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测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876234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测试题 一、 选择题1.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 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 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A. 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C.史家的研究论文D.秦简的记载2. 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制度。下列相关的表述正确的 是()A. 地方长官都受到最高统治者绝对控制B. 其长官的出任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C. 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D. 都是中央政府长期实行的行政措施3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

2、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4. 一位西方学者这样评价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 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 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5. 观察下图,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驰道。这一举 措()秦代驰道遗迹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全国交通网是巩固统一的重要举措加强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导致了秦王朝的短命而亡A. B. C. D.6. 焚书坑儒

3、是秦始皇采取的重大举措,在陕西骊山有秦坑儒谷遗址(如图)。依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判断,当时秦始皇“坑儒”从根本上说是 为了 ()A.弘扬法家思想 B.压制儒家文化C.巩固政治统一D.彰显皇帝威严7. 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A.改国王为皇帝B.建立中央官制C.实行郡县制度D.皇权至高无上8.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已,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 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 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攻打匈奴C.修筑长城D.推行郡县制9. 下面关于秦朝郡县制推行后,表述正确的是()A.郡县长官直接由朝廷

4、任命B.郡是县的下级行政机构C.地方家族势力已彻底绝迹 D.贵族可以在地方建立侯国10.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进步意义是()A.打破了贵族分封制B.有效地维护了统一C.促进了政治文明的发展D.加强了各族间的联系11. 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定“皇帝”名号,自称“朕”,命令称“制”或 “诏”,印称“玺”。这说明嬴政()A.歌颂战争功绩 B.追求皇权至上C.统一国家法度D.实行先代礼制1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对古代中国曾有这样的描述:“新皇 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 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皇帝任 命的这些官员所拥

5、有的权力不包括()A.世袭政治上的地位B.管理辖区的行政事务C.征收辖区内的赋税D.负责辖区的兵役征发13. 史记集解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14.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来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 出在皇帝制度下()A.皇权至高无上B.三公九卿形同虚设C.秦律严苛细密D.皇帝处理一切事务15. 秦朝时期,各郡都设立了监御史,他们的职责最有可能是

6、()A.收取赋税B.征发兵役C.管理军事D.监察郡守16.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 立国,则树兵也,求其息宁岂不难哉 秦始皇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应追溯 到()A.郡县制 B.西周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D.中央集权制17. “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首创于()A.秦始皇B.汉武帝 C.唐太宗D.宋太祖18. 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是在()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19. 秦始皇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中央官制,其中“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的官员是()A.太尉 B.丞相C.御史大夫D.廷尉20. 秦朝直接掌握县令任免权的是()A

7、.皇帝 B.丞相 C.郡守D.御史大夫二、材料解析题21. 材料一:(秦)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 首”。大。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 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材料二:二十七年,始皇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治驰道。三十 四年,谪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以上材料均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秦王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什么意义?2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 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

8、皇帝。后世以计数,第3页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公廉常郎中令 1嘱 Kf卜i宙藏零崟正诒配内电少时儿卿第#页第#页请完成:(1)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2)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3)这种中央政权组织有何特点?23. 阅读下列材料:“朕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 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 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 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 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 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

9、,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材料二: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期,卿大夫及 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 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秦朝的皇位是怎样继承的?(2)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2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 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 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之徒,圜 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

10、而吏畏于上,天下 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知封建(指分封制)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指分封制)之失,其专在下;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请完成:(1) 柳宗元认为秦朝的过失是什么?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 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5. 阅读下列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诗集请完成:(1) 材料中的“秦王”指谁?他统一全国是在哪一年?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秦王”统一全国有什么意义?第5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

11、、B3 C4 A5 A6 C7、 D8、D9、 A10、B11、B12、A 13、D14 A15、D16 B17、A18、D19、B20、A二、材料解析题21、(1)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统一车轨,修筑驰道,修建长城。(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 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22、( 1)皇帝制度体现了皇帝的独尊、皇位的世袭和皇权的至高无上。(2)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三个最高官职,诸卿 分掌政府的各个具体职能部门。(3)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互相牵制。23、( 1)皇位世袭。(2)基本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 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24、( 1)过失:滥用民力,严刑酷法。观点:实行郡县制是正确的,秦朝的 过失不在于郡县制。(2)相同点: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不同点: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 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皇权专制; 顾炎武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 过于专制。25、( 1)人物:秦始皇。时间:公元前 221年。(2)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