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聚集区及其建设条件分析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56903053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总部经济聚集区及其建设条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总部经济聚集区及其建设条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总部经济聚集区及其建设条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总部经济聚集区及其建设条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部经济聚集区及其建设条件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总部经济聚集区及其建设条件分析总部经济聚集区是在知识经济、信息化以及企业组织变革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形态。总部经济聚集区具有一些和产业聚集区类似的特征,如空间的高度聚集性、竞争的共生性以及创新性等,同时,由于其本身聚集的是企业总部,处于研发、营销等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又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研究总部经济聚集区应该从研究产业集群和产业聚集区开始。(一)产业集群与产业聚集区1产业集群与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在交易成本足够低的前提下,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规模经济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外部规模经济使多个同行业的企业共享当地的辅助性生产、共同的基础设施、劳动力供给与培训,从而实现长期

2、平均成本的下降;另外,外部范围经济又使集聚在特定区域内的单个企业生产更加专业化,多个企业分工协作,组成地方生产系统,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因此,产业集群的本质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的概念辨析:与产业集群相关的一个词是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一般包括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产业的集聚,是一种聚集经济。根据对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在确定的研究

3、对象上,产业集群与聚集经济并无多大区别。实际上,在研究聚集经济的文献中,多数是以产业集群为具体研究内容的。两者的差异在于:产业集群强调产业关联,而产业集聚只是形态上的产业集中;聚集经济更加一般和抽象,产业集群是集聚经济的一种新的形式。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聚集经济与研究产业集群基本上用的是相同的方法。所以,在经济学家眼中,集群和聚集在经济意义上基本是一回事。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它便具有了收益递增和成本节约的特征,这都构成了产业集群的“向心力”Krugman P,“The role of geography in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4、Review,1999.,这种“向心力”不仅表现在规模收益递增和获得创新优势上,也体现在集群内企业竞争力的上升,包括总成本的降低、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经营带来的生产、营销和决策等优势,波特在其竞争优势理论中论述到,应对进入威胁、替代威胁、客户价格谈判能力、供应商价格谈判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产业结构“五力模型”)时,企业的一般化战略为依托自身总成本领先优势、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经营制定防御战略。在对企业和产业层面的研究后,波特又进一步延伸至研究国家竞争力,并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架构”。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个集群(见图1)。图1克鲁格曼产业集群的双重循环集群模式同时,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

5、业组织和市场结构之间的产业组织形式,它的背后隐含着大量的制度规则,这些制度规则的形成和发展使得产业集群产生路径依赖和积累效应,从而进一步强化集聚(见图2),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自发的或政府推动等多种手段,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功能布局、结构层次和产业特色的工业聚集发展区或者产业群集,即产业聚集区。集聚区一旦形成就以其递增收益和路径依赖不断扩大自身规模,直至集群的边际收益与企业内的边际“拥挤”成本相等。图2产业聚集区的形成机制2产业集群与产业聚集区的经济学分析产业集群与产业聚集区形成之后,一方面使区内企业获得规模收益递增和平均成本下降的竞争优

6、势,另一方面也深刻改变着企业的行为模式乃至组织结构,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从“线性范式”逐步向更高形态的“网络范式”过渡,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和聚集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倍增。这种巨大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外部性。首先,产业集群及其聚集区本身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在集群内部能够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提高了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其次,产业集群及其聚集区形成后,使得技术创新由单个企业的“线性范式”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互动的“网络范式”,这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大企业的技术领先作用,而且要通过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

7、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形成系统的波及途径和渗透效应,从而有效克服单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局限,降低了创新活动的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创新研究的“线性范式”。该范式认为技术创新一般经历发明开发设计中试生产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研究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的技术过程。后来的研究发现外部的信息交换及协调对于创新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后,创新研究的视野从单个企业内部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互动,并形成一个系统,最后导致“网络范式”的兴起。(2)社会信任效应。当一个经济体内的主体之间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博弈时,在合适的制度安排下,这个经济体的信誉机制就比较稳固。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

8、,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考虑委托人的如下“触发战略”(trigger strategy):我首先选择信任你;如果你不滥用我对你的信任,我将继续信任你;但一旦你滥用了我对你的信任,我将永远不再信任你。给定委托人的如上战略,如果代理人选择欺骗,他得到本期收入10个单位,以后每期的收入为0,所以总期望(贴现)收入为10单位。如果代理人选择不欺骗,他得到本期收入5个单位,有的概率在下期得到5个单位的收入,有2的概率在下下期得到5个单位的收入,如此等等,总的期望(贴现)收入为:5+5+52+53+=51-因此,只要51-10,即05,不欺骗就是代理人的最优选择。假定交易继续的概率05,委托人的“触发

9、战略”就确实是最优的,合作关系就可以建立,这就是重复博弈创造的信誉机制。在产业集群及其聚集区内,各个企业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之间比较了解,相互之间的博弈是长期的、重复性的,那么根据信誉机制的内在机理,集群内企业的“机会主义”倾向就会较小,违背交易合同的倾向也较小。同时,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因集群的存在而受益,使得集群内企业成为集群这种制度安排的既得利益者,为维护共同的长远利益,各企业往往会通过建立行会或商会等正式制度,或通过公认的“行规”等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来约束各企业的“机会主义”倾向,并在这种路径依赖下,进一步强化集群内的信誉机制。(3)创新效应。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高额长期利润的源泉之一,

10、然而技术创新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由于对市场信息的不完全了解,同时企业本身也不一定完全拥有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各种创新资源,企业的技术创新往往风险较大,技术创新的失败也将给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致命的后果。可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会为市场风险所抑制。但在产业集群中,相关企业的集聚能够促进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交流,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科的交叉和产业的融合,不断出现新产业和新产品。王缉慈、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经济地理2001年第5期。同时,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联系密切、彼此了解,当大家面对共同技术创新可能带来的高额创新利润时,企业之间联合起

11、来进行技术创新的可能性就更大。这种联合是建立在资源与信任基础之上的联合。集群内企业彼此交往多,信任度高,企业之间通过技术创新资源的共享解决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这种联合使得企业在面对技术创新风险时有了更强大的实力来面对(见图3)。因此,产业集群通过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实现了自身安全功能并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图3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网络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强化和产业聚集区的扩张,一些负面效应也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由于集群内地理方位的相似,给集群内一些企业提供了“搭便车”的空间,集群内利润的示范效应会使企业选择“模仿式”发展,形成同类企业的高速增长与低水平、平

12、面式分散发展并存,从而导致恶性的过度竞争局面,并形成“柠檬市场”。其次,当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引起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削弱了集群竞争能力,形成所谓的“拥挤效应”。最后,产业集群的发展轨迹具有路径依赖性,路径依赖虽然能够有效阻碍集群外企业的模仿,从而维持集群的竞争优势,但更多的情况是路径依赖降低了自身技术进步和组织变化的积极性,从而导致集群内企业宁可对过时的生产工艺墨守成规,也不愿放弃与现存技术连为一体的聚集经济利益,这使得产业集群内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造成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锁定和结构锁定,最终导致集群的衰落。聚集效应演变规律如图4所示。图4聚集效应演变规律(二)总部经济聚集区的

13、概念、特征1总部经济认识的再深化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概念由研究制造业而提出,但是总部经济理论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适用于服务业等其他行业。总部经济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总部集群对城市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聚发展,通过规模效应、产业带动效应、知识外溢效应、学习效应等,加快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第二,通过总部与制造基

14、地分离来实现不同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总部经济通过企业将总部与生产制造功能在空间上进行分离总部布局在中心城市,生产制造布局在欠发达地区充分利用中心城市丰富的人才、信息、技术等战略资源优势和欠发达地区土地、能源、原材料、一般劳动力等常规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的优势,实现企业功能链、价值链与不同区域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第三,中心城市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总部经济虽然重点反映总部聚集对所在中心城市产生的集聚效应,但总部经济通过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的联系,也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两个区域的分工合作。并且,这种区域合作是基于市场机制的合作总部

15、经济以企业为载体,以区域资源差异为前提,以利益共享为基础,发展总部经济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总部和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共同发展。2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形成、概念与特征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企业组织的网络化和模块化日益明显。模块是指可组成系统的、具有某种确定独立功能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可以通过标准的界面结构与其他功能的半自律性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化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东洋经济新报社,2002。模块化系统具有的特点:(1)独立性,各个模块自身是可以独立运行的复杂系统,一定程度上可不依赖于主系统而单独成立。不同模块间主要是平行关系,也可以是串联关系,但并不依赖

16、对方运行。(2)统一性,整个系统存在着一个统一的组织设计原则,这个规则决定了各个模块在一起运行的共同环境。(3)标准化,不同模块间的信息交换必须是标准的,某个模块的内部变化不影响它与其他模块的联系。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网络化的集群结构中,价值链的不同环节根据产品和业务的不同,组织形式也逐步走向模块化,并以模块为单位编织成一个价值网。在价值网中企业的价值来自于由企业间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联结成的价值网。这个网络表现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个体之间的网络、组织层次的网络和组织之间的网络。在产业集群内,从纵向来看,单个企业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模块逐步走向集聚,进而形成总部模块,从横向来看,由于生产的网络范式Stu

17、rgeon, T.,“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s: A new American mode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2, (3): 451-496.,不同企业间的不同模块的交流和竞争也日益频繁,从而形成产业集群中以企业模块为基础单位的“网络栅格”式的集聚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产业集群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离心力是产业集群和聚集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认为,收益递增和运输成本节约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向心力”,并且这种“向心力”会在路径依赖和自我预期的

18、作用下产生积累效应,从而形成“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并强化这种区域的不均衡发展。同时,产业集群也存在一些“离心力”,如某些生产要素的不可移动性、集聚的外部不经济(拥挤)、地租的巨大区域差异等。的交互作用下,价值链又以模块为单位逐个分解与重构,最终根据区域比较优势,低端模块被剥离到工业园地,高端模块则被保留在集群内,并进一步向具有战略资源禀赋的区域集中,形成总部经济聚集区。因此,总部经济聚集区是总部经济理论的实践,在产业融合、企业模块化的大背景下,它是产业集群内企业价值链的模块化重构,形成企业高端模块的空间聚合。这一空间区域具有战略资源优势,集聚了各种价值链高端要素,使之成为企业决策、营销、研发

19、等高端部门的聚集发展区。总部经济聚集区同一般产业聚集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在于,两者都是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整合,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功能布局、结构层次和产业特色的产业群集;区别在于,一般产业聚集区是产业链的相关企业的聚集,而总部经济聚集区是企业决策等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聚集(见表1)。表1总部经济聚集区与一般制造业聚集区的比较聚集形态特征对比总部(经济)聚集区制造聚集区空间形态商务写字楼工厂中间消耗知识物质企业员工白领蓝领为主企业产出高端、无形有形产品企业间关系服务配套产品配套影响力极强有限总部经济聚集区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企业总部集中。企业总部是承担管理、研发、

20、营销、投融资、采购等职能,占据企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这些高端部门在总部经济聚集区“扎堆”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使区域经济发展走向高端化和规模化。例如纽约的曼哈顿CBD,在曼哈顿Downtown的华尔街,长仅154公里,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在该区域内,集中了几十家大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的总部以及上百家大公司总部和几十万就业人口,成为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和总部最集中的地区。(2)高端要素聚集。作为企业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聚集地,总部经济聚集区还具有非常密集的高端要素。尤其是人才、信息、金融等高端要素和战略资源都纷纷流向“第四产业”。还以曼哈顿CBD为例,纽约每年毕业的高校学生有37万人,还有各国

21、移民56万人,外商社团220个;曼哈顿的华尔街不仅是美国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业的圣地,坐落于华尔街的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交易额在2007年就已高达318万亿美元,纽约始终是全美金融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另外,美国6家最大会计公司中的4家,10家最大咨询公司中的6家都坐落于曼哈顿,使这里也成为世界信息和现代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纽约基金证券业对美国GDP的贡献如图5所示。图5纽约基金证券业占美国GDP的比重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US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wwwbeagov.(3)服务体系发达。总部经济能够有效带动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企业总部具有管理、研

22、发、营销、投融资、采购等不同职能,这些职能的实现对相应的服务业产生强烈的市场需求,成为这些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市场动力。不仅金融保险、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信息技术、广告、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餐饮、快递、超市等传统服务业也得到了提升,总部聚集区成为城市服务业体系最完整的区域。例如,举世闻名的伦敦金融城,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级的专业服务和商业服务中心。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伦敦金融城均设有总部。同时,世界15大律师事务所的5家事务所源于伦敦金融城,逾60家美国律师事务所在伦敦金融城设有办事处。纽约曼哈顿不仅是世界上商务服务业最发达的区域,也是生活服务配套最完善的区域,拥有36家百老汇剧院、30

23、0家演出场所、500多家书店、400多家画廊、273家夜总会式俱乐部、17万家饭店和酒吧,这些都为商务活动和企业高级员工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0(4)产出效益突出。总部经济聚集区内,企业既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中心城市发达的现代服务、密集的智力资源、便捷的通讯信息、敏捷快速的物流等资源优势,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基地廉价的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同时,企业总部聚集发展产生竞争效应、示范效应、溢出效应等,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提升和品牌影响力增强,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产出效率和收益能力。(5)创新氛围活跃。总部作为企业的“指挥控制中心”,集中了研发、营销、战略管理、

24、资本运营等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区段,其核心就是自主创新,在总部经济聚集区内,企业的高端环节互相交流,各项技术不断向周围扩展和渗透,同时,企业为了维持其集群共同利益和提高自身竞争力,也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三)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的基本条件从全球总部经济的发展看,纽约、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受到企业总部的青睐,吸引了大量企业总部特别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聚集。这些城市对企业总部的吸引力何在,影响企业总部选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一般来说,企业总部选址是基于多因素综合分析的决策,总部选址通常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待选地区的特征,这是选址决策的外部环境;二是企业采取的竞争策略。大多数企

25、业在考虑总部选址时,一般都要对待选地区的环境进行较全面的考察和评估。例如,摩托罗拉在设立研发中心时,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待选城市进行考察,即环境、人才供应和成本(见表2)。表2摩托罗拉研发中心选址的考察因素1环境商业环境 基础设施和经济状况 工业圈/现有商业伙伴 邻近冲突 现有竞争者就业环境 劳动力市场 法律、社会和文化环境自然环境2人才供应正常人才供给 应届毕业相关专业人才 现有人才库 专案人才供给专业人才供给(撤资、关闭等)3成本人力成本 当地工资水平 消费水平操作成本 税收和补贴政策 设施 其他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委员会(UNCTAD)从更为广泛的层面对跨国企业的选址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跨国

26、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的选址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一是较高的国际化程度;二是拥有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研究开发人员等;三是较低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四是优质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等基础设施;五是良好的业务支援服务,包括法律、会计、咨询和公共关系等;六是接近顾客,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公司更看重这一点。在哥本哈根商学院战略管理和全球化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Globalization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的一份工作论文中,通过对来自欧洲和亚太地区57家跨国公司的样本分析,列举出的影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选址的

27、因素有39种之多。论文通过归纳总结,认为政府的激励措施、低运营成本、低生活成本、良好的金融环境、有效的周边联系、国内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商业环境、通讯基础设施、劳资关系等9个方面的因素,主要影响着跨国公司的总部选址。John Holt, William RPurcell, Sidney JGray, Torben Pedersen, Decision Factors Influencing MNEs Regional Headquarters Location Selection Strategies, SMG WP, 12/2006.基于对企业总部选址的实践观察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一

28、个区域要建设总部经济聚集区,一般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显著的区位优势总部经济聚集区所在区域应当具备比较明显的区位优势,以满足不同类型企业总部的要求。企业总部的选址一般都有明确的战略意图,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战略要素的可获得性和成本。从成本的角度看,服务型生产企业需要将总部设立在更加便于和客户接触的地区,制造业企业的总部往往需要距离生产基地更近,以利于更好地进行采购、运输、生产环节技术调整等方面的良好管理,提高执行效率,控制成本;从战略要素的可获得性看,总部经济聚集区或其所在城市应当已经具备一定的总部型企业的聚集基础,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优势和营销、咨询、人才等战略要素的聚集。2良好的基

29、础设施企业总部密集的区域信息的交换量非常大,而且其中很多都是跨国公司的国际交流,因而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如同轴电缆、光缆、交换机系统、传输装置、卫星天线等要求很高。同时,总部的商务活动密度和强度很高,因此对便捷的交通系统、发达的交通枢纽、成熟的物流公司、国际饭店设施、国际会展中心、休闲娱乐场所、购物广场等大型公共设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规模较大,而且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档次,甚至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3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无论是从单个企业总部选址的决策来看,还是考察已有的研究成果,人才因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总部最重要的资本就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本,高素质的人才和科研教育资源对于企业总部选址具

30、有巨大的影响。香港之所以是众多跨国公司亚太地区总部办事处首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充足的教育投入保证了这个地区能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4完善的专业服务体系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应覆盖金融、保险、会展、商务、物流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可以使地区总部享受外部经济效应。因此,区域内的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广告业、市场调查、会计、法律事务以及信息服务业的发育状况等为跨国公司所关注。对公司总部吸引力强的城市,服务业在其GDP中所占比重都在70%以上,例如,香港的服务业比重已占到82%。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鼓励竞争的市场机制、完善的服务业体系是发展总部经济

31、聚集区的必要条件之一。5良好的制度环境大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一旦实现总部与价值链低端部分的分离,运营成本就成为企业的主要成本之一,如果其总部所在的区域制度和法律不规范,市场环境恶劣,那么无疑将大大提高企业运营的租金这里的租金主要是指由于制度和法律的不规范所带来的市场管理者的“寻租现象”,为了“买通”政府或使政府对法律和制度作出有利于企业的解释,企业不得不付出大量的“公关成本”,即租金,这部分成本是一种效率的损失,浪费了社会资源。和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因而,总部经济聚集区或其所在的中心城市应当拥有比较规范的市场制度,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以便使企业对未来有较稳定的预期,同时,区域还应当对交易和行业领域的进入施行公开、透明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