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设计

上传人:na****u 文档编号:56940920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开题报告-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开题报告-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开题报告-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机电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设计 系 : 机电工程系 学生姓名: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 A07电信(1)班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2010年11月20日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从智能家用电器到工业上的集散控制系统都采用了上位机与下位机基于串行通信的主从工作方式,这样就充分结合利用了微型计算机分析处理能力强、速度快的特点及下位机面向控制、使用灵活方便的优势。51系列的单片机内部包含有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两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通用异步串行收发器这些资

2、源。在广泛的应用中,单独一片单片机所能完成的任务是有限的,因此而常常需要扩充I/O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接口、存储器。一个系统中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片机时,单片机之间就需要通过互连来进行数据通信。51系列的单片机带有串口,利用串口进行互连通信极为方便,并且可以减少端口数量。但如果系统要求扩充的资源是对外连接的串口,串行口上可以外接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74LS164,或外接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74LS165。为了增加通信距离,减少通道中电源干扰,可以在通信上路采取光电隔离方法,进行双机串行通信。首先从硬件上设计,采用两块单片机进行串口通信,此设计硬件连接简单,传输距离不

3、远。所以,只需要在单片机满足自身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双机之间的发送和接收端口互连就可以了,甲机TXD接乙机RXD,甲机RXD接乙机TXD端。单片机工作条件需提供的时钟周期,以防止程序跑飞或死循环,9脚外接手动复位电路,同时也可以在程序中设计看门狗电路。在P3.1脚中用来确定系统是否有外部程序存储器扩展,没有扩展时接高电平。其次从软件上设计,在选择定时器工作方式,传输波特率的设定,通过中断方式或者查询方式程序设计,甲机发送,P2从按键中读取所按下的键值,将数据通过发送缓冲区发送出去。乙机接收,接收缓冲区接收到数据后,乙机输出相应的数据至P2口点亮发光二极管。同时甲机与乙机可以相互传送数据,乙机接收到

4、数据后给甲机发送一个应答信息,甲机接收缓冲区接到数据再进行对应的传输。 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更是现代通信的基础,学好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对以后的通信协议的学习和远程控制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近距离的用PC机控制家电和远程的用通信技术控制家电、汽车,必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未来必有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学完单片机技术之后,我们做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对我们未来就业和深造有很好的帮助。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两片51单片机为主要硬件,应用单片机的串口通信功能完成双机通信任务,通过进行通信及计算机编程等系统分析方法得到锻炼。通过毕业设计,培养综合运用电子技术、微控制器等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5、题的能力。解决通过键盘给一个单片机输入通信内容(比如一个数字)时,另一个单片机能接收到该内容的问题,得到预期结果: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原理图和电路板级硬件,能够演示双机通信功能。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硬件电路设计方案的选择;2.确定各功能单元之间的关系;3.确定串行通信的工作方式为半双工;4.串行通信各功能寄存器的功能;5.画原理电路图,各部分的连接;6.软件设计流程;7.完成PCB设计、硬件制作与功能调试 四、参考文献1 楼然苗,李光飞.51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M.北京:北航出版社,2003. 2 李光飞,楼然苗.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指导M.北京:北航出版社,2004.3 余永

6、权. ATMEL 89系列单片机应用技术M.北京:北航出版社,2001. 4 余永权. 89系列FLASH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5 孙燕,刘爱民.Protel99设计与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6 胡汉才.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学习辅导与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陈晓风. ADC0809模数转换器的测试与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1(12):3537 8 张洪润. 单片机应用设计200例(下册)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9 薛晓书. 单片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陕西:西安石油大学 2002.10 黄智伟

7、, 朱卫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M.湖南:南华大学,2005.11 付浩. AT89C51单片机高速串行输出口设计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4(10):202112 盛范成. 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A/D转换J.自动化仪表,2006,(5):343813 孙友顺,唐庆玉,张族玲. 单片机在电力系统频率测量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1994,(06):24 14 OttE. Chaos in dynamical systems M.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15 Jacobson V. Congestion av

8、oidance and control J.AC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 1998, 18(4):314-329.五、研究工作进度:1.确定设计方案,上交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等。(11月20日-1月20日) 2.理解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1月21日-2月20日)3.掌握单片机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2月21日-3月10日)4.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实现系统功能。(3月11日-4月1日)5.完成PCB设计、硬件制作与功能调试。(4月2日-5月8日)6.整理和打印论文,参加答辩。(5月9日-6月15日)六、教研室评议意见: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七、系领导审核意见: 1通过; 2完善后通过;未通过 负责人: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