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56469157 上传时间:2022-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备课资料(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备课资料(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备课资料(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备课资料(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资料(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备课资料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的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如下:(1)人口增长速度快。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和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加之 一度对人口再生产规律认识不清, 使人口出生率高速增长,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除 3 年自然灾 害时期外,一直保持在20%。以上,由此导致人口总量的猛增。1949年到1973年净增3.5亿, 1974 年中国人口超过 9亿。自 20世纪 70 年代政府大力提倡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出生 率和自然增长率下降幅度很大, 分别从 1949年的 36.00%和 16.00%下降到 1999年的 15.23% 和 8.77%。但总的看来,解

2、放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比较高的。(2) 人口增长规模大。1949 年我国人口已达到 5.416 7亿,新中国人口的发展就是在这个相当庞大的基数上开始的。 这也就在客观上决定了我国人口增加的绝对量、 增长规模必然很 大。从 1949年到 2000年的 51 年间,共计增加 7.536 6 亿人口,致使全国人口高达 12.953 3 亿。因此,即使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每年还要净增加1 279万人。今后 30年中国人口仍将继续增加,预计到 2030年中国人口达到最高峰 16亿,人口数量实 现零增长。(3)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由于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使中国人口年龄

3、构成中少年儿童比例下降,成年和老年人口相对增多。1964年到2000年,014岁人口比例从 40.7%下降到 22.89%, 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 3.6%上升到 6.96%。因此,我国人口 老龄化来势很猛。 据联合国统计, 19502000年世界老年人口增长为 176%,而中国为 217%。 据美国有关统计显示,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 7%上升到 14%需要的时间:法国为 115年、 瑞典为 85年、美国为 66 年、英国为 45年,而中国只需要 25年。(4)城镇人口比重增大。人口的城乡结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也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1949 年我国城镇人口仅占总人

4、口的10.6%,而且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沿江地区,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城市人口少。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人口逐年 增加。 200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36.09%,比 1949 年增加了 25.4个百分点。但我国城市 化的水平还比较低,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75%, 1996年)。2.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生存所需的食物来源中,耕地上的农作物占88%,草原和牧区占 10%,海洋占 2%。随着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能量将会增加。目前,全球适于人类耕种的土地约1.37 109 hm2,人均约0.26 hm2。但由

5、于非农业用地增加、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土壤污染等原因, 促使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的矛盾 越来越尖锐,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目前全球大约有5亿人口处于超土地承载力的状态下。 人口过载对生态环境, 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的威胁巨大。(2)对水资源的压力虽然水是可再生资源, 但也有一定的限度。 对某一区域, 水循环的自然过程限制了该区域的 用水量,这就意味着人均用水量是一定的。如果人口增加,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如果要维持生活水准, 则需要开采更多的水资源,造成水 资源缺乏日益严重,甚至导致水荒。人均年可用水量 1 0002

6、000 m 3的国家被列为水资源 紧张国家,全球现有 100多个国家缺水,其中有 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十几个国家发生水 荒。(3)对能源的压力能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据 统计, 18501950年的 100年间,世界能源消耗年均增长率为 2%。而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能源消耗年均增长率为4%10%,出现能源危机。现在能源危机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为了满足人口和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除了矿物燃料外,木材、秸秆、粪便等 都成了能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发展中国家的燃料有90%来自森林,造成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 许多地区

7、树木被砍光,植物秸秆被烧光, 甚至牲畜粪便也用作燃料。据 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在亚洲、非洲等地,每年作为燃料烧掉的粪便大约有4X108 t,使农田肥力减退。 全球目前以矿物燃料利用为主, 一方面缩短了其耗竭时间, 另一方面释放出大 量的CO2,引起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危害地球自身的健康发展。(4 )对森林资源的压力人口增加, 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 人们违背自然规律的制约, 不断进行掠夺性开发,比如毁林造田、毁林建房、 采伐木材等,使得越来越多的森林受到破 坏。森林的大肆砍伐,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 系列问题。(5)环境污染加剧

8、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 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 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 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3. 世界人口状况在人类的长期发展历史中, 由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相互抵消, 世界人口几千年来处于 缓慢增长状况。 1804年,全世界人口只有 10亿。近代以来,由于死亡率不断下降,世界人 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目前,全球人口以每年 8 000 万的速度增长,人口迅猛增长成为当今 世界发展的一大特点。 1927年世界人口达到 20亿, 1960年增至 30亿, 1974年增至 40亿, 1987 年突破 50 亿, 1

9、999 年 10 月 12 日达到 60 亿。尽管世界上少数地区的出生率近年来有 些下降,但是全球性的人口爆炸仍在继续。目前, 出生率最高的是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带,每 个妇女平均生 7.9个孩子;非洲妇女为 5.3个;亚洲和拉丁美洲妇女为 2.6 个;欧洲妇女为 1.4 个。而世界平均出生率为 3.0 个孩子。如果现在的出生率不大大降低,那么世界人口只 有到 21 世纪末才能稳定下来,而到那时,世界人口将增加到 120 亿 140 亿。 第三世界占人口激增数额中的最大份额。最新的研究表明,人口增长的94来自发展中国家。 2000 年,世界人口的 79生活在第三世界,而到 2020 年,这个比例将

10、达到 83。人口爆炸给世界经济、 政治及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 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 口激增给这些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加剧了耕地、森林、 淡水等一系列危机, 使许多人 面临着饥饿和失业的威胁,有时成为诱发社会动乱的重要因素。4. 北京专家警告 人口增长将会吞噬南水北调的成果在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市人口学会联合举办的首届“首都人口与发展论坛”上,有人口专家提出,解决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不能只谈节水,还需防止人口过度 增长。 否则,南水北调成果有可能被过度人口增长所吞噬。根据水资源人口承载力,专家提 出,北京市人口承载力上限不宜超过 1 700 万。按国际人均水资源量划

11、分标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 1 000立方米即属于缺水区。据 介绍,北京市人口 20世纪 60年代为 277万,到 2000 年底已增长到 1 381.9 万。与此同时, 北京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则由 1960 年的 1 300 立方米降到了 2000 年的 280 多立方米, 水 资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 国家正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以解决北京水资源短缺问题。然而,从北京市发展规划及实际情况看, 北京市人口仍继续呈大规模扩张态势。 如果任由人口 增长不断摊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南水北调成果将被过度的人口增长所吞噬。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专家建议 2030 年以前,北京地区应继续加强人口控制,

12、特别是 对流动人口增长的控制 ;北京经济发展应坚持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不宜过多安排劳动力密 集型企业 ;在南水北调的同时,北京有必要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技术、加强海水淡化 处理利用研究、 治理水污染、 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等方面持续努力, 以减低水资源利用强 度。5. 人口对环境的影响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方面在利用环境与征服自然方面取得很大发 展,同时也带来一些严重的问题。 这就是目前经常从新闻媒介得知的生态危机。 这是由于人 对自身的发展失去控制而使环境遭到破坏, 破坏的严重程度已影响到人本身, 也威胁着许多 其他物种的继续生存。 许多关心人类生存环境的学者面对这种惊

13、人的事实深感不安, 他们大 声疾呼要求人们实行自我控制, 以维持自身与生态环境间的平衡。 虽然他们也认识到, 造成 这种危机的原因很多, 但是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 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则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否则环境条件将继续恶化。人口的数量,即一地区的人口密度,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从中世纪以来,中、西欧 植被的变化情况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昔日, 居住于平原与河谷的农民砍伐森林,把比较平坦的地方开辟为肥沃的农田, 形成人口密集的农业区。 但是, 在农业地区的边缘和农业区之间 则是丘陵与低山, 那里生长有茂密的森林, 由于不适于耕作而被保留下来。 由于森林植被与 丘陵地形这两种现象密切相关, 所

14、以, 居住在中、 西欧的丘陵地区的人往往把森林这个词视 为包含着地形崎岖的地区。 这种地区森林面积的扩大与收缩就与人口增减密切相关。 在战争、 疫病和饥荒时期,人口数量下降,丘陵上的森林就向低的地方与平原区扩展;在社会稳定、 人口增长时期, 森林面积就收缩。 在 13371453 年, 英法之间持续的百年战争, 使人口大量 减少,森林面积大大扩展。 在法国, 农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英国人把森林带到了法国 ”。 在美国的东北部也有这样的情况,最初的移民到达之后,就砍伐森林、开辟农田。当时,农 业随着森林砍伐的速度而发展,以至于大片的森林消失。可是,自20 世纪以来,许多农民离开农村转向城市

15、,森林也就向农田扩展,森林面积又在逐步扩大。上述例子只是人口的数量与生产方式的变化同森林面积的消长的关系, 并没发生森林环 境的重大变化而影响到自身的生存。 而西班牙人在古巴烧毁森林作为种植咖啡的肥料以获取 利润,却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他们并未预料到大雨把没有森林掩护的裸露土壤全部冲刷掉, 而留下的却是赤裸裸的岩石,非但咖啡无法生长,森林也难以恢复。 森林受到人类破坏的后果是严重的, 草原也同样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使破坏达到相当严重 的地步。 某些证据表明, 从罗马时期以来, 由于在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的矮草草原上过度放 牧,结果沙漠的面积逐渐扩大。 我国也有类似的情况, 内蒙古南部的一些沙漠也是

16、由于历史 上不合理地开垦所造成的。 过去经常说的 “沙漠南移 ”实际上是一些地方由于不适当地大量开 垦,从而助长了沙漠面积的扩大。以上的事例充分说明, 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 因而给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结果形成严 重的生态危机。 其实,这种结论并不完全正确。拿人们的消费来说,工业发达国家人们的生 活水平比较高, 其消费的物质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 例如, 美国人均消费的能源折合标准煤 计算是10吨/人 年(1980年),消费的肉类是108千克/人 年。这个数字比发展中国家不是 高几倍、十几倍,而是几十倍。总起来计算,美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5,而每年消耗的资源大约占世界资源的 40,所以,在美国每增加一个人要比发展中国家每增加一个人, 对世界环境所施加的影响大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