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研究进展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6755373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内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内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国内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研究进展(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内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研究进展梁晓情 蒋建敏 吴丹 郭洪花 【摘要】 通过对国内近年来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影响因素、护理干预模式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了解我国目前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现状,并得出以下结论:国内对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发展并不平衡;国内学者下一步研究的侧重点应该转向对农村孕产妇保健心理因素和保健行为实用性研究,在循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孕产期保健管理系统的“知信行”的综合健康护理干预模式。【关键词】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研究进展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the health-care for Chinese

2、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rural areas LIANG xiao-qing*, JIANG Jian-min, WU Dan GUO Hong-hua. Hainan Medical College Haikou 571101, 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d and analysed the impact of factors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and the studies about nursing care intervention models on women of c

3、hildbearing age in rural China over recent years, so that the status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on the rural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China was understood. The conclusions were made in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of surveys on the impact of factors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for rural w

4、omen is unbalanced; researchers need to focus 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factors and healthy behaviour for such women in the further studies. They should make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n the knowledge - mind - behavior intervention nursing care model based on the clinical evidence. 【Key words】 Rural

5、 areas;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Maternal health care; Research development良好的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是保护和促进母婴健康、提高婴儿出生质量与人口素质的关键1。处于育龄阶段的妇女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行方面都会发生许多变化,因此极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和罹患疾病,甚至导致死亡2-4。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到了全国人口总数的80%,而农村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造成卫生服务比较落后,广大农村育龄妇女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更完善的可及性卫生服务。因此,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为进一步完善农

6、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提供参考。1 影响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因素 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了健康的三维结构,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5 -6。农村育龄妇女的健康状况不仅反映妇女自身的健康问题,还会涉及到整个社会人群的健康水平,妇女健康直接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以及儿童的生存与发展7。因此,研究影响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因素,将对促进我国整体妇女健康的发展产生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1.1 生理因素对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影响 有研究证明,妇女病是影响孕产妇健康保健的主要原因

7、,这些因素无疑增加了孕产妇危险因素。它们不仅影响孕产妇的身心健康,还会降低新生儿的出生质量3, 8 ,9 。因此,加强农村妇女病的防治是孕产妇成功分娩和婴幼儿顺利出生的必要保证。这就要求农村妇幼保健人员在服务过程中,重视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加强妇女病的普查力度,这对保障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9。1.2 心理因素对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影响 心理因素对农村育龄妇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干预方面,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认为提高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意识的关键是进行知识宣传,并提出了许多健康教育的方法,但在从健康意识到健康行为转变方面的研究较少

8、,即没有正确认识健康知识到健康行为的转变机制,没有注意“知信行”的转变10。在我国,农村妇女大都文化程度低,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妇女,她们思想陈旧顽固,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低,并且她们的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孕产妇对孕产期科学的健康保健知识的认识;同时,有些人受到农村迷信思想、风俗习惯等的限制,健康保健知识的普及和转化为日常行为存在极大的困难11 ,要从根本上实现农村育龄妇女健康行为的改变值得研究者的进一步重视和探讨。另外,我国现有的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忽视了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在孕产妇的心理卫生方面的研究是一个重大的缺陷7。因此,要达到育龄妇女将宣传教育健康知识服务的意识形态转变为行为模

9、式的目标,保健人员要考虑从“知信行”的医学模式和全方位的健康观念出发,结合当地农村孕产妇保健的实际情况,在循证的基础上探索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实现“知信行”健康模式的重要作用。1.3 社会因素对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育龄妇女保健的社会因素研究不断增多,例如关于农村孕产妇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民族、年龄、交通、保健知识以及卫生院提供卫生服务能力的研究等1,12 -14。据陆美文等人的研究,通过对1592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结果患病人数540,总患病率33.92%3。其原因是农村妇女劳动强度大、交通不便、怕羞、自我保护意识差,有病不及时就医,从

10、而使病迁延不愈或延误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期。另一方面,有研究证明,我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仍普遍较低,虽然我国大部分农村孕产妇具备有孕产期的保健意识,但其中的住院分娩率仍不容乐观,如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妇女受到民族、受教育年限、生育胎次、产前检次数、家庭收入来源、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卫生习惯、住院分娩费用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地区的住院率仅为37.1%2,其住院分娩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8.3%)15。因此,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是确保危重孕产妇母子安全的保证,提高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与当地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为孕产妇提供社区、医院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的举措密不可分。另外,农村社区服务体系的不健

11、全也是影响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重要原因。自2003年以来,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至2005年已建立了108个示范区,这对于推进全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16。其后,国家关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连续出台了数个文件,但由于存在许多问题,如认识不到位,观念未更新;责权利不清,影响队伍稳定;财政补助不到位;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的短缺等原因16 - 17,造成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仍然不完善,广大农村育龄妇女仍然无法享受到健全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带来的益处。因此,建立健全的农村社区服务的可及性体系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努力方向。 2 农村育

12、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2.1 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一般护理干预的研究国内关于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护理干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采用口头宣教、发资料、看科教片、办墙报、讲座等方式加强知识宣教3, 12 ,11;2)完善县医院以及乡卫生院的硬件设备及加强医护人员的服务技术水平12;3)针对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孕产时期的人群,进行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8, 13,18 。 目前,农村育龄妇女保健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是建立孕产妇的健康保健意识,以及如何提高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上,很少有研究以提高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实用性为研究目的。保健人员进行孕产期保健知识

13、宣教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各种教育方法使她们逐步掌握健康知识,建立健康信念,养成健康行为10。然而,当前国内研究并没有真正注重“知信行”的模式,而是太过于注重“知”的程度,忽略了“信”和“行”的实现,这无疑加大了实现健康行为形成的难度,也同时影响了研究的应用性效果。 因此,国内关于农村孕产妇健康保健的一般模式以外界因素护理干预模式为主,心理因素的干预研究很少7。广大农村育龄妇女的心理变化没有得到充分得重视,她们在孕育子女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和专业人员的帮助与指导。所以应重视对孕产妇及家属的心理卫生知识宣教,做好孕期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工作,以提高孕妇的身心健康水平19- 2

14、1。2.2 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综合干预模型的研究 近年来,一些研究在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一般模式的基础上,开展了新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研究的的角度如下:2.2.1 强化健康教育,改变传统思想观念 行为受到思想观念的支配,要从根本上让农村育龄妇女形成健康行为的关键是改变其思想观念。宣传健康教育仍然为基本措施,但进行健康教育时应该有灵活的应变性,应该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知识教育18。针对农村大都地处偏远地区,那里妇女文化程度低,思想落后,受风俗习惯和迷信的影响,部分农村妇女对新知识的能力较差,甚至不愿接受,对于这部分群体,需要采取特殊的教育方式

15、,比如某些研究采取身边真实例子进行同伴教育等。因此,具体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应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进一步探索和研究。2.2.2 注重孕产妇心理变化以及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作用国内关于孕产妇的心理变化与家庭成员作用的研究较少,而孕产期又极为关键,特别是初产孕妇,她们无论从生理上、心理上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2。因此,研究针对孕妇的生理变化的同时也要注意孕妇的心理变化,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保证孕产妇的心理需求。这其中,家庭成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人的关怀,特别是丈夫的理解与关怀,更能缓解孕产妇紧张、焦虑的心情,更有益于妇女和孩子的健康12。因此,在宣传教育方面,一定要鼓励家庭成员的参与,充分发挥家庭

16、成员的社会支持作用。2.2.3 提高农村卫生服务的综合能力全面的医疗硬件设备和医护人员精湛的技术水平是保证保健服务的坚强后盾。政府应加大投入,增添先进的硬件设备,更新和完善妇科病检测手段辅助治疗等设备3, 12。同时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特别是乡村医生和妇幼保健员。乡村医生是偏远农村健康宣传教育的重点,偏远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知识大多从村医那里得知,村医在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健康的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 ,18。所以,对村医的技术水平和管理制度应该更加严格和规范,以保证农村孕产妇健康保健的质量。2.2.4 政府的介入影响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行为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条件,

17、农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少,经济条件差,即使许多农村妇女具有了孕产期保健的知识,但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还会有许多妇女会选择放弃保健的实施。所以,为保证农村妇女对孕产期保健行为的有效性,提高农村育龄妇女的健康状况,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增加一些检查优惠或免费政策,对医护人员采取一定的经济刺激,鼓励更多医护人员投入到农村妇女保健的工作当中 3。另外,由于农村大多地处偏僻,道路坎坷曲折,要求政府加入对交通道路的修理,保证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落实到位。特别对那些孕产期的高危群体,如关注文化程度低、怀孕和没有进行过产前检查的妇女22。具有便利的交通,才能保证她们能够得到及时的抢救,从而降低

18、农村孕产妇及初生儿的死亡率。3 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作者认为国内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但国内对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的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发展并不平衡,如国内的研究比较侧重于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研究,而对心理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国内的研究目前大多仍然停留在对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的调查,而没有注重对保健意识转化为保健行为的实用性研究方面。所以,国内学者下一步研究的侧重点应该转向对农村孕产妇保健心理因素和保健行为实用性研究,在循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新型孕产期保健管理系统的“知信行”的综合健康护理干预模式。 参考文献:1 赵凤敏,郭素芳,张彤,等. 不同时

19、期育龄妇女产前保健及影响因素J. 中国公共卫生. 2006,22(1):911.2 安琳,高燕秋,张佳持,等. 西部贫困地区住院分娩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2,1 6(3):2933.3 陆美文,诸葛毅,等. 农村育龄妇女常见妇女疾病分析与社区保健措施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25 (5): 5935944 宇文贤,潘颖,郭锡永,等. 住院分娩与安全分娩关系的研究J. 中国妇女保健. 1996,11(2): 33-34.5 李向云,张惠兰,王爱燕,等. 产褥期妇女卫生服务需求调查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5,16(4): 1992016 李鲁. 社会医学M. 北

20、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829.7 耿庆茹,赢莹,卢彦军,等. 关于西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行为干预研究的综述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19(4): 75778 蒋汝刚.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状况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 2005,20(6): 6756769 李瑞红. 开封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J. 卫生研究. 2007,45(18): 13313410 卜永生. 1180名农村育龄妇女健康知信行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 2007, 23(9): 71171211 侯泽蓉,冯占春,贾红英,等. 农村贫困地区育龄妇女生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研究J.医学与

21、社会. 2007,20(1): 151712 杨春燕,张攀军,黎裕,等. 不仅仅是钱的问题重庆市天城区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行为影响因素社会评估报告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19(5): 545713 陶红兵,方鹏骞,张文斌,等. 农村贫困地区育龄妇女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 中国妇幼保健. 2007,22(23): 3194319614 杨玉茹,毛宗福,汪文新, 等. 湖北省孕产妇保健影响因素J. 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1): 171915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0:7480.16 李军,

22、张保敬, 等.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若干新问题及对策探讨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20(12): 252717 胡雪芳. 浅谈当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外医疗. 2010(4): 15715818 齐玉梅,王生锋,王桂花,等. 湖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获取途径及影响因素调查J. 护理研究. 2010,24(4): 96396319 李贤芬,苗云,陈稀,等. 孕期焦虑与抑郁情绪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齐鲁医学杂志. 2010, 25(3): 22823120 刘小翠,吴爱勤,高雪燕,等. 产后抑郁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 青岛大学医学院报. 2009,45(4):362364.21 范冬梅,许茜,张荣军,等. 妊娠期妇女健康教育状况及社会支持因素调查分析J. 齐鲁医学杂志. 2008,23(2):149152.22 崔颖,杨丽,叶健莉,等. 安徽省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8,24(2): 15115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