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与反思(共20页)

上传人:4**** 文档编号:56903039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与反思(共2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与反思(共2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与反思(共2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与反思(共2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与反思(共20页)(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1课 地 球教学目的: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2、基本了解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和面积的大小。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4、了解地球内部的基本结构。教学重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知道地球表面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教学难点:地球内部的结构。教具准备:地球仪、小船模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看到船只进港出港。为什么从远处驶来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而出港向远方驶去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线下? 出现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与地球的形状有关吗?二、新课(一)地球的形状实验:模拟实验:将小船模形

2、贴着地球仪表面来回移动,从另一侧观察小船模型。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圆形的球体。月食的时候地球的阴影是条曲线。是谁最早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指导阅读p4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程简介 麦哲伦环绕地球的航行第二课时一、复习地球是什么形状?是谁最早证实了地球的形状?二、新课(一)地球有多大?地球的直径约为12800千米(二)海洋和陆地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表面海陆的分布情况,估算海洋和陆地的面积,使学生对地球表面海陆的分布情况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0 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10(三)拓展平原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多少? 平原面积占陆地面积的1/4(四

3、)地球内部有什么(a )、介绍地球内部概况(b )、指导阅读p8的 “地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三、作业:1、查找、收集人类近代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和数据。2、查找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的知识。板书设计:第1课 地 球一、地球的形状是谁最早证实了地球的形状?麦哲伦环绕地球的航行二、地球有多大?地球的直径约为12800千米三、海洋和陆地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0平原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4陆地约占地球表面的3/10其他地形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3/4四、地球内部有什么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地球形状、大小,从中知道地球表面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在教学中,我先创设了一个

4、实验,引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总体来说,本课教学还是比较流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2课 太 阳教学目的1、认识到太阳对地球万物的重要作用。2、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教学重点:太阳对地球万物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有关太阳的一些知识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万物生长靠太阳吗?二、新课(一)太阳给地球带来了什么?1、太阳直接给地球提供了光和热;2、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成为大气、水运动及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3、煤炭、石油等矿产的能量是古代生物积累下来的太阳能;4、太阳能还可以被太阳灶、太阳能电池等装置被人们利用。(二)讨论: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万物会怎么样?(三)

5、拓展: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二、教学新课(一)能量巨大的太阳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层和大气层。核反应区半径约是太阳半径的1/4,其间进行的氢核聚变提供了太阳经久不衰的巨大辐射的能源。在辐射区内,通过光子的多次吸收、再发射过程把核反应区发射的高能射线变成低能的可见光和其他形式向外传送到对流层。对流层里物质的对流、湍流(及湍流产生的噪声)和大尺度的环流把太阳内部的能量传输到太阳表面,并通过光球辐射出去。 太阳每分钟发出的总能量约为每分钟2.2731028焦。而地球上仅接收到这些能量的22亿分之一。太阳每年送给地球的能量相当于100亿亿度电的能量。太阳

6、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无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三、作业:调查周围的人们怎样利用太阳能。板书设计第2课 太 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吗?一、太阳给地球带来了什么?1、太阳直接给地球提供了光和热;2、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成为大气、水运动及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3、煤炭、石油等矿产的能量是古代生物积累下来的太阳能;4、太阳能还可以被太阳灶、太阳能电池等装置被人们直接利用。二、能量巨大的太阳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无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到太阳对地球万物的重要作用,通过讨论,了解太阳对地球万物的重要作用。整个教学过程,基本能够达到教学要求。第3课 月 球教学目的1

7、、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2、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3、了解更多的有关月球的知识。教学重点: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教学难点: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具准备:三球仪、教学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农历二月初一晚上,某牛棚的的牛被偷走了。第二天,探长把某嫌疑犯捉回来审问。疑犯对探长说:“我昨晚借着月光,看见张三从牛棚中偷走了牛”。探长马上断定疑犯在撒谎。为什么探长说他在撒谎?是不是牛被偷的晚上根本没有月光?每个月的初一是否有月光?怎样能知道呢?二、新课(一)观察月相的变化教师在教室制作一张大的观察记录表,让学生把每天观察的记录画到表中。同学们对月相进行了一个月的观察,大家有什么发现?分析观察记录

8、表,找出月相变化的规律。(二)月相变化的原因做一做模拟实验,思考产生月相变化的原因。(出示月球模型。)月球黑和白的一面分别代表什么?月球绕地球转一圈大约要多长时间?第二课时一、复习二、新课教师:月球黑的一面是太阳照不到的一面,从地球上看就是黑色的。月球绕地球转一圈需要29.5天,代表一个月相变化周期。演示三球仪(一)观察三球仪三球间的相互运动,思考月相变化的原因。(二)对月相变化的原因进行解释。(三)登陆月球出示美国宇航员成功登陆月球的图片。假如你是宇航员,即将登陆月球,应该做哪些准备呢?地球和月球的环境有哪些差异? 说说登陆月球应该作的准备,并说明为什么?三、作业:搜集更多有关月球的资料,制

9、作月球知识手抄报。板书设计第3课 月 球一、观察月相的变化二、月相变化的原因三、登陆月球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了解月球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归纳。并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和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在这些过程中,希望学生能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与多姿多彩,激发他们探究兴趣和欲望;同时学会与人交流、合作。第4课 白天与黑夜教学目的1、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约24小时。2、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3、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4、探究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约24小时。

10、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教学难点: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教具准备:地球仪、手电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我们把白天简称为昼,黑夜简称为夜,昼夜交替一次为一天。想想看,是什么原因使昼夜不停地交替出现呢?二、新课(一)、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1、我们用手电筒表示太阳,地球仪表示地球,做一个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2、出示地球自转示意图。 小结: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约需24小时,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天。在地球的某一个地方,在一天当中,正对太阳时就是白天,绕到背向太阳的一面时就是黑夜。(二)、古人是怎样认识昼夜变化的?指导阅读P21第二

11、课时一、复习1、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2、古人是怎样认识昼夜变化的?二、新课(一)、世界各地的昼与夜在同一时刻,北京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纽约的太阳已经向西落下,世界各地的昼夜变化存在着差异。由于世界各地的昼夜存在着差异,同学们可以借助网上交流了解在同一时刻各地的时间、昼夜状态是不同的,体会世界各地昼夜的差异,进一步理解昼夜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二)、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昼夜变化也会对动植物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指导阅读P23哪几种动植物的生长活动受昼夜变化的影响较明显?小结:大多数动植物的生长活动都受昼夜变化的影响。三、作业:查找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动植物生长活动受昼夜变化影响的知识。

12、板书设计第4课 白天与黑夜一、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二、古人是怎样认识昼夜变化的?三、世界各地的昼与夜四、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约24小时。通过资料收集和网上讨论等活动,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丰富了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兴趣浓厚,发言积极,基本能达到教学要求。第5课 春夏与秋冬教学目的1、了解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2、认识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教学重点:通过阳光直射与斜射的对比实验,观察并了解阳光的直射与斜射不同的效果。教学难点:四季形成的原因。教具准备:两块大小一样的金属片,每块的背面

13、粘贴一支温度计、大镜子、手电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为什么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冬天的太阳暖洋洋的?二、新课(一)、直射与斜射有什么差异?出示一个手电筒,分别在黑板上演示直射和斜射,引导学生观察直射和斜射时光束有什么不同。(直射时光线集中,照射面积小;斜射时光线不集中,照射面积大。)直着照和斜着照,得到的光束有什么不同?被照射区域的温度有什么区别?直射和斜射是否会形成不同的温度呢?做书上的实验,边实验边记录。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阳光在同样的高度直射与斜射会形成明显不同的温度。(二)、四季的成因我们已经知道,阳光在同样的高度直射与斜射会形成明显不同的温度,地球以一年为周期围绕太阳公转,由于地

14、球始终是倾斜着身子在公转,所以对某一地区来说,每年夏季和冬季太阳光照射地表的角度就出现了明显差异,也就形成了明显不同的温度。第二课时一、复习1、太阳直射与斜射有什么差异?2、四季是怎样形成的?二、新课(一)、四季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四季气候不同。有的地区冬天特别冷,夏天比较凉爽;有的地区冬天比较温和,夏天特别酷热。我们所在的地区属于哪一种呢?我们通常是如何躲避严寒酷暑的呢?(二)、动植物怎样抵御严寒酷暑? 动植物寒冬没有棉衣,酷暑没有空调。他们是如何抵御严寒酷暑的呢?介绍动植物抵御严寒酷暑的典型方式。三、作业: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动植物抵御严寒酷暑的方式。板书设计第5课 春夏与秋冬一

15、、直射与斜射有什么差异?二、四季的成因三、四季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四、动植物怎样抵御严寒酷暑?教学反思: 以生活中了解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在教学中,我通过阳光直射与斜射的对比实验,观察并了解阳光的直射与斜射不同的效果。因此让学生认识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和四季形成的原因。第6课 祖国各地的春天教学目的1、认识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2、通过网络课堂了解祖国各地春天的差异,认识祖国各地春天的特征。教学重点: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教学难点:祖国各地春天的差异。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春天有什么特征?春天从一年之中的什么时候开始?今天,我们就通过网络课堂来探究、了解祖国各地春天的差异,认识祖

16、国各地美丽的春天!二、新课指导阅读P30-31.关于春天的研究内容是很多的,如气温升高、降水、花开、蛙鸣、小草返青、大树发芽等等,我们首先要“提出研究内容”,然后“完成各项研究内容”,再“讨论与交流”,最后“综合分析得出研究成果”。(一)、现在,我们就选定一个研究内容:如“一周气温变化”。1、研究内容:一周气温的变化2、完成各项研究内容;记录本地一周每天的平均气温3、讨论与交流:通过网络课堂与全国各地小朋友讨论、交流4、综合分析得出研究成果:得出祖国各地春天有哪些差异,并把研究成果发表在“小学科学网”上,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第二课时一、复习1、春天有什么特征?2、春天从一年之中的什么时候开始?二

17、、新课(一)我们也可以选定另一个研究内容:如“油菜开花的研究”。1、研究内容:油菜开花的研究2、完成各项研究内容;记录本地油菜开花始期、开花盛期、开花末期。3、讨论与交流:通过网络课堂与全国各地的小朋友讨论、交流4、综合分析得出研究成果:得出祖国各地春天有哪些差异,并把研究成果发表在“小学科学网”上,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教学反思 : 通过网络课堂了解祖国各地春天的差异,认识祖国各地春天的特征,知道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培养学生定期观察记录的能力,并能把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第7课 种子和幼苗教学目的1、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2、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的一些外界条件。3、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教学

18、重点: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教学难点: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我们平时见到的植物,大部分都是由种子萌发生长而成的。是不是每一颗种子都可以发芽呢?什么样子的种子能发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种子和幼苗(板书课题)。二、新课(一)、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出示两组菜豆种子(被虫蛀过的菜豆种子和未被虫蛀的菜豆种子)以及提前几天用两组菜豆种子(被虫蛀过的菜豆种子和未被虫蛀的菜豆种子)做的发芽情况的实验。解剖一颗完整的菜豆种子,观察其内部结构。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比,然后说说什么样的种子才能发芽。得出:结构完整的种子才能发芽。(二)、唤醒种子里的生命同样的种子,为什么在

19、仓库中不发芽,种到地里就会发芽?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样的外部条件?出示一组(三个杯子)发芽情况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三个杯子里分别放了相同数量的种子和土壤,只是1号杯空气充足,无水;2号杯水和空气均适量;3号杯水较多,缺乏空气。观察不同情况下种子的萌发情况,思考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得出:种子萌发所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第二课时一、复习1、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2、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二、新课(一)、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并用简单的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1、种子从外界吸收足够的水分后,原来干燥、坚硬的种皮逐渐变软,整个种子因吸水而呈现

20、膨胀,终于将种皮撑破。2.、种子吸水后,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贮存在胚乳或子叶里的不溶性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简单的可溶性物质。3.、种子的胚根、胚芽、胚轴很快地生长起来。4.、种子里胚根首先突破柔软的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5.、胚根伸出不久,胚轴的细胞也相应生长和伸长,把胚芽或胚芽连同子叶一起推出土面。)(二)、拓展:子叶的作用子叶在幼苗生长的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幼苗萌发后的子叶为什么不会慢慢长大,反而慢慢枯萎呢?你认为子叶对幼苗的生长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可以课后做个实验来验证子叶的作用:选用两株刚出土且差不多大小的幼苗,一株去除子叶,另一株不去除,然后把两株幼苗种在一个盆里,过几天观察看

21、看实验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三、作业网上学:各种各样的种子1、请同学们上网了解更多植物种子的特点和用途。2、请同学们观察和收集自己周围一些植物种子方面的资料并和同学交流。板书设计第7课 种子和幼苗一、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结构完整的种子才能发芽。二、唤醒种子里的生命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三、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四、子叶的作用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实验,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种子萌发的有关知识,体会植物的奥秘。第8课 植物长大了教学目的1、通过栽培植物,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规律。2、了解植物的生长是有周期性的。教学重点1.了解植物生长过

22、程中的一些规律。2.了解植物生长的四个主要阶段:种子、幼苗、开花、结果。教学难点:收集植物生长过程的数据,分析数据并找出规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一株植物萌发以后生长很迅速,但它会一直这样快速地生长吗?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植物长大了(板书课题)。二、新课(一)探究植物生长的规律1、数据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中会有很多变化,比如植株长高、叶子变多等,我们可以用测量、统计等方法记录这些变化。定期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过程,并把收集的数据记录下来,例如绿豆可以采用记录高度变化的方法、黄瓜则可以记录新增叶片的数量等等,请同学们选定一株植物进行观察,然后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P4

23、3的记录表里。想一想,植物生长过程中还会发生哪些变化?2、数据处理用图表把数据列出来,有助于对数据进行分析。第二课时一、复习植物生长的规律?二、新课(一)、分析结果分析植物生长高度变化记录表可以发现哪些规律?(二)、植物生长有哪几个阶段?植物一生的四个阶段是:种子、幼苗、开花、结果,根据你的记录填写P45的图表。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周期是不是都一样呢?三、作业:查找资料,探究不同植物其生长过程的规律一样吗?板书设计第8课 植物长大了一、探究植物生长的规律1、数据记录2、数据处理3、结果分析二、植物生长有哪几个阶段?植物一生的四个阶段是:种子、幼苗、开花、结果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栽培植物,了解植物

24、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会收集数据,用图表对数据简单处理和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方法。对探究植物生长的规律产生兴趣并能长期坚持科学探究活动。第9课 养 蚕教学目的1、了解蚕一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2、了解蚕幼虫期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规律。3、经历饲养小动物的过程,描述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教学重点:蚕一生的生长和变化。教学难点:观察、比较蚕不同阶段的特点,研究蚕幼虫期生长过程中的规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蚕宝宝多可爱啊,它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蚕宝宝的世界,看看它的一生是怎样变化的。(板书课题)二、新课蚕和很多动物一样,生命都是从卵开始的。(一)观察蚕卵刚生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椭

25、圆形的,长1.21.3毫米。(二)蚕卵是怎样孵化的?适合的温度下蚕卵会逐渐变成紫黑色,两个星期左右即可孵化出蚁蚕。蚁蚕把卵壳咬破后,先露出头部,然后爬出卵壳。(三)蚕宝宝怎样长大? 1、蚕宝宝刚孵化出来时,小小黑黑的,头部和身体也是黑黑的颜色,大约只有3毫米,要用放大镜才看得清楚,身体全部都是毛,看起来很像小蚂蚁,所以叫做“蚁蚕”。因为蚁蚕的身体很小,所以要移动蚁蚕时,不要用手去抓,最好用毛笔驱赶蚁蚕到纸片上再将其移走。2、要注意养蚕的注意事项(P48)。3、观察蚕在幼虫阶段体长的变化,记录观察数据,并将数据用图表表示出来。4、分析图表,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体长变化有什么规律?(四)观察蚕的幼

26、虫蚕幼虫的身体结构:蚕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共13节。头部有口和六对单眼,胸部有三对尾端尖突的足(胸足)。腹部有四对圆形肉质的足(腹足)及一对尾足。腹足可以帮助蚕在桑叶上四处爬行。蚕的身体两侧有黑色的小点,称为“气孔”,是蚕的呼吸器官。蚁蚕生长几天后就要脱皮。脱皮后,蚁蚕就变成了二龄蚕。蚕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要脱四次皮,最后变成五龄蚕。蚁蚕和五龄蚕的异同点:不同点蚁 蚕:头部较大、身体发黑、全身都长毛。五龄蚕:头部很小、身体白色、全身无毛、外形有差异。相同点蚁 蚕:身体都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五龄蚕:身体都具有三对胸足,四对腹足及一对尾足,身体结构相同第二课时一、复习1、蚕卵是怎样孵化的?2、

27、蚕宝宝怎样长大?二、新课(一)、蚕茧里有什么?五龄蚕后,蚕的身体变黄且呈透明状,皮肤紧绷,且不爱吃桑叶,这时蚕就准备结茧吐丝了,蚕先向周围吐丝,以固定茧的位置,然后再吐丝将自己包围起来。一只蚕所吐的丝,其长度可达10001500米。蚕茧内还有一套蚕皮,那是化蛹时,蚕蜕下来的。刚开始,蚕蛹是白色柔软的,不久就渐渐变色,最后呈褐色变硬。蚕蛹的身体的正面是一节一节的,蚕蛹的腹部可以隐约看到翅膀的纹路和触须及三对足,蛹的侧面有气孔。(二)、观察蚕蛾的外形X|k |B| 1 . c| O |m经过1015天,蛹会蜕去蛹壳而羽化成蛾。蚕蛾头部上有发达的复眼、梳状的触角,口器退化。胸部三节,有三对足,两对翅

28、。腹部雌性7节、雄性8节,7对气门。腹部末端有发达的外生殖器,雄蚕蛾身体较小,触角稍大;雌蛾身体较大,但触角稍小。蚕蛾虽然有嘴巴,却不再吃任何东西。雌蛾尾端散发气味引诱雄蛾前来交配,交配后不久雄蛾死去,雌蛾开始产卵。雌蛾一般可以产五百个左右的卵。产完卵后不久,雌蛾也会死去。(三)、蚕的生长阶段蚕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蚕卵、幼虫、蚕蛹、蚕蛾。三、作业网上学:动物的一生1.比较蝴蝶和青蛙的一生与蚕的一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了解其他一些常见的动物的一生。板书设计第9课 养 蚕一、观察蚕卵二、蚕卵是怎样孵化的?三、蚕宝宝怎样长大? 四、观察蚕的幼虫五、蚕茧里有什么?六、观察蚕蛾的外形七、蚕的生长阶段

29、蚕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蚕卵、幼虫、蚕蛹、蚕蛾。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蚕不同阶段有什么特点。以及根据实验和数据分析,研究蚕幼虫期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规律。然后,经历饲养小动物的过程,描述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了解各种动物的一生是复杂多样的,认识到生命活动的丰富多彩。第10课 我们在成长教学目的1、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外貌发生的变化。2、知道一些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3、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变化的特点,以及一些青春期保健知识。教学重点:了解人在成长过程中外貌发生的变化,知道一些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教学难点: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变化的特点,以及一些青春期保健知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最近

30、彬彬的声音怎么变得沙哑了?彬彬要长大了吗?从哪些方面能够说明人在不断生长着?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课我们在成长(板书课题)。二、新课(一)、相册里记录的变化搜集一些自己不同年龄的照片,仔细研究一下,看看自己从小到大的外貌是怎样变化的,描述自己的外貌变化情况,把它记录在P55里。(二)、研究身高、体重的变化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但外貌发生了变化,身高和体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怎样才能知道近几年自己在身高和体重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呢?1、到校医室查一查自己几年来的身高和体重的记录,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设计成表格记录下来。2、分析数据,发现身高和体重的变化规律。3、你的身高和体重每年增加的情况都一样吗?在

31、哪一年增加得最快?(男生的身高和体重从12、13岁开始增长较快,女生的身高和体重从11、12岁开始增长较快)。第二课时一、复习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二、新课(一)、我们长大了除了身高、体重增加之外,我们的身体还出现了哪些变化?在长大的过程中,少年儿童的身体会悄悄地发生变化。男生开始长胡须,颈部开始出现突起的喉结,声音变得很低沉;女生的乳房开始渐渐地发育,月经也开始出现,无论男女都开始出现“青春痘”。这些变化是进入青春期的重要标志。(二)、健康成长指导阅读P58资料小结: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时期。发育得好,能给一生的健康打下很好的基础;发育得不好,往往会影响一生的健康。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青春期

32、的保健。由于人在青春期各方面生长发育很快,所以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增加营养。另外,还要注意保证睡眠,加强锻炼,预防疾病。三、作业: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的青春期保健知识。板书设计第10课 我们在成长一、相册里记录的变化二、研究身高、体重的变化男生的身高和体重从12、13岁开始增长较快。女生的身高和体重从11、12岁开始增长较快。三、我们长大了四、健康成长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知道一些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变化的特点,以及一些青春期保健知识。然后根据收集资料、分析数据,发现自己身高体重增加的一些简单规律。并且能以健康的成长心理对待自己身体、心理的变化。第11课 植物生长靠什么教学目的1

33、、认识植物生长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养分。2、知道砂土、黏土、壤土的不同特性对植物生长会产生影响。3、知道影响植物生长因素有水、养分、空气、阳光、温度等。教学重点:知道影响植物生长因素包括水、养分、空气、阳光、温度等。教学难点:砂土、壤土、黏土的特征与作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波波、妍妍、琪琪三个好朋友走到一个墙角边,发现墙角边的两株植物长得大小不同。为什么生长在相邻位置的两株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很大不同呢?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植物生长靠什么(板书课题)。二、新课(一)、植物只“喝水”就够了吗?观察书上的一组对比实验,得出植物的生长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营养。(二)、土

34、壤浸制液里有什么?土壤里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这些养分溶解在水中,能被植物吸收。(三)、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1、壤土能保水保肥,养分丰富,最适合植物生长。2、黏土能保水保肥,养分较丰富,但透气透水性差。3、砂土保水保肥能力差,养分较少。根据三种土壤的特点,把你的预测填写在P64“我的预测”里。第二课时一、复习1、植物只“喝水”就够了吗?2、土壤浸制液里有什么?3、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二、新课(一)、各种因素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营养,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阳光、空气、温度会对植物产生什么影响呢?1、如果植物的生长缺少

35、了阳光,植物会有什么变化?2、如果植物的生长缺少了空气,植物会有什么变化?3、如果植物的生长没有适宜的温度,植物会有什么变化?得出:阳光、空气、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二)、拓展:制作豆苗迷宫:指导阅读P67三、作业:制作豆苗迷宫板书设计第11课 植物生长靠什么一、植物只“喝水”就够了吗?二、土壤浸制液里有什么?三、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1.壤土:保水保肥、养分丰富2.黏土:能保水保肥、养分较丰富,但透气透水性差3.砂土:保水保肥能力差、养分较少四、各种因素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1.、阳光 2.、空气 3、温度五、制作豆苗迷宫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认识植物生长不仅需要水

36、分,还需要养分,而且知道砂土、黏土、壤土的不同特性对植物生长会产生影响。从而达到养学生的互相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和实验操作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问题。第12课 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教学目的1、了解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能够按照动物的食性不同进行正确的分类。2、知道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来补充能量。教学重点:知道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来补充能量。教学难点:按照动物的食性不同进行分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刺猬冬眠后真的不需要吃东西吗?冬眠的动物可以几个月不吃不喝,它真的不需要吃东西吗?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二课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板书课题)。二、新课(一)、动物吃什

37、么?动物都要吃食物吗?这些动物要吃些什么东西?1、植食动物: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植食性动物。2、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肉食性动物。3、杂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杂食性动物。第二课时一、复习1、刺猬冬眠后真的不需要吃东西吗? 2、动物都要吃食物吗?这些动物要吃些什么东西?二、新课(一)、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动物运动需要能量,生长需要营养,所以动物必须吃食物。食物在动物的身体里会转化成身体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支持动物的生长、运动和维持体温等作用。(二)、资料:小动物,大食量指导阅读P71资料“小动物,大食量”。三、作业:网上学:四大家鱼和它们的食性板书设计第12课 动物

38、为什么要吃东西(一)、动物吃什么?1、植食动物: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植食性动物。2、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肉食性动物。3、杂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杂食性动物。(二)、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动物运动需要能量,生长需要营养(三)、小动物,大食量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了解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能够按照动物的食性不同进行正确的分类,并且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来补充能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兴趣。第13课 植物繁殖的奥秘教学目的1、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2、了解植物可用不同的器官繁殖。3、关注和了解植物繁殖的新技术。教学重

39、点: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了解花的多种传粉方式、种子的多种传播方式。教学难点:植物繁殖的多种方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彬彬、妍妍、波波、琪琪一起去瓜园参观,发现了有的花已经结了果才凋谢,而有的花凋谢了但却没有结果。为什么有些花会结果,有些花不会结果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三课植物繁殖的奥秘(板书课题)。二、新课(一)、探究植物结果的奥秘出示刚开放就摘除了雌蕊的花和保留了雌蕊的花的图片。如果摘除了花的雌蕊,花还能不能结果呢?讨论得出:有雌蕊的花可以结果,摘除雌蕊的花不能结果。(二)、给植物传粉出示一个结籽不饱满的玉米和一个结籽饱满的玉米。是什么原因令这两个玉米棒结籽饱满的程度不同?植物雄

40、蕊的花粉要通过不同的传粉方式到达雌蕊上才能使植物结果。所以在农业生产上,利用人工授粉可以使植物结出更多、更饱满的果实。指导阅读P78的资料:虫媒花、风媒花小结:花粉传播的方式有:依靠昆虫传粉、依靠风力传粉以及人工传粉 第二课时一、复习1、如果摘除了花的雌蕊,花还能不能结果?2、花粉传播有哪些方式?二、新课(一)、了解种子的传播植物结果后,是怎样将果实和种子传播出去的?种子的传播有哪些方式?鬼针草种子粘着力很强,它是怎样传播的呢?椰子树生活在水边,它用怎样的方式传播种子?蒲公英的种子很轻,它是怎样传播的呢?你还见过或者听说过种子传播还有哪些方式?小结:果实和种子的散布,主要依靠风力、水力、动物和

41、人类的携带,以及通过果实本身所产生的机械力量。归纳: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植物的种子形成了不同的结构特征,以便完成延续生命的任务。(二)、不用种子可以繁殖吗?植物只能用种子进行繁殖吗?像香蕉、甘蔗,这些植物一般不容易结出种子,没有办法通过传播种子来完成延续生命的任务。它们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繁殖的呢?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人们为了优化一些植物品种,常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嫁接、扦插、压条等技术方式进行繁殖。三、作业:网上学:了解植物繁殖的新技术。板书设计第13课 植物繁殖的奥秘一、探究植物结果的奥秘二、给植物传粉昆虫传粉、风力传粉、人工传粉三、了解种子的传播主要依靠风力、

42、水力、动物和人类的携带。四、不用种子可以繁殖吗?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了解植物可用不同的器官繁殖,发现生物繁殖的规律,能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并对实验现象作出科学的分析,体会自然界的奥秘,并通过对繁殖新技术的了解,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第14课 卵生和胎生教学目的1.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2.知道几类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3.了解生物繁殖有关的技术问题。重点:认识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难点:了解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两者之间的差异。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鸡蛋。鸡为什么要下蛋?小鸡是从鸡蛋里孵出来的吗?

43、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四课卵生和胎生(板书课题)。二、新课(一)哪些动物是卵生的?还有哪些动物也生蛋呢?小结:大多数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脊椎动物里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也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产在水中的卵,通常软而无壳。产在陆上的卵,通常较硬甚至有壳。(二)哪些动物是胎生的?什么是胎生?胎生和卵生有什么不同?哪些动物通过胎生方式繁殖后代?小结: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是通过胎生方式繁殖后代的。(三)特殊的繁殖方式:1.产卵的哺乳动物鸭嘴兽2.“胎生”的鲨鱼3.卵胎生动物:它是介于卵生和胎生之间的情况。锥齿鲨、星鲨、某些毒蛇(如蝮蛇、海蛇)、某些热带鱼和胎生蜥、铜石龙蜥等均为卵胎生

44、动物。(四)资料:动物的克隆技术指导阅读P86“动物的克隆技术”三、作业: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板书设计第14课 卵生和胎生一、哪些动物是卵生的?大多数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脊椎动物里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也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二、哪些动物是胎生的?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是通过胎生方式繁殖后代的。三、特殊的繁殖方式:1.产卵的哺乳动物鸭嘴兽2.“胎生”的鲨鱼3.卵胎生动物:四、动物的克隆技术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知道几类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了解生物繁殖有关的技术问题。而且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合理判断海豚是不是哺乳动物。意识到克隆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或潜在的负面作用。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