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概论笔记(整合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775873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社工概论笔记(整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社工概论笔记(整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社工概论笔记(整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社工概论笔记(整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工概论笔记(整合版)(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一、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1、助人活动2、科学性(有理论指导,工作态度的客观性,工作方法的科学 性,有效性)二、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制度三、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1、什么是专业?理论体系、专业权威Greenuond :社会认可、伦理守则L专业文化职业Freedsom: Y知识与技能问公众提供咼质量服务2、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满足他人需要、利他主义、建构性3、 中国的社会工作(处于初步化阶段):行政性、半专业化(1) 专业知识方面:专业化程度不高(2) 实践领域:社会福利服务行政化四、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五、对社会工作的多重释义1、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

2、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 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其本质 是一种助人活动,特征是提供服务。工作对象:案主工作目标:治疗、发展2、方式:助人自助价值观:利他主义服务提供者3、社会工作的要素:“社会工作者I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4、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普通社会工作Y实际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5、西方社会工作的阶段:志愿一行业一专业第二节社会工作的性质( 学科属性)、社会工作的性质(学科属性):社会工作的科学性社会工作的实务性(强调实习的重要性和督导性,案例和面试) 社会工作的综合性二、社会工作的科学性:1、社会工作与哲学:哲学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2、社会工作与社会

3、学(1)联系:r社会学有助于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V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I社会学为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参 考(2)区别:(研究领域: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更广泛,包括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目的是揭示社会客观发展规律主要任务:社会学主要解释社会,社会工作在于参 与实践,解决社会问题知识领域:社会工作的知识领域更为广泛3、社会学与心理学(个案工作)区别: 严 社会工作: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帮助案主,强调助 人自助,发展案主潜能。心理学:借助于药物帮助案主,用技术和手段治疗,个人层面,精神无意识。4社会工作与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突出文化层面,帮助了解文化,理 解文化的

4、多样性,多元性四、社会工作的特点服务性(本质) 客观性(社会工作者与案主有专业关系工人际关系)补救性与发展性I批判性与建设性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和领域社会工作的对象1、基本对象(最根本、最重要):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定义(李迎生):在社会中处于较差的社会地位, 缺乏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满足个人和家 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需要给予帮助和支持的群体。2、扩大对象:公众、机构、社区广在生理上有残缺的人公众(李迎生)在心理上有创伤有障碍的人在社会关系上出现了不适应或对立的- 个人和群体社会工作的实施领域1社会救助领域:针对有经济困难,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给予 的生活保障2、社会保险领域

5、:因为失业、疾病等生活有困难,按照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给予的保障3、家庭服务领域:帮助解决家庭成员的一系列问题(家庭暴力,女性受歧视)4、儿童青少年服务领域:儿童抚养,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解决他们的意识偏差5、心理卫生服务领域:解决人们因生活变迁而带来的不适应问题6、就业服务领域:就业规划、就业培训、就业指导以及管理问题7、老年人服务领域:老年人增多,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向健康方向发展8、社区建设领域:帮助社区居民开展社区活动,培养社区成员的共同体意识,以及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 凝聚力9、退伍军人服务领域2、3、社会工作的分类按任务分类:按年龄分类:按目标分类:改善物质生活Y协调社会关系-儿童

6、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治疗性社会工作 Y预防性社会工作.发展性社会工作2、2、4、按方法分类:直接社会工作彳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 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行政 社会政策四、社会工作者1、含义: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般特征: 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 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员;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这些专业方法可2、能是由国际通则所确定的,也可能是根据本地经验发展出来 的。3、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 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资 源获取者;政策影响人。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主要功

7、能、功能的涵义:功能:指一个有机体的不同组成部分对维系该生物体所作出 的贡献。(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马林诺 夫斯基、帕森斯)1、功能的类型:r终极功能与中间功能 社会系统理论: 正功能与反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三、社会工作对工作对象的功能:(1) 治疗功能:解决困难与问题;(2) 助人自助:促进人的发展(助人、救难、解困、发展)四、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1) 推进社会公平;(2) 促进社会整合,使社会资源、社会关系得到合理配置;(3) 维持社会稳定;广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方式: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L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秩序社会工作的功能(叶楚生):保障个

8、人生活,促进社会安全;维护个人人权,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个人活力,增进社会财富与安定社会经济;发扬人类互助精神,实现社会公道,促进世界大 同。思考题: 么是社会工作如何理解社会工作的性质社会 工作的特点社会工作的工作对象社会工作的 分类社会工作的功能。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发展第一节 产生与发展、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1、社会经济条件:(1)经济背景: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 展,但也使更多人面临失业,失业人员主要通过家人、国家、 慈善团体、他人的帮助打破了分散式的体系,要求社会保障 做到制度化和社会化,以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2)社会基础:对立阶级的产生,社会矛盾的丛生,社会

9、结构的变化。2、思想来源:(1)古希腊、古罗马认为财富的分配要公平,分享幸福 观;(2)基督教与博爱思想;(3)人本主义思想天赋人权思想、社会工作的萌芽期 志愿性的社会工作一)伊莉莎白济贫法 (1601 年)1、背景:教会的一种救济责任无法承担T政府承担2、主要内容:(1)每周征收济贫税,救济贫民;(2)规定了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每个公民对于贫困亲属、家人都要进行救济;(3)在救济对象上,指出生在本区或在本地居住满三年;(4)救济方式:院内、院外救济-t:健壮贫民:强迫进 入感化所,通过工作进行救济;不能劳动者:进入救济院,对其 实施救济; 失去抚养人的儿童 : 政府鼓励对其进行领养或寄养, 进

10、 行救助。3 、意义初步建立了救济工作制度,救济工作方法,是西方救济立法 和贫民救济事业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该法的颁布对社会福利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社会财富实现 了再分配;该法尝试用个性化的方式解决问题,为今天个案工作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4、缺陷: 政府为贫民介绍工作,强迫进入感化所,可能会干涉 公民自由,对于不能劳动的贫民通过院内救济可能会使其养成依赖性。5、启示: 缓解了贫民物质上的贫困,政府在救济中发挥了关键 性的作用,形成了一套社会救济政策,并起到了显著作用。二)、德国的“汉堡制”和艾尔博福制1、1788 年“汉堡制”主要内容: 救济方式 为失业者提供工作,对沿街乞讨者无业游民进行依法

11、取缔,贫苦儿童送入职业学校学习,患 病者送入医院进行治疗 目的是 消除其依赖心理2、1852 年“艾尔博福制”(1)主要内容:将整个城市分为564段,每段设立监督员、监察员、救济员 ; 救济员的责任: 发放救济款款项(得到确认后, 才能进行救济),做好贫穷的预防工作; 将每个区分为 14 段。(2)评价:分类救助、助人自助的思想和济贫法一致 汉堡制的实施使救济工作更趋组织化和科学化; 艾尔博福制进一步修正改良了救济制度,完善救济 工作方法,也对各国社会救济制度的建立产生了积极影响。(3)启示: 社会工作首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然后向其他 地方发展延伸, ,从而使各地区的社会工作都各有特色。(三

12、)、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1)背景: 1883、 1884、1889 年分别颁布了对疾病、工伤、 失业的保险方案。(2)主要内容 : 国家以立法的形式规定,由国家、雇主、劳动 者共同筹集资金,当遇到年老、疾病,收入遇到 困难时,按一定标准给予基本的生活保障。(3)特点: 社会保险具有预防性; 社会保险中, 双方为平等的契约关系, 而社会救 济中,双方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社会救济的实施对象为弱势群体, 而社会保险为 公众。(4)评价: 表明社会工作行政开始完善; 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奠定了 组织基础和制度基础。(四)、慈善组织会社(1)背景:由于工业革命的推进,失业人数增多,当时社会

13、的济贫制度的实施不尽人意,各种具有不同目标的社会服务组织不 断涌现,向失业者和贫民提供帮助,推动了民间社会救助组织的发 展,社会救助事业得到发展;1860 年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在伦敦成立,它是协调政府与民 间的慈善组织。(2)主要内容:将伦敦分为若干个区,每区成立分区机构, 负责全区的救济工作和救济事务; 对于申请的各个案件进行登记,设立咨询部,以供慈善家进行调查和收集,以免出现职业乞丐; 各个区的救济员,应该对申请救济的各个案件进行详细的个 别调查; 通过提高救济款项的配额,更好的满足申请人的需要。(3)评价:发展了一套专业化的工作方法,确立了服务到个 人的思想; 派友好访问员到案主家中进行

14、专访, 推动了个案工作的发展; 提出了分类合作协调方法,为社区组织工作奠定了基础。(五)睦邻组织运动( 1)背景: 由宗教、社会科学研究者发动,希望通过社会工作的方法进行调查,以便更好的解决社会问题,让受教育者和贫民共同生活在一起, 实现政治上的平等、 民主, 解决贫穷问题。(2)主要内容:英国 1884 年由巴奈特成立的“汤恩比馆” ;美国 - 由亚当斯密创建的“赫尔馆”(3)实质: 是一场社区改良运动,主要发挥社区在贫民救助中的作用,鼓励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志愿者深入服务活动中,为贫民提供服务,在服务中,不仅提供物质帮助,还在于改善人际关系,提高案主精神文化生活水 平。(4)评价:首创了以

15、社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工作;开创了社会工作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范例; 在社会工作的目标上,注重个人与社会生活的完善; 社会工作可以以整个社区为工作对象, 目的在于谋求 社区福利水平的提高。三、社会工作的发展期1、20 世纪早期社会改革阶段以立法形式干预民众生活,社会福利得到发展,实施社会工作的手段和方式也得到发展。2、1929 年以前,社会工作专业化( 1)专业伦理:开创者芮奇蒙社会诊断 意义: 第一次将社会工作作为独立的方法进行研究; 第一次提供了社会诊断的五种模式; 提出一系列原则,以及在社会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伦理 规范。( 2)专业教育组织: 向多元化方向发展3、30 年代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16、:中央政府开始担当社 会救济、社会保险的责任。贝弗里奇的报告:普遍性原则、最低标准原则、保费共同分担 原则、统一管理原则、分类保险原则。四、社会工作的成熟期1、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1)1951年泰勒:社会工作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大学到研究生, 不仅有理论,还要具备实务性、技术性;贝穆:哲学、价值、伦理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五种核心 课程:个案工作、团体、社区、行政、社会工作研究;本科到博士 的连续教育。2、专业组织:美国:实务社会工作组织,社会工作教育组织第二节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与社会救助常平仓:政府低收低卖仓储救济:-社仓:鼓励民间捐赠粮食I义仓:政府或富农储存粮

17、食二、解放以前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状况1、社会政策与社会行政方面 2、社会组织与社区发展:乡村建设运动 因素:内部:绝大多数人在农村,生活贫困 外部:经济危机理论:晏阳初:“民族再造思想” i梁濑泯:“乡治组织”模式:区别定县(晏阳初)(邹平)梁濑泯政府关系上对政府依赖性小,主要来 自美国民众捐款对政府依赖性大,经费主要 来自政府支持指导者思想 文化背景西化倾向保守倾向对农村的认 识中国农民愚弱贫私不重视土地的作用,没有意 识到土地问题具体措施针对愚弱贫私进行改造,“师法古人”评价:积极方面:重视农村在中国社会的基础性地位,仍旧有合理意义;鼓励知识分子投身农村,科技下乡,提升社会福利,为农村 注

18、入新的活力;运用社会调查方法研究中国农村社会。消极方面:站在政府一边改造农民,与农民是根本对立的; 邹平模式对政府的依赖性大; 没有根本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缺乏对中国农民的尊重。3、社会工作实务:主要在医院4、社会工作教育领域三、改革开放前1、主要内容: 社会保险(1955年形成比较完整体系); 社会救助(典型院内院外救助方式); 优抚工作; 农村福利(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一定的教育经费)。2、特点:政府包办、专业社会工作诊断3、模式: 行政性:J单位制1街居制 半专业化:从业者:主要是行政干部(非专业)服务机构:行政部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4、功能:对社会上最困难的群体的基本生活起到

19、了保障作用; 政府可以调动社会资源解决当时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造就了当时一代人的奉献精神,保证道德水平,减少社 会问题的产生,促进了社会的和平稳定。四、改革开放以后1、必要性:政府职能转变;单位职能转变;家庭职能转变(由社会福利承担养老功能):邻里关系衰微2、模式(转型时期)::政府通过社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不同模式并存:社区承担互助功能,为人们生活提供帮助社会福利机构不断增加,推动专业化发展政府:行政性、半专业化不同专业服务水平并存:3社区:属互助服务,不是专业社会工作社区福利机构: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社会工作:原因:是工作对象变化的要求是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形成方式。 策略:依据原有的社会工作

20、体系,推进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注重案主文化生活了解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社工的评价。3、社会工作教育的恢复与发展4、未来发展:在重要领域;注重社会工作价值思考题: 简述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比较中西社会工作产生的异同点; 结合内容评述济贫法的重要意义; 举例说明慈善组织会社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评价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贡献; 简述芮奇蒙德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贡献; 简述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意义和策略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一节价值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工作与哲学的关系 一般哲学;专业哲学;专业伦理二、价值的地位与作用1 、价值与价值观价值: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

21、,包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 定,它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2 、价值与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变 早期社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把救助看成是一种施舍,是对 受助者的怜悯,它承认和容许受助者的羞耻感及不平等意识;正式社会工作:在价值观上抛弃了早期的尊卑意识,承认人 们之间是平等的,应互相帮助;专业社会工作:以知识和科学为基础,强调责任,案主被放 在中心位置。3 、地位和作用 从社工产生的历史角度看:社会工作是一种与价值紧密相连 的职业; 从其总体特征看:价值是社会工作定义和存在的基础; 从其从业人员的关系看:价值是理想社会工作者生命意义的 重要组成部分; 价值影响到社会工作方法和技

22、术实务的选择。偏差行为的青少年的修正:当面对质;小组工作(游戏、竞赛、辅导第二节 价值体系、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夏学鉴:社会价值(基础)、目标价值、 手段价值、职业道德(伦 理价值)、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P47)戈登: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比斯台克:泰彻三、国际社工界认可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与基本原则1、社会工作价值观:为案主提供专业优质服务,把案主利益放在第一位; 谋求社会变革,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代表弱势群体;J 强调案主的个人尊严和价值;注重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性; 从业人员要讲究诚信原则,忠实于案主;-注重能力的提升。2、基本原则:接纳案主,不能歧视拒绝案主; 尊重案主,维护其正当权益; 尊重案

23、主的个别差异性;J保障案主的自决权和知情同意权;j尊重案主的隐私,为案主保密,在必要情况下透露案主 的信息;不能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在案主的身上, 采取不批判 原则。四、社会工作中的价值冲突社会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专业价值观内部的冲突;专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案主自决);案主价值观和社工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五、中国社会价值观体系社会价值:社会承担个体社会化的责任;供养的责任(社 会以各种方法维护个体基本生存的需要);发展 的责任(社会提供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保护 的责任专业价值: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尊敬人; 专业伦理;操作守则:价值,知识,技术的统一。第三节专业伦理、作

24、用(为什么) 用来规范从业者言行, 它是社会工作者自我约束规范的道德 准则,维护本专业的原则和权威; 提高服务质量, 让公众评判该专业的实施效果, 以达到社会 的公平正义; 它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工人员基于伦理守 则,相互交流,提高认同感归属感。二、内容:社工对案主的伦理责任:尊重案主的权利,公平的服务于每一 位案主,为案主保密,尊重案主的自决权和知情同意权,挖掘案主的 潜能;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尊重同事, 与同事合作, 接受同事的咨询, 服务的转介,共同遵守社工的专业伦理守则;对社会工作机构的伦理责任:接受机构的督导、教育、培训, 信守社工机构的政策;作为从业人员的伦理责任:

25、约束自己的不正当行为,提高自己 的实践能力,讲究个人道德;对本专业的伦理责任: 保持专业的完整性, 促进本专业的发展, 对本专业进行研究和评估;社工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 : 维护社会的公正,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三、特点: 案主利益优先; 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约束与鼓励并重; 权威性Eg:美国:对案主的承诺、自决、告知后同意、服务付费、接受培 训、提高能力、利益冲突、隐私保密、性关系、肢体接触、性骚 扰、诽谤语言、缺乏能力的案主、服务的中断。四、伦理困境:王思斌: 保密问题情理法问题价值中立或价值介入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自决权与知情同意顾东辉: 目标冲突所导致的伦理困境忠诚冲突所导致的伦理困境责

26、任冲突所导致的伦理困境角色冲突所导致的伦理困境利益冲突所导致的伦理困境五、伦理选择:西方:保证生命权培养案主的独立意识和自决意识维护 社会的公正原则尊重案主的隐私,为案主保密忠诚原则中国:保护生命全权尊重案主的自由自主原则完全平 等与差别平等原则最小伤害原则改善生活质量的原则隐私保 密原则真诚原则思考题: 简述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简述比斯泰克社会工作价值的主要内容 国际社工界共同的价值观及操作守则 述社工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 简述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和如何选择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20世纪20年代)儿童引导运动、精神分析洪流1、主要内容:潜意识;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27、;人的心理发展阶段说:性心理 心理防御机制:厂压抑:减轻自我焦虑,忘记痛苦;退化:以行动或借助行动回到以前拥有的快乐时光;I退缩:以逃避困难的方式寻求安全;|白日梦:通过幻想满足个人不能实现的目标; 补偿:通过表现自己某一方的才能来掩饰另一方的不足; (转移:将愤怒不满转移到其他人身上2、实务原则(如何运用):个别化原则:揭示案主早期生活经历; 签订治疗协议:让案主有充分心理准备; 提供安全,可支持的环境 自由联想:找出案主问题的内在冲突,以此为介入口,进行治 疗; 倾听:给案主必要的支持和接纳3、治疗过程: 建立治疗情景(角色分工,计划,时间表); 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对案主的理解和支持)

28、进行治疗性对话(自由联想,广泛倾听,诠释过程)-实质性 阶段4、缺陷:服务人数少,治疗时间长,耗费社会资源二、认知行为理论1、理论来源: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学派2、主要内容: 认知、行为、情绪三者当中,认知扮演中介、协调作用; 个体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 强调内在认知对外在行为的影响,认知与环境的互动。3、实务中的运用界定案主问题: 案主的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通过后天学习可以改变不良 J行为; 案主的问题有其内在性和外在性;如案主的处境及其问题具有差异性。实务原则:,尊重案主个人的自主决定;帮助案主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I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以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助人过程

29、:|确定评估重点:案主的认知、情绪、行为;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在协商基础上建立,结构性的联系)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避免案主对对社工的过分依赖。三、社会支持理论1、发展历史:fBoldy 工具性支持和情绪性支持,CDP(社区发展支持计划)非正式网络 回归自然支持网络Spelter2、主要内容社会支持:指由社区亲密的伙伴、社会网络所提供的工具性的支持 和表达性的支持。:工具性的支持:利用人际关系作为其干预手段以实现其目标(提供有形彳帮助)表达性支持:为他人提供心灵上的支持和情绪上的支持(无形的支持)影响个人社会支持的因素:产个人发展因素:指个人的过去生活经历对现在生活的影响个人因素:个人的人格因素

30、环境因素:开放、封闭实务运用:辽对社会支持网络的评估:结构、内容I结构(指人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职业)r 内容(指谁为你提供的工具性和表达性支持)I具体助人计划四、生态系统理论1、发展历史:芮奇蒙德“人在情境中”、慈善组织会社、睦邻友好运动、“生态 模型”强调案主与环境互动2、主要观点: 个人与环境之间存在与生俱来的互动能力,具有互惠性; 人类的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遵守“适者生存”的法则, 个人的意义是环境赋予的,要把案主的生活环境当做整体看待, 通过 改变系统来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五、增权理论(赋权、增能理论)1、发展历史:Solomon黑人的增能: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2、基本假设:

31、个人的无力感、无助感、疏离感主要是由于环境的压迫和排挤,厂社会优势群体对他们的负面评价;1受压迫群体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经验;*由于宏观环境障碍,使弱势群体产生无力感,难以采取有效行 动。案主每个人都不缺少能力,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能提升案主个人能力; 案主是有能力的,有价值的3、目的:把权力看作是可以改变的4、策略:王思斌:“倡导辩护”卢比判思考(增强评判能力,思考能力)&故事宋丽玉:个人层次:案主感觉自己有能力去解决各种问题-人际关系层次:案主与他人能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并解决问题L环境层次:改变不利于案主的制度性安排,提升案主能力5、助人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社工与案主之间是一种协

32、作的伙伴关系,,肯定案主能力而非缺陷,1-治疗重点是案主与环境的互动六、西方马克思主义1、主要代表人物观点:马尔库塞: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的批判意识开始丧失,出 现经济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奥康纳:两大矛盾t完成资本积累,意识形态本身的合法化 奥菲:福利制度使国家面临瘫痪2、他们的相同观点: 从生产方式或社会结构层次,分析案主问题和各种社会现象, 案主问题是由政治经济结构的社会压迫和异化所带来的; 对传统的社会工作的批判,强调助人的技巧,忽视政治干预力 的存在,认为传统的社会工作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压迫; 提出了改造社会的新的行动方式,即集体行动,进行社会结构 改革; 对西方社会

33、工作的角色和功能进行重新解释,认为社工应当是 改革者的角色。七、女权主义(根植于20世纪60-70年代的妇女运动)1、主要流派的观点:自由派女性主义:男女两性之间没有根本差异,是社会结构、 文化、经济方面给妇女造成的歧视,女性具有理性思考能力,社会公共领域要保护妇女的权利;激进派女性主义:男女性别有先天差异,男性对女性的控制是 妇女问题所在,主张对两性关系进行根本性变革,以此来消除生理心 理上的差异;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强调文化、心理因素对女性的影响,生产 方式对女性的影响,主张变革家庭结构、经济结构。2、共同点:C目标都是为了达到真正的男女平等; 重视女性自身的价值;女性所扮演的角色并不仅仅根

34、据性别来划分,女性有自我实现 的价值;主张通过女性的集体性行动实现社会变迁。第二节儿童行为与社会环境(612y)一、生理发展二、技能发展1、动作技能:动作熟练,协调能力提高,掌握完整动作2、阅读技能:口头上的理解交流内容已远远超过阅读范围3、语言技能: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三、认知发展1、思维发展: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2、感觉、知觉发展:3、注意力发展:注意力持续时间长,范围也扩大4、记忆力发展:抽象记忆能力得到初步发展四、社会性发展1、自我意识的发展:认识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别2、道德的发展:以动机评价人的行为,以自我道德为标准3、社会性的发展:与父母、同学、老师的交往五、社会环

35、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1、社会经济环境对儿童的发育影响很大;2、游戏是儿童理解自己的社会规范、提高社会能力所必需的;3、家庭的教养方式是权威性的;4、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儿童的精神层面产生重要影响;5、学校教育挖掘儿童特长;6、大众传媒使其过早远离童真。第三节青少年行为(1218y)一、生理发展二、认知发展1、思维发展:以理论为指导,抽象的思维逻辑;2、观察的发展:目的性增强,深度和广度扩大;3、记忆力发展:青少年时期为最佳时期,理解记忆能力与机械 记忆能力相结合。三、情绪发展1、两极性特征:1外部情绪的两极性 内向性和表现性并存内心表现的两极性 人际关系的两极性容易移情2、反抗情绪:表现为-心理性断

36、乳受到阻碍,出现代沟和逆反 心理。3、自我调节的方法:自我激励法、转移法、倾诉法。四、社会性的发展1、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2、道德的发展:用伦理道德进行调节;3、社会性的发展:与父母、老师、同学的交往。第四节青年期(1835y)、身心发展:稳定、成熟社会角色:从单身-配偶(过滤-收缩-评价) v从为人子女-为人父母 从为人学生-职业人员、认知发展能力发展:,职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三、社会性发展1、人生观:趋于稳定,道德观进一步向正确方向发展;2、社会观:3、友谊:4、爱情:5、婚姻适应:第五节成年中期(35-65y)一、身心发展1、生理2、心理:

37、成熟性,性格特征发展缓慢;二、家庭生活1、婚姻关系:务实责任超越情感;2、父母与子女的互动:主从一朋友3、亲子沟通三、社会性发展1、人际关系:稳定,广泛,复杂化,协调,谨慎性2、心理适应:保持情绪稳定第六节老年人行为(65-),、身心发展1、生理2、心理3、社会角色】、认知发展1、思维发展:内容偏向社会认知,怀旧,自我中心化增强;2、记忆力发展:记忆力衰退,对过去的事记得清楚;3、智力发展:智力衰退三、社会性发展1、自我意识:生物性自我I社会性自我2、人际交往:范围缩小,向有限性发展十感情体验深刻,结构稳定 I内容变化3、生死观:从恐惧到逐步稳定,从重视到忽视第五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节人类

38、行为与社会环境及其二者关系,、人类行为1、概念:人类为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而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变化,表现出来的活动或反映2、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包括外显行为和内显行为);变 化性(是生长过程和发展过程的统一体);可控制性;发展 性;累积性;复合性3、分类: 按行为是否能被直接观测到:外显行为和内显行为; 按人类行为的起源: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 按人类行为是否正常: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广是否符合统计规律;划分标准: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是否符合行为适应标准是否符合个体的主观体验二、社会环境:1、概念:影响人类行为的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社会系统。2、特点:多样性;静态和动态的统一3、构成:李迎

39、生:卩微观系统:与个人有长期接触的个人、社区组织;I中介系统:在个人所处的微观系统中,发挥中介联结作用的系统 v外生系统:与个人没有或很少有接触的互动关系的系统;宏观系统:对外生系统产生各种影响的文化、意识形态的系统王思斌:广家庭:是人类接触社会环境的起点;学校:(社区:作为人类生活共同体,产生共同体意识朋辈群体:有着大体相同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L文化、大众传媒(儿童成人化)三、关系(回答此问题时,加上二者的概念)1、王思斌: 个体行为要主动适应社会环境, 不断调整个人行为方式,以符 合社会期待; 社会环境影响个体行为; 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不能脱离遗传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人类行为能够改变

40、社会环境,尤其是领导人物、精英的行为、 大众相一致的行为。2、李迎生: 从结构的角度,分析个体与社会的契合程度; 从发展的角度, 分析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看社会环境培养个体的自我规划能力; 从运行的角度, 分析我们面对环境压力时, 是否采取积极应对、 防卫、挑战和奋斗的行为。小结: 总的衡量标准:看多大程度上培养了自尊感、胜任感 第六章 个案工作第一节 起源、发展及含义、发展历史1、萌芽期( 19 世纪- 20 世纪初):T强调个人道德因素T慈善组织会社2、专业化、科学化阶段( 20 世纪初- 20 年代)T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人的影响T社会诊断3、进一步发展阶段( 20 世纪

41、 20 年代- 30 年代)T强调案主的心理因素T特征:强调案主对自己问题的主观看法和解释; 注重分析案主问题所产生的内在心理因素; 主张社工以客观的态度为案主服务,反对把个人 情绪因素带到工作中。4、多元化发展阶段( 20 世纪 30 年代- 40 年代)T强调综合因素对案主的影响T特征:注重从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去寻求案主的问题所 在,即达到“人在情境中” ; 根据客观需要确定工作方法。5、整合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T强调案主的主观性,否认客观标准二、含义1、个案工作:是以个人和家庭为其工作对象,采取直接、面对面 的沟通,与案主建立专业的关系,协调各种社会资源,为案主提供一 对

42、一的服务,目的在于为案主减轻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与社会 良好的福利状态,实现对个人的尊重和肯定的过程。2、与心理咨询、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第二节主要理论模式一、心理社会模式1、背景:起源于 20世纪20 30年代1930 年,汉金斯提出“心理社会”这一概念;1937年,汉弥尔顿提出“心理社会”这一模式。2、主要内容(受精神分析理论影响较大)中心理念:“人在情境中” 该模式是一种将案主的心理状态、 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 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 该模式将有关意识、潜意识、人格功能、人类行为、情绪的有 关知识结合在一起,帮助工作者为案主制定个别化的“诊断与治疗计 划。3、基本假设:

43、 对案主个人成长的假设:认为案主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生理、 心理、社会相互作用,推动案主的发展; 对案主问题的假设:认为案主受到压力的影响,压力可能来源 于案主童年时期的生活,当前社会环境压力过大,案主目前缺乏对问 题的处理能力; 对人际沟通的假设:良好的人际沟通关系是形成健康人格的保 障; 对个人价值的假设:协助案主开发潜能,促进助人自助。4、治疗方法:直接治疗:含义:直接针对案主本人实施的一系列方法帮助案主。I分类:.反思性治疗:双向的交流与沟通I非反思性治疗:社工向案主提供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 案主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厂米取支持方式非反思性治疗:彳采取探索一描述一宣泄的方式I直接影响的方

44、式:向案主直接表达自己的看 法和主张,意见和态度,迫使案 主发生改变。它米取强调一提议 忠告一逼迫案主一干预的五种 方式。间接治疗:通过对案主生活的社区、朋友、亲人的交流方式, 改变案主。5、特点:注重从人际交往的情境中,揭示案主的问题,把目前案主的 状况与童年时期的生活联系起来L采用综合诊断方式:心理动态诊断分类诊断I缘由诊断(对个人历史的考察)6、评价:积极方面:具有开放性,结合了各种学科的优势所在;具有多样性,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具有深刻性; 具有技术性;I具有标志性。消极方面:过于注重案主的过去经历;过于精细繁琐的治疗技巧,花费大量时间二、危机介入模式1、危机的概念:成

45、长危机、情境危机2、主要内容:每个人和群体都会面临危机3、治疗目的:帮助案主减轻压力,协助案主了解压力产生的原因所在,特别是从家庭、社区角度给予案主以支持, 使其能够独立自主处理危机,开发潜能。4、介入原则:及时处理原则;限定工作目标;给案主输入希望;为案主提供支持;恢复案主的自尊; 培养案主的自主能力5、特点: 在第一时间迅速了解案主问题,采用开放式提问方法引导案主; 帮助案主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行为的介入模式要有效的稳定案主情绪三、行为治疗模式1、背景:(注重外部环境对案主的影响)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一斯金纳2、步骤:厂列出案主所有的行为和问题; 确定需要治疗的问题; 要求案主合作; 探究

46、案主的问题,明确问题原因所在; -=收集有关资料; 识别可以控制的环境; 确定矫正行为的目标; 制定详细的矫正计划;J对案主行为进行评估和跟进。3、治疗技巧:-系统脱敏:从低到高,让案主做放松练习;=满灌疗法(休克疗法):从高到低,使其处于最紧张状态; -厌恶疗法;代币管制;模仿训练。4、评价: 对人的假设,将人简单化为行为的复合体; 对于传统社会工作价值观进行了考证; 该模式注重行为治疗的非历史性,环境决定的一元论, 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工作方法。四、任务中心模式1、背景:20世纪20-60年代,社会个案工作者倾向于做深入的案主评估,与案主建立较深入的关系,而较少倾向于问题解 决过程。2、 基

47、本假设:案主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 案主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3、方法:与案主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注意两个要素:有系统(介入阶段,介入目标和任务):有反应(其目的是通过沟通 使案主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通过沟通行动达到鼓励案主的 目的,达到方向引导的目的。)4、特点:首先对案主问题进行界定,确定问题的存在,然后去处理问题;如何界定案主(案主意愿,自主能力,正常生 活状态)五、人本主义模式(以人为中心的模式)1、理论背景:卡尔罗杰斯(1902-1987年)、马斯洛 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本能决定论; 行为主义:简单机械的环境决定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健康人士和成功人士。2、基本假设:

48、人性观:持积极乐观态度,认为人性本善,人的潜能无限,推 崇自我实现; 自我概念:个人内心深处关于自我的最真实的看法; 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不能很好的接纳自己; 工作目标:r案主对自己抱有比较实际的看法;让案主充满自信,有能力解决问题;j案主较大程度的自我接纳;案主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和看法; 培养案主社会适应能力; j案主较容易的克服压力和挫折3、治疗原则:提供一种良好的治疗氛围;处理问题中的案主个人自身是治 疗的目标;引导案主自我实现。马斯洛一自我实现的素质:态度谦虚,乐于倾听,承认自己的 错误和缺陷;独立自主;创造性;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解 决问题。4、特点: 社工的特质:真诚,对案主

49、无条件关怀,与案主有同感(设身 处地); 注重良好的专业关系:社工与案主有良好的沟通接触;社工有 良好的自我概念;社工无条件关怀的品质;同感表达;社工充分尊重 案主。5、评价:优点;对个人价值尊严的尊重与强调;特别强调以案主为中心; 超越了传统技术治疗;特别强调社工的专业态度。缺点:具体环节上难以把握,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遭到质疑;治 疗时间较长;案主界定范围太小。六、结构家庭治疗模式1、背景:Min uchin 边缘青少年2、基本概念:家庭系统:家庭结构:次系统:家庭系统以外的父子关系、 母子关系、祖 孙关系;边界:家庭子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分割界限;角色和责任 分工;权力结构:母权家庭,父权家庭。

50、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通过 第三方的介入实现家庭成员的沟通):倒三角(重大事务的决定权 由子女掌握)。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的形成期t发展期t扩展期t收缩期t完成收缩期t解体期3、治疗技巧:r重演:呈现家庭结构,发现案主家庭的基本生活方式 集中焦点:阻止案主随意打断社工的谈话 感觉震撼:重复信息io次以上,重视谈话内容,运用声调吸j引案主好奇心,使用简介语言,I破坏有害的家庭结构; 揭示家庭互补性规律; 显现似是而非的想法;强调家庭成员的优点。4、特点:一该模式以整个家庭为工作的焦点;.该模式注重家庭功能。七、联合家庭治疗模式1背景: 萨提亚吸收存在主义思想,弗洛伊德的心理分

51、析法效果并不 显著。2、基本假设:人性论:人性是善良的;个人自我价值:良好的 自我评价能够对个人对家庭带来良好的影响; 人的需要; 对案主 问题本质的假设: 如何处理问题才是问题所在, 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 性;对家庭问题本质的假设: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构成了家庭。3、主要内容:关注家庭成员个人的自尊,过于自尊的特征:自我 否定;案主个人无法清楚地表达自身需求;案主个人害怕错误,不敢 尝试冒险;寻求权威的保护;用心理防御机制保护自己;关注家庭 沟通,表里不一的沟通:讨好型、责备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关 注家庭规则,错误的家庭规则:非人性化的家庭规则、矛盾性的家庭 规则、绝对化的家庭规则、不合时宜的

52、家庭规则。4、干预过程:接触期:使案主建立对社工的信任,关注家庭成员的互动方式、 交往方式;转型期:弓|导案主发生改变,增加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期: 巩固案主家庭的改变, 告知案主家庭以后可能面临的问 题和挑战。5、特点: 强调治疗目标的终极性,个人成长的原动力; 对困难的独特认识,提高家庭成员的自尊; 注重对家庭成员之间互动模式的探究; 强调社工的人格力量; 注重案主新经验的获得。6、常用技巧: 支持性技巧:关注、倾听、同理心、鼓励; 引领性技巧:澄清、对焦、摘要; 响性技巧:为案主提供信息,社工的自我披露, 建议,对质。第七章 宏观社会工作第一节 社区工作一、社区工作的含义1、界定:社

53、区工作是以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居民为服务对象,提供助人的、利他的服务的一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2、广义:任何组织、个人在本社区开展的助人服务活动都可以称为社区工作。狭义:以社区或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采取自助、互助、自治的 方式解决社区问题, 培养和增强社区归属感、 共同体意识, 以改善社区生活质量,提高居民能力,增强自主性,促进 社区进步。(考试中只需要答出狭义的即可)3、社区发展: 1955年,联合国发表经由社区发展达至社会发展 含义: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 依靠本社区的力量, 改善社区经济、文化、社会状况,解决社会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 水平,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4、社区组织:

54、(三种见解) 工作方法说:代表人物A: 霍伯斯B: 克拉莫、史佩齐:社区组织是指一种干预的方法,经由专业 的变迁媒体来协助由个人、团体与组织构成的社区行动体系,投 入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以解决社会问题。 工作过程说:代表人物:劳史、罗伯特舒尔曼、阿诺德古林 “方法”、“过程”结合说: 代表人物:史基摩尔、勒克雷二、社区工作的目标和特征1、具体目标: 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 提高社区居民生活素质;改 进社区关系,改变权利的分配;提升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发挥 社区居民的潜力;培养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善于利用社区 资源,满足社区需要;2、罗斯曼:任务目标:解决特定社会问题过程目标:提升社区居

55、民的能力 任务目标:社区工作要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 包括完成一 些具体任务,达到一些社会福利目标,满足某项社区需要,如修桥铺 路、安置无家可归者等。 过程目标:是促进社区人士的一般能力,包括建立社区不同群 体的合作关系,发掘及培养社区领袖参与社区事务,加强公民对事物 的了解,增强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信心、技巧等。3、英国-托马斯:分配资源:资源合理分配,权益得到保护发动居民:公民权、政治责任感、社会发展 分配资源:社区工作是组织居民,就他们日常的切身事情争取 合理而平均资源调配,从而令他们的权益得到保证。 发动居民:第一,社区工作可以促进公民权的发展,培养基层 居民的政治责任感,令居民拥有

56、信心及能力,以影响政党和政府,监 督政党和政府的运作;第二,社区工作可以培养居民的社区凝聚力。4、特征:社区工作以整个社区为工作对象,社区又分为地域社区和功能 社区,其中地域社区以社区每一个公民为工作对象, 功能社区以社区 成员共同关注的问题为工作对象;社区工作采用的是结构导向的分 析视角来解决问题;注重社区居民的集体参与性;在社区工作中, 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并重;社区工作相对于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 具有一定的政治性;社区工作具有反思和批判精神。5、原则注重以社区居民为其工作的中心,以社区居民的需要为其工作 的主要内容;根据每一个社区的具体情况来策划社区工作的步骤; 在社区工作中,要强调社区居

57、民的自助参与,培养社区领袖;充 分开展社区组织工作,如民间组织,非正式组织;注重居民参与的 广泛性和包容性;注重社区的协调发展;尊重社区自治;在社 区工作中要采取民主和理性的的行动方式解决社区问题; 要注重预 防性工作。三、社区工作的功能 社会服务功能:无偿服务以及微利有偿服务; 社会行动功能:其对象为社区弱势群体,本质是改变不合理的社会政策; 社会福利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福利; 社会稳定功能:良好的救助体系有助于社区稳定。四、主要的理论模式、地区发展模式(强调居民自主、自治、自助)1、基本假设: 社区居民愿意参加社区事务; 社区成员缺乏沟通与合作,导致社区问题产生; 不同群体有共同利益。

58、2、特点:关注社区居民的共同性问题; 通过社区居民的自治、自主、互助来实现社区资源的 重新整合; 强调过程目标的重要性,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性。3、评价:优点:强调民主、自治、互助。缺点:主要依靠居民自身的参与解决问题,并没有依靠外部 专家的力量, 无法解决由于制度的不合理或是整体资源的分配不均而 产生的社区问题; 该模式无法调动不同的利益群体; 居民的广泛 参与、民主参与可能会造成成本高而效率却比较低下的问题。4、适用范围:社区结构较简单、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较高、社区 居民广泛合作的共同体。5、启示:社区发展主要依靠居民的合作,实现社区自治;社 区领袖应是社区居民而不是专职的社会工作者, 社区居民才是社区领 袖产生的真正基础; 社区发展不仅仅是为社区居民提供社会福利服 务,而且还要培养居民自主发展能力。、社会策划模式1、基本假设:社区变迁必须依靠专家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依靠居 民的自治自助来完成;强调采取渐进式的工作方法解决社区问题。2、特点:任务目标重于于过程目标;采用理性原则解决社区问 题,重视对收集的资料进行量化分析; 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策略解 决社区问题;指向社区未来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