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56876250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核准日期:2011年2月1日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 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商品名称:芬吗通英文名称:Complex Packing Estradiol Tablets/Estradiol and Dydrogesterone Tablets汉语拼音:Cierchun Pian/Cierchun Diquyuntong Pian Fuhe baozhuang【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 雌二醇片含雌二醇2mg;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含雌二醇2mg和地屈孕酮10mg。【性状】雌二醇片:本品为砖红色薄膜衣片,除去

2、包衣后显白色。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本品为黄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适应症】用于治疗自然或术后绝经所致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规格】砖红色片为雌二醇片2mg。黄色片为雌二醇地屈孕酮片(雌二醇2mg与地屈孕酮10mg) 【用法用量】每日口服1片,每28天为一个疗程.前14天,每日口服1片砖红色片(内含雌二醇2mg),后14天,每日口服1片黄色片(内含雌二醇2mg和地屈孕酮10mg)。一个疗程28天结束后,应于第29天起继续开始下一个疗程。患者应按照包装上标明的次序每日口服1片。应不间断的持续服药。在起始治疗和持续治疗绝经相关症状时,应在最短疗程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通常治疗应从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

3、孕酮片复合包装1/10(雌二醇含雌二醇1mg,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含雌二醇1mg和地屈孕酮10mg)开始。根据临床疗效,剂量随后可视个体需要而调整。如与雌激素不足相关的不适未被改善时,可增加剂量而使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2/10(雌二醇片含雌二醇2mg,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含雌二醇2mg和地屈孕酮10mg)。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MedDRA系统器官分类常见1/100,1/10偶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十分罕见1/10,000包括个案报道感染和传染病阴道念珠菌病新生物良性,恶性和未定性者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溶血性贫血免疫系统疾病过敏精神性疾病抑郁,

4、性欲改变,神经质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偏头痛,头晕舞蹈病眼病不耐受接触镜(隐形眼镜),角膜曲度变陡心脏疾病心肌梗塞脉管性疾病静脉血栓塞卒中胃肠道疾病恶心,腹痛,胃肠胀气呕吐肝胆疾病胆囊疾病肝功能改变,有时伴乏力或不适,黄疸和腹痛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过敏性皮肤反应,皮疹,风疹,瘙痒黄褐斑或黑斑,可能停药后持续存在,多形性红斑,结节性红斑,血管性紫癜,血管性水肿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腿部痛性痉挛背部疼痛生殖系统和乳房疾病乳房疼痛/胀痛,突破性出血和点滴样出血,盆腔疼痛宫颈糜烂程度改变,宫颈粘液分级改变,痛经乳房增大,经前期综合征改变先天性和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卟啉症加重全身性疾病和给药部位反应乏力周围性水

5、肿需调查者体重增加/减少乳腺癌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实验,即女性健康倡议(WomensHealth Initiative,WHI) 发现:正在或最近使用HRT疗法的患者,乳腺癌总体风险随HRT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对于单一雌激素替代疗法,在重新分析51项流行病学研究(其中80%的人使用单一雌激素替代疗法)和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即百万妇女研究(Million Women Study,MWS)的原始资料后,得出结果相似的使用者乳腺癌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35(95%CI1.21-1.49)和1.30(95%CI1.21-1.40)。对于联合雌激素和孕激素的HRT疗法,已有多个流行病

6、学研究报道称使用者乳腺癌总体风险高于单用雌激素者。MWS报道,相对从未使用HRT疗法者,使用不同种类的雌激素-孕激素联合HRT疗法者的乳腺癌风险(RR=2.00,95%CI:1.88-2.12)都高于单用雌激素(RR=1.30,95%CI:1.21-1.40)或替勃龙(RR=1.45,95%CI1.25-1.68)的患者WHI试验报道,与安慰剂相比,所有使用雌激素-孕激素联合HRT疗法(CEE+MPA)者5.6年后乳腺癌的风险为1.24(95%CI1.01-1.54)。根据MWS和WHI试验所计算出的乳腺癌绝对危险度如下:MWS基于发达国家中已知的乳腺癌平均发病率推测: 每1,000名50-6

7、4岁从未使用HRT疗法的女性中约有32例被诊断为乳腺癌 每1,000名正在或最近使用HRT疗法的同龄患者中,新增的乳腺癌病例数为 单一雌激素替代疗法使用者l 0-3例(最佳估计值,best estimate=1.5)5年使用期l 3-7例(最佳估计值=5)10年使用期 雌激素和孕激素联合替代疗法使用者l 5-7例(最佳估计值=6)5年使用期l 18-20例(最佳估计值=19)10年使用期WHI试验中随访50-79岁女性5.6年后,因雌激素-孕激素联合HRT(CEE+MPA)疗法导致新增8例侵袭性乳腺癌/10,000女性年。根据试验资料的计算结果可认为: 安慰剂组中每1,000名女性,l 5年内

8、将约有16例被诊断为侵袭性乳腺癌 雌激素-孕激素联合HRT(CEE+MPA)组中每1,000名女性,新增病例数将为l 0-9例(最佳估计值=4)5年使用期女性不论在什么年龄(45-64岁之间)开始HRT疗法,她们的乳腺癌新增病例数大致相同子宫内膜癌留有完整子宫的女性患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随使用非拮抗性雌激素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50-65岁不使用HRT疗法的女性,子宫内膜癌最佳风险估计值约5例/1,000人。非拮抗性雌激素使用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取决于治疗时间和雌激素剂量而比不使用HRT疗法者大2-12倍不等。单一雌激素疗法中添加孕激素后能大大降低所增加的风险

9、。与雌激素/孕激素治疗有关的其它不良反应:n 雌激素依赖性良性和恶性新生物,如子宫内膜癌,卵巢癌。n 静脉血栓栓塞,即腿部或盆腔的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在激素替代疗法使用者中较不使用HRT疗法者更常见。进一步信息。见【禁忌】和【注意事项】。n 动脉血栓拴塞。进一步信息,见【禁忌】和【注意事项】。n 孕激素依赖性肿瘤(如:脑膜瘤)体积增大(见【禁忌】)。n 很可能的痴呆(见【注意事项】)。【禁忌】n 已知或疑有乳腺癌史n 已知或疑有雌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n 已知或疑有孕激素依赖性的肿瘤n 原因不明的生殖道出血n 未治疗的子宫内膜增生过长n 既往特发性或现有静脉血栓拴塞(深静脉拴塞,肺

10、拴塞)n 活动性或新近动脉血栓拴塞性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 n 急性肝病或有肝病史者,肝功能指标未能恢复正常n 已知对本品活性组分或任何赋形剂过敏n 卟啉症n 已知或可以妊娠【注意事项】只有当绝经相关症状对生活质量有不利影响时才能开始HRT治疗。对所有病例都应进行至少每年1次的风险和受益仔细评估,并且只有在受益超过风险时才能继续使用HRT。体检/随访在开始或重新使用HRT疗法前,应全面调查个人或家族病史,同时结合HRT疗法的禁忌症和使用注意事项来指导体检(包括盆腔和乳房)。在治疗期间建议根据妇女个体情况进行相应次数和内容的定期体检。妇女应将其乳房变化报告给医生或护士。检查项目,包括乳房X线

11、检查,应按照现行认可的筛查惯例并随临床上个体需要而调整。需监护的疾病若正患有下列任何一种疾病,或以前出现过,和/或妊娠期间或在既往激素治疗时病情加重者,该患者应被密切监护。必须考虑到这些疾病可能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治疗期间复发或加重,尤其是:-平滑肌瘤(子宫纤维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栓拴塞史或有相关危险因子(见下)-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的危险因子,如乳腺癌1级遗传-高血压-肝脏疾病(如肝脏腺瘤)-糖尿病伴或不伴血管病变-胆石症-偏头痛或(重度)头痛-系统性红斑狼疮-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史(见下)-癫痫-哮喘-耳硬化症立即终止治疗的原因如治疗中发现禁忌症以及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停止治疗:

12、-黄疸或肝功能恶化-血压显著升高-新发偏头痛-妊娠子宫内膜增生过长长期单一使用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高(见【不良反应】)。非子宫切除的女性,每个周期至少加用12天的孕激素能大大降低此风险。在中国注册临床实验中,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2/10组中见1例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61例),对照组中(结合雌激素0.625mg+醋酸甲羟孕酮2mg)见1例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60例)出血类型治疗初始的几个月内可能出现突破性出血和点滴样出血。若突破性出血或点滴样出血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才发生,或治疗停止后仍持续存在,则应调查出血原因,可包括子宫内膜活检以排除子宫内膜

13、恶变。乳腺癌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实验,即女性健康倡议(Womens Health Initiative,WHI),和多个流行病学研究,包括百万妇女研究(Million Women Study,MWS),都已报道了多年使用雌激素,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或替勃龙作用HRT疗法的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的风险增高(见【不良反应】)。所有的HRT疗法,在开始使用的几年里,患者乳腺癌的额外风险会变的明显并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升高,但在停止治疗后几年内(最多5年)会回复至基线水平。MWS发现结合型雌激素(CEE)或雌二醇(E2)在序贯联合或持续联合任何一种孕激素后均使患者的乳腺癌相对风险度变大,且不同给药途径间未见差异。

14、WHI研究中,乳腺癌的发生与所使用的连续联合使用结合型雌激素和醋酸甲羟孕酮(CEE+MPA)相关,与安慰剂组相比,这些乳腺癌体积稍有增大且更常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HRT,特别是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治疗,会增加乳房X线检查的影像密度而可能不利于乳腺癌的放射性检测。静脉血栓拴塞 HRT疗法与发生静脉血栓拴塞(VTE,即深静脉血栓或肺拴塞)的相对危险度升高有关。一项随机对照实验和多个流行病学研究发现,HRT疗法使用这的VTE风险比不使用者高2-3倍。预计不使用HRT疗法者5年内的VTE病例数,在50-59岁女性中约3例/1,000人,60-69岁女性中约为8例/1,000人。预计健康女性使用HRT疗法

15、5年里新增VTE病例数为:50-59岁女性中为2-6例(最佳估计值=4)/1,000人,60-69岁女性中为5-15例(最佳估计值=9)/1,000。HRT疗法第一年里较以后更易发生VTE。n 通常公认的VTE危险因子包括个人史或家族史,重度肥胖(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s30kg/m2)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静脉曲张在VTE中是否起作用尚无一致看法。n 有VTE史或已知血栓形成倾向者发生VTE的风险升高。HRT疗法可能增加此风险。如有个人或密集的血栓拴塞家族史或复发性自然流产应给予调查已排除血栓形成倾向体质。HRT疗法在这些人中应被视为禁忌,除非已经彻底评估了血栓形成倾向

16、的危险因子或已开始抗凝治疗。对那些早已开始抗凝治疗的女性需仔细考虑使用HRT疗法的受益-风险。 n 长时间静止不动、重伤或大手术可能会使VTE的风险暂时升高。对所有术后病人均应谨慎考虑VTE的预防措施以防手术后发生VTE。当选择性手术后可能需长时间静止不动时,尤其是腹部或下肢骨科手术,如有可能应考虑在术前4-6周暂时停止HRT治疗。只有当女性完全能自主活动后才应重新开始HRT治疗。n 如使用HRT疗法后出现静脉血栓拴塞则应停药。应告知患者,若意识到可能为血栓拴塞的症状(如单腿疼痛性水肿,胸部突发疼痛,呼吸困难),须立即联系医生。冠心病(CAD)随机对照试验未发现连续联合使用结合型雌激素和MPA

17、对血管的益处。2项大规模临床试验(WHI和HERS,即心脏和雌激素/孕激素替代研究)显示在HRT疗法使用第一年里,心血管病发病率可能增加且没有总体益处。其它HRT产品在心血管病发病率或死亡率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资料有限,因此尚不肯定上述结果是否同样适用于其它HRT产品。卒中一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WHI-试验)发现,作为次要结果,健康女性连续联合使用结合型雌激素和MPA治疗期间,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预计非HRT使用者5年内,50-59岁女性的卒中病例数约为3例/1,000人,60-69岁女性约为11例/1,000人。预计使用结合型雌激素和MPA5年的女性,50-59岁使用者中新增病例数0-3例

18、(最佳估计=1)/1,000人,60-69岁使用者中新增病例数1-9例(最佳估计=4)/1,000,尚不明确上述结果是否也适用于其它HRT产品。卵巢癌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子宫切除女性长期(至少5-10年)单一使用雌激素类HRT产品后,患卵巢癌的风险增加。尚不明确是否长期使用联合HRT疗法时卵巢癌的风险不同于单一使用雌激素类产品。其它疾病n 雌激素可能导致体液潴留,因此应仔细观察心功能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密切观察终末期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为本品中活性成份的循环浓度应见升高。n 在雌激素替代疗法或雌激素替代疗法中应密切随访既往有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女性,应罕有报道称该种情况下雌激素治疗使血浆甘油三酯水

19、平大幅升高而导致胰腺炎。n 雌激素增加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水平,通过蛋白结合碘(PBI)测定法发现循环甲状腺素总量升高,T4水平(通过柱状或放免测定)或T3水平(通过放免)升高。T3 树脂摄取下降,反映TBG水平升高。游离T4 和游离T3浓度不变。其它结合蛋白血清浓度可能升高,如肾上腺皮质醇结合球蛋白(CBG)、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导致循环皮质类固醇水平和甾体类性激素水平分别升高。W游离或生物活性激素浓度不变。其它血浆蛋白可能升高(血管紧张素原/肾素底物,alpha-I-抗胰岛素,血浆铜兰蛋白)。n 目前对改善认知功能尚无定论。WHI试验中有证据提示女性65岁以后开始使用连续联

20、合CEE和MPA者,患痴呆的风险很可能增加。尚不明确这结果是否也适用于年纪较轻度绝经后女性或其它HRT产品。n 患有罕见的遗传性半乳糖不耐症,原发性肠乳糖酶缺乏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障碍的患者不能服用本品。n 本雌激素-孕激素联合疗法不是避孕药。建议围绝经期病人使用非激素类避孕措施。【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期不应使用本品。如在本品治疗期间出现妊娠应立即停药。临床上大量妊娠暴露例数显示地屈孕酮对胎儿无有害作用。迄今为止多数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因疏忽导致胎儿暴露于联合雌激素+孕激素时未见致畸作用或胎儿毒性作用。【儿童用药】不适用【老年用药】用于治疗65岁以上女性的资料尚不充足。【药物相互作用】n

21、 如与已知诱导药物-代谢酶,特别是P450酶的药物合用,如抗惊厥药(如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苯妥英)和抗感染药(如利福平,利福布汀,奈韦拉平,依法韦伦)可使雌激素代谢增加。n 尽管利托那韦和奈非那韦是已知的强效抑制剂,但与甾体类激素合用时却显示诱导效应。n 含有圣约翰麦芽汁的金丝桃属植物的草药制剂可能诱导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代谢。n 临床上,雌激素和孕激素代谢增加可能导致效应消弱并改变子宫出血类型。目前无已知的与地屈孕酮相互作用的药物。本品不受进食影响。【药物过量】如有药物过量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嗜睡和头晕症状。不必给予特定的症状治疗。前述信息也适用儿童药物过量。【临床试验】在中国进行了一项雌二醇片

22、/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2/10)开放性、随机对照注册临床试验,以评价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2/10)在治疗中国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试验组用法用量:开始时每日服用雌二醇(2mg)1片,连续14天。第15-28天每日服用雌二醇地屈孕酮片(2mg-10mg)1片,连续14天,第1-28天为1周期,连续服用4周期。对照组用法用量:开始时每日服用结合雌激素(0.625mg)1片,连续14天。第15-28天每日服用结合雌激素(0.625mg)1片,再加服醋酸甲羟孕酮(2mg)2片,连续14天,第1-29天为1周期,连续服用4周期。用改良的Kupperman评分法作为治疗

23、前绝经期征候群的疗效考察指标,结果显示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2/10)组的 总评分在用药1个周期后即比用药前有非常显著的下降(P0.0001);其中的潮热症状Kupperman评分在用药第一个周期时下降约50%,该症状在第2个周期时则完全消失。表1 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2/10)治疗后受试者绝经期症状程度下降百分比组别受试者年龄第1个周期第2个周期第3个周期第4个周期试验组(n=58)49.684.9349.5%78.3%91.4%95.7%对照组(n=58)50.275.2044.0%76.0%83.0%92.5%观察受试者服药前后血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

24、FSH)的水平,提示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和包装(2/10)可显著升高绝经期女性血中雌二醇浓度(P0.0001)、降低卵泡刺激素(FSH)的水平(P0.0001),结果如表2所示。表2雌二醇片/雌二醇复合包装(2/10)治疗前后受试者血卵泡刺激素(FSH)和血雌二醇(E2)水平比较组别FSH(IU/L)E2(pg/m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58)102.0023.4067.5027.4810.568.2786.5431.50对照组(n=57)104.2029.5872.8921.0411.4810.2074.7940.06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酮片复合包装(2/10)组的受

25、试者中未见异常的肝肾功能、脂代谢和血尿常规检查结果,并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作用而不显著影响甘油三酯水平。比较受试者用药前后的血压水平、乳腺和体重,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影响。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乳房胀痛、水肿、白带增多等,程度均较轻微。试验组撤退性出血的发生率为88.5%,对照组为80%。在完成4个月临床观察的58位受试者中,仅有一例子宫膜轻度增生。本品在国外上市前主要开展了如下临床研究:研究编号研究类型和设计结果 持续时间患者数目和年龄H.102.5001/H.102.5003联合报告两项研究的组合结果:1项多中心研究和1项单中心研究。两项研究均为具有4个平行组的双盲、前瞻性、随机

26、、剂量范围研究,每一组均给予不同循环剂量的地屈孕酮联合雌二醇。地屈孕酮是一种有效的孕激素;试验的所有剂量均具有可接受的出血模式,表现为与育龄期内月经出血模式相当的周期性出血模式以及非周期性出血的低发生率;所有联合治疗组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征均非常令人满意。6个疗程28天/疗程367名年龄为39岁至63岁、非子宫切除的绝经后女性H102.5006对椎骨和髋骨矿物质密度;脂质参数;子宫内膜安全性;更年期症缓解和生活质量;随机、安慰剂对照、多中心、平行组研究 对于所有的芬吗通组,1年后腰椎骨和髋骨中均出现临床相关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BMD升高;所有组均出现HDL升高和LDL降低;子宫组织学结果证实,

27、所有四种蓄贯的复方芬吗通治疗的子宫内膜安全性非常好;通过绝经期症状问卷发现,所有四种序贯的复方芬吗通治疗均可减少绝经后症状;所有组开始周期性出血的天数和持续时间的规律性非常高;所有四种芬吗通治疗的综合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良好。 2年579名年龄为44岁至65岁的绝经后女性(分析人群)H102.5006雌二醇与地屈孕酮联合序贯的激素替代治疗对子宫内膜安全性的研究 根据子宫内膜组织学结果,2mg雌二醇联合10mg 地屈孕酮的序贯治疗安全性非常好;应用上述联合治疗时周期性出血发生率非常高,包括出现天数和出血的性质通常为轻度,且持续时间较短;上述复方制剂的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征非常好。13个疗程,28天/

28、疗程186名40岁至65岁的非子宫切除的绝经后女性(分析的人群)H102.5008/MC对热潮红疗效、其他更年期症状、生活质量和安全性/耐受性安慰剂对照、多中心、双盲、计量范围探索性研究2mg雌二醇序贯联合10mg地屈孕酮在降低热潮红次数和强度方面的疗效均非常好,且与安慰剂治疗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5/10mg联合与1/10mg 联合治疗的结果均良好,所有三种活性剂量组的综合安全性耐受性特征均非常令人满意。3个疗程,28天/疗程221名患者进入安慰剂倒入期,对93名患者进行了评价(年龄:42至40岁)H102.5007对子宫内膜安全性;阴道出血;更年期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的一项双盲、随机、多中

29、心、平行组研究通过子宫内膜组织学结果确定,两种治疗的子宫内膜安全性均非常好;阴道出血现天数和持续时间的规律性高,间断性出血的性质通常为轻度,且持续时间较短;通过整体的症状评价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两种治疗均可减少绝经后症状;两种联合治疗的综合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征均非常令人满意。1年150名年龄为43岁至64岁的绝经后女性(分析人群)H102.5013对子宫内膜安全性剂量范围、骨质疏松症预防效果、出血模式和安全性/耐受性的一项双盲、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通过子宫内膜组织学结果确定,1mg雌二醇联合5mg、10mg或20mg地屈孕酮的安全性非常好;在腰椎骨和髋骨中,均出现BMD具有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

30、义的升高;闭经率良好;所有三种联合治疗的综合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征均非常令人满意。13个疗程,28天/疗程210名年龄为54岁至73岁的绝经后女性(分析人群)H102.924对脂质平衡、热潮红缓解和耐受性进行比较的一项双盲、随机、多中心、平行研究芬吗通治疗是HDL-C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8.6%),而应用Prempak-C治疗是的HDL-胆固醇浓度下降(-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芬吗通Prempak-C在降低每日潮红次数均值方面具有相同的疗效,对生活质量项目和Greene更年期症状量表表现出相似的改善作用;两种药物均具有证实的良好周期性出血控制,并具有较低的间断性出血发生率;两种治疗

31、方案的耐受性均良好。24周189名年龄为38岁至60岁的绝境后女性(分析人群)【药理毒理】雌二醇本品活性组份雌二醇具有与人体内源性雌二醇相同的化学和生物特性,因此被归入人体雌激素。雌二醇是一种重要的雌激素,也是最具活性的卵巢激素。内源性雌激素参与作用子宫和附件的某些功能,包括引起子宫内膜增生以及宫颈和阴道的周期性变化。已知雌激素对骨和脂肪代谢起重要作用。雌激素还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也可通过间接作用调整精神活动。地屈孕酮地屈孕酮是一种口服生效的孕激素,其活性相当于胃肠外给药的黄体酮。在联合HRT(激素替代疗法)中,地屈孕酮使受雌激素刺激的子宫形成完全的分泌期内膜而保护子宫避免因此激素持续作用

32、而增加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或致癌的风险,且没有雄激素的副作用。因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故非拮抗性雌激素增加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癌症的风险。非子宫切除女性添加使用孕激素后可大大降低雌激素诱导的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风险。【药带动力学】雌二醇微粉化的雌二醇经口服后,在体内易被吸收,并被广泛代谢,主要的代谢物为结合型和非结合型的雌酮和硫酸雌酮。它们本身或被转化为雌二醇后,都能表现雌激素活性。硫酸雌酮可经历肠肝循环。雌酮和雌二醇在尿中主要以葡萄苷酸形式出现。雌激素可通过乳汁分泌。地屈孕酮标记的地屈孕酮经口服后,平均有总量的63% 随尿液排出,72小时内可被完全排泄。地屈孕酮在人体内代谢完全。地屈孕酮的主要

33、代谢物为20-二氢地屈孕酮(DHD),它在尿中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形式存在。所有代谢产物均保持母体化合物的4,6-二烯-3-酮构型且无17-羟化作用。这决定了地屈孕酮无雌激素和雄激素效应。地屈孕酮经口服后,血浆DHD的浓度远高于血浆中母药的浓度。DHD对地屈孕酮的AUC和Cmax比值分别为40和25。地屈孕酮口服后被迅速吸收,地屈孕酮和DHD的Tmax值在0.5和2.5小时之间。地屈孕酮和DHD的平均终末半衰期分别为5-7小时和14-17小时。与黄体酮,地屈孕酮在尿中不以孕二醇形式排出。因此根据孕二醇的排出量仍可分析内源性黄体酮的产生。【贮藏】30以下原包装内保存。【包装】每盒为28片水泡眼包装,该包装由PVC/PVDC或覆有铝箔的PVC薄膜制成。【有效期】36个月【执行标准】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100085【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10073请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服药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有疑问,请向医生咨询。【生产企业】企业:名称:Solvay Pharmaceuticals B.V.地址: 电话:传真:生产厂:名称:Solvay Biologicals B.V.地址:资料来源 ,转载请注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