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离骚第二单元第5课课件.PT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56980351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974.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必修二离骚第二单元第5课课件.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人教版必修二离骚第二单元第5课课件.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人教版必修二离骚第二单元第5课课件.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二离骚第二单元第5课课件.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二离骚第二单元第5课课件.PT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长太息以掩替兮长太息以掩替兮教学目标导入新课关于作者关于离骚创作缘由离骚简介艺术成就“移情”技法朗读指导课文内容研究课题诗作赏析诗与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 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导入新课 “风骚风骚”一词,一词,泛指文学。泛指文学。 原指原指诗经诗经中的中的国风国风和和楚辞楚辞中的中的离骚离骚。诗经诗经是是,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收集了从西周初年(

2、公元前1111世世纪)到春秋中叶纪)到春秋中叶( (公元前公元前6 6世纪世纪) )大约大约500500年年间的诗歌;间的诗歌;楚辞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是我国第一部的诗歌总集的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和和楚辞楚辞分别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1 1、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 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2 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3 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4 4、何

3、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对联颂名家对联颂名家天问千声天问千声悲悲故国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江咽万语吊斯人.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沉思高举洁白清忠, 汨罗江上万古汨罗江上万古悲悲风风. 端午节的原始形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收,后因屈态是庆丰收,后因屈原投江这一天刚好是原投江这一天刚好是端午节,所以这个节端午节,所以这个节日的意义就渐渐让位日的意义就渐渐让位于对屈原的悼念,也于对屈原的悼念,也称称“诗人节诗人节”。 每年端午节,秭每年端午节,秭归人民还在屈原沱上归人民还在屈原沱上赛龙舟。这一抚慰屈赛龙舟。这一抚慰屈原忠灵

4、的古俗世代相原忠灵的古俗世代相传并延至今日。传并延至今日。关于作者 屈原(约前屈原(约前339339约前约前278278):名平,):名平,字原。丹阳字原。丹阳( (今湖北秭归今湖北秭归) )人。人。 战国末期楚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的政治家政治家和和爱国诗人爱国诗人。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着无数中华儿女。关于作者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

5、统一大业,对内积极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的局面。 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顷襄王之间约九年之久。顷襄王2121年年( (前前278)278),秦,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屈原悲愤难捱

6、,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屈原生平:屈原生平: 出身贵族,学识渊博出身贵族,学识渊博辅佐怀王,变法图强辅佐怀王,变法图强信而被疑,忠而被谤信而被疑,忠而被谤辗转沅湘,自沉罗江辗转沅湘,自沉罗江关于作者 屈原一生创作了屈原一生创作了离骚离骚、九歌九歌、九章九章、天问天问等许多不朽的作品。等许多不朽的作品。其中,晚年创作的其中,晚年创作的离骚离骚是是楚辞楚辞中中的名篇,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的名篇,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以以离骚离骚为代表的屈原的作品,是我国古代为代表的屈原的作品,是我国古代浪漫主浪

7、漫主义义文学的源头。文学的源头。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所开创的新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所开创的新诗体诗体楚辞,突破了楚辞,突破了诗经诗经的表现形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国诗人。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关于作者关于关于离

8、骚离骚 离骚离骚代表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代表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离”遭遭遇,遇,“骚骚”忧愁忧愁, ,离骚离骚即作者遭遇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全诗373373句句, 2490, 2490字字, ,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一篇扣人心弦的抒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发忧国之思的作品。创作缘由创作缘由 关于关于离骚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史记屈原列传屈原列传中说:中说:“屈原正道直行,屈原正道直行,

9、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离骚,盖自怨生也。,盖自怨生也。”离骚离骚就是他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 , 是屈原面临个是屈原面临个人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人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离骚简介 离骚离骚的前一部分的前

10、一部分追忆往事,偏重于追忆往事,偏重于叙写现实叙写现实;后两部分;后两部分探求未来,偏重于驰探求未来,偏重于驰骋想象骋想象,最后,最后回到现实,结束全篇回到现实,结束全篇。诗中。诗中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崇高形象,反映了诗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崇高形象,反映了诗人实施人实施“美政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离骚离骚的艺术成就的艺术成就 离骚离骚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

11、幻想色彩。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想象和联想,并采取,并采取铺陈描叙铺陈描叙的写法,的写法,从而产生,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大量运用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香草美人”的的比兴手法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离骚离骚是我国最早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为后来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为后来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楚辞”与楚辞“楚

12、楚 辞辞”:“楚辞楚辞”是屈原等人在楚国民歌是屈原等人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新诗体。其特点是句式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新诗体。其特点是句式长短不一,多用长短不一,多用 “兮兮”字。字。楚辞楚辞:继:继诗经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西汉人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作而成是西汉人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作而成集。共有诗歌集。共有诗歌17篇,其中绝大多数是屈原的作篇,其中绝大多数是屈原的作品。品。“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史记屈原列传屈原列传(司马迁)(司马迁)“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离骚赞序离骚赞序(班固)(

13、班固)“离,别也;骚,愁也。离,别也;骚,愁也。”楚辞章句楚辞章句(王逸)(王逸)“离骚离骚即即劳商劳商,相当今语,相当今语牢骚牢骚”楚辞论文集楚辞论文集(游国恩)(游国恩)得名及内容特点得名及内容特点一、产生于战国时代中国南方,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的诗歌样式一、产生于战国时代中国南方,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的诗歌样式二、汉代刘向将二、汉代刘向将屈原、宋玉以及屈原、宋玉以及他们他们的的模拟模拟者的作品者的作品1616篇篇汇编汇编成成楚楚辞辞三、三、盖盖屈、宋屈、宋诸骚诸骚,皆,皆书书楚楚语语、作楚、作楚声声、纪纪楚地、名楚物,故可楚地、名楚物,故可谓谓之之楚楚辞辞。 黄黄伯思伯思校定楚校定楚

14、辞辞序序(宋宋)书书楚語楚語: 使用楚使用楚国国方言,如些、兮等方言,如些、兮等作楚作楚声声 :南方民南方民间间的巫歌,富的巫歌,富于于幻想幻想纪纪楚地楚地 :楚楚国国位位于于今湖北一今湖北一带带,有洞庭、沅、江等地名,有洞庭、沅、江等地名名楚物名楚物 :兰兰、蕙、薜荔等物、蕙、薜荔等物产产形式特点形式特点一、句式不整齐,每句字数可长可短,以六言、七言为主一、句式不整齐,每句字数可长可短,以六言、七言为主二、每首诗的句数不受限制,可多可少二、每首诗的句数不受限制,可多可少三、用韵不严格三、用韵不严格四、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四、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兮”、“些些”或或“只只”这一类字这一类字照一般

15、的说法,凡是诗句加有照一般的说法,凡是诗句加有“兮兮”“”“些些”语助词的作品,不分写作语助词的作品,不分写作时间先后,不论作品内容,以及作者是否楚国人,都称时间先后,不论作品内容,以及作者是否楚国人,都称“骚体骚体”。诗体解放打破了诗经四言的格式,创造出句法参差的体裁浪漫诗风奇特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影响唐代诗人李白和李贺创造赋体铺张的手法影响汉赋的写作方式。离骚离骚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 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风、骚风、骚”泛指文学,原指泛指文学,原指诗经诗经中的国中的国风风和和楚辞楚辞中的中的离骚离

16、骚。它们分别是中。它们分别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的源头。 “移情移情”技法的运用技法的运用 所谓所谓“移情移情”就是就是“我我”与与“物物”的同化,作者对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如那些美好事物(如“江离江离”“”“辟芷辟芷”)不是停留在客观)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注到那一件件美好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注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的事物中,作者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作者的内心作者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作者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通过那一件件美

17、好的事物,可以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这种移情的技法就如余光中先生在这种移情的技法就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乡愁这首诗这首诗中所运用的,中所运用的,“乡愁乡愁”是是“邮票邮票”、“船票船票”、“坟坟墓墓”、“海峡海峡”等等就是移情的写法,等等就是移情的写法,“花溅泪花溅泪”“”“鸟鸟惊心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大家联系起来体会可能就容易也是移情

18、的写法,大家联系起来体会可能就容易明白了。明白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课本注解为: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两种解释虽有区别,但精神是相通的。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说说你的理解。 两种解释,一是触景生情,一是两种解释,一是触景生情,一是移情于物,并无本质区别。移情于物,并无本质区别。移情移情步余马于步余马于兰皋兰皋兮,驰兮,驰椒丘椒丘且焉止息。且焉止息。制制芰荷芰荷以为衣兮,集以为衣兮,集芙蓉芙蓉以为裳。以为裳。感时感时花溅泪花

19、溅泪,恨别,恨别鸟惊心鸟惊心。朗读指导 音读 意读 情读范读每句诗三至四个节拍,每句诗三至四个节拍,“兮兮”为语助词读时为语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应拉长语气。研究小课题 1、从离骚管窥楚辞(即“骚体诗”)的形式特点 3、从离骚节选看屈原 4、试论离骚节选中的象征手法 5、从离骚看战国时期的楚国 6、从离骚节选中看屈原的政治理想 7、试论离骚节选中屈原精神的现实意义 8、由离骚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搜索关键词:屈原生平(中国文学史网)、诗歌传统(SG009网)(1)区别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区别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 哀民生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固 固前圣之所厚 自前世而固

20、然(本来、原来)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又) 既替余以蕙纕兮(因为) 竞周容以为度() 虽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虽九死其尤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虽1余虽好修婷以靴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副词,只是。(离骚)2亦虽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让步连词,纵使,即便。(同上) 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连词,即使。(同上)4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虽然,连词。(孔雀东南飞)(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不吾知其亦已兮 长余佩之陆离长余佩之陆离(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定语后置)课文总理:课文总理:屈原屈原离骚离骚一诗博大精深,主题是一诗博大精深

21、,主题是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课文节选部分共的斗争精神。课文节选部分共13节、节、52句。前七节自叙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句。前七节自叙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后六节表现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后六节表现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2)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不怕他就毁坏了我秋蕙的花环,我又要继续着用白芷花来替代。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说到头是我自己

22、的情愿而心甘,纵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叹息地禁不住要洒下眼泪,我哀怜着人民的生涯多么艰苦。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我虽然是爱好修洁而自制花环,在清早做成,晚上便已被人折毁。(3)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丰姿,诽谤我好做淫荡之事。 (4)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世俗本来

23、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悅于人奉作法度。(5)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我忧郁失意啊,我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穷困。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宁愿突然死去而魂离魄散,也不肯同乎流俗,屈节卑躬。 (6)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鹰和隼不能够和凡鸟同群,原来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哪有方和圆能够互相通融?哪

24、有曲和直能够一概相量? (7)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我委曲着情怀,抑制着意气,我忍受着谴责,排遣着羞耻。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伏清白之志而死忠贞之节,本是前代的圣人之所称许。 (8) 悔悔相相道之不察兮,道之不察兮,延伫延伫乎吾将乎吾将反反。 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转过我的车马返回原路,要趁着这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9) 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余马于兰皋兮,驰驰椒丘且椒丘且焉止息焉止息。 把马辔解了,让它在兰皋逍遥,在椒丘上驰驱,暂时休息

25、。 进不进不入入以以离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 我不想再上前者以遭受祸殃,我要退回故乡修理我的旧衣。 相:选择。延:久久。伫:久立。反:返回。步:步行,这里是使动用法。驰:快跑。焉:于彼,在那里。止息:停下来休息。入:被君王所用。离:通“罹”,遭受。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10)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我要把碧绿的荷叶裁成上衫,把洁白的荷花缀成下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没人知道我也就罢了,只要我的内心是真正地芬芳。 (11)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

26、陆离。 要把头上的冠戴加得高而又高,要把项下的环佩增得长而又长。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芳香和污垢纵使会被人混淆呀,只我这清白的精神是丝毫无恙。 (12)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我忽然又回过头来放开眼界,打算往东西南北去四处观光。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我的花环是参差而又多趣呀,馥郁的花气啊会向四方远飏。 (13)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世上的人们任凭他各有所好,而我的习惯是专于爱好修洁。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体解

27、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就把我车裂了我也不肯变更,难道我的心 还会怕受人威胁? 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啊”,“楚辞楚辞”中大量用中大量用“兮兮”,有时在句中,有时在句末。,有时在句中,有时在句末。替:废弃、贬斥。申:加上罪名。蕙纕、揽茝,比替:废弃、贬斥。申:加上罪名。蕙纕、揽茝,比喻高尚的德行。喻高尚的德行。浩荡:荒唐。民心:人心,或指诗人的苦心。蛾眉:浩荡:荒唐。民心:人心,或指诗人的苦心。蛾眉:喻指高尚的德行。谣诼:造谣,诽谤。喻指高尚的德行。谣诼:造谣,诽谤。固:本来。错:通固:本来。错:通“措措”,措施。以为:以之为,措施。以为:以之为,把把当作。度:法度,

28、准则。当作。度:法度,准则。忳忳(tn):忧闷。郁邑:通:忧闷。郁邑:通“郁邑郁邑”,忧愁苦闷。侘,忧愁苦闷。侘傺(傺(chch):失意的样子。溘(:失意的样子。溘(k):突然、忽然。):突然、忽然。群:合群。圜:通群:合群。圜:通“圆圆”。周:合。孰:何。周:合。孰:何。尤:罪过。攘:忍受。诟(尤:罪过。攘:忍受。诟(gu):耻辱。伏:守、耻辱。伏:守、保持。保持。1背诵选诗的前背诵选诗的前7节。节。 2完成关于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完成关于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 诗句的搜索:诗句的搜索: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洁身自好,自我

29、完善: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第一课时完)(第一课时完)诗作赏析:诗作赏析: 第第1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前两句发感慨,同情人民生活的艰难。“民生”也可理解为“人生”,即自叹人生多艰。这两句承上启下。后两句极写不为楚君所容。为什么“朝谇而夕替呢”? 原因是以下几个: A“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B灵修浩荡,“终不察夫民心”。 C“众女嫉余之娥眉,谣诼谓余以善淫”。 D“固

30、时俗之工巧”“背绳墨以追曲”。 而自己的态度是“亦余心之所善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不群,“异道”难以相安,宁肯“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从而揭示自己的情怀,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 赏析第赏析第2节:节: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

31、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 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赏析第赏析第3节:节: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兮,谣诼谓以善淫。 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

32、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赏析第赏析第13节:节: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

33、性冲突的两个面 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离骚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离骚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蕙纕”“揽茝” 比喻自己的美德)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灵修”,神圣,喻指君王。“众女”喻指许

34、多小人。“蛾眉” 喻指高尚德行)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 喻指准绳、准则)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鸷鸟不群,方圜不能相合,比喻君子不能与小人同流合污)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比喻原先的志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制芰荷”、“集芙蓉”比喻自己要保持芳洁与美好 ) 其次,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其次,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屈心而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芙蓉以为裳”“”“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度”“”“高余冠之岌

35、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等,将“兮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用“兮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移情移情”技法的运用,技法的运用,后六节最为明显。后六节最为明显。 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

36、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这种移情的技法就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这首诗中所运用的,“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等就是移情的写法,“花溅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大家联系起来体会可能就容易明白了。 离骚离骚一诗塑造

37、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

38、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表现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诗句:表现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诗句: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民生各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诵读指导诵读指导 楚辞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五、八、九言,并

39、多用楚地口语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兮”字。字。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它的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它的节奏特点。以第一节为例:节奏特点。以第一节为例: 长太息长太息 / 以以 / 掩涕兮,掩涕兮,哀哀 / 民生民生/之之/多艰。余多艰。余 / 虽好修姱虽好修姱/以以/鞿羁兮,鞿羁兮,謇謇/ 朝谇朝谇/而而/夕替。夕替。 模仿上面所举诗句节奏,朗诵离骚诗章。 下列各句朗读的节拍下列各句朗读的节拍(红色红色表重读,加表重读,加-表表示读长音示读长音)标示不正确的一项是标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艰。余虽好修姱以革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替。 B鸷鸟之

40、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然。何之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安? C忳郁邑余诧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也。宁嗑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也! D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亏。 C 诵读课文诵读课文 本诗在体裁上有本诗在体裁上有什么特点?什么特点? A A、形式上打破了、形式上打破了诗经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制,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 B B、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

41、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强的节奏感。“兮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兮”字句作为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兮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闻一多认为闻一多认为“感叹字确乎是歌的核心与原动力感叹字确乎是歌的核心与原动力”,假如

42、将假如将“兮兮”字省去,将是一大损失,因为字省去,将是一大损失,因为“损失损失了的正是歌的意味儿了的正是歌的意味儿”。诗经诗经与与离骚离骚的比较的比较 请用本篇诗歌与前面的请用本篇诗歌与前面的诗经诗经三首作个比较,三首作个比较,看看二者有何异同?看看二者有何异同? (提示:从形式、表现手法、具体艺术手法等(提示:从形式、表现手法、具体艺术手法等入手)入手)明确:不同点:(明确:不同点:(1)形式不同,)形式不同,诗诗经经为整齐的四言诗,为整齐的四言诗,离骚离骚句子不句子不拘长短,可六言、七言。拘长短,可六言、七言。(2)表现手法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诗经诗经为现实为现实主义手法,主义手法,离骚

43、离骚为浪漫主义手法。为浪漫主义手法。相同点:都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相同点:都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比较阅读 请用本篇诗歌与前面的请用本篇诗歌与前面的诗经诗经两首作个两首作个比较,看看二者有何异同?(提示:从形比较,看看二者有何异同?(提示:从形式、表现手法、具体艺术手法等入手)式、表现手法、具体艺术手法等入手) 明确:明确:不同点:(不同点:(1 1)形式形式不同,不同,诗经诗经为整齐的四言诗,为整齐的四言诗,离骚离骚句子不拘长短,句子不拘长短,可六言、七言。(可六言、七言。(2 2)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不同:不同:诗诗经经为现实主义手法,为现实主义手法,离骚离骚为浪漫主为浪漫主义手法。义手

44、法。 相同点:都运用了相同点:都运用了赋、比、兴赋、比、兴的手法。的手法。 学以致用:请你选择自己喜爱的一学以致用:请你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两句诗,写一篇鉴赏短文,字数不两句诗,写一篇鉴赏短文,字数不限。限。范例:范例:“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草木零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草木零落起兴,同时也比喻美人迟暮。想到草木不落起兴,同时也比喻美人迟暮。想到草木不断地飘零凋谢,不禁担忧美人也会日益衰老。断地飘零凋谢,不禁担忧美人也会日益衰老。迟暮:是指年老。光阴如梭,美人的青春就迟暮:是指年老。光阴如梭,美人的青春就像日益飘零的草木,作者感叹岁月无情,来像日益飘零的草木,作者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只希望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做出日无多,只希望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做出一番事业。一番事业。 塑造了一位塑造了一位“先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乐而乐”的诗人形的诗人形象。象。君不圣相空贤苦求美政感天地君不圣相空贤苦求美政感天地信见疑忠被谤高扬蛾眉观四荒信见疑忠被谤高扬蛾眉观四荒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移 情: 纵情诵读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