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趋向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56798282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趋向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趋向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趋向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趋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趋向(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趋向 【内容提要】后现代科学哲学意指的是科学哲学发展中的后现代趋 向,而不是任何确定的 “组织形态 ”或贴有标签的 “理论模式 ”。事实 上,它是一种 “无形的 ”思想倾向或方法论趋向,它的存在性恰恰就 在于这些倾向或趋向之中。本文将从对后现代科学哲学的现存性、 趋向特征及其未来走向的分析和阐释中,揭示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历 史地位、发展趋向和本质。【关键词】后现代科学哲学 /科学理性 /语 境化 【正文】后现代科学哲学是否具有现存性?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趋向 存在哪些最基本的特征?科学哲学的这种后现代趋向的前景如何? 尽管这些问题都是可争辨的,但只要我们将科学哲学的发展纳入整 个 2

2、0 世纪人类文化进步的狂飙之中,就会发现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 撞中科学哲学运动不可避免地带有着后现代性,而由于这种后现代 性的渗入而凝现的后现代趋向特征,也深嵌着时代的烙印;同时, 科学哲学也以它独特的运动性质展示出了哲学理性的意义,并探索 着朝向 21 世纪的出路。总之,我们赋于科学哲学运动以后现代性趋 向,正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它的历史地位、发展趋向和本 质,而不是其它。 一、后现代科学哲学的现存性 20 世纪中 叶出现的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反科学主义的 “理智运动 ”,一种新的 “文化经验 ”和一种批判性的 “解构战略 ”,它所彪炳的后现代性席卷 了西方哲学的所有领域 1。所以, 后现代

3、科学哲学趋向作为后 现代性在科学哲学运动中的渗入,是现实地存在着的。不过,后现 代科学哲学绝非任何一种派别、一种有形的组织或共同体,更不是 任何一种特定的 “允诺 ”;后现代科学哲学乃是在对现代性的反叛 中,所显示出来的一系列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和反表征主义的 趋向性。换句话说,没有这种趋向性就没有后现代科学哲学。从科 学哲学的历史进程来说,现代性的三个主要论点是:( 1)认识的基 础论;( 2)语言的表征论;( 3)理论建构的原子论。当然, 在现 代性倾向中这些论点并不是纯粹唯一的,存在着相应的现代反对趋 向。例如怀疑论对基础论的排斥,怀疑思想的绝对论断和语言的精 确性;语言的表达论对表征

4、论的排斥,主张在无指称的情况下,诉 诸于某种合理的或道德的论述以实现纯粹的表达;群体论对个体论 的排斥,强调整体是个体集合的方式来假设个体的地位和功能。无 论这些倾向多么不同,但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现代性的轴心。这个轴 心就是以经典力学为基底的整个现代世界观的本质内核。倘若形象 地扩张这种隐喻,可以通过笛卡尔坐标来表现这种现代性的三维概 念空间,以展示各种现代性趋向的同源性和异向性的特征:2附图在此,我们必须指出的是,怀疑论对基础论的排斥,不同于后现代主义对基础主义的颠覆,因为后现代主义并非怀疑语言或思想的 精确性,而是对对应真理论的消解。表达论对表征论的排斥,也不 同于后现代意义理论对表征论的否

5、定,因为后现代意义理论不是不 要指称,而是对指称论的纯粹实在论的解构。群体论对个体论的排 斥,亦不同于后现代整体论对个体论的批评,因为后现代整体论不 是把整体看作 “个体的整体 ”,而是把个体看作 “整体的个体 ”,是对 个体的重构。总之,这其中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具有着完全不同的 认识论的层次性。从这一视角看,后现代科学哲学由朦胧到鲜明, 由狭小到广大,是科学哲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是一大批科学哲学家 身处“后现代 ”的思潮中反叛 “现代”的结局,它具有着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另外,构成整个后现代科学哲学演变的 两个最基本的哲学立场,是认识论中的整体论和语言哲学中的意义 理论。一系

6、列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嬗变、表现、派别和关联,都是在 这两个最基本的立场上延伸和展现出来的。首先,首擎后现代科学 认识论之旌的是W.奎因。因为奎因不仅仅用整体论的说明取代了认 识的基础主义,而且用新的图景或隐喻取代了现代认识模式的 “层级 蛋糕”;彻底地打碎了还原论的梦想,用知识的整体络代替词或陈述 去面对经验的法庭,从而使理论和资料、事实和价值、意义和真理 都在整体论的意义上构成一体。同时,在奎因看来,真理并不是客 观的特性,而是一种使 “语义上升 ”的判断。也就是说,当这个判断 被适当地定义时,可通过将该判断与该句子的引述结合起来而再断 言任何句子,即通过 “内在化 ”而不是 “先验化 ”的途

7、径去实现对真理 概念的解构。总之,这正象普特南指出的那样, “奎因既解构了概 念,同时还拒绝说这种解构是对被解构物的简单抛弃 ”。 3这种 “解构 ”绝非简单的抛弃,而是整体论基础上的 “重构”。可见,立足 于新的整体论的视角对传统现代概念进行“解构 ”,是奎因哲学的一大特色,并以此引导了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趋向;同时,这也是后现 代科学哲学趋向发端的一个标志。更为重要的是,正是这种解构的 方法,使奎因堪称科学哲学的解构论者,并对尔后科学实在论与反 实在论的发展都产生了同样的后现代性的解放和促进作用,影响了 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历史命运。其次,奠定后现代科学哲学基础的是 维特根斯坦和奥斯丁的语言哲学理

8、论。尤其是关于意义的关键在于 命题的思想,构成了语言多样使用和处理世界复杂关系的具有后现 代特性的评价范式。维特根斯坦强调了在人类叙述中,而不是在超 语言的独立实体中,去发现讲话形式的意义;表明了语言使用的多 样性恰恰是说明了个体语言表达形式及命题态度是人类整体语言中 的个性体现,而不是说人类的整体语言仅仅是表达形式及命题态度 的个性的简单集合。在这里,对语言使用的多样性或语用的特殊语境的强调,正是基于语言整体本质或整体结构的要求而实现的,这 一点表明了二者之间的一致性是后现代性的一种趋向。而奥斯丁的 讲话一行为”理论消解了指称和表达之间的机械区别,指明语言与 世界、语言与命题态度、语言与共同

9、体的语言约定之间的关联,都 是不可或缺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从整体中排除出去。事实上, 这是诉诸于一种行为主义去消解意义的表达论和表征论之间的对立 的绝对性,从而给出了一种后现代性能够生长的基底。在科学哲学 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具有后现代性趋向的认识论和意义理论在各个 方面的扩张和渗透,使科学哲学的各个领域都自然而又必然地、自 觉而又不自觉地打上了后现代性的烙印。倘若我们超越任何具体科 学哲学研究的形式约束,从方法论的后现代特性上去分析,可以看 出至少存在着如下三个本质的特性:第一、本体论性与整体论性的 结合。随着科学哲学后现代倾向的发展,为了彻底地清除基础主 义,消解简单的反映论和还原论,必须

10、从方法论的统一性上赋予测 量、经验、语境、范式等等最基本的概念以特有的本体论性,以使 它们能够构成各种语义分析的基底,而不必在本体论的分析上导致 形而上学的不断后退。另一方面,为了清除本质主义,解构绝对 论,又存在着赋予具体的测量、经验、语境、范式等等的范畴以整 体论性的必要性,以便在 个体的整体”和 整体的个体”之间保持- 种合理的必要张力,探索相对的真理性,避免那种绝对的终极真理 的断言。所以,在一个恰当的基点上把本体论性和整体论性结合起 来,寻找测量、经验、语境和范式的本体论性和整体论性的统一, 奠立整个科学哲学理论大厦的稳固的逻辑基点,既是后现代性的集 中体现,又是后现代科学哲学较有前

11、途的可能出路之一。第二、理 论模型与意义理论的同一。在后现代科学哲学中,理论模型的建构 与意义理论的阐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因为如此,形成了科学 哲学理论的框架形式的多样性与科学哲学本质意义的表现形态的特 殊性的统一。比如,库恩的范式论与语义整体论的结合,把解释学 的方法引入了科学哲学的研究,最先在科学哲学领域中使后现代趋 向在理论模型的层面上鲜明地突出出来,被人们认为是后现代科学 哲学成形的标志。又如普特南的图景论与内在化的意义论的结合, 把科学实在论的立场由本体论的约定”推向了 意向关联性的扩张”,从而把语义分析导向了语言的意向结构的深层揭示,代表了后 现代性的一种趋势。再如范 弗拉森的

12、经验建构论与语用论的一致, 把科学理论的建构与意义的语用性联结起来,强调了科学的说明不 是纯粹的科学,而是科学的应用,从而建立了独特的语用论的解释 论,展示了后现代性的趋向。第三、科学认识论与自然主义的同 构。为了摆脱传统的形而上学难题,把对科学信仰的论争转变成对 工具和实现途径的选择,这是把科学认识论与科学的、语言的、实 验的、历史的自然主义关联起来并推向后现代发展趋向的实质。另 外,这样一种后现代性的趋向,是要在某种自然主义的轴心上使科 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实现某种不可分割的相关性;或者说,是试图把 自然主义的观念放在一个 “收敛 ”的哲学基点上,向所有不同的科学 知识和文化领域 “发散 ”。

13、罗蒂就是沿着一条自然主义的路线,从后 现代主义的语言哲学的基点出发,试图彻底地变换 “现代 ”哲学的传 统框架,导向真理的合理性在于词汇工具选择的适当性的 “拟文学哲 学”主题。不言而喻,把自然主义与认识论同构,并在这种同构中转 换哲学的 “基点 ”和“趋向”,正是典型的后现代性的选择。在这里必 须强调指出的是,在后现代科学哲学中,对科学理性的唯一独尊地 位的挑战,对科学理性绝对化的审视是必要的。但是,试图通过泛 文化的消解途径将科学哲学解构成为各种社会学的、历史学的或文 学的研究,从而取消科学理性则是不可能的。 4十分明显的问题 是,后现代的 “解构 ”战略是双刃的。一方面,在解构的过程中,

14、人 们不得不使用被解构的范畴,这就是德里达所谓的 “在删除的基础上 写作 ”。另一方面, “解构 ”永远是不完备的,因为意义从来是不完备 的。因此,任何一个解构过程都蕴含着另一个新的对自身的解构, 从而包含了一个对永恒自讽的批判因素。当一个本文一旦被看作是 完备的时,就立刻面临着解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逃避解 构。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理性是永恒的,但表现科学理性的模型 或范式却永远在不断地解构和建构之中,是不断的 “再语境化 ”的过 程。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承认科学理性是具体的和相对的,是依赖 语境和历史地被决定的,但那种片面地摒弃理性,否认一切权威, 玩世不恭和强调反讽等等的功用,并不与后

15、现代科学哲学直接相 关。后现代科学哲学是基于后现代影响之上的一种新的科学价值观 和科学方法论的趋向;它不是后现代性的简单重复,而是后现代性 符合了科学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科学哲 学才不会是 “科学的泡沫 ”。所以,一方面高举科学理性的旗帜,另 一方面扩张科学理性所展示的后现代形式、层面、方式和疆域,就 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后现代科学哲学的趋向特征。从这个角度看,后 现代科学哲学使人们重新审视或重构科学哲学的地位和理论框架, 重新反思它的本质和特性,就具有着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了。 二、后现代科学哲学的趋向特征后现代科学哲学作为科学哲学运动 的一个整体的发展趋向,它的最集中的趋

16、向性特征是科学主义与人 文主义,英美哲学与大陆哲学之间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互接纳和合 流。不过,这种整体的相互接纳和合流,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趋向 性特征得以展开、显现和完成的。在这里,我们主要强调以下几个趋向特征,以说明后现代科学哲学的特点。1.消解主体,建构关系把科学哲学的视角从任何对象主体的单一层面或问题移开,而转向 各种复杂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建构,并从这种关系出发而不是主体出 发去阐释意义,以彻底地消解主体的传统形而上学性质,成为后现 代科学哲学的一个本质的趋向特征。在测量问题上,强调测量结构 关系的实在性,而不是单纯测量对象的存在性;在指称问题上,注 重指称关联的多样性和意义的丰富性,而不是

17、对指称对象进行本体 论的断言;在真理问题上,突出理性解释的内在的逻辑可能性,而 不是认识主体与对象主体之间的符合性等等,就是这种后现代科学 哲学趋向特征的典型表现。后现代科学哲学趋向,正是要通过对主 体的消解和对关系的建构,以消除对传统形而上学终极本体的寻根 问底和本体论断言,从而打通一切科学哲学问题之间可以联结的可 能通道,以摧毁在科学哲学的对话中各种派别、立场、传统和疆域 之间的壁垒,形成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大融合的趋势。H.普特南作为具有强烈后现代趋向的科学哲学家,他对 “指称因果论 ”解释的转 向,就鲜明地说明了后现代科学哲学 “消除主体、建构关系 ”的趋 向。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8、 1)在普特南看来,作为原因的是事件(关系),而不是对象客体(主体)。比如不能再讲 “父母 是孩子的原因 ”,而是讲 “生育事件是孩子出生的原因 ”。或者一般地 讲,某状态是另一状态的原因。( 2 )事件是否一致不能由描述事 件的语句中读出,因为在逻辑上不等价的语句可以是对同一事件的 描述。由此可见,其一,因果性是不同事件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独 立客体之间的关联。在这里,事件消解了客体,关系代替了主体。 其二,事件可以由不同的语句描述,而不必拘泥于这些语句在逻辑 上是否等价。因为这些语句不是对对象的主体性的描述,而是对关 系的描述,所以,它可以是丰富的和多样的;它的意义恰恰在于等 价或不等价关系

19、语句之间的相对性或相关性,而不是本体性断言之 间的绝对性或排斥性。这显示了 “消除主体、建构关系 ”在科学说明 中的某种优势,故此,普特南认为主体的本体性约定是一种 “非常不 幸的概念”。(3,p.260)普特南正是通过对对象客体的主体存 在性的弱化或消解,实现了关系的本质作用;同时,强调了关系是 在不同的语境中建构的,而不是绝对地、唯一地存在着的。也就是 说,应当放弃那种认为 “事件具有自我同一结构的思想 ”。( 3, p.69 )不难看出,在对指称因果论的阐释中,普特南思想的后现代趋向已经跃然而出。后现代科学哲学的这一趋向特征,一方面不承 认主体性或对象性的唯一性,渴求在建构关系基础上的多

20、元性或多 样性;另一方面,又要求求解在不失去多元性洞察的前提下,将事 物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前者要打碎本体偶像,消除唯一独尊的绝对性地位,给人们以解放;后者是要建立整体论的视角,在要素的相 互关系系统中把握事物的运动。在这里,后现代的多元分层和分维 透视与整体的统一和概观,正好形成了方法论上的互补,从而使得 “消解主体、建构关系 ”的后现代趋向特征具有了普遍的方法论的地 位。 2.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后现代科学实在论与现代实在论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限制了在语言框架中 对“实在”或“存在”之类语词的纯形而上学的断言,而后者则更多地 诉诸于语言与世界之间的一致性关联;前者试图消

21、解对应论,而后 者则在符合论的基础上去探索理论实体的对应指称;前者强调的是 内在的可接受性,而后者注重的是对应的趋同性。W塞拉斯在关于原子存在性的讨论中,认为满足了分子概念的理论框架的充分条件 决定了对分子存在性的断言,就是对应论的后退或实在论的“弱化”,成为后现代科学实在论的一种趋向表现。这种 “弱化”的一个重 要特征,就是在科学哲学的语形和语义分析中引入了解释学、修辞 学以及语用学等等的说明方法,从而在方法论的基础上奠立了科学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相渗透与融合的基底。正象 “弱”实在论更趋向于 后现代性,而 “强 ”实在论更趋向于现代性一样; “弱”反实在论更趋 向于后现代性,而 “强”反实在

22、论更趋向于现代性,它们在后现代性 的意义上 走到了一起”所以,E麦克姆林深有体会地讲: 反实在 论在语调上是反实在论的,但他们的立场却常常与科学实在论的大 部分基本立场相一致, 这就给出了一种弱的反实在论的立场。”(5,p.40)换句话说,后现代性在科学哲学中的渗透,使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论争变得更加微妙,特别是 “弱”实在论 与“弱”反实在论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不清。因此,有人甚至认 为 范 弗拉森的构造经验论实际上是一种实在论的形式,而他的科 学实在论事实上是一种经验论的形式。”6总之, 这深刻地表明了在本体论上不断地远离或剥离,而在方法论上却不断地接近或结 合的后现代科学哲学的本

23、质趋向。需要注意的是,令科学实在论与 反实在论可相互渗透或融合的一个重要的基点,在于他们都反对在 本体论上无限制的后退或还原,而主张一种相对的、有限的可还原 性。正是这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他们之间谈话的同一基 础,譬如“经验实在”、“语言实在”或“语境实在”的可能的共同立场, 即他们都可以在经验实在、语言实在或语境实在的前提下去进行对 话,而将本体论的追寻暂且 “悬搁”起来。可见,从绝对本体论的承 诺走向相对本体论的分析,从绝对的基础走向相对的前提,从标签 式的阵营分类走向可通约的方法论差异,即从对绝对性的解构或消 解去把握相对的一致性,是后现代科学哲学走向的必然。在这一点 上,普特南的

24、指称观念同样是有代表性的。在他看来,在语词和指称之间是 “因果地相关的 ”,而不是 “语义地相关的 ”。( 3, p.284)如果说因果语义的相关性是存在的”那么分析语义的相关性则是 “虚无的 ”。但是,指称的因果性并不意味着指称的对应还 原,这里不存在任何绝对性。对于任一可选择的正确的世界描述都 不能绝对化,因为根据指称因果性,可选择的适当描述是多样的。 更重要的是,存在着不可还原的或自足的 “语义事实 ”。对于任何特 定的语义事实来说,不承认它们存在特殊的本体论的特权。因为任 一语义事实都是来源于它的特定的语境或语境关联,而不是直接对 应于任何可还原的对象。在语境的意义上讲,语义事实具有它

25、的 “偶 然性”,而不是绝对唯一的存在性。所以,强调指称的可还原性和语 义事实的不可还原性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追求 “没有绝对性的实在 论”。正是这种反还原性、反绝对性的立场,给出了后现代科学实在 论的定位,并架起了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进行对话的桥梁。所 以,普特南站在后现代的立场上声称: “如果科学实在论是科学 帝国主义(物理主义、唯物主义),那我就不是科学实在论者 ”。 (3, p.492) 3.对心理意向性的文化说明在科学哲学的说明中,试图避免任何意向性的概念是没有任何出路的。事实上,客观 的意向概念就是解释的或说明的概念。因为,孤立于任何科学共同 体来谈论“真的”、“有意义的”或“可确

26、证的”是无意义的。科学表述的 规范特性只能是被语言共同体认可的表述特性,这一点是不言而喻 的。所以,这种依据语言共同体的科学说明本质上是一种 “文化的说 明”。在这里,评判合理与否的判据在于共同体的最大限度的认可和 范式案例的充分性。这是一种类文化的、非引证性的说明,因为在 这种说明中, “正确的客观特性在于与文化相对特性的一致性 ”。(3,p.324)换句话说,在说明中,公众语言的意义就在于文 化的相对特性,而任何可保证的科学论断都必然会由文化的相对特 性来加以解释,从而展示后现代科学哲学说明的文化特性。我们必须看到,一方面,这种说明的文化相对性是客观 的;另一方面,这种文化的相对性概念与可

27、能世界的类似性或相似 性有关。因为说明的可能状态与实际状态的相似性,涉及到了共同 体的整体心理意向的趋势。共同体的认可是共同体的整体心理意向 的实在说明,范式案例的充分性则是心理意向的完备性的表现形 式。所以,文化说明的相对性包含着文化的或共同体的整体心理意 向性;同时,这也是一种实在的心理意向性。可见,在文化说明的 意义上,规范的概念包含着相对的、心理意向的和客观的(实在 的)不同层面,并且它们具有一个整体的结构系统。后现代性的文 化趋向深深地嵌在了范式说明之中。另外,这种文化的、非引证性 的说明框架是与解释学的、修辞学的说明相一致的,都是对以传统 实在论和逻辑经验论为核心的现代科学哲学趋向

28、的反叛,并也由此 确立了后现代科学哲学文化说明的趋势。 三、后现代科学 哲学的走向后现代科学哲学的走向决不是偶然的,它是后现代性与 科学哲学自身求解难题的愿望相结合的结果。因为,当中性观察者 被消解,独立事实被清除,所有实验都不能不渗透着理论的时候, 导致了科学作为 “自然之镜 ”的单纯概念的丧失。因而,对科学的理 解和认识被刺激或被推向了科学之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心理 的层面。那么,在纯粹的科学主义被解构之后,从一个什么样的基 点上去求解科学哲学的难题呢?或者说,如何把科学之历史的、社 会的、文化的和心理的层面统一到一个不可还原的、整体的基点上 去呢?后现代科学哲学家们把目光自觉而又不自

29、觉地投向了 “语 境”。近年来,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家们广泛地提出了语境论”(contextualism)的科学实践观,把它作为一种超越以逻 辑经验主义为核心的现代科学哲学的趋向选择,显示了强烈的后现 代科学哲学的走向 7。语境论是反基础主义和反本质主义、消解绝对偶像和对应论、排除唯科学主义等等的必然产物。它在科学 实践中结构性地引入了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心理的要素,吸 收了语形、语义和语用分析的各自优点,借鉴了解释学和修辞学的 方法论特征。因此,它是一个有前途的、可以融合各种趋向而集大 成的倾向。科学哲学论题的语境化是一般后现代走向在科学哲学中 的具体化,它正如查尔斯 詹克斯指出

30、的那样:后现代实践的语境化 是后现代走向区别于现代走向的标尺,即 “现代论者和新现代论者试 图强调对问题的技术的和经济的解决,而后现代论者则倾向于强调 对他们发明的语境的和文化的附加物 ”。81.语境论作为后现代 科学哲学走向的方法论倾向,具有着超越特殊证据的横断性。语境 论对于传统方法论的客观论所存在的理论难题,具有特定的消解作 用。因为根据语境论,在超越理论选择和特殊方法的科学共同体之 间和共同体内部的一致,不仅仅包括证据的一致,而且包括:(1)要求运用超经验的原则,例如特定理论的先在约定、 日常信仰、形 而上学观念、启发式的方法论实践、实用优点以及个人或社会的价 值等等;( 2)要求共同

31、体内存在必要的论争和必备的折衷。 语境 论者之所以坚持这些原则,是因为证据本身并不必然导出特定的结 论、假设或新的方法论,它具有着给定理论背景的狭隘性。而这些 原则作为具有横断性的方法论要求,可以使给定证据在更广阔的语 境中确定它的意义和功用。另外社会语境(特定科学研究纲领的传 统及相关社会的传统)是这些原则的重要根源,并潜在地决定了这 些原则不可避免地嵌入语境的判断和评价之中。不过,科学实践的 社会语境是重要的,并不隐含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在科学判断中是直接的和始终如一地起作用的。事实上,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同的原 则和要素具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不难看出,一方面,语境论所包 含的超经验的原则表明了

32、语境的整体性。或者说,科学实践的本质 乃在于它的整体性,而不是孤立的行为性或单纯的经验的对应性。 另一方面,语境论隐含了围绕特定科学方法或理论所构成的一致常 常是一种局域的、相对的一致性。然而,这种局域性却意味着普遍 的语境的结构性。首先,从语境是特定语词、话语或段落的上下文 的形式关联及其意义映射了某种对象世界的特征来看,从内在和外 在的结合上体现了如下结构:9 意义I语形义用I主体I理论背景 会背景史背景其次,从语义的构成性及心理操作的表征性来看,语境是现象的 和经验的、情感的和理性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表征的和非表征 的统一,它显示了如下结构:命题I命题态度I心理状态 心理表征心-理操作

33、再次,从语境理解是一种具体性的意义创造,术语 优选是一种趋向性的意义创造,语义批判是一种方法论性的意义创 造来看,语境特征决定了词项的分布和选择,并导出了这样的语境 关联结构(见下页): 2.语境论作为后现代科学哲学走向的方法论 倾向,是与在科学哲学研究中引入科学修辞学方法紧密相关的。在 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之后,解释学已经不再简单地与解释本文的特 殊厂词项选择门II词项分布II II语境特征1词项结构一I 语句态度II词项表征IIIIL词项意义 场”相关,而是与理解实践(practice of understanding )相关。也就是说,它所关心的不再是把世界表征成 “它所是 ”,而是关心在

34、特定语境中人们所面对着的不理解的东西, 即理解实践。所以,作为后现代主义的解释学的核心,就是具体地 设定说明论述(discourse )和叙述(narrative)。但人们必然要 问:什么是论述力量的源泉? 论述所提供的世界意义是什么?什么 是叙述的历史、社会、文化和心理的隐含?等等。这种提问的展 开,不可避免地在方法论的选择上导致了修辞学意义的突出,引发 了由“解释学转向 ”向“修辞学转向 ”的过渡,使科学修辞学作为一种 不可或缺的手段或途径被引入了科学哲学的研究。科学修辞学方法 的引入是后现代科学哲学之后现代性的集中体现之一,它奠定了后 现代性的方法论趋向在科学哲学中存在、扩张和发展的可能

35、性的基 础。可以这么讲,没有科学修辞学在科学哲学中的渗入和展开,后 现代科学哲学的生成是不可能的。正是科学修辞学方法作为后现代 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在科学哲学中的应用,使语境论得以现实化, 并成为后现代性主题可以在科学哲学中贯彻的途径。修辞学之所以 能在科学哲学中产生强烈的渗透力,一个重要的理论原因就在于, “修辞学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使各个学科可被概观的视界。作为 一门学科,它具有解释学的任务并生成知识;作为一种视界,它具 有批判和解放的任务并生成新的观点 ”。 10所以,在科学哲学发 展中的科学修辞学转向是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转向,是后现代特征在 科学方法论中的新的实现。它的现实意义就在于:第

36、一,象逻辑方 法一样,修辞学方法为现存科学学科和科学理论分类的形成,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它为新的学科、理论模型和解释逻辑的产生及扩 张,提供了可能的创造空间。第二,修辞学方法在一个特定的科学 空间或领域中,使得分析活动具体化,从而使人们可以为科学论题 给出相关事件的趋向图景,而不仅仅是事件的状态图景。在这里, 蕴含了修辞分析的多层意义、功能的目的性,对于突出科学研究的 特定效应是极其关键的。第三,修辞学方法可以采取操作逻辑(working logic)的形式,以便在 前逻辑”的意义上,构建可算作合 理推理的结果。这是一种外展臆断推理,它创造性地设定了一种可 解释的说明,而且根据这种说明,相关事

37、实将是可被发现的。第 四,修辞学方法可将各种分析战略(如综合、分析、科学美等等) 嵌入特定的论题,或在不同的科学论题中引入修辞分析,从而使修 辞学的分析战略或分析方法在不同的论域之间构成由此达彼的桥 梁,以致易于使一种科学论述过渡到另一种论述。第五,修辞学方 法的 “论述战略 ”是发明,而之所以把发明看作是修辞学的功能,就 在于通过科学发现和科学证实的关联背景,扩展了修辞学与科学推 理的关系,即依赖于修辞学的情态,重构了两种关系域之间的区 别,并消除了在发现与证实之间绝对的逻辑断裂或不可通达的不对 称性。 11总之,正是以上各个视角的充分运展,使修辞学方法 将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心理的要素

38、渗入到了科学研究的语境 之中。所以,有人主张 “要提高人们对修辞学方法的认识,从而使不 可还原的社会的和共同体的一致性探索,能够获得更社会化的说 明”。( 10, p.55) 3.语境论作为后现代科学哲学走向的方法论 倾向,是科学(逻辑)理性与境遇(情景)理性的统一。在修辞学 的意义上讲,科学论述是 有理由”(the reasonab的而不是 有理 性”(the rational)的论述。 好的理由”是在具体的科学交流、论争 和劝服的语境中历史地产生的,它超越并扩张了严格的形式逻辑的 先验标准,是在特定社会、文化和心理状态下作出的有意义的判断 和分析。所以,科学论述的构造与评价并非唯一地建立在

39、形式的逻 辑分析基础上;单纯具有形式有效性的论证,从来不是修辞学意义 上的劝服。而且,在科学的论争中,人们反驳的常常是某些论证的 理由,而不是论证本身的形式操作或逻辑标准。因而,形式化的逻 辑标准对于建构和评价科学主张是不充分的;同时,也不意味着超 逻辑形式标准的修辞学的思考和行为,就一定是非理性的和不合理 的。不言而喻, 后现代科学哲学的语境论是要通过对境遇理性 ( positional rationality )的突出,解除单纯形式理性的独裁和 羁绊,把科学理性溶入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心理的现实之 中。所以,境遇理性是一种追求在修辞学意义上有 “好理由 ”的“批判 的和相对化了的理性 ”,“是语境的后现代形式 ”。( 8, p.26 ) 之所以这样认识问题,是因为在具体的境遇中,境遇认识取代了单 纯的认识论分析,厚重的、多层面的 “理由 ”评判消解了单薄的逻辑 预设的价值分析,使境遇理性成为语境的具体性、整体性和结构性 的功能表现。所以,后现代科学哲学不是语境的非理性化,而是理 性的语境化,它将在理性语境化的基底上,把对科学的认识论的论 述转换成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心理的论述,并由此把科学哲 学全面地推向下一个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