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本学案-河中石兽

上传人:shanz****g555 文档编号:56458823 上传时间:2022-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版本学案-河中石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版本学案-河中石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版本学案-河中石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新版本学案-河中石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本学案-河中石兽(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25 河中石兽 一、目标导学 激发思维 1 1 朗读课文,扫清文中的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2 2、 积累文言实词,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 3、 理解课文中心内容,把握课文所阐述的事理。 二、知识点拨 启迪心智 (一)基础知识,学习积累 1 1 字词注音: 纪旳(j iy tnj iy tn) 河干(g mg m) 铁钯(p pa) 木柿(f f 百) 臆(y y i)断 欤(y y u) 2 2、重点字词: (1 1) 通假字 不亦颠乎 “颠”通“癫”,疯狂。 (2 2) 一词多义 厂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 Y 众服为确论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3 3) 古今异义 A A、

2、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一起 B B 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 C C 是非木柿 古义:代词,这 D D 阅十余岁 古义:经历 E E、 盖石性坚重 古义:原来(是),发语词,放在句首。 F F、 但知其一 古义:只,仅仅 (4 4) 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 名词用为动词,划船 (5 5) 文言句式 A A、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B B 省略句:以为顺流下矣(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 ) 3 3、背景资料 纪旳,字晓岚,清代著名学者,生性诙谐风趣。他是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 加之后来对人情事故之通达, 2424 岁便中进士,

3、3131 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 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 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 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分古今图书为经、史、子、集四档,总名为 四库全书”。 他的作品记录很多亲身经历,详述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内容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本文选自他的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 。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 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圮(p p i) 棹(zh co)(zh co) 曳(y (y e) 湮(y (y cn) 啮(ni (ni e 溯(s

4、 t)(s t) 被 认为 成为 今义:并列 今义:一种学科 今义:判断词是 今义:阅读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泛。 (二)学海导航,要点探究 1 1、朗读课文。 2 2、这个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3 3、按照故事的发展变化,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4 4、故事中主要写了几

5、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 主要人物:寺僧、讲学家、老河兵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 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 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 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

6、沙松的道理,到地下 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 5 5、寺僧、讲学家的方法为什么不对,而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寺僧: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6 6、比较三人各自的性格特征。 寺僧:(“阅十余岁”,“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说明)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 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7 7、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

7、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 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8 8、本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 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 论家的哲理。 (三)质疑问难,找出疑惑 1 1、自主探索,梳理疑难 ( 个人困惑 ) : 2 2、互助合作,交流疑难 ( 小组困惑 ) : (7)颠倒 (8)按照 2 2、翻译下列句子。 (1 1)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

8、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 (2 2) 尔辈不能究物理。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 三、课时反馈,分享成功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 1)山门圮于河 ( ) (3 3)曳铁钯 ( ) (5 5)尔辈不能究物理 ( ) (7 7)不更颠乎 ( ) (1)倒塌 (2)年 (3) 牵引,拖着 2 2) 阅十余岁 ( ) 4 4) 湮于沙上 ( ) 6 6) 如是再啮 ( ) 8 8)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 4)埋没 ( 5)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 (6) (3 3)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

9、4 4)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3 3、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D ) A.A.闻之笑曰 B.B.当求之于上流 C. C. 一老河兵闻之 D.D.其反激之力 4 4、 填空 (1 1) 本文作者纪旳, _ 代文学家,作品有笔记小说集 _ 。 (2 2) 河中石兽一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_ (1)清 阅微草堂笔记(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 5、 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 河水

10、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二)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 1) 一寺临河干 ( ) (2 2 )竟不可得 ( ) (3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 (4 4)遂反溯流逆上矣 ( ) (1)岸边(2)最终(3)凶猛的河水(4)于是,就 2 2、 翻译句子。 (1 1) 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 (2 2)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吗? 3 3、 讲学家是一个怎样的人? 讲学家是一个虽一知半解但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的人。 4 4、 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 常年在河边劳动,

11、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既有理论 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5 5、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 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 论家的哲理。 四、拓展延伸,展现能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赵括(人名,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人名,_ 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

12、也, 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人名,赵国名将),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名,秦国将领)闻之,纵 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 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史记) 【注释】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难:驳倒。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 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使:假使。赵:赵国。易置:撤换。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 队。绝:截断。坑(k aigk aig):活埋。 1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 1)以天下莫能当( ) (2 2)括母问奢其

13、故.( ) (3 3)赵括既代廉颇( ) (4 4)悉更约束 ( ) (1)认为(2)原因,缘故(3)已经(4)改变,更改 2 2、 翻译下面句子。 (1 1)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 (2 2) 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假使赵国不让赵括担任将军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 3 3、 赵奢认为儿子赵括能做大将带兵打仗吗?他为什么这样认为呢?请选用原文回答。 赵奢认为儿子不能做大将带兵打仗,从“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这

14、句话可以看 出;他这样认为的原因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4 4、 读了这则短文,你认为赵括战死、赵军惨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赵括虽然善于谈论一些用兵打仗的理论知识,却没有实际的带兵打仗的经验,只会纸上谈 兵而不会实际作战。 5 5、 从这则短文中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做任何事情,不能只有理论而不要实际(实践),要把理论和实际(实践)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实践 检验(或从实践中得来的)理论才有价值和意义,否则就只是空头理论,不仅无益,而且害人。 附【译文】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比得上他的。(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 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

15、,然而(赵奢)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 奢曰:“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但赵括把它说得很轻易。假使赵国不让赵括担任将军也就罢了,如 果一定要让他担任将军 ,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 ”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的撤换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调遣派出变化 莫测的军队,假装打败撤退,而截断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 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搏战,秦军杀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 国全部将他们活埋了。 五、评价反思,合作提高 以下无正文 Pour l e tude et la recher

16、che uniquement 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a des fins commerciales.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TO员bko gA.nrogeHKO TOpMenob3ygmccH6yHeHuac egoB u HHuefigoHM ucno 员 B3OBaTbCE B KOMMepqeckux qe 员 EX.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