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56609136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072008年)东 南 大 学 考 试 卷课程名称交通工程基础姓 名学 号适用专业交通.道路.运输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00分钟一、 填充题(20分,每空1分)1. 交通工程学是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交通工程学把 人、车、路、环境 视为一个整体,用 自然 的方法研究复杂的 社会 现象。2. 路段的瓶颈处的交通状流态常用累计交通量(纵轴)时间(横轴)曲线图来表示,流入与流出曲线所包络的面积表示 所有车辆延误时间 ,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水平线段表示 某个车辆的延误 ,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竖直线段表示 某个时点的排队车辆数 。3. 在重力模型中,两区之间的出行数与两区之间的行程时间(或费用、距离等

2、)成_反_比。4. LWR模型通常形式是 。5. 由跟车理论知,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的三个特性是_制约性、滞后性和传递性 _。6. 交通密度与速度关系模型通常有Greenshields模型、Grenberg模型、Underwood模型等,其中Greenshields模型的形式是 VVf(1-K/Kj) 。7. 出行的三要素是指 端点、出行目的、采用交通方式(使用交通资源) 。8. 道路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纽带,其功能可以归纳为 交通 功能、 城市空间划分 功能和 土地利用诱导 功能。9. 公共汽车从B点出发到E,行走距离3.4km,共花费了11.61分钟时间。中途经过两个交叉口和三个停靠站,经过两

3、个交叉口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51分钟、3.21分钟,经过三个停靠站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47分钟、0.66分钟、0.41分钟。由此可以得出,停车时间是 5.26s ,行使时间 691.34s ,行驶速度是 4.92m/s ,行程速度是 4.88m/s 。10. 空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 调和平均 值,时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 算术平均 值。二、 选择题(10分,每空1分;在 填写相应的字母)1 设M/M/1系统的利用系数为,则在系统中有n个顾客的概率为 A 。A. n(1)B. n(1) C. n(1) D. n(1)2 在交通流的流体力学模型中,停止波的交通密度等于 B 。A0 B. 堵塞密度

4、 C. 1 D. 临界密度3 用于出行分布预测的平均系数法的公式为_B_。A.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 B.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C.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 D.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4 交通密度不容易观测,通常用其他变量来代替,但是 C 不能用来代替交通密度。A. 时间占有率B. 空间占有率 C. 车头时距 D. 车头间距5 交通量分配模型通是 D 软件的核心技术。A.微观仿真 B.中观仿真 C.宏观仿真 D.交通规划6 SCOOT系统是D。A. 方案选择方式的控制系统B. 采用分层式计算机控制结构的控制系统C. 只有唯一方案的控制系统D. 方案形成

5、方式的控制系统7 设车流的流量为Q辆/小时,车头时距h服从负指数分布。则到达的车头时距h大于t秒的概率是 C 。A. exp(3600Qt) B. exp(3600Qt) C. exp(Qt/3600) D. exp(Qt/3600)8 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基本参数不包括 C 。A. 相位差B. 绿信比C. 绿灯时间D. 周期长度9 年平均日交通量简写为 A 。A. AADT B. WADTC. MADTD. ADT10 下列仿真系统中,属于微观仿真的是 D 。A. TranStar B. TransCAD C. EMME 2 D. VISSIM三、 是非题(共10分,每题1分;判断正确请在

6、序号上划,判断错误在序号上划)1. 密度波(车流波)之所以是负值,是因为是它沿着车队一辆一辆地向后传播的。2. 雷达测速计在交通量较大的道路上无法有效地工作。3. 未来的人均出行次数是通过交通调查得到的。4. OD表有矩形表和三角形表两种形式。5. 高速公路靠近中央分隔带车道的通行能力,大于外侧车道的通行能力。 6. 定时控制的信号周期是根据交叉口的进口交通量确定的。7. 随着行车速度增大,驾驶员的注视点随之远移。8. 高峰小时系数PHFt通常不小于1。9. 跟驰理论描述了跟驰车辆的加速度与两车速度差的函数关系。10. 行使速度不高于行程速度。四、 名词解释(共15分,每题3分)根据是否答出带

7、下划线的要点酌情给分1 交通方式分担率从区域来说,交通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每一种交通方式在总运量中所占的份额就是交通方式分担率2 最短路径交通分配方法OD之间有若干条路径,其中只有最短路径承载OD交通量的交通分配方法3 时间平均速度在某个时段内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4 交通需求管理是针对交通源的政策性管理,通过政策影响交通结构、重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缓解交通状况5 绿波带宽度绿波控制中的一个时间宽度,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到达绿波控制的车流都可以顺利的通过绿波带的各个路口不会遇到红灯五、 问答题(共24分,每题6分)1 说说我国交通调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形成

8、一套完整的调查制度和体系;调查标准没有统一;缺乏资源共享;调查科技含量低2 叙述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的目标、功能、构成。3个目标:缓解交通拥堵、减少能耗和空气污染、改善交通安全 (2分)4个功能:路径诱导系统,驾驶员服务信息系统、道路标志信息系统、安全预警系统(2分)3个系统:信心控制中心、通信系统、车载设备系统(2分)3 说说单向交通组织的优点和缺点优点(3分):(1)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2)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3)提高了道路行车速度。缺点(3分):(1)增加了车辆绕道行驶的距离,给驾驶员增加了工作量;(2)给公共车辆乘客带来不便,增加步行距离;(3)容易导致迷路,特别是对不

9、熟悉情况的外地驾驶员;(4)增加了为单向管制所需的道路公用设施。4 用于交通密度调查的出入量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写出计算公式并表明各符号的意义。答:E(t)=E(to) + QA(t)QB(t) =Q A(t) + E(to)QB(t)(2分) t时刻AB路段内的交通密度为K(t)= E(t)/LAB(1分)(以下3分)E(t):t时刻AB路段内存在的现有车辆数;QA(t):从观测开始(t=t0)到t时刻内从A处驶入的累计车辆数;QB(t):从观测开始(t=t0)到t时刻内从B处驶出的累计车辆数;E(t0):从观测开始(t=t0)时,AB路段存在的初始车辆数;LAB:AB段长度(km)六、 计

10、算题(共21分,每提7分)1 设车流的速度密度的关系为V=88-1.6K,若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0.8倍,且车流的密度大于最佳密度Km,求:(1)密度的最低值和速度的最高值;(2)密度的最高值和速度的最低值。解:由题意可知:当K=0时,V=Vf=88km/h当V=0时,K=Kj=55辆/km则:Vm=44Km/h, Km=27.5辆/km, Qm=VmKm=1210辆/h。由Q=VK和V=88-1.6K,有Q=88K-1.6K2当Q=0.8Qm时,由88K-1.6K2=0.8Qm=968,解得:KA15.2,KB39.8。则有速度VA和VB与之对应,又由题意可知,所求密度大于Km,故

11、为KB。综上,流量密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的加粗部分即为密度的可能取值范围。1)故当密度为KB=15.2辆/km,其速度为:VB=88-1.6KB=88-1.639.8=24.32km/h即:KB=39.8辆/km,VB=24.32km/h为所求密度最低值与速度最高值。2)显然,KKj55辆/km,V0 为所求密度最高值与速度最低值。2 某交通量观测站测得的连续各5min时段的交通量统计如表1,求5min、15min的高峰小时流率和高峰小时系数。某路段高峰小时以5min为时段交通量统计表统计时间8:00-8:058:05-8:108:10-8:158:15-8:208:20-8:258:25-

12、8:305分钟交通量118114112111114120统计时间8:30-8:358:35-8:408:40-8:458:45-8:508:50-8:558:55-9:005分钟交通量115106104118110107解:该小时的流量为1181141121111141201151061041181101071349(辆/h)8:258:30为流量最高的5min,故对应的高峰小时流率为120121440(辆/h),高峰小时系数PHF5=1349/1440=0.948:208:35为流量最高的15min,故对应的高峰小时流率为(114+120+115)41396(辆/h),高峰小时系数PHF15

13、=1349/1396=0.973 测试车在长1500米的路段上,往返行驶6次,观测数据列于下表,试求道路上的车流向西、向东行驶的流量和车速。测试车观测数据序号向西行驶向东行驶行驶时间t/s迎面驶来的车辆数X/辆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Y1/辆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Y2/辆行驶时间t/s迎面驶来的车辆数X/辆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Y1/辆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Y2/辆1215.38820210.5100502220.28531220.281233198.17303192.870014193.46612207.477125199.66821196.784406211.78240224.39031解: 平均实测行驶时间:t西206.4s,t东208.7s,平均对向来车数:X西=77.0辆,X东=83.7辆平均顺向相对交通量(即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Y西0.8辆,Y东1.3辆 先计算西向情况: 再计算东向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