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56578612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语言鉴赏(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教案(四)鉴赏古代诗趺的古一、故事激趣: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作为诗眼。苏 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 梅花。”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 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东坡哑然。苏小妹不慌不 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我们也不妨吟玩一下其中的味道:“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 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

2、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 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东坡的“摇”、“舞” 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帖。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既然恬静的 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 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着此字,满句生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种手段叫炼字。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味的重要手段。今 天我们就来品味一下“炼字”给诗歌带来的妙处。二、试题研析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早梅虜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暧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

3、律,先发映春台。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一”字用得最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 就更显示岀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诗人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螫头的 思想感情。2、炼字佳句赏析: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问题: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为什么好?答: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3、演练: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

4、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 触景生情,引起无尽的思念愁绪。“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 “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4、方法归纳: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 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

5、来牛析。答题步骤:(1)解 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表达效果: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评 价: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三、析“炼字”“炼意”方法指津(一)知识点: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注重语言精练、凝缩,言简意赅。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 容,分析“炼字”时我们应特別关注动词(尤其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和修饰语(大部 分为形容词)。K分析动词,你记得跨淸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淸淸的落照,剩-树柳弯 腰。哀江南问题:试分析“剩”字的表达效果。“剩”字有残存、残余的意思。一个“剩”让人感觉眼前出现的不仅是孤独之柳.而 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

6、残存之柳.仅存之柳。给人今不如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之感。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 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 “看” 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如下例子可选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见”字,诗人在东篱下采菊,不经 意间与南山相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淡的隐逸生活。如果换成望”则表示诗人主动去看, 那就索然无味了。羌笛何须望杨

7、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 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邂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气盏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看这句诗湿咎光S “疏“言 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 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 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淸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岀。 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岀,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

8、的重点对象。分析形容词:(1)、分析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表达效果: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可见人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曰细,脉脉绵绵,写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2)、形容词的活用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问:前人评价“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得妙,请你说说英中的妙处*答:这“绿”字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用得最为精警,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 视觉形象,春风和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写出了春风的梢神。(3)、色彩形容词的选用.这些词有时作谓语

9、用,有时作左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而感,渲染气氛。如:过春风十里,尽芥麦青青。(扬州慢姜夔)红藕香残玉簞秋。(一剪梅李淸照)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蜀相杜甫)“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黄、翠、白、青四种颜 色,点缀得错落有致,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天空延伸,表达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情。古人在诗词中,对色彩词的使用,常常是成对的。这些成对的色彩词,相互间或 映衬,或点缀,或烘托,或照应。如把红色同绿色相对,让它们相互映衬,相互对照, 构成富有情调的和谐画而,来表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分析下面两首诗中的色彩词的

10、表达效果。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太眠。答案:粉红的桃花,翠绿的细柳,缀着隔夜明亮的雨珠,又是在空朦、灰白的晨雾之 中,再加上黄莺婉转的啼鸣,好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春晓图。这里红绿对照,洋溢着一种 蓬勃、热烈的气息。一剪梅I舟过吴江 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答案:作者抓住夏初櫻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这一特征,从 视觉上对“时光容易把人抛”加以补充,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红” 和“緑”在这里都作使动

11、词用,再各加上一个“了”字,从动态中展示了颜色的变化。当 然,不光是在写景,而且是在抒情,抒发了对年华消逝的慨叹。3. 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千门万户瞳睡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寻寻觅觅,冷冷淸淸,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淸照) 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髙,特单列一条。作用有: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箫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12、) 量词:妙用量词不仅能令语言形象生动,引人联想,而且常常牵系着整篇文章 的意境与主旨。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题君山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靑黛镜中心。 问题:诗中“螺”字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答案:整个诗句写君山之美,作者先以青髻的量词“螺”为喻体,说明水仙刚刚梳洗罢 的乌黑发髻髙高蓬起,就像螺壳那样的形状,真是美丽至极。作者又想象洞庭湖是水仙的 一而镜子,仿佛水仙正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青髻,娟秀挺拔的君山恰似镜中的螺形发髻高 耸的样子,这种联想绝妙奇特,然而后而的联想完全是在前面“螺”这个量词比喻的基础 上形成的,可见“螺”的美化作用的分量。(二)、练习:1、阅读诗

13、歌回答问题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殽络:即皱纱,用来比喻水的波纹。闹:热闹、浓盛。浮生:飘浮无左 的短暂的人生。“浮生若梦”,是古代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一种消极的人生观。肯爱千金轻 一笑:怎么肯爱惜金钱财富而轻视欢乐的生活。鉴赏提示:他的诗词多写个人生活,题材较窄。英词语言工丽,善炼字句,活泼生 动,意切境新。这首词是一首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名作。其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句 尤为人津津乐道。上片是写景,下片由写景转人抒情。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王国维认为其中的“

14、闹”用得尤为精妙, 请用100左右的文字谈谈你的理解。 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闹,安静、肃寂的反义词,即热烈之意。写红杏怒放盛开,如火如荼, 不说春意“浓”、春意“盛”等而说“春意闹”,精妙在于将红杏人格化了,将无生命的杏 花化为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写出了红杏竟相开放、争妍斗艳的景象与情趣,写尽了那一 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王国维言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岀”确实见得精当。拟人手法。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表达 了惜春(惜时)的感情。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雨后池上 宋刘敘一雨池塘水而平

15、,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注:磨,拭问题:(1)诗中描画一幅雨后池塘图,前二句与后二句描写景物的角度有什么不同?(2)有人评说“淡磨”二字看似平常却颇可玩味,请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前二句着眼于“静”,写的是雨后池上的静态美,后二句则由静而动,写的 是雨后池上的动态美。(2)“淡磨”即轻磨拂拭的意思,诗中将经雨水洗涤过的池面比作经人轻磨拂拭的明 镜,比喻中有拟人,这比一般常见的水而如镜”比喻更显新意而更见意境,如此略带动 感的“淡磨”,不仅突显了雨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情态,同时也让人联想到此前蒙蒙细 雨随着微风轻拂池而的轻盈柔姿,给人以淸美的艺术享受。3、送魏二

16、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问题: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岀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 凄凉的内心感受。4、杳杳寒山道 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问:叠词运用是本诗的特点。请找岀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并结合诗歌内容, 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答: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全诗以抒写诗人的情怀作结,朝”“岁”是单个的 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岀时间的悠长。这里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 不到阳光

17、,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漠(孤寂) 的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合为一体。5、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问:请仔细体味“大漠孤烟宜,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的意境,说说“直” “圆”的艺术 表达效果。答:“孤烟”写塞外的单调荒凉,紧接一 “直”字,却表现岀它的劲拔、坚毅这美。“落 日”本给人亲切温暧又苍茫的感觉。一个“直”,一个“圆”,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壮 观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孤寂苍凉的历史感和使命感。6、四周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

18、车儿怎能载得起?西厢记长亭送别问题:请说说“鞭”字的艺术表达效果。答:鞭”用得形象贴切,使人仿佛看见四周山色中:渐渐西下的残阳,离山只有一鞭 子高了。既写出了离别的时间,又曲折地描绘岀了莺莺依依不舍的心理:张生的马已经望 不见了,但莺莺那颗依恋的心,却还始终系牵在张生的鞭梢上。同时,“鞭”字还创造岀 令人销魂的意境:四周山色,黄昏笼罩,莺弦伫立凝望远方,张生的身影由近及远,逐渐 消融在残阳晚照中,唯有那逍鞭彫时隐时现,依稀可辨,从而形象而有效地突出“送别” 这个主题。四、语言的风格淸新 绚丽平淡(质朴)明快 含蓄简洁(洗炼)1、淸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8鸭鸣翠柳,一行白鸳上

19、青天。窗含四岭千秋雪,门泊东吴 万里船。2、平淡(质朴、自然):英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而看来句句平 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 的“红” “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而。4、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

20、李淸照后期的词。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岀,而写 了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髙昂,充满着对 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6、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的象九个烟 点,大海小的象杯中之水。7、奔放:直率有气势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 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为一体,凸

21、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 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8、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而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二.品味语言风格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岀来 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淸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淸淡 质朴.沉郁顿挫、豪迈奔放.

22、自然答题步骤:(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阅读诗歌回答问题。1、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问题: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黄尊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 美梦。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2、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颜“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问题: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答: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淸新,有如民歌。“何处住S “在横塘笃通过自问自 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岀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