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E**** 文档编号:56670555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5.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交通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交通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交通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交通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交通工程学一、填空题:1.在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把公路按其交通量、任务及性质分为_、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2.将公路的中心线投影在大地水平面上所得线形称为平面线形,它由直线和_组成。3.在道路设计时,必须考虑和满足最大交通流方向上的_ 。4.速度调查包括地点速度调查、_ 车速调查。5.交通密度调查时,首先要确定观测的总时间及测定的_ 。6.交通量调查准备工作包括:交通量调查时间选择、划分交通量调查区间、_。7.设 45 辆车随机分布在 3Km长的道路上,任意 600 米路段上有 4 辆及 4 辆车以上的概率为 _ 。8.

2、服务水平 (Level of service) 的概念, HCM中规定为描述交通流内的运行条件及其影响驾驶员与乘客感受的一种 _。9. 环形交叉口是自行调节的交叉口,该交叉口的车辆行驶过程一般为_、交织、分流,避免了车辆交叉行驶。10. 出行吸引量是 _的一种量度方式。指 HB中全部非家庭端点 ( 终点 ) 出行量与 NHB中终点一端出行量的总和11. 车辆停放方式有平行式、垂直式、_12. 设计小时交通量 DDHV=AADT K D 中, K一般代表 _交通量系数。13. 在所观测到的车辆中,有 _的车辆速度高于 85位车速。14.1996 年,我国取得了出版_,形成了我国的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3、标准。15. 把交叉口分成几个车道组时,既要考虑交叉口的_,又要考虑交通的流向分配。16. 交通信号的诞生于 _年。17. 某信号交叉口某方向实际绿灯时间为60s ,黄灯时间为 4s,总损失时间为 2s,则有效绿灯时间为_ 。18.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 _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19._ 是指一年中,在指定地点的平均每日交通量。20._ 表示所观测到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具有这种速度值或者在这个速度以下。21. “车道组”是指在交叉口的一个进口道上,服务于一个或几个_的一条或多条车道。22. 某大城市远期规划常住人口150 万人,推测人均出行次数可达3 次,乘车率为60,步行率为 40,在乘车次

4、数中,公共交通的分担率占60,则公共交通承担常住人口全年客运出行人次为_万人次23.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系指营业线路总长度与_ 之比。24. 在交通管理上常用 85位车速作为某些路段的 _。25.我国的交通习惯是将自行车道与汽车道放在同一断面上通量大于_辆 / 天时,应设置专门的自行车道。26.平面交叉口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不加任何交通管制的交叉口、中央设_的环行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的交叉口,他们的通行能力存在较大差别。27.交通主干路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是一维信号控制,又称_ ,主要用于城市的主干路上。28. 采用绿波系统的道路上,各个交叉口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它根据固定的车速和交叉口的间距

5、决定各交叉口的 _ ( 即相位差 ) 。29. 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服务方式的不定线不定站服务主要指_。30. 交通特性的研究包括人、车辆、 _的交通特性研究。31. 公路的平面曲线线形包括圆曲线及_ 。32. 延误是反映 _的指标参数, 进行该参数的调查就是为了确定产生延误的地点、类型和大小。33. 道路通行能力规定为:在一定的时段和道路、交通、管制条件下,人和车辆通过车道或道路上的一点或均匀断面的 _。34.1950 年,美国交通工程师协会在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写出版了_。35. 交通事故的预防主要通过研究人、车、路、环境等交通因素的改善,减少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_是改善道路交

6、通安全状况的主要措施。36. 道路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划分为两大类:(1)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2) 对 _的影响。二、单选题:1.高峰小时内的小时交通量与_的比值,称为高峰小时系数(PHF) 。A. 最小流率B.平均流率C.最大流率D.年平均流率2.交通量调查的准备工作包括交通量调查的时间选择、_、观测站的设立。 A. 划分交通量调查区间B.选择调查区域C. 选择调查方法D.进行出行预测3.HCM中规定, _为描述交通流内的运行条件及其影响驾驶员与乘客感受的一种质量标准。 A. 服务等级B.服务能力C.通行能力D.服务水平4.我省某城市远期规划常住人口200 万人,推测人均出行次数可达3 次

7、 , 乘车率为 70, 步行率为 30,在乘车次数中,公共交通的分担率占50,则公共交通承担常住人口全年客运出行人次为 _万人次。A.328B.76.6C.210D.1535.在交通管理上常用 _位车速作为某些路段的最高车速限制标准。 A.100 B.15C.30D.856._ 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不加任何交通管制的交叉口、中央设圆形岛的环行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的交叉口,他们的通行能力存在较大差别。 A. 立交桥式的交叉口 B.平面交叉口C.交错路口D.多交通方式交叉口7. 某一信号相位允许通过交叉口的车辆数( 即通行能力 ) 取决于该相位的饱和流率及所能获得的_。 A. 信号周期B.黄灯时间C

8、.绿信比D.红灯时间8.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由三个大系统构成,它们是信息控制中心、通信系统和_。 A. 卫星定位系统B.车载设备系统C.移动信号系统D.自动导航系统9.ATIS 是指 _。A. 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B.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C. 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D.自动公路系统10.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能力取决于:(1) 车辆尺寸和列车车站长度;(2) 按计划安排的运营政策决定的站立乘客数;(3) _。A. 各种方式间的竞争B.客流数量C. 列车之间的最小车头时距D.旅客的消费水平11.在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以下不是城市道路分类的是:_ 。 A. 快速路B.高速公路C.主干路D.支路12._ 交

9、通量被用作道路设计及分析计算各种指标的基础。A. 高峰小时B.年平均日C.平均工作日D.月平均13.交通运输工程学是把_应用于各种运输方式中运输设施的规划、功能设计、运营和管理,以实现安全、迅速、舒适、方便、经济和与环境相协调地运送旅客和货物。 A. 现代技术和科学原理B.现代生产组织理论C. 管理工程D.现代信息科学14. 客运能力取决于: (1) _ (2)按计划安排的运营政策决定的站立乘客数;(3) 列车之间的最小车头时距。 A. 交通运输竞争环境B.列车数量C. 列车速度和技术装备D.车辆尺寸和列车车站长度15. 某信号交叉口某方向实际绿灯时间为80s,黄灯时间为 3s,总损失时间为

10、2s,则有效绿灯时间为 _。 A.82B.83C.81D.7916. 采用 _的道路上,各个交叉口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它根据固定的车速和交叉口的间距决定各交叉口的绿灯开始时间(即相位差 )。A. 同步系统B.交替式系统C.绿波系统D.无电缆协调控制系统17. 车道占有率包括_占有率两种。A. 面积和体积B.时间和长度C.单向和双向D.空间和时间18. 延误是反映交通流 _的指标参数,进行该参数的调查就是为了确定产生延误的地点、类型和大小。A. 运力结构B.运行效率C.运营管理D.密度19. _ 年,美国交通工程师协会在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写出版了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A.1962B.1

11、958C.1950D.194520.土地利用、 _和交通活动并列为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中的三要素。 A. 运输条件B.交通布局C.交通控制D.交通规划21.交通流理论是研究交通流变化规律的方法体系,它通过分析的方法来阐述_,探讨交通流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A. 交通现象及其机理B. 交通流发生机理C.交通流流分布D.交通事故原因22.我国的交通习惯是将自行车道与汽车道放在同一断面上通量大于_辆 / 天时,应设置专门的自行车道。 A.1000B.2000C. 2200D.300023. _ 是最早开始 ITS 研究的国家。A. 德国B.日本C.英国D.美国24.根据事故的原因:责任事故、_

12、、和道路事故。A. 撞车事故B.机械事故C.失火事故D.弯道事故三、多选题:1.客流调查的线路客流调查方法包括A. 票根调查法B.随车记录法C.驻站观测法 D.乘行起止点调查法2.停放时间是衡量停车场交通负荷与周转效率的基本指标之一,其分布与( )等因素有关。A. 交通量B.停放点土地利用C. 停车场容量D.停放目的3.在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将城市道路分为主干路和。A. 高速公路B.快速路C.次干路D.支路4.公共轨道交通客运能力取决于:(1)车辆尺寸和列车车站长度和A. 按计划安排的运营政策决定的站立乘客数B.营运里程和营业时间C. 年平均最大客流量D.列车之间的最小车头时距5.车辆停放

13、方式有A. 平行式B.垂直式C.并列式D.斜列式6.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A. 人B.车C.路D.环境7.以下是根据事故现象的交通事故分类的是A. 撞车事故B.失火事故C.机械事故D.平直路段事故8.交通特性的研究包括人、车辆、道路的交通特性研究。A. 交通环境B.车辆C.道路D.人9.道路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划分为A. 城市结构B.社会经济的影响C.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D.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0.公路网的布局模式包括A. 棋盘形 ( 方格形 )B.放射形C. 树叉形D.三角形11.客流调查的线路客流调查方法包括A. 票根调查法B.随车记录法C.驻站观测法D.乘行

14、起止点调查法12.速度调查包括A. 车辆速度B. 区间车速调查C.地点速度调查D.技术速度四、名词解释题:解释下列名词的词义。1. 设计 ( 或实用 ) 通行能力2.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3. 设计速度4. 自由流速度5. 交通工程学6. 行程速度和行程时间7. 基本通行能力8. 临界密度五、简答题:简要回答以下各项问题。1.OD 调查的内容包括哪些?2. 制定交通规划方案的原则有哪些?3. 交通事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4. 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作用?5. 怎样通过减少遭遇和冲突来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6. 简述交通规划的意义。7. 公共交通线路的调整手段有哪些?8. 我国区域信号控制的面控系统

15、的应用必须考虑的条件有哪些?六、计算题:解答并写出主要计算步骤。1.一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主要道路的双向交通量为1500 辆 h,车辆的到达符合泊松分布。次要道路上的车辆所需穿越的临界车头时距t0 =6s。车辆跟驰行驶的车头时距t=3s 。求次要道路上的车辆可穿越主要道路车流的数量。2.一条公共汽车线路,配备BK661 铰接公共汽车。该车车身长l6m,额定容量 180人, 3 个车门。经分析,找到乘客上下车最多的站点,该站的K=0.3 。一个乘客上下车平均占用时间t0 =2.4s 。计算该线路的设计通行能力。3.某信号交叉口的周期为c=80 秒,有效绿灯时间为g=40 秒。在有效绿灯时间内排队

16、的车流以V=900辆 / 小时的流率通过交叉口,在绿灯时间外到达的车辆需要排队。设车流的到达率为q=360 辆/ 小时且服从泊松分布,求到达车辆不致两次排队的周期数占周期总数的最大百分比。4.如下表所示,在某路段上4 个车辆以各自行驶速度匀速通过相距50m 的 O、D 两点,请计算时间平均速度 vt 和区间平均速度vs 。车辆速度表车辆1234车速16.5m/s6.5m/s11.0m/s14.2m/s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高速公路。 2. 曲线。 3. 高峰小时交通量。 4. 区间。 5. 区间长度。 6. 观测站的设立。8. 质量标准。 9. 合流。 10. 出行生成。 11. 斜列式。

17、 12. 第 30 位小时。 13. 15 。 14. 公路通行能力。15. 几何线形。 16. 1868 。 17. 62 。 18. 交通规律。 19. 年平均日交通量。 20. 85 位车速。 21. 交通流向。 22. 59130 。 23.线路网长度。24.最高车速限制标准。25. 2200 。26.圆形岛。 27.线控系统。 28.绿灯开始时间。29.出租汽车服务。 30.道路。 31.快速路。 32.交通流运行效率。33.最大小时交通量。34.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35. 减少遭遇和冲突。 36. 自然环境。二、单选题:1.C ; 2.A ; 3.D ; 4.B ; 5.D ;

18、6.B ; 7.C ; 8.B ; 9.A ; 10.C;11.B ;12.A ; 13.A ; 14.D; 15.C ; 16.C ; 17.D ; 18. B ; 19.C ; 20. A ; 21.A ; 22.C ;23.B ; 24.B 。三、多选题:1.ABC; 2.BD ; 3.BCD ; 4.AD ; 5.ABD ;6.ABCD;7.AB; 8.BCD; 9.CD; 10.BCD11.ABC; 12.BC。四、名词解释题:解释下列名词的词义。1. 设计 ( 或实用 ) 通行能力设计 ( 或实用 ) 通行能力是指在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设计中的公路的一组成部分的一

19、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的设计服务水平下, 1h 所能通过的车辆 ( 在混合交通公路上为标准汽车 ) 的最大数量。2.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智能公共交通系统(APTS) ,就是在公交网络分配、公交调度等关键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提下,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现代通信、信息、电子、控制、计算机、网络、GPS、GIS 等高新科技集中应用于公共交通系统,并通过建立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系统、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公共电子收费系统等,实现公共交通调度、运营、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和职能化,为出行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出行者选择公交出行,

20、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3. 设计速度设计速度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限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设计速度是道路线形的几何设计中使用的参考速度。4. 自由流速度自由流速度是指一辆车在无其他车辆干扰的条件下通过某一区段的最高车速。自由流速度又称畅行速度。5. 交通工程学交通工程学是以人 ( 驾驶员、行人和乘客 ) 为主体、以交通流为中心、以道路为基础,将这三方面的内容统一在交通系统中进行研究, 综合处理通路交通中人、 车、路、环境四者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能源机件损

21、耗、公害程度与运输费用,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目的。6. 行程速度和行程时间行程时间是指车辆驶过道路某一路段所需的总时间,包括行驶时间和延误时间。路段长度除以通过该路段的行程时间称为行程速度。行程速度又称综合行程速度或区间速度。行程速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对于全面评价一个区域内或沿一条选定路线的交通流动状态是十分有用的。行程速度是反映运输效率的直接指标,还可以用来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计算通行能力和估计行车延误的情况。7. 基本通行能力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公路组成部分的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 所能通过标准

22、车辆的最大数量;8. 临界密度临界密度为流量逐渐增大,接近或达到道路通行能力时的密度。临界密度又称最佳密度。五、简答题:简要回答以下各项问题。1.OD 调查的就是调查客、货交通流的生成,即出行的发生、吸引、出行的方式和出行的分布。1) 居民 0D 调查: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的起讫地点。2) 货流 0D 调查:货源点与吸引点的分布、货物的分类数量、比重及货运方式分配,车辆使用情况调查。2. 制定交通规划方案的原则有哪些?制定交通规划方案时,必须遵循如下一些原则:1) 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必要的前提2) 要有全局观点和发展眼光3) 要有工程经济观点4) 要有群众观点3. 交通事

23、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交通事故预防,是交通安全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交通工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交通工程学的角度,认为预防交通事故应从法规、教育和工程3 个方面出发; 并从构成道路交通四要素人、车、路、环境的角度,认为预防交通事故也应从这4 个方面着手。1) 健全交通法制2)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1) 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宣传(2)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3) 提高车辆安全性能(1) 主动安全性措施(2)被动安全性措施4) 加强道路及其交通安全设施建设(1) 改善公路条件 (2) 完善道路安全设施 (3) 实施交通控制(4) 建立交通信息系统(5)改善道路交通环境4. 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作用?1) 用于

24、道路设计根据设计通行能力与设计小时交通量的对比,可分析得出所设计公路的技术等级及多车道公路的车道数,以及是否需要设置爬坡车道,亦可在道路设计阶段,进行公路各组成部分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发现潜在的瓶颈路段予以改进,从而在设计阶段就消除了将来可能形成的瓶颈路段。2) 用于道路规划在分析当前交通流的质量水平,评估现有公路网承受交通的适应程度的基础上,通过交通量预测及投资效益和环境影响的评估,提出改善和提高公路网的规模和建设项目及其实施步骤。3) 用于道路交通管理根据预测交通量的增长情况和运行条件的分析,制定各阶段的交通管理措施。5. 怎样通过减少遭遇和冲突来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在这方面通常采

25、用立交、渠化、信号控制、单向交通等方法来改善交通、预防事故。此外还可以从道路环境、道路线形 ( 纵向横向几何尺寸 ) 、道路材料、交通标志、标线等方面来预防事故的发生。6. 简述交通规划的意义。交通规划的目的就是要设计一个合理的交通系统,以便为未来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各种用地模式服务。具体地说,交通规划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它是建立完善交通系统的重要手段;(2) 它是解决城市或地区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3) 它是获得交通运输工作最佳效益的有效方法。7. 公共交通线路的调整手段有哪些?(1) 线路方向的调整。根据大客流集散点的流向调查资料进行调整。(2) 线路汇聚。如果客流

26、方向主要集中于一个方向,而实际线路却过于分散,则应对那些分散的线路进行调整,使集中于主要客流方向。(3) 线路分散。如果客流方向非主要集中于一个方向,而实际线路在一个方向上,这时应适当地分散一些线路。(4) 线路延长。根据起终点客流资料进行调整,一般在某终点站有50乘客下车去往同一个方向,则应考虑线路延长。(5) 加设区间线。 根据各线路客流断面分布情况, 在那些客流量过大的区段上应增加区间往返短车次,解决中间站因乘客挤车、 挂车而使车辆停站时间过长的问题, 保证线路畅通, 提高车辆运送速度。8. 我国区域信号控制的面控系统的应用必须考虑的条件有哪些?(1) 控制性能的可拓展性;尽量使控制机能

27、引入新的研究成果,而不致改变原来的机器构成,即尽量利用老的信号机。(2) 控制范围扩大的可能性: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必须有可能扩大控制范围,以扩大中央控制室的作用。(3) 高度的可靠性;所有机器要有高度的可靠性,即系统中的一部信号机发生故障,系统中其它信号机不会出现异常,整个系统仍能照常工作,且能早期发现而予以修复。(4) 使用方便:随着交通状况的变化,对机器控制的内容及机器动作的监视和变更要比较容易,如出现暂时性异常时,应能及时处理。(5) 在我国现实交通条件下,还必须考虑自行车交通的合理处理问题。六、计算题:解答并写出主要计算步骤。1. 解:按可穿越间隙理论,推算出次要道路上的

28、车辆每小时能穿越主要道路车流的数量为:Q次 =Q主 e- qt01- e- qt式中: Q主 =1500,主要道路上的每秒交通量q = Q 主 / 3600 ;临界间隙时间 t 0 =6s;次要道路上车辆跟驰行驶的车头时距t=3s。可得1500e- 1500 ? 6/ 3600= 173pcu / hQ次 =e- 1500 ? 3/ 36001 -2. 解:将参数代入下式,得:C 线 =36002.57 l + W创K t 0 + 4nd=3600= 62辆 / h0.3 创2.41802.5716+ 43设计通行能力为 62 0.8= 49 辆 /h 。公共汽车线路的客运能力等于线路的通行能

29、力乘以汽车的额定容客量。公共汽车线路的客运能力 = 62 180=11160 人/h ;该线路设计客运能力 = 49 180= 8820人 /h 。3. 解:由于车流只能在有效绿灯时间通过,所以一个周期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A Vg 40 900/3600 10 辆,如果某周期到达的车辆数 N 大于 10 辆,则最后到达的 N 10 辆车要发生二次排队。 泊松分布中一个周期内平均到达的车辆数:36080m = l t = gc = 8查泊松分布可得到到达车辆大于10 辆的周期出现的概率p(N 10) = 0.18因此不发生两次排队的周期出现的概率为1-p =82%。4. 解:根据公式1n和 vs =lvt 和区间平均速度 vs :? vi1n分别计算时间平均速度n i = 1? tin i = 1vt=1n(6.5 + 10.5 + 16.5 + 14.2? vi =4) = 11.93m/s ? 42.93km/hni = 1第 i辆车行驶 l 距离所用的时间 t il,分别为vi507.69s ,504.76s50503.52s6.5,3.03s ,10.516.514.2vs =l=150? 10.53m/s37.89km/h1n(? ti47.69 + 4.76 + 3.03 + 3.52)n i= 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