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

上传人:ail****e1 文档编号:56969255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18.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现批准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58- 2008,自2008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7、4.6.1、4.6.2、6.1.2、6.1.3、6.1.5、6.1.6、6.1.8、6.1.12、6.2.2 、7.2,5、7.3.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试行)JGJ5888同时废止。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8年2月29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66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 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

2、础 上,对原行业标准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试行)JGJ58-88进行了修订。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4,建筑设 计;5.声学设计;6.防火设计;7,建筑设备。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基地和总平面、建筑设计、声学设计、 防火设计和建筑设备;2,增加了术语、建筑设计一般规定、室内装修、噪声控 制和扬声器布置等内容。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 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 13号,邮政编码:100045)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科学院南路44号,邮政编码

3、:100086)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世强乔柏人邱正选黄义成罗燕翎陈钧王振颖马思 泽郭晋生宋娜目次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3.1 基地3.2 总平面4建筑设计4.1 一般规定4.2 观众厅4.3 公共区域4.4 放映机房4.5 其他用房4.6 室内装修4.7 设计5.1 基本要求5.2 观众厅混响时间5.3 噪声控制5.4 扬声器布置6防火设计6.1 防火6.2 疏散7建筑设备7.1 给水排水7.2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7.3 电气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总则1.0.1为保证电影院建筑的设计质量,使其满足适用、安全、卫生及电影 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4、。1.0.2本规范适用于放映35mmi勺变形宽银幕、遮幅宽银幕及普通银幕三种 画幅制式电影和数字影片的新建、改建、扩建电影院建筑设计。1.0.3当电影院有多种用途或功能时,应按其主要用途确定建筑标准。1.0.4电影院建筑应为观众创造安全和良好的视听环境,为工作人员创造 方便有效的工作环境。1.0.5电影院建筑设计应遵循电影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并应与电影院工艺设计紧密配合。1.0.6电影院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2术语2.0.1普通银幕电影standard film影片宽度为35mm画面高宽比为1: 1.375的电影。2.0.2变形宽银幕电影anamorp

5、hic film拍摄或印片时用变形物镜使记录在感光胶片上的影像沿水平方向压缩,放 映时再通过变形镜头使变形影像复原的、画面高宽比为 1: 2.35的电影。2.0.3 遮幅宽银幕电影 masking wide-screen film拍摄时采用画面高宽比为1: 1.85(或1: 1.66)的片窗,放映时采用比放映 普通银幕电影焦距更短的镜头,以获得宽银幕电影效果的电影。2.0.4 设计视点 view point影厅垂直视线设计用的基准视点,定在银幕画面下缘中点。2.0.5 最低设计视点高度 minimum height of view point银幕上各种制式画面中最低有效画面下缘距第一排观众席地

6、面的高度。2.0.6 最近视距 minimum viewing distance观众厅第一排中心座位观众眼点(通常以椅背代替)至设计视点的水平距离。2.0.7 最远视距 maximumviewing distance观众厅最后一排中心座位观众眼点(通常以椅背代替)至设计视点的水平距 离。2.0.8 放映距离 projection distance放映物镜至银幕中心的距离。2.0.9 仰视角 vertical inclined viewing angle观众厅第一排中心座位观众眼点的水平线与银幕上缘形成的垂直夹角。2.0.10 斜视角 horizon talinclined viewing an

7、gle观众厅第一排边座观看银幕中心的视线与银幕中轴线形成的水平夹角。2.0.11 视线超高值(c 值)exceeding value of vertical sightline 后排 观众观看设计视点的视线与前排观众眼睛垂线之交点,与前排观众眼睛间的高 度差。2.0.12水平放映角horizontalprojectionangle放映光轴与银幕中轴线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角。2.0.13垂直放映角vertical projection angle放映光轴与银幕中轴线的 垂直夹角,分为放映仰角和放映俯角两种。2.0.14数字影片digital movies用数字方式发行和放映的电影。3基地和总平面

8、3.1基地3.1.1 电影院选址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和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要求。3.1.2 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选择交通方便的中心区和居住区,并远离工业污染源和噪声源;2至少应有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与基地临接的城市道路的宽度不宜小 于电影院安全出口宽度总和,且与小型电影院连接的道路宽度不宜小于8m与中型电影院连接的道路宽度不宜小于12m与大型电影院连接的道路宽度不宜 小于20m与特大型电影院连接白道路宽度不宜小于25m3基地沿城市道路方向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和疏散人数确定,并不应小于 基地周长的1/6;4基地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 ;5基地和电影院的主要出入口,不应和

9、快速道路直接连接,也不应直对城镇主要干道的交叉口;6电影院主要出入口前应设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或广场,具面积指标不 应小于0.2m2/座,且大型及特大型电影院的集散空地的深度不应小于10m特大型电影院的集散空地宜分散设置。3.1.3 基地的机动车出入口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t350352中的有关规定。3.2总平面3.2.1 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为将来的改建和发展留有余地;2建筑布局应使基地内人流、车流合理分流,并应有利于消防、停车和人 员集散。3.2.2 基地内应为消防提供良好道路和工作场地,并应设置照明。内部道路可兼作消防车道,具净宽不应小于 4m当穿越建筑物时

10、,净 高不应小于4m3.2.3 停车场(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新建、扩建电影院的基地内宜设置停车场,停车场的出人口应与道路连 接方便;2贵宾和工作人员的专用停车场宜设置在基地内;3贴邻观众厅的停车场(库)产生的噪声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防止 对观众厅产生影响;4停车场布置不应影响集散空地或广场的使用,并不宜设置围墙、大门等 障碍物。3.2.4 绿化设计应符合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3.2.5 场地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OJ50中的有关规定。3.2.6 综合建筑内设置的电影院,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层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

11、防火规范GB5001吸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相关规定;2不宜建在住宅楼、仓库、古建筑等建筑内。3.2.7 综合建筑内设置的电影院应设置在独立的竖向交通附近,并应有人 员集散空间;应有单独出入口通向室外,并应设置明显标示。4建筑设计4.1 一般规定4.1.1 电影院的规模按总座位数可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 规模。不同规模的电影院应符合下列规定:1特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应大于18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11个;2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12011800个,观众厅宜为810个;3中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7011200个,观众厅宜为57个;4小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小于等于

12、7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4个。4.1.2 电影院建筑的等级可分为特、甲、乙、丙四个等级,其中特级、甲 级和乙级电影院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 50年,丙级电影院建筑的设计使 用年限不应小于25年。各等级电影院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4.1.3 电影院建筑应根据所在地区需求、使用性质、功能定位、服务对象、 管理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合理确定其规模和等级。4.1.4 电影院宜由观众厅、公共区域、放映机房和其他用房等组成。根据 电影院规模、等级以及经营和使用要求,各类用房可增减或合并。主要用房的 分区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功能分区,合理安排观众厅区、放映机房区的位置;对于多厅电影院应做到观众厅

13、区相对集中;2应解决好各部分之问的联系和分隔要求。各类用房在使用上应有适应性 和灵活性,应便于分区使用、统一管理。4.1.5 人流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1观众厅人流组织应合理,保证观众的有序入场及疏散,观众入场和疏散 人流不得有交叉;2应合理安排放映、经营之间的运行路线,观众、管理人员和营业运送路 线应便捷畅通,互不干扰。4.1.6 各个观众厅、放映机房的层高设计应根据观众厅规模、工艺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综合确定。4.1.7 电影院建筑外部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影院出人口应设置明显的标识;2设有突出的广告牌等设施时,应安全可靠,且不应影响消防车辆的通行 和人员疏散。4.1.8 、电影院设置电梯或自动

14、扶梯不宜贴邻观众厅设置。当贴邻设置时, 应米取隔声、减振等措施。4.1.9 电影院建筑的节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GB50189fr的有关规定。4.1.10 锅炉房或冷却塔不宜贴邻观众厅设置;当贴邻设置时,应采取消声、隔声及减振措施。4.1.11 各类用房应按其噪声等级分区布置。有噪声的用房不宜与观众厅贴 邻设置。当贴邻设置时,应采取消声、隔声及减振措施。4.1.12 当观众厅屋面工程采用轻型屋面时,应采取隔声、减振措施。4.1.13 电影院建筑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城市 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中的有关规定。4.1.14 电影院建筑中的公

15、共信息标志用图形符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信息标志用图形符号GB10001中的有关规定。4.2 观众厅4.2.1 观众厅应符合下列规定:1观众厅的设计应与银幕的设置空间统一考虑,观众厅的长度不宜大于30m观众厅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宜为(1.5 0.2) : 1;2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取3kN/ m23观众厅体形设计,应避免声聚焦、回声等声学缺陷;4观众厅净高度不宜小于视点高度、银幕高度与银幕上方的黑框高度(0.51.0m)三者的总和;5新建电影院的观众厅不宜设置楼座;6乙级及以上电影院观众厅每座平均面积不宜小于 1.0 m2丙级电影院观 众厅每座平均面积不宜小于0.6mz。4.2.2观众厅视距

16、、视点高度、视角、放映角及视线超高值,应符合表4.2.2 的规定(图 4.2.2 1、图 4.2.2-2)。表4.2.2观众厅视距、视点高度、视角、放映角及视线超高值项目最近视距(m)特级甲级 0.60w 0.60w乙级0.55W丙级0.50W最远视距(m) 1.8WK2.0WK2.2WK2.7W最局视点局度 h0(m)1.51.61.82.0仰视角( )4045斜视角(。)水平放映角(0 )放映俯角( )35403K60.560.540.520.50距(m)净宽0.480.460.440.44(m)排距1.101.000.900.850.80(m)注:靠后墙设置座位时,最后一排排距为排距、椅

17、背斜度的水平投影距离 和声学装修层厚度三者之和。4.2.6 每排座位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短排法:两侧有纵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 0.80m或软椅排距不小于0.85m 时,每排座位的数量不应超过22个,在此基础上排距每增加50mm座位可增 加2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2长排法:两侧有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 1.0m或软椅排距不小于1.1m时, 每排座位的数量不应超过44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4.2.7 观众厅内走道和座位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1观众厅内走道的布局应与观众座位片区容量相适应,与疏散门联系顺畅,且其宽度应符合本规范第6.2.7条的规定;2两条横

18、走道之间的座位不宜超过20排,靠后墙设置座位时,横走道与后墙之间的座位不宜超过10排;3小厅座位可按直线排列,大、中厅座位可按直线与弧线两种方法单独或混合排列;4观众厅内座位楼地面宜采用台阶式地面,前后两排地坪相差不宜大于0.45m;观众厅走道最大坡度不宜大于 1.8。当坡度为1: 101: 8时,应做防 滑处理;当坡度大于1: 8时,应采用台阶式踏步;走道踏步高度不宜大于 0.16m且不应大于0.20m;供轮椅使用的坡道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中的有关规定。4.2.8 当观众厅内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座位前沿或侧边应设置栏杆,栏杆 应坚固,其水平荷载不应小于l

19、kN/m并不应遮挡视线:1紧临横走道的座位地坪高于横走道0.15m时;2座位侧向紧邻有高差走道或台阶时;3边走道超过地平面,并临空时。4.3公共区域4.3.1 公共区域宜由门厅、休息厅、售票处、小卖部、衣物存放处、厕所 等组成。4.3.2 门厅和休息厅应符合下列规定:1门厅和休息厅内交通流线及服务分区应明确,宜设置售票处、小卖部、 衣物存放处、吸烟室和监控室等;2电影院门厅和休息厅合计使用面积指标,特、甲级电影院不应小于 0.50m2/座;乙级电影院不应小于0.30m2/座;丙级电影院不应小于0.10m2/ 座;3电影院设有分层观众厅时,各层的休息厅面积宜根据分层观众厅的数量 予以适当分配;4

20、门厅或休息厅宜设有观众入场标识系统;5严寒及寒冷地区的电影院,门厅宜设门斗。4.3.3 售票处应符合下列规定:1售票窗VI的数量宜为每300座设一个,相邻两个售票窗 曰的中心距离 不应小于0.90m,售票处的建筑面积宜按每窗口 1.502.00m2计算;中型及其 以上电影院宜设团体售票服务问;2售票处朝向室外的售票窗口,具窗口上部 应设置雨篷;3售票处宜安装醒目的显示设施,可显示出节目单、厅号、映出时间表、 价格表等。4.3.4 电影院内宜设置小卖部或冷饮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根据观众厅的位置,就近分散设置,面积指标不应小于该区域观众厅 0.04m2/座,并宜设置适当的等候区域;2柜台宜预

21、留电源和给排水接口 ;3前后柜台宽度不宜小于0.70m,间距不宜小于1.10m。4.3.5 电影院宜设置小件寄存柜或衣物存放处,衣物存放处面积指标不应 小于0.04m2/座。4.3.6 观众厅分层设置时,吸烟室宜分层设置。4.3.7 电影院内宜设公用电话,并应有隔声屏障。4.3.8 电影院内应设厕所,厕所的设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公共厕 所设计标准CJJ14中的有关规定。4.4放映机房4.4.1 放映机房内应设置放映、还音、倒片、配电等设备或设施,机房内 宜设维修、休息处及专用厕所。4.4.2 各观众厅的放映机房宜集中设置。集中设置的放映机房每层不宜多 于两处,并应有走道相通,走道宽度不宜小

22、于1.20m。4.4.3 当放映机房后墙处无设备时,放映机房的净深不宜小于2.80m,机身后部距放映机房后墙不宜小于1.20m。当放映机房为两侧放映时,放映机房的 净深不宜小于4.80m。放映机镜头至放映机房前墙面宜为 0.200.40m。4.4.4 放映机房的净高不宜小于2.60m。4.4.5 放映机房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不应小于 3kN/m2当有较重设备时, 应按实际荷载计算。4.4.6 放映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一台放映机时,其轴线应与银幕画面的中轴线重合;当采用两台 放映机时,两台放映机的轴线应与银幕画面的中轴线对称,且两台放映机的轴 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40m;2放映机轴

23、线与右侧墙面(操作一侧)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宜小于1.20m;3放映机轴线与左侧墙面(非操作一侧)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宜小于1.OOm4.4.7 放映窗口及观察窗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放映窗及观察窗分别设置时,放映窗口宜呈喇叭口,内口尺寸宜为 0.20m): 0.032808V0.333333(5.2.1 2)式中T60-观众厅混响时间(s) ; V观众厅白实际容积(m3)。5.2.2 特、甲、乙级电影院观众厅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应符合表5.2.2的规定1.0* 6 5 4- 3 .2 轧O.Q go.Q 谪rK芸后置W图 5.2.180000.40XM) IE5000 IWQO容黑Um).电影院观众

24、厅内所要求的混响时间与其容积的对应关系表5.2.2特、甲、乙级电影院观众厅混响时问表的频率特性(Hz63125250510002000400000T60f1.01.01.010.850.700.55/T6050001.75 01.50 01.25 .00 1.001.001.000.905.2.3 丙级电影院观众厅混响时问频率特性应符合表5.2.2中 125Hzs 250Hzs 500Hzs lkHz、2kHz 4kHz 的规定。5.3 噪声控制5.3.1 电影院内各类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 境噪声标准GB309纵行。5.3.2 观众厅宜利用休息厅、门厅、走廊等公共空问作

25、为隔声降噪措施, 观众厅出入口宜设置声闸。5.3.3 当放映机及空调系统同时开启时,空场情况下观众席背景噪声不应 高于NR噪声评彳曲线(图5.3.3)对应的声压级(表5.3.3)。图5.3.3NR噪声评价曲线表5.3.3电影院观众席背景噪声的声压级电影院等级特甲级乙丙级级级观众席背景NR2NR30NR3NR40噪声(dB)555.3.4 观众厅与放映机房之问隔墙应做隔声处理,中频 (5001000Hz)隔声 量不宜小于45dB05.3.5 相邻观众厅之间隔声量为低频不应小于50clB ,中高频不应小于 60dR5.3.6 观众厅隔声门的隔声量不应小于 35dB。设有声闸的空间应做吸声减 噪处理

26、。5.3.7 设有空调系统或通风系统的观众厅,应采取防止厅与厅之间用音的 措施。空调机房等设备用房宜远离观众厅。空调或通风系统均应采用消声降噪、 隔振措施。5.4 扬声器布置5.4.1 银幕后电影还音扬声器应采用高、低分频的扬声器系统。系统中高频扬声器应为恒定指向性号筒扬声器,其水平指向性不宜小于900,垂直指向性不宜小于40005.4.2 扬声器的安装高度与倾斜角应以其高频扬声器的声辐射中心与声辐 射轴线定位,声辐射中心宜置于银幕下沿高度的1/22/3处,声辐射轴线直指向最后一排观众席距地面1.101.15m处。5.4.3 扬声器及其支架应安装牢固,避免产生共振噪声。5.4.4 立体声主声道

27、扬声器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银幕后宜设置3组或5组扬声器,扬声器的声辐射中心高度应一致;2扬声器间距应相等,且有足够大的距离,两侧扬声器的边距不宜超过银 幕边框。5.4.5 立体环绕声扬声器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扬声器应设置在观众厅的侧墙与后墙,可按两路(左、右)或四路(左、右、 左后、右后)布置,配置数量宜根据扬声器的放声距离、功率要求与指向性来确 定,配置后的扬声器应能进行合理的阻抗串并联分配;2观众厅前区第一台扬声器的水平位置不宜超过第一排座席,前区扬声器 与后区扬声器问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17m扬声器间距应一致,并应配合声学 装修设计;3扬声器的安装高度,可以扬声器声辐射中心距地面高

28、度为基准,根据观 众厅的宽度,由下式计算H = W./W- - 16 +(5. 4. 5%式中H扬声器声辐射中心距地面高度(m);W-观众厅的宽度(m)。4侧墙扬声器的声辐射轴线宜垂直指向其对面侧边座席1.101.15m处,后墙扬声器的声辐射轴线宜垂直指向观众席前排距地面1.101.15m处。5.4.6 次低频声道扬声器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直设置在银幕后中路主声道扬声器任意一侧地面,并做减振处理;2配置数量可根据扬声器的放声距离、功率要求来确定;3多台扬声器宜集中放置在一处,充分利用扬声器的互耦效应。5.4.7 观众厅的声压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应大于6dB,最大值与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3d

29、B06防火设计6.1 防火6.1.1 电影院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勺规定。6.1.2 当电影院建在综合建筑内时,应形成独立的防火分区。6.1.3 观众厅内座席台阶结构应采用不燃材料。6.1.4 观众厅、声闸和疏散通道内的顶棚材料应采用 A级装修材料,墙面、 地面材料不应低于B1级。各种材料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 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规定。6.1.5 观众厅吊顶内吸声、隔热、保温材料与检修马道应采用A级材料。6.1.6 银幕架、扬声器支架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银幕和所有幕帘材料不 应低于B1级。6

30、.1.7 放映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h的隔墙和不低于1.5h的楼板 与其他部位隔开。顶棚装修材料不应低于 A级,墙面、地面材料不应低于Bl级6.1.8 电影院顶棚、墙面装饰采用的龙骨材料均应为 A级材料。6.1.9 面积大于100m2的地上观众厅和面积大于50m2的地下观众厅应设置 机械排烟设施。6.1.10 放映机房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6.1.11 电影院内吸烟室的室内装修顶棚应采用 A级材料,地面和墙面应采 用不低于B1级材料,并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机械排风设施。6.1.12 电影院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送、回风总管及穿越防火分区的送回 风管道在防火墙两侧应设防火阀:风管、消

31、声设备及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6.1.13 室内消火栓宜设在门厅、休息厅、观众厅主要出入口和楼梯间附近 以及放映机房入口处等明显位置。布置消火栓时,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 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6.1.14 电影院建筑灭火器配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 范GB5014(的有关规定执行。6.1.15 电影院建筑设置自动喷水系统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 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伸的有关规定设计系统及水量。6.2 疏散6.2.1 电影院建筑应合理组织交通路线,并应均匀布置安全出口、内部和 外部的通道,分区应明确、路线应短捷合理,进出场人流应避免交叉和逆流。6.2.2 观众厅

32、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在紧靠门口 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 步。疏散门应为自动推闩式外开门,严禁采用推拉门、卷帘门、折叠门、转门 等。6.2.3 观众厅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 2个,门的净宽度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吸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GB50045勺规定,且不应小于0.90m。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 方向开启。6.2.4 观众厅外的疏散走道、出口等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影院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宽度均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吸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GB50045勺规定;2穿越休息厅或门厅

33、时,厅内存衣、小卖部等活动陈设物的布置不应影响疏散的通畅;2m高度内应无突出物、悬挂物;3当疏散走道有高差变化时宜做成坡道;当设置台阶时应有明显标志、采 光或照明;4疏散走道室内坡道不应大于1: 8,并应有防滑措施;为残疾人设置的坡 道坡度不应大于1: 12;5电影院疏散走道的防排烟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勺有关规定。6.2.5 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有候场需要的门厅,门厅内供入场使用的主楼梯不应作为疏散楼梯;2疏散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楼梯最小 宽度不得小于1.20m,转折楼梯

34、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宽度;直跑楼梯的中间 平台深度不应小于1.20m;3疏散楼梯不得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踏步上下两级形成的平面角 度不超过10o,且每级离扶手0.25m处踏步宽度超过0.22m时,可不受此限;4室外疏散梯净宽不应小于1.10m;下行人流不应妨碍地面人流。6.2.6 疏散指示标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ft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的有关规定。6.2.7 观众厅内疏散走道宽度除应符合计算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中间纵向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0m;2边走道净宽不应小于0.8m;3横向走道除排距尺寸以外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 1.0m。7建筑设备7.1 给水排水7

35、.1.1 电影院应设置给水排水系统。7.1.2 放映机房、小卖部以及多种经营用房宜根据使用要求设置给水排水 设施。7.1.3 观众厅宜设置消防排水设施。7.1.4 电影院用水定额、给水排水系统的选择,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有关规定执行。7.2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7.2.1 特级、甲级电影院应设空气调节;乙级电影院宜设空气调节,无空 气调节时应设机械通风;丙级电影院应设机械通风。7.2.2 电影院主要用房空调采暖的室内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暖地区冬季室内设计参数应符合表7.2.2 1的规定表7.2.2-1采暖室内设计参数房室内设计温问名称度(C)I门1418

36、厅休1620息厅房间室内设计温名称度(C)放映 1620机房观众 16202观众厅空气调节室内设计参数应符合表7.2.2 -2的规定表7.2.2-2空气调节室内设计参数项目夏季冬季干球温度(C)24 2816 20相对湿度(%)55 7030工作区平均风速0.30 0.50.20 0.30(m/ s)0注:夏季采用天然冷源降温时,室内设计温度应低于30Co7.2.3 不同等级电影院的观众厅最小新风量不应小于下列规定:表7.2.3电影院的观众厅最小新风量I电影院等级特甲乙丙级级级级l新风量25201815m3/(A.h)7.2.4 观众厅内人体散热、散湿量可按表7.2.4选用。表7.2.4观众厅

37、内人体散热、散湿量温度(C)111112 2 2 23显热(W/人)6潜热(W/人)5全热(w/4567867890998885544283011115580111162838244450483819999人)11 07 03 01 00 6666 6散湿2222266788g/(h 人)333791730 67.2.5 放映机房的空调系统不应回风。7.2.6 放映机房的通风和带有新风的空气调节应符合下列规定:1凡观众厅设空气调节的电影院,其放映机房亦宜设空气调节;2机械通风或空气调节均应保持负压,其排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5次 /h;3电影放映机的排风量可采用表7.2.6的数值。表7.2.6电

38、影放映机的排风量2kW 3kW 4kW 6kW 7kW 氤灯 氤灯 氤灯 氤灯 氤灯排风量500600800900100m3/(台 h)07.2.7 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按具体条件确定,并应符合规定:1单风机空气调节系统应考虑排风出路;不同季节进排风口气流方向需转 换时,应考虑足够的进风面积;排风口位置的设置不应影响周围环境;2空气调节系统设计应考虑过渡季节不进行热湿处理,仅作机械通风系统 使用时的需要;3观众厅应进行气流组织设计,布置风口时,应避免气流短路或形成死角;4采用自然通风时,应以热压进行自然通风计算,计算时不考虑风压作用7.2.8 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符合下列安全、卫生规定:1制冷

39、系统不应采用氨作制冷剂;2地下风道应采取防潮、防尘的技术措施,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不宜采用地下风道;3观众用厕所应设机械通风。7.2.9 通风或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消声减噪措施,应使通过风口传人观众 厅的噪声比厅内允许噪声低5dB。7.2.10 通风、空气调节和冷冻机房与观众厅紧邻时应采取隔声减振措施, 其隔声及减振能力应使传到观众厅的噪声比厅内允许噪声低5dB07.3 电气7.3.1 电影院用电负荷和供电系统电压偏移宜符合下列规定:1特级电影院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甲级电影院(不包括空气调节设备用电) 、乙级特大型电影院的消防用电,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等的用电负荷应为 二级负荷;其余均应为三级负荷

40、;2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30min的蓄电池作备用电源;3对于特级和甲级电影院供电系统,具照明和电力的电压偏移均应为土 5%。7.3.2 疏散应急照明中疏散通道上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51x ;观众厅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1x;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 应低于5.01x。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室、配电室以及其他设备用房的应急 照明的照度不应低于一般照明的照度。电影院其他房问的照度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勺规定。7.3.3 乙级及乙级以上电影院观众厅照明宜平滑或分档调节明暗。7.3.4 乙级及乙级以上电影院应设踏步灯或座位

41、排号灯,其供电电压应为 不大于36V的安全电压。7.3.5 观众厅及放映机房等处墙面及吊顶内的照明线路应采用阻燃型铜芯 绝缘导线或铜芯绝缘电缆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敷设。7.3.6 放映机房专用工艺电源应按照放映设备及配套的音响设备确定。7.3.7 放映机房、保安监控设备用房及其他弱电系统控制机房内采用专用 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4Q0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 应大于l Q o7.3.8 电影院防雷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H勺有关规定。本规范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 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

42、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 按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2008条文说明前言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2008,经建设部2008年2月29日以第 820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范第一版JGJ58-88(以下简称“原规范”)的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西 南设计院和中

43、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参加单位有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湖南大 学、上海城市建设学院。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 正确地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供国内使用者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至主编单位: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北 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13号,邮政编码:100045)或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北 京市海淀区科学院南路44号,邮政编码:100086)。目次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3.1 基地3.2 总平面4建筑设计4.1 一般规定4.2 观众厅4.3 公共区域4

44、.5 其他用房4.6 室内装修4.7 设计5.1 基本要求5.2 观众厅混响时问5.3 噪声控制605.4 扬声器布置626防火设计686.1 防火686.2 疏散697建筑设备7.1 给水排水7.2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7.3 电气1总则1.0.1随着电影技术的日益进步,电影工艺设计在电影院设计中的作用更 显突出,特在本条中增加了 “电影工艺”的基本要求。电影工艺即电影院建筑 工艺,是指电影院观众厅和放映机房等功能的技术要求。电影工艺设计专业是电影院建筑设计和电影技术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建筑设计和工艺设计必须紧密配合,才能设计出合格的电影院来。过去电影院 设计中出现一些失误,大都是没有电影

45、工艺设计配合所致。所以本条强调了电 影工艺设计的重要性。1.0.2随着数字电影的出现,电影院除了放映传统的三种电影之外,还应 该能兼映数字电影,特在本条中增加了数字影片。数字影片是指用数字技术实 现画面和声音的获取、记录、传输和重放的电影。1.0.4强调了视听环境和工作环境的重要性。1.0.5强调了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电影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 断进步,电影院设计时,应考虑为电影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预留发展空问。电 影工艺设计在电影院设计中的作用重大,在设计时应予以重视,做到与建筑设 计的紧密结合。2术语本章是以原规范附录二名词解释部分为基础,略有取舍。现本章术语均选 自电影技术术语Gty

46、T15769-1995,略有改动。3基地和总平面3.1 基地3.1.1 电影院建筑是文化建筑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特、甲级大、 中型电影院,对当地的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往往成为当地的重点文化设施, 应设置在相适应的城市主要地段,目前是多厅影院发展的转折时期,国家鼓励 电影院多种投资渠道和多种经营。电影院选址首先要进行人口密度趋势预测和 市场容量的分析,特别是交通、人口密度、地段、多种经营状况等都对电影院 经济产生极大影响,所以本条重点强调要符合当地规划、文化设施布点要求, 同时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1.2 本条规定基地选择设计的要求电影院的基地选择是指独立建造的电影院和建有电影院

47、的综合建筑的基地 选择。1电影院的基地选择应充分考虑到人、建筑、环境的基本原则。电影院作 为人员密集场所,建筑的基地选择一方面为保证人员的安全、卫生和健康,应 选择无害环境,另一方面也不应选择在会对当地环境产生破坏的基地,同时不 妨碍当地城市交通,减少对相邻建筑的影响。另外现行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 准GB966如选址上也作相同规定。2电影院建筑属于人员密集建筑,电影院的场地对人员疏散和城市交通的 安全都极为重要,故此这里强调基地沿城市道路方向是为了保证电影院基地前 有疏散的道路,并保证疏散道路有一定的宽度;这条规定的原则是疏散观众占 去的道路宽度在理论上不得超过道路通行宽度的一半,且余下的宽度最

48、小也不 得小于3m)根据每百人室外平坡地面疏散宽度指标 0.60m,小型电影院不大于700座, 道路宽度为 2X0.6 X700/ 100=8.40m,约 8nl中型电影院7011200座,道路宽度815m大型电影院12011800座, 道路宽度1522m特大型电影院1800座以上,道路宽度大于22m为了方便统一,作如下调整:小型:700座以下,不应小于8m中型:7011200座,不应小于12m大型:12011800座,不应小于20m特大型:1801座以上,不应小于25m6对于电影院前面空地的规定,其目的是保证观众候场、集散,对城市交 通不致造成影响,以及在火灾或紧急情况下迅速疏散出电影院内的

49、观众。关于空地面积指标,各国均不相同。结合我国已有人员密集专用建筑设计, 由于我国地区差异比较大,基本上采用 0.20m2/座。考虑到大型及以上电影院 满场观众在1200人以上,除了满足上述指标外,其深度不应小于lOm,二者取其较大值。当散场人流的部分或全部仍需经主人口离去,则主入口空地须留足相应的 疏散宽度。3.1.3 本条要引起设计人员的注意,电影院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特别是随 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私人轿车增多,在进行电影院设计时,要重视电影院建 筑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的设计。3.2 总平面3.2.1 电影院建筑内人员较多,观众厅数量和占地较大,使用功能复杂, 因投资费用和基地原因限制,常常

50、分期、分阶段实施,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原 则,故本条提出了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3.2.2 关于建筑基地内道路的设计要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明确了设 计要求和规定,这里强调内部道路和空地,以及照明设施均应满足人员疏散、 消防车辆通行及使用要求。3.2.3 电影院的停车场(rg)是指提供本建筑车辆停放以及以本建筑为目的 地的外来车辆停放的场所。停车场的设置,根据电影院的规模、使用特点、用 地位置、交通状况等内容确定,当受条件限制时,停车场可设置在邻近基地的 地区。因我国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停车指标要求不尽相同,在设计时,应 参考当地的停车指标。例如:北京市1994年实施的北京市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车场

51、建设管理暂行 规定(修定)中规定:建筑面积2000m2以上(含2000 m2)的电影院应设停车场, 电影院每100座,小型汽车13辆,自行车45辆;剧院每100座,小型汽车 310辆,自行车45辆;停车场的建筑面积:小型汽车按每车位 25mz计算, 自行车按每车位1.2m2计算。再如:长沙市2005年实施的长沙市建筑工程配建停车场(库)规划设置规 则中规定: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建筑物运营要求设置停车设施;电影院: 机动车2.5车位/1OO座,非机动车35.0车位/ 100座;剧院:机动车3.5车 位/100座,非机动车28.0车位/ 100座。3.2.4 根据目前我国电影院现状的调查,很多电影院做不到当地绿化率的 要求,且各地对绿化率计算方法也分别有所规定,故不作量化规定,目前主要 强调环境设计及绿化的重要性。3.2.5 电影院建筑内观众众多: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残疾观众也是其中的 重要部分,这同时也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当前我国电影院能完全满足这方面 要求的还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