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措施

上传人:ail****e3 文档编号:56873552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创伤急救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创伤急救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创伤急救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创伤急救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急救措施(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创伤急救措施现代创伤是急诊急救比较常见的,如车祸伤、刀伤、工伤事故等,由于创伤可涉及身体多处组织器官,伤情轻重不等,互相掩盖,因而早期急救护理中易发生漏诊、 误诊或继发性损伤。 以下是整理的资料, 仅供参考, 欢迎阅读。创伤急救措施一、出血和止血人体血量大约占体重的 8%,8%,如体重 50kg50kg, ,则约有 4000mL4000mL 血液。 急性出血,血液流失超过全身血量的 1/41/41/3,1/3,就有生命危险。 因此, 争取时间进行止血,对挽救伤员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称为内出血。急性创

2、伤性大量出血是伤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1 1、各种出血的特点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出血可分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3 3种。1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危险性大。2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性。3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从伤口渗出,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危险性较小。以上三类出血,都可能是外出血或内出血。特别值得警惕的是内出血。因血液出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不易及时发现。如果受伤后无外出血,但伤员出现急性贫血现象,如头晕、无力、口干、面色苍白、呼吸浅快、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等表现,就有内出血的可能,应立即将

3、伤员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抢救。2 2、止血方法外出血的止血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1)指压止血法根据动脉分布情况临时用手指、手掌或拳头把出血动脉的近心端压在血管深面的骨面上, 使血液的来源被阻断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然后再选择其它止血方法。不同的出血部位,压迫的方法不同。(1)(1)面部出血压迫颌外动脉。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颌角前约半寸的凹陷内,将颌外动脉压于下颌骨上,有时需要双侧同时压迫才能止血。(2)(2)头部出血压迫频动脉。方法是用拇指在耳前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迫。(3)(3)头、颈部出血压迫颈总动脉。常在头、颈部大出血而采取其它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方法是在气近外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将伤侧颈

4、总动脉压于第五颈椎上。但禁止双侧同时压迫。(4)(4)上肢(前臂或上臂)出血 1 1、压迫锁骨下动脉。方法是用拇指在锁骨凹摸到动脉跳动处,其余四指放在伤员颈后,以拇指向下内方压第一肌骨;2 2、压迫肱动脉。方法是从伤员后面,用四指压迫上臂内侧动脉血管。(5 5)下肢出血压迫股动脉。方法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用大拇指放在压点上用力向后压,另一手大拇指叠在上面以增加压力。2 2)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小动脉、静肪及毛细血管出血。在出血伤口上覆盖几层消毒纱布或较干净的手帕、毛巾、布类类,然后用三角由或绷带加压包扎。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四肢的动脉、静脉出血,大多数可用此法止血。这

5、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如伤处有骨的,须另加夹板固定;伤口内有碎骨片存在时,不用此法。3 3)加垫屈肢止血法在小腿、足、前臂或手出血时,如果伤肢没有骨折,可以用一厚棉垫或纱布卷塞在肢窝或肘窝处,然后屈膝或屈肘,再用三角巾、绷带或布带进行屈肢加压包扎。4 4)止血带止血法若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或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使用止血带适当,止血效果较好,往往能挽救伤员生命;但如使用不当,则可造成组织缺血坏死,甚至使伤员失去肢体,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管止血带、橡皮带或其它代用品(如布带等)。方法是在紧靠动脉出血部位的上方将伤肢扎紧,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6、(1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橡皮止血带的止血作用比较可靠,但只限于四肢大动脉出血时才使用(2)(2)绞棒止血带止血法用三角巾、腰带、手帕或布条折成带形围绕肢体打一活结,在结下放一短棒,旋转此棒使带绞紧,至出血停止后,将短棒一头插在活结内。然后拉紧活结,固定此棒。(3)(3)使用止血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 1、上止血带前,皮肤与止血带之间应加一层布垫,或将止血带上在衣裤外面,以免损伤皮肤。2 2、上止血带要适宜,以能止住出血为度,扎松了不能止血,扎得过紧则损伤皮肤与神经。3 3、上止血带的部位要尽可能靠近伤口。一般情况上肢出血扎在上臂的上1/31/3 处(中 1/31/3 处容易损伤模神经) ),

7、下肢出血扎在大腿中,上 1/31/3 交界处。但在受伤肢体已无法挽救的情况下(需进行截肢者),),则止血带应尽量扎在伤口近心端靠近伤口处。4 4、上止血带过久,容易引起肢体坏死,因此每隔 4050min4050min应放松一次,每次放松 23min23min。必须注意,放松止血带时要在伤口处加压,以防止血带放松后引起猛烈出血。5 5、运送伤员时,要有明显标志,并注明上止血带与放松止血带的时间。二、包扎所有开放性伤口,在现场急救时应立即妥善包扎。其目的是保护伤口,止血,减轻疼痛,减少污染,防止感染。1 1、包扎注意事项1 1)包扎前,先将衣裤解开或剪开,充分暴露伤口。如需脱掉衣裤,应先脱健侧,后

8、脱伤侧;如果伤情严重(如大出血、骨折、大面积烧伤等)和情况紧急时,可连同衣裤一起包扎,也可在伤口相应部位把衣裤剪开一洞,再盖上敷料进行包扎。2 2)敷料接触伤口的一面须保持干净或尽量减少污染。3 3)伤口上或周围不敷任何药粉。4 4)敷料应充分遮盖伤口和伤部周围皮肤约 5 510cm10cm 范围。5 5)较大较深的出血伤口,可先用干净敷烂漫填塞,再加压包扎。6 6)包扎时动作必须轻快,以免增加损伤。包扎不可过紧,以免妨碍血运,也不可过松,以免搬运时滑脱。打结时,结不要打在伤口位置上。7 7)对骨折或关节损伤的伤员,包扎后应加用固定器材。8 8)从伤口脱出的肠管、露出的骨折端等,原则上不应一现

9、场还纳,须加以保护后包扎,待清创时处理。2 2、包扎材料的选择常用的包扎材料有绷带、三角巾和四头带等。如果没有这些材料,也可用伤员或急救者的毛巾、手帕、衣、帽等包扎伤口。总之,包扎材料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消毒或清洁的软性材料,以达到及时包扎的目的。3 3、包扎方法1 1)头部包扎法(1)(1)并没有顶部包扎法1 1、三角巾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折叠约二指宽,置于前额(齐眉),顶角向后覆盖头部,两底角经耳上缘向后拉,在枕部压住顶角,两底角左右交叉绕到前额打结,然后将顶角折入底边内。2 2、毛巾包扎法将毛巾横放头部,其前边包住前额,把两个前角拉向耳上缘至枕后打结, 然后再把毛巾的两个后角反折压住前角扎

10、结之上, 左右交叉返至前额打结,如不够长度可加接一布带。(2)(2)单侧面部包扎法1 1、三角巾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鱼尾状,将一尾角放于伤侧面部,鱼尾底边沿耳上绕头至对侧打结, 然后将前面尾角向外翻并拉紧后, 包绕下颌与覆盖头后之尾角打结。2 2、毛巾包扎法将毛巾斜放于头顶,其前边盖住伤侧面部,把前边两角拉至对侧耳下打结,毛巾的后边向外反折,包绕下颌到耳后打结。(3)(3)全面部包扎法1 1、三角巾包扎法用三角巾顶角打结套于下额,底边置于枕后,两底角斜向头后拉直, 左右交叉压底边, 经两耳上缘绕到前额打结。 包扎后可在眼、 鼻、口等处提起布块各剪一洞,露出两眼和口、鼻。2 2、手帕包扎法将手帕两

11、对角各打一些,两结分别放于头顶及下颌正中,把手帕套在面部,将另两角拉至枕后打结。然后将眼、口、鼻部剪孔露出。(4)(4)下颌包扎法将三角巾或毛巾折成约四指宽的长带,一端系十字带子,将折好的三角巾或毛巾放在下颌部,将两端沿耳前上提,在一侧耳上与系带十字交叉,再还绕前额和枕部在同耳后上方打结。2)2)躯干包扎法将三角巾的一底角放在对侧腋下,顶角过肩向后拉,将顶角上的带子在臂上 1/31/3 处绕紧,然后把另一底角反折,向背部于对侧腋下打结。(2)(2)胸、背包扎法用三角巾顶端朝上盖住伤侧胸或背,将两边角在胸或背部打结,顶角接带与此结再打结。(3)(3)腹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朝上,顶角向下,盖住腹部

12、,底边绕到后腰打结,顶角经两大腿之间后拉,经愕部向上拉,遇底角打结。(4)(4)愕部包扎法将三角巾角对着腰椎,一个底角垂下,一个底角水平展开盖住一侧愕部,绕腰和顶角打结。下垂的底角经两大腿之间向前拉,然后向上,遇底角打结。3)3)四肢包扎法(1)(1)三角巾包扎法1 1、手部包扎法将伤手手指对向三角巾顶角,手掌平放在三角巾中部,三角巾底边横于手腕部, 将顶角覆盖手背, 两底角在手背交叉并绕腕部在手背打结。2 2、小腿、脚夫包扎法脚踏朝底边,踩在近一底角侧,提顶角及另一底角包小腿打结,再将脚下底角折到脚背,绕脚踝打结。3 3、膝关节包扎法先把三角巾的顶角向底边对折四次,然后放在膝盖上,两端拉至膝

13、后交叉,一端在上,一端在下,再由前向后至膝外侧打打结。此法也适用于付关节包扎。(2)(2)毛巾包扎法1 1、手臂包扎法将毛巾一角打结,套住伤肢中指,另一角包住手部,将毛巾顺势向上提,拉平并成直螺旋形包住手臂,如布带固定。2 2、肘、膝包扎法将毛巾根据伤部大小折成适当宽度的斜式条带,一端系带;将毛巾斜放在肘或膝部,绕关节包扎,打结固定。膝关节包扎可用上下结带固定或另加布带结扎。3 3、足部包扎法将足对准毛巾一角,再将此角反折盖住足背,另一毛巾角叠放在上, 包住足尖; 然后将毛巾拉平绕足背、 足底, 在足跟底外螺旋形向上,包住小腿用带固定。(3)(3)绷带包扎法用绷带包扎时,应从远端包向近端;必须

14、将绷带头压住(在开始包扎时多绕两圈),每圈重叠以 1/31/3 宽度为宜。一般常用的绷带包扎法有螺旋形包扎。环形包扎和“∞∞”形包扎等。三、骨折固定人体共有 206206 块形状不同的骨,它们借关节连接,构成人体坚硬的支架。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即称为骨折。暴力是引起骨折的主要原因。受伤现场固定都为临时固定。不仅骨折时需要固定,其它某些创伤也需要固定。 固定有利于在转送伤员时骨折断端不再移动, 可防止断端刺伤肌肉、神经与血管,同时也可以减轻疼痛并防止休克的发生。1 1、骨折的种类1 1)开放性骨折即骨折的断端与外界相通。2 2)闭合性骨折即骨折的断端不与外界相通。

15、2 2、骨折的判断骨折的判断1 1)疼痛受伤后,伤处出现剧烈疼痛和压痛,移动时疼痛加剧。根据疼痛的轻重和压痛点的位置,可以大体判断是否发生了骨折和骨折的部位。2 2)肿胀软组织的损伤出血和骨折端的移位、重叠都会使伤处外表呈现肿胀。3 3)畸形有骨折时伤肢发生畸形,呈现短缩、弯曲或者转向等。4 4)功能障碍肢体原有运动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丧失。3 3、固定注意事项1 1)凡是骨折、关节损伤、血管神经损伤、广泛软组织损伤等伤员,在搬运前均须做好伤处固定。2 2)如骨折处有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并包扎伤口,然后再固定骨折。3 3)固定骨折所需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称,其长度般需超过骨折的上、下两

16、个关节4 4)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不要把露出伤口的骨折端送回伤口内,以免增加污染或刺伤血管和神经。5 5)固定用的夹板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纱布、棉花或其他代用品垫在夹板与皮肤之间, 在夹板两端及骨突部尤其应加垫, 以防局部组织压迫坏死。6 6)固定应牢固可靠,过松则达不到固定目的。但也不要过紧,以名影响血液循环。7 7)固定四肢骨折时,要将指(趾)端露出,以便随时观察肢体血循环。如果发现指(趾)苍白、发冷、麻木、疼痛、肿胀和皮肤及甲订青紫等现象,说明固定太紧,血循环不畅,应立即松开,重新固定。4 4、固定材料的选择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如夹板、木板、扁担、木棍、树枝、竹竿、铁棒等将骨折

17、部固定。 如果没有上述固定材料, 也可将骨折的肢体与伤员的躯干或健肢相固定,使躯干或健肢起到夹板的临时固定作用。5 5、常见骨折的临时固定方法1 1)头部骨折一般无须特殊固定,使头稍抬高,两侧放砂袋或枕头固定,避免转送途中头部来回晃动。2 2)锁骨骨折把三角巾折成带状,以“∞∞字形绕两肩,拉紧,在背部打结,使伤员两肩向后展。有条件时,也可用丁字形夹板巾于背后,在两肩与腰部用布带扎牢固定。3 3)肱骨骨折在上臂外侧放一块合适的木制夹析,加垫后用布带将骨折上、下两端绑牢,使伤肢屈曲贴于胸侧,再将前臂吊在胸前,并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固定于胸部。如果没有夹板,可用一宽布带将上肢固

18、定于胸部,再用三角巾将前臂吊起。4 4)前臂骨折用两块大小合适的木板放在前臂内、外两侧,上下两头扎牢固定,然后屈肘 9090 度,用悬带吊起。无夹板时,用一宽布带将上臂固定于胸侧,再用三角巾将前臂吊起。5 5)大腿骨折将一块自腋窝到脚跟长的夹板放在伤肢外侧,再用一块自腹股沟到脚跟长的夹板放在伤肢内侧(亦可只用外侧一块夹板,而内侧以另一下肢代替夹板),加垫后依次在腋下、愕下、骨折上下端、膝下、脚跟等处用布带缠紧打结。如无夹板可将伤肢绑在健肢上。6 6)小腿骨折取与脚跟至大腿等长的夹板两块,放在伤腿的内、外侧,然后从大腿至脚部分四处用布带结扎固定。如无夹板,可将伤员两下肢并拢,两肢对齐,然后将健肢

19、与伤肢固定在一起。7 7)脊柱骨折病情多较严重,严禁乱加搬动。必须搬抬时,要由 2 23 3 人同时托起伤员的头、肩、腰、腿,以防脊柱弯曲损伤脊髓,然后小心地将伤员俯卧于硬板担架上,用三角巾固定后,及时转运。如查伤员有颈椎骨折,必须在有一个牵引并固定头部的同时, 将伤员仰卧在担架上, 头部两侧必须加垫固定,防止晃动。四、搬运1 1、搬运时注意事项伤员经过现场急救后,下一个步骤是将伤员转送到急救医疗中心或医院。为了使伤员能迅速、及时、安全地转送,一定要做到认真负责,动作敏捷,方法正确,利用合适的担架和速度快、震动小的运输工具。同时,应准备必要的途中救护力量和器材。如果搬运不当,容易增加伤员痛苦或

20、加重痛情。搬运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 1)搬运前一定要作好对伤员的检查和急救处理。2 2)按病情需要,选用适当的搬运方法。3 3)搬运时,动作要轻、稳、迅速,并避免震动。4 4)在整个搬运过程中,应经常观察病情变化,并将病情变化和所进行的各项处理及时告诉拟接收伤员的医院医务人员。 如途中有无呕吐、 出血、 昏迷,以及止血带使用情况等。2 2、搬运方法1 1)单人徒手搬运(1 1)扶行法如果伤员能行走,则救护人员站于伤员一侧,扶持伤员使其自行行走。(2 2)抱持法如果伤员不能行走,但神志尚清楚,救护人员可以一膝跪地,以右手托住伤员背部,将其上身稍稍扶起,并使伤员一手勾住救护人员的颈部,救护人员再

21、用左手托住伤员的大腿,将伤员抱起。(3)(3)背负法救护人员躺在伤员的一侧,而对伤员,一手紧握伤员的肩,另一手抱伤员的腿,用力翻身,使伤员扶在自己背上,而后慢慢站立起来,背着运走。操作时注意尽量贴近伤员,翻身动作要迅速,站立时先屈曲一膝,然后再站起来。2)2)双手搬运(1)(1)椅托式甲乙两救护人员在伤员两侧对立,甲以右膝,乙以左膝跪地,各以一手伸入伤员大腿之下互相紧握, 另一手彼此交替搭于肩上, 支托伤员背部托起。(2)(2)双人拉车式甲乙两救护人员, 一个站在伤员的头部, 两手插入其腋下,抱入怀内,一个站在足部,背向伤员两腿之间,抱住两腿肘窝处,两人步调一致前行。(3)(3)平托式甲乙两人

22、同时站在伤员一侧,一人用手臂抱住其颈肩部,另一人用手臂抱住腿部,平行前进。注意,以上徒手搬运法,对有脊柱骨折的病人禁用。3)3)担架搬运一般选用制式担架,如果急救现场一时找不到制式担架,可用椅子、竹竿、门板、床单、长板凳等,做成各种简易担架。搬运时可根据伤情不同,适当选用。4)4)脊柱损伤者的搬运对脊柱损伤或怀疑有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时要非常小心,一定要避免脊柱弯曲和扭转,不得用扶、抱、背、椅式、拉车式搬运,也不要用软担架搬运。否则,会因搬运不当而损伤或加重脊髓损伤,造成来得后果。(1)(1)颈椎损伤者的搬运将一木板放在伤同一侧,由 3 34 4 人分别用手扎伤员的头、肩、垫、腿,其中一人专管

23、牵引、固定伤员的头部,使头与身体保持直线位置不动。伤员仰卧在木板上,颈下垫一小布垫,头左右两侧用衣垫或砂袋塞住,防止头摇动。(2)(2)胸、腰部脊柱损伤者的搬运方法基本同上,无须专入保护头部。要求支作一致, 把伤员托或翻至木板上。 若仰卧, 在伤员腰部垫一个软垫; 若俯卧,在肩,腹下垫软垫。然后用几根布带把伤员固定在木板上即可。创伤的急救护理方法 1 1 评估1.11.1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受伤时间、地点、受伤机制、伤后症状及处理经过。1.21.2 检查受伤部位是开放性或闭合性,是单一伤或多处伤,是否危及生命。气道是否通畅,根据呼吸频率、深浅度、呼吸音及双侧胸廓扩张情况判断。循环系统:根据伤者

24、精神状态、面色、肢体温度、生命体征判断是否有出血现象。神经系统:根据 AVPUAVPU 法进行简单有效评估,“A A”是清醒,对声音有反应,并对人物、时间、地点有认识。“V V”是病人对声音有反应,而对人物、时间、地点认知不全。“P P”是病人对疼痛性刺激有反应。“U U”是病人意识丧失,同时要检查瞳孔大小、形状及对光反射和肢体活动情况等。2 2 紧急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气道梗阻者,必须开放气道,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血块、泥土等,向前托起下颌,把舌拉出,将头偏向一侧,并迅速插入鼻导管,窒息可很快解除。有舌后坠时常规放置口咽导管,有呼吸衰竭则行气管插管。维持有效循环:合并不同程度休克

25、者达 65%,65%,使用静脉留置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2 23 3 条,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伤情观察观察记录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尿量、出血量及伤情变化等,以判断伤情,指导治疗。合并头部损伤后躁动不安病人,可能提示为继发颅内血肿,脑疝先兆。有效控制出血:是早期急救护理的重要手段。迅速控制伤口出血,采用指压法,压住出血伤口或肢体近端主要血管,及时用加厚敷料加压包扎,简易夹板固定,并抬高伤部对减轻出血效果显著,若无效用气压止血带。3 3 包扎我们知道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伤口污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关节和并止痛。常用物品是绷带三角巾和四头带。无上述物品时,可就地取材用干净毛巾、包袱布

26、、手绢、衣服等替代。4 4 固定我们护士清醒认识到固定是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四肢和骨关节骨折必须固定,因为固定制动可以减轻疼痛,避免骨折端损伤神经和血管,并有利于防治休克和搬运后送。较重的、面积较大软组织损伤也应局部固定制动。固定前应尽可能牵引伤肢和矫正畸形,然后将伤肢放到合适位置, 固定于夹板或其他支持物上。 固定范围一般应包括骨折处远端和近端的两个关节, 既要牢靠不移, 又不可过紧。 急救中如果缺乏固定材料,可行自行固定法,如将上肢固定于胸廓上,受伤下肢固定于健肢上。开放性骨折固定时,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伤口内,以免造成污染扩散。固定夹板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须垫以衬物,尤其是夹板两端骨凸出

27、部位和悬空部位,以防止软组织受压损伤。所以固定也是急救重要环节。5 5 搬运正确搬运可减少损伤和痛苦,并获得及时治疗,目前现代救护车内全都备有担架和急救推车, 极大方便伤者搬运, 大大减少运输中伤者的痛苦。 总之,无论在入院前进行救护,还是在急诊室抢救,我们护士一定要做到动作娴熟,操作规范,应急措施得当。急救的目的是挽救生命,在处理复杂伤情时,应优先解除危及伤员生命的情况,使伤情得到初步控制,并尽可能稳定伤情,为转送和后续确定性治疗和护理创造条件。 在急救过程中必须优先抢救的急症主要包括心跳、呼吸骤停,窒息、大出血、张力性气胸和休克等。有些必须在受伤现场急救。及时正确的“住院前创伤救治”和急诊

28、室(车)抢救,能挽救不少生命。对创伤病人进行伤情评估和紧急处理是急诊护士将病人送交病房前工作的主要部分,护士通过以下指标即:气道情况和呼吸、血氧饱和度、皮肤色泽和温度、血压和脉搏、昏迷评分、尿量、血液化验结果。来评价病人对创伤的反应和送护处置对病人的影响。 同时急诊护士必须运用沟通技巧来处理每一种情况,包括:态度温和,使人信任,尽快与病人家属取得联系,对所发生的事给予诚实、简要的解释。适当的幽默常可以缓解紧张气氛,有时让家属离开急诊科可使他们轻松一些,同时能消除患者恐惧心理,稳定情绪,并安全地将他们送至病房。创伤急救基本知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各项事业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工伤事故、人体伤

29、害三大创伤逐年增多。在内地,所谓的“创伤外科中心”、“骨科医院”象雨后春笋。作为医务工作者,无论你从事何种专业,掌握一些创伤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如:地震、水灾、特大交通事故,矿难等等,有大批伤员急待我们去救治,那时我们各专业的医护人员可能都要参予大会战。一、救治创伤病人的十项注意(一)在群体创伤伤员中,不要勿略不声不响、不喊不叫的伤员。(二)检查伤员时一定要充分暴露(特别是秋、冬、春季衣着较厚时)。(三)无论是开放性损伤或闭合性损伤的伤员,首先检查血压、呼吸、神志、瞳孔、四肢自主运动。(四)在群体伤中要多关注老人和儿童。(五)处理多发性损伤伤员时要分轻、重、缓、急。对同

30、时有头、胸、腹损伤及骨折者,抢救小组的组长应由普外科大夫担任。(六)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伤员,首要工作是打开两个静脉通道,留取血样标本送检验科作必要的化验,立即扩容治疗。(七)对脊柱骨折,肢体麻木的伤员,要严格按规范搬动,以防加重损伤。(八)对四肢长管骨骨折有反常活动及骨擦伤者,要对断肢作简单固定。(九)对完全离断的肢体和完全撕脱离体的组织要妥为保存,尽量不要包在塑料布和橡皮布中,也不要浸泡在消毒液中。(十)对重伤员脱下的衣物、应将伤者随身携带的证件、现金和有价证券当众点清,妥为保管。二、止血(一)加压包扎:非较大动脉出血尽可能不用止血带,而采取加压包扎。(二)止血带:以充气止血带较为合理、安全

31、,在紧急情况下用橡皮管止血带要注意到捆扎部位的重要神经。上臂止血带不要扎在中、下 1/31/3 段,应扎在上 1/31/3 段, 下肢止血带应扎在大腿中下 2/32/3 段。 前臂和小腿扎止血带起不到止血效果,可能加重出血。扎止血带持续时间不能超过 1 1 小时:充气压力:上肢不超过 300mmHG300mmHG,下肢不超过 400mmHG400mmHG,儿童不超 250mmHG250mmHG。(三)体表压迫止血法:用手指或手掌压迫止血颈总动脉:拇指指腹放在气管外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将颈总动脉压在第五椎前面。不可双侧同时压迫。锁骨下动脉;拇指放在锁骨上窝,其余四指在后,拇指向后按压。肱动脉:上

32、臂内侧肱动脉搏动处,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臂后,食指、中指和环指在前,拇指在臂后也可以。模动脉:前臂掌面模侧,模动脉搏动处。尺动脉:前臂掌面尺侧,尺侧腕屈肌外缘。指动脉:捏住手指两侧。股动脉: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一横指(卵圆窝处)国动脉:国窝中点偏内侧。国动脉搏动处。胫后动脉:内踝后缘一横指。胫后动脉搏动处。:胫前动脉:踝关节前侧,拇长伸肌腱外缘(四)填塞止血法;伤口深部出血,无法用止血带又无法加压包扎,可用消毒纱布或绷带填塞止血,如愕部刺伤出血,舐尾部刺伤出血,骼窝出血等。三、固定(一)各部位的固定方法颈椎固定;可用颈托,充气领圈固定,现场急救时,伤员平卧,头部中立位,头两侧置支撑物,用布带固定

33、,勿使头转动。胸腰椎骨折:平卧在木板上,躯干用 2323 根布带固定在担架上。骨盆骨折:平卧在木板上,用宽布带横跨两侧骼崎固定在担架上股骨骨折:要用‘‘上、下超关节’’木板固定,上段固定到腰部下段固定到踝关节。突发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现场急救无固定材料时可就地取材, 因陋就简。 如果实在找不到固定材料可将健侧下肢与断肢捆扎在一起。小腿骨折;搬运前临时固定比较容易,可用硬纸板、三夹板或小木条固定。开放性骨折断端穿出皮外,不要把骨折端推到伤口内去。肱骨固定;肱骨伸直型踝上骨折易伤及肱动脉,中下 1/31/3 交界处骨折易伤及模神经,上 1/31/3

34、段骨折要用超肩夹板固定。中、下段骨折在固定上臂的同时要固定前臂,伸直型牌上骨折压迫肱动脉时要立即手术。前臂骨折作为临时固定,可用前臂夹板、纸板,1616 开本的杂志也可以。手指固定应处于功能位,特殊情况例外。不要扎得太紧,以免影响血运。(二)固定注意事项固定材料要平整,被固定的肢体要缠上柔软的衬垫,以防皮肤受压。固定松紧要适当,太松易滑脱起不到固定作用,太紧影响血运,特别是小腿和前臂,伤后肿胀加之固定太紧易导骨筋膜室综合症和伏克曼氏挛缩。四:包扎注意事项(因时间关系全身各部位的包扎方法不予详细介绍)现场急救无医用包扎材料时,可将伤者的衣服撕成布条包扎伤口。肢体加压包扎持续时间也不应该超过一小时。肢体上一般伤口的包扎:将绷带紧贴肢体滚动缠绕,不松也不紧在。受伤的上肢包扎后肘关节置于功能位悬吊。相邻指(趾)都受伤时包扎要分开,不要把相邻的伤趾(指)捆在一起。在肢体上粘贴胶布时不要把胶布的首尾两端粘在一起(不要连成圈子)。创伤急救包括全身各部位创伤的救治,因时间关系,本次只能讲骨科部分,而且只是一些肤浅的内容,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批评指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