动用,击鼓) 直不百步身,是亦走也(名

5、词,逃跑)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死”为动词名用,译“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丧”名词动用,“为办丧事”)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归罪”“归咎”) (三)特殊句式 1.是亦走也 (判断句) 2.非我也,岁也。(判断句)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句) 4.树之以桑(状语后置句)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五、课堂练习翻译: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 名词作动词,称王B树之以桑 名词作动词,种植C河内凶 谷场收成不好,荒年D弃曳兵而走 士兵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尽心焉耳矣 斯天下

6、之民至焉B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C以勇气闻于诸侯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河东凶亦然 然而不王者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六、积累实词“兵”的义项:1.士兵; 2.军队; 3.兵器、武器; 4.用兵器杀人; 5.侵略; 6.战争、军事;7.战略、战术练习: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史记伯夷列传 译文:

7、(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6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战争,军事)论积贮疏 译文:战争、旱灾相继而来,社会的财富极其缺乏 7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孙子谋攻 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

8、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孟子节选)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振长策而御宇内 C若无罪而就死地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D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

9、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将以衅钟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B王坐于堂上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D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6下面对文意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相是 ( )A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霸主,孟子不会不知道他们的事,但孟子意在劝说齐王行仁义称“王”,而不是靠武力称霸,所以推说不知而转换了话题。B当宣王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时,孟子回答得简短肯定,不容置疑,这样就一下子激起了宣王探究的兴趣,为下面的进一步劝说打开了局面。C孟子引用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宣王不忍杀生,有恻隐之心,而这正是“仁”

10、的开端。但这个故事是孟子临时虚构的,所以他委婉地说“闻之胡龁曰”。D孟子在这里提出的“保民而王”,实质上就是他一贯提倡的“仁政”思想,后面孟子又先后用“不忍”“推恩”“反其本”等说法对此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译文: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译文: (3)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译文: 1D(武器) 2A(句末语助词,可不译/代词,这里) 3略4C 5 A 6C 7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2)安抚老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3)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

11、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译文】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中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道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孟子)说:“安抚老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齐宣王)说:“象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孟子)说:“可以。”(齐宣王)说:“根据什么知道我可以做到呢?”(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

12、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那人问)道:“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哪能废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我确实知道您是出于一种不忍的同情心。”(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是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师生活动六、感悟反思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5 /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