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56833620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6.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人教版必修1)(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二是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明确的主要概念有二个:宗法制和分封制。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重要概念王位世袭制、分封制、 宗法制等;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分析并理解三者之间的渊源继承关系。2能力目标: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并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尊宗敬

2、祖等与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理解中国当今改革的必要性和挑战性。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封制、宗法制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四、学情分析这一时期年代较为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上的理解也显得深奥困难些。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补充适当的资料如文字、实例、实物、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使学生的理解失之于空洞,滞之于表面。五、教学方法1、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2、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

3、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教材,完成学案课前预习部分。初步认识本课基本知识。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及学案课前预习的完成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同学们却是耳熟能详的。而中国国家的形成,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有密切的联系。大禹治水需要统一指挥和动员各地人民

4、的力量,加强对人民的组织管理。所以,大禹治水和发展农业的过程就成为打破氏族部落组织,由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王权专制代替氏族民主,国家行政管理逐步成长的过程。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频繁,禹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致发展成个人专断。据说有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迟到而被禹杀了。可见,禹似乎已不是群众的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这反映了中国早期的政治管理制度开始具备雏形,由此导入新课-(板书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点一、夏商的政治制度有哪些?设问: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

5、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总结: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还有一点值得同学们注意的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设问: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这是一种退步呢,还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呢?原因何在?传说中,禹一方面奉行“禅让”同时也积极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虽推举伯益为首领,但启凭借实力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从而结束了这种军事民主制的历史,此后王位世袭制确立,它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

6、在家族内部的承继,“家天下”的局面从此确立。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始,它用“天下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等和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的局面,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形态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从夏朝开始就已经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2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对于夏商的政治制度,可以引导学生课下去搜集有关夏商的官位及其职能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来进一步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最后教师给学生概括指出: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就已经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最高的时国王,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奴隶制的等级关系已初步确立。对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

7、直接影响。 探究点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又有哪些?有何突出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封制设问:西周建立后,为什么要建立分封制度呢?西周政权刚刚建立不久,武王姬发即因病而亡,成王姬诵年幼即位,由其叔父周公姬旦摄政。当时,管叔、蔡叔、霍叔作为宗亲诸侯,被封于殷都周围监视殷商遗民,谓之“三监” 。他们不满周公摄政,勾结纣王之子武庚及东夷部族发动叛乱。周公毅然平定内乱、率部出师东征,西周政权才得以稳定。面对周初出现的内外叛乱,周公敏锐地意识到,没有一套完善的典章礼仪制度和宗法等级秩序,单靠武力征服或刑罚镇压是不能实现社会安定和国家大治的。为此,他主持进行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建立起一套典章礼仪制度与宗法等

8、级秩序。 设问:分封制度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政治制度?(1)、主要内容及特点讲解分封制时,可以先给出学生以下两段材料: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周初封建的诸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

9、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设问: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哪?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习惯。最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提供西周分封形势图,得出以下认识:周朝对建国的元老、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大分封。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封建制度。分封的办法是把王畿(首都地区)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亲属、功臣、元老,建立起诸侯国,以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

10、,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是: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诸侯国像屏障一样拱守在周王室周围,和睦四方,安天下。周初,从武王到成王共分封大小71个诸侯国。其中主要有(教师挂图,并指出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在东方分封了鲁、齐等国;在北方分封了燕等国;在南方分封了吴、楚等国;在中原分封了郑、晋、卫、宋等国。西周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最后通过学习让学生研讨一下分封制的作用。(可让学生课前准备,事先查找资料)2.作用及发展演变教师在上课时做一下指导。然后根据教师自己查找的资料和有关文献做以

11、下概述:首先,分封制大封同姓子弟、功臣及古帝王之后,让他们在自己的诸侯国内享有一定的特权,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建设,这就避免了类似于管叔及蔡叔的事情的发生,暂时地满足了西周奴隶主贵族的欲望及要求,缓和了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或“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要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缓和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矛盾,降低了殷民及其他族人的反抗情绪,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其次,在西周王朝的四周分布着肃

12、慎、山戎、鬼方、羌、濮越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掠夺财富,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派王室贵族等直接管理,一方面直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一些少数民族以及一些外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与王畿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加速先进文化及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从而为抵御外侮,巩固边防提供坚强的物质后盾,起到其应该起的作用。像太王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吴国。他们与当地人民结合,不但对开发吴越作出了贡献,而且还加强了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制。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受分封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

13、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一些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西周实行了宗法制度,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2、西周的宗法制设问:什么是宗法制?(1)、含义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渊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父权家族和宗族制度,是在中国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维护其伦理道德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

14、家族和宗族集团的法律规范。设问:宗法制基本原则及特点是什么呢?(2)、 特点及基本原则 可先让学生看以下图表,然后让学生回答。利用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和基本原则;明确大宗、小宗的概念,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结合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和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讲解宗法制度是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建立了一套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统治制度。这是一种从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征的权力分配制。宗法制的基本规则,是将每个宗族中的嫡长子一支确立为大宗,居于同宗中的支配地位或主导地位;而把其他庶子分立为小宗,处于大宗的从属地位或次要地位;宗主照例由大宗担任,并且世袭继承。因此

15、,宗法制从一产生时起,就是基于确定继承顺序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制度,以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教师讲解图后,讲一步归纳要点如下) 嫡长子继承,其余子分封。 构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等级制度。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构成统治阶级,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3)实质及作用设问: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如何?宗法制度实质是什么?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号称“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各地诸侯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

16、则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在自己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周天子位居金字塔顶端,不仅是所有姬姓宗族的大宗,而且通过“同姓不婚” 、“娶于异姓” 的联姻原则,又成为有甥舅关系的异姓宗族的共主。于是,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7、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都知道博大精深、源远流传,那么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又具有什么特点呢?下节课将要学习,请同学们预习,着重预习秦朝如何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并完成本节的课前预习部分作业。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九、板书设计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二、西周的分封制主要内容及特点2.作用及发展演变三、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2. 特点及基本原则3实质及作用十、教学反思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

18、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国家政权。禹是夏朝的开国之君,并开创了父传子的“家天下”制度。这是从氏族社会的民主管理向国家行政管理过渡的历史转折。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西周统治者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创建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即分封制度。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自主学习、实践

19、体验、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在此过程中,设置情境、创设问题,巧妙地将历史学习的方法与教学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基础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十一、学案设计 第一单元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初步了解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表现、特点。二、预习内容1、夏朝的建立(1)时间: 年。(2)建立者: 。(3)重要标志: 被 取代。2、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 ,有时 。3、夏商的政治制度(1)中央设有 、 等,掌管 。(2)地方封 、 ;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 ,并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西周的建立:

20、 年, 伐 灭商,建立周朝。2、内容:周王把王畿外的 分别授予 。等级深严的分封制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同时,诸侯在 内,又对 实行再分封。 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 。 也要向上一级承担 义务。 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 的森严等级 的秩序。 诸侯有为周天子 、 、 和 的义务。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 ,如 、 、 等。3、影响:(1)积极方面:加强了 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 ,加强了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了王权。(2)消极方面:西周后期 势力日益强大, 衰弱,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重要原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概念:它是用 来维系

21、 、巩固 ,与 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的制度。2、特点:周王称为 ,王位由 继承,为 ;其他儿子分封为 ,他们对天子来说是 ,但在自己的领土内却是 。诸侯、卿大夫与士同样依次类推。3、历史作用:(1)、保证了 地位;(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 ; 4、影响: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说出重要概念王位世袭制、分封制、 宗法制等;说出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分析并理解三者之间的渊源继承关系;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并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懂得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懂得中华民

22、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与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理解中国当今改革的必要性和挑战性。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分封制、宗法制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二、学习过程【学习探究】探究点一、夏商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这是一种退步呢,还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呢?原因何在?探究点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又有哪些?体现了怎样特点?有何关系?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

23、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周初封建的诸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设问: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哪?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宗法制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24、。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又是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1.请在材料五上用横线划出西周王朝实行宗法制的目的是什么?2.简述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并分析其特点是什么?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怎样?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西周宗法制的作用如何?探究点三、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三、当堂检测选择题: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 )A、部落联盟争夺首领位置的结果 B、生产力推动下的社会进步C、专制代替民主的历史倒退

25、 D、私有制代替公有制的倒退2、西周的分封制规定,被封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的义务有( ) 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 朝觐述职A、 B、 C、 D、3、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4、启创立的王位世袭制一直影响到(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清朝5、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其中齐国是姜尚(传说中的姜子牙)的封地,姜尚属于受封的( ) A、周天子的亲属 B、功臣 C、先代的贵族 D、归附的部落首领6、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

26、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井田制的破坏7、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对人民的压迫8、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 )A、完全割裂 B、互为表里 C、前者决定后者 D、后者决定前者问答题: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课后练习与提高材料四:其内容规定,周王把王畿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

27、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士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秩序。 :1.材料三地图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2.实行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周天子分封的对象有哪些?并结合地图予以说明。4.根据材料简述分封制的内容,并指出维系周王与诸侯的纽带是什么?5.概括西周王朝分封制的特点?6.结合上述两则材料,综合分析西周王朝分封制的作用和局限性有哪些?学案参考答案【知识梳理】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1、(1)约公元前2070;(2)夏禹;(3)王位世袭制代

28、替了禅让制;2、父子相传;兄终及弟;3、(1)相、卿士;政务;(2)候、伯;向商王纳工;奉命征伐;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公元前1046,周武王,纣;2、广大土地和人民;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自己的封疆;卿大夫;卿大夫;士;卿大夫和士;作战等;贵族统治阶级内部;“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独立性;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3、(1)周天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2)诸侯国;王权;三、血缘关系的宗法制:1、父系血缘关系;政治等级;国家统治;分封制;2、天子;嫡长子;大宗;诸侯;小宗;大宗;(3)分封制;3、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稳定和团结;

29、4、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加强了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当堂检测选择题:1、B 2、C 3、C 4、D、5、B 6、A 7、B 8、B 问答题: 内容: 它是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特点: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和小宗之分。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等级制度;与分封制紧密结合。影响: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在以后的三千多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成为君主承传的定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课后练习与提高1、西周王朝实行的分封制2、拱卫王室,维护西周王朝的统治。3、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4、土地和人民5、等级森严6、作用:使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局限: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第 11 页 共 11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