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试题-历史(广东卷)解析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6447754 上传时间:2022-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1年高考试题-历史(广东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年高考试题-历史(广东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年高考试题-历史(广东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试题-历史(广东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试题-历史(广东卷)解析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题眼:“夫仁政,必自经界始。”考点:仁政学说解析:材料意思: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即好的治国方略,是从界定土地产权开始的,解决土地问题是实行仁政的前提。答案:C.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

2、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题眼:“隋唐以前考定父祖官爵、门第。”考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解析:隋唐以前,国家选人制度主要考察的是门第高低,注重父祖官爵、门第,到了隋唐,随着科举制度产生后,科举制度打破门第对国家官吏更替的决定权,该现象逐步消失。答案:D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3、题眼:“儒者、道士、僧人一起品茗畅谈。”考点:儒道佛“三教合一”解析:陶渊明、陆修静、慧远三人分属不同时期的人物,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故事的虚构,表明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共存共依,体现了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答案:A15、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题眼: “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考点:清末奖励实业政策解析: 20世纪初,清朝统治集团意识到“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转而奖商

4、恤商,宣传振兴工商乃奠创国家富强之根基,在中国近代掀起一股重商社会思潮。此“创举”反映了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答案:B16、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图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题眼: “1913年”和“自变乱以来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考点: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5、解析:辛亥革命胜利后,受西方影响,中国社会政治、服饰、礼仪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顽固派不能接受新事物。C观点与材料信息相左;B D材料中不能体现。 答案:A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省份农会会员数 时间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直隶河南1926年6月647,766814438,150412011532841342270,0001927年6月700,00081444,517,1402,502,600382,617284360245,500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题眼: “20世纪2

6、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湖南、湖北、江西三地的农会会员数的大幅度提升。考点:北伐战争解析:图表中增长地区正是北伐战争所经历的主要地区,而北伐战争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增长。A B时间不符合,D与之影响不大,排除。答案:C18、图6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A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浮夸现象十分盛行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题眼:封面信息:“卫星”、“1958年”考点:大跃进运动解析:B项杂交水稻1973年培育成功;C项中国人造卫星1970年上天;D项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提出,时间都不符合,予以排除。1958年 “大跃进”时期,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导致瞎指

7、挥盛行,浮夸风泛滥,故正确答案为A。答案:A19、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题眼: “雅典民主政治”、 “非常不民主”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解析:雅典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而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都没有享受民主权利,特别是占绝大多数的奴隶,没有民主权利,因此,可以说明古代雅典政治是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答案:B20、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8、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787年美国宪法题眼:“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度解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构成,是立法机构。但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因此, 其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答案:C21、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题眼:“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考点:巴黎公社革命解析

9、: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主要表现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新的国家机器,体现了社会主义暴力革命由理论到实践。答案:D22、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A日心说 B量子论 C经典力学 D相对论题眼:“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考点:相对论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可以说“牛顿观念的破产”。答案:D23、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

10、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题眼:”欧洲实施”、“经济手段对付苏联”。考点:马歇尔计划解析:马歇尔计划又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其目的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故正确选项为A 。而C是军事手段,B D不是局限于欧洲,故排除。答案:A38(2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 据(唐)刘知几史通

11、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二: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 据西方的历史观念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1)据材料一,古代纪传体史书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梁启超

12、的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8分)(2)据材料二,分析布鲁尼的历史撰述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潮流。(6分)(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8分)(4)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答案:(25分)(1)统治者的活动。(2分)西方民主平等思想、进化论思想、救亡图存思想。(6分)(2)摆脱神学束缚,(2分)关注现实,(2分)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潮。(2分)(3)以下两种答案任选其一: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4分)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4分

13、)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4分)190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4分)(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39(27分)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材料: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据东方杂志(1933年)“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

14、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据申报月报(1933年)“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据独立评论(1934年)(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6分)(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10分)(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8分)(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答案:(27分)(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2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2分)中国内忧外患。(2分)(2)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2分)“一边倒”,学习苏联;(2分)底子薄。(2分)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2分)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分)(3)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2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分)(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5 /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