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诗四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56854915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诗四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诗四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诗四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诗四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诗四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古代诗歌四首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2 .朗读、背诵诗歌,体会诗歌思想感情。3 .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二、教学重点1 .重点:(1) 诵读(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语言的魅力。2 .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三、课前准备1 .给生字注音。2 .划分各首诗歌的朗读节奏。3 .了解作者和作品。四、课时教学内容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个人体会教后反思9 / 9一、导入导语: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

2、,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二、观沧海1 .作家作品简介: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某某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某某,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X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复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

3、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2 .朗读指导与训练。(1)把握四言诗的诵读二节奏。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教师X读,要求字正

4、腔圆,感情饱满。(或播放录首)(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1)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2)难点点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4.合作探究(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重点提示:(1)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

5、写登山所见。(2)计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动静结合、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4)“诗言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

6、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时曹操已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纺一北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荡平宇内,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了。)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表现自己的伟大抱负,阔大的胸襟。4.背诵全诗。三、次北固山下1.解题: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题目次北固山下中,次,是停泊的意思。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

7、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某某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3.介绍律诗的有关知识: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押韵,每联的尾字押韵。押韵的字叫韵脚。颔联、颈联一定是对偶句。(1)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提示: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教师X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5.合作探究(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初春。青山、绿

8、水、潮平、风正、江春(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某某边。(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何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出-个角度,作简要分析。a、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b、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住苒。6.背诵全诗.四、作业:背诵诗歌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六、板书设计古代诗

9、歌四首观沧海曹操东汉四百乐府登山望海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五百律诗驾舟扬帆杨汛桥镇中学集体备课资料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课题:古代诗歌四首第上课时主备人:朱建军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2 .朗读、背诵诗歌,体会诗歌思想感情。3 .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二、教学重点1 .重点:(1) 诵读(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语言的魅力。2 .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三、课前准备3 .给生字注音。4 .划分各首诗歌的朗读节奏。3.了解作者和作品。四、课时教学内容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个人体会教后反思一、钱塘湖春行1 .解题导入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

10、李白、杜甫合称唐朝三大诗人,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深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有白氏长庆集72卷,集诗3000余首,数量之多,是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的。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某某刺史时写的。钱塘湖,即某某西湖。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从诗的体裁看,钱塘湖春行是一首七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2 .朗读指导与训练(1)把握七言诗的诵读二节奏。提示:七言诗句的节拍有XX/XX/XX/X,XX/XX/X/XX。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

11、/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有时也可以这样划分:XX/XX/XXX。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教师X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1)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如:“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3)诗中“几处”“谁家”用得极有分寸,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准确地反映了初春时景物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换作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

12、这种表达效果。4.背诵全诗。二、天净沙秋思1 .解题;简介作家作品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他与关汉卿、X光祖、白朴并称元代四大戏曲作家。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念。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之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提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教师X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1)天净沙秋思描

13、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点拨:“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有家归不得,更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2)哪句可以作为点睛之笔,道出了游子的情怀?断肠人在天涯。提示:断肠人,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惟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独自承受长夜漫漫,怎么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4.背诵全诗.六、板书设计观沧海曹操东汉四言乐府登山望海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五言律诗驾舟扬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朝七言律诗赏花观鸟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元曲悲秋思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