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长寿第一星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56578548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内长寿第一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内长寿第一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内长寿第一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国内长寿第一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长寿第一星(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内长寿第一星1999 年 5 月 10 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枚长征四号乙火箭将一颗卫星送上了太空,这颗卫星就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风云一号 C 气象卫星。如今它在轨正常运行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五年,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太阳同步极轨卫星中运行寿命最长的一颗卫星。该星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防科技一等奖等殊荣。 2000 年被世界气象组织 (WMO) 列为世界业务极轨气象卫星序列,数年来一直为世界各国免费提供气象资料。A 星和 B 星的遗憾风云一号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早在上世纪70 年代初,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就根据

2、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利用上海市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全国各地有关协作单位,以及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用户单位合作,开始了该卫星的研制。其间,周恩来总理十分关心该卫星的研制工作,曾经两次亲自听取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的工作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中国气象局原局长邹竞蒙也曾是国产气象卫星的积极倡导者和支持者,他生前多次力排众议,主张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搞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卫星发展之路。正是在他的全力支持下,经过卫星和运载火箭两条线上全体航天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于1988和 1990 年先后成功发射了两颗气象卫星,即风云一号A年星和 B 星。卫星发回的卫

3、星云图,图像清晰、纹理清楚、层次丰富,总体效果并不比当时美国的气象卫星差。该星填补了我国气象卫星的空白,表明我国已完全具备了研制、发射、运行、管理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能力和条件,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气象卫星和卫星应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可惜的是, A 星的在轨工作寿命仅为 39 天, B 星为 165 天。两颗星的运行时间都未能达到两年设计寿命要求。星地大营救1991 年 2 月 14 日,风云一号B 星由于星上计算机工作系统出现故障, 造成星上高压氮气耗尽,导致卫星失控自旋,卫星云图消失。其间虽然进行过多次抢救,也使卫星断断续续地发回一些云图,但终究没有彻底挽救卫星的“生命”,

4、使得卫星于1992 年 1 月完全失去控制,成为太空一个新的“多余物”。卫星虽然失控了,但航天人却一直不甘心,梦想把它抢救过来。 10 个月后,有关卫星专家对此提出建议,希望进行一次最后的努力营救,使卫星能够起死回生。有没有这一可能?当时许多人持怀疑态度。因为即使像美国这样空间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也从来没有进行过类似星地营救的尝试。但“ 711 工程”大总师任新民却对此抱有很大的信心,认为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不要放弃, 一定要做最后的努力。1992 年 10 月 21 日,抢救队伍在该卫星副总设计师徐福祥的率领下,进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抢救的第一步是对星上单机进行测算,针对单机问题采取一定

5、措施,使其能恢复正常工作;二是最关键的一步,即重新捕获失控的卫星,以便进一步调整姿态。他们每天跟踪卫星6 到 7 轨,对卫星进行严密监视。首先采用溢出清零和切磁措施,使得卫星的行动得以控制。然后采取遥控注数修正滚动地平仪标准弦宽措施,从而达到稳定大飞轮转速的目的。就这样通过慢慢地修正和细调,调动星上的一切积极因素,终于把卫星的姿态重新调整了过来,并能接受地面的遥控指令。同年11月4日 23 时 40 分,是全体抢救人员永远难忘的时刻,当卫星经过祖国上空时,他们及时发出打开卫星云图和传输系统的指令,乌鲁木齐地面站马上收到了该卫星发回的云图。第二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后播出的气象预报云图,就是

6、风云一号 B 星的。中断了 10 个月之久的极地气象卫星能够起死回生,真不愧是国际卫星抢救史上的一个奇迹。精心打造高可靠卫星C 星充分吸取了前两颗星的经验和教训,在技术上作了较大的改进。以后的事实证明,技术改进和所采取的措施有效,对长寿命和高可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业内有关专家透露, C 星之所以长寿命和高可靠,他认为科技人员主要在设计合理、采用高质量元器件、进行充分的试验等方面狠下了功夫。一是在设计上采用了冗余设计,在保证星上工作单机高质量的基础上,对关键元器件再增加“智能”备份,同时针对太空恶劣环境,又在抗辐射加固上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二是针对元器件在太空环境中容易出问题的顽症,加大

7、对元器件采购管理、入库检验、选用检测筛选和失效分析的力度,在每一个“细节”上把住卫星质量关;三是在地面进行充分的试验验证,确保卫星上天后的高质量和高可靠。如在风云一号 C 星上天之前,他们对其关键单机进行了超过 720 小时的高温老练,在国内卫星中进行如此长时间的高温试验还不多见。其目的就是为了在长时间老练中,让设计缺陷、有问题的元器件及其他隐患充分暴露。同时在完成了常规试验后,他们又对卫星进行300小时的整星老练。正是通过上述大量严谨细致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以及科技人员为此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智慧,才使得风云一号 C 星能够达到今天五年以上的长寿命和高可靠。功勋卓著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 C 星发射后不

8、久,正值我国进入汛期,它像一个忠实的太空“卫士” ,对我国七大江河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区域每天巡视数遍,将有关灾情图像和数据及时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同时它还对我国境内发生的多起森林大火、北方地区的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进行预报和监测。卫星在五年的运行期间,还多次受到太阳风暴、空间粒子的攻击,但它却安然无恙。风云一号 C 星发送的云图, 吸引了国外众多的用户,美、英、德、意、澳、荷兰等国的气象应用部门在接收和分析了我国气象卫星的图像后,一致认为图像是高质量的,不亚于美国正在运行的“诺阿 -11”气象卫星的图像质量。总之,风云一号 C 星升空五年来,在气象预报、海情预报、自然灾害监控监测、生态环境监控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航空和航海等方面也及时提供全球性气象资料服务,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还为服务世界气象助了一臂之力,其功能和作用得到了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赞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