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天津一中益中学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56447638 上传时间:2022-02-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6.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2019学年天津一中益中学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天津一中益中学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天津一中益中学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天津一中益中学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天津一中益中学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天津一中、益中学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2小题,共64.0分)1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2 .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的是()A.半坡人B.北京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3 .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元谋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4 .韩非

2、子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哈,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可能是()A.元谋人B.蓝田人C.山顶洞人D.北京人5 .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对此研究最能够提供科学证据的是()A.民间传说B.考古发掘C.学者推断D.历史记载6 .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磨制石器打制石器铁制工具青铜工具A.B.C. D.7 .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之间不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居住地区不同体质特征不同取火方式不同装饰品不同。A.B.C.D.8 .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都生活在大河流域,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河流域( )A.环境优

3、美B.战略位置重要C.适宜农耕D.交通便利9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国家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东方大国兼并战争是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A.B.C.D.10 .史记记载: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周天子威望下降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B.C.D.11 , 2014年5月6日,为期一周的安徽省颖上县第九届管子文化旅游节开幕。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4、他辅佐下列哪位诸侯成为春秋首霸()A.秦孝公B.晋文公C.楚庄王D.齐桓公12 . 2015年8月8日,登两千年来习俗之顶,载都江堰文明史册”,2015中国?江堰李冰文化旅游节盛大启幕。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李冰修建在哪个水域上的工程()A.黄河B,长江C,珠江D.岷江13 .对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秦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B.军队战斗力显著提高C.秦国很快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D.使秦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4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 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B.

5、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局面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15 .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述诸子百家时,将某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概括为构建理想社会:平等、互利、兼爱这一学派最有可能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16 .据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 ”孔子听后,问 伤人乎? ”这则材料体现了孔子倡导的什么思想()A.仁”B.仁政”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17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A.仁B.兼爱”非攻”C.有教无类D.先为而治”18

6、.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A.孔子B.庄子C.孟子D.墨子19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学说与商鞅思想相接近的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20 .央视探索出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A.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B.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C.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彳1取动物D.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21 .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 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A.元谋人牙齿化石B.半坡聚落的遗址C.司母戊青铜方鼎D.司马迁的

7、史记22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23 .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24 .河姆渡和半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会建造房屋B.能制作陶器C.原始农业的出现D.能饲养家禽家畜25 .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 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C.饲养家畜制造

8、陶器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26 . 2017年4月4日,丁酉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会炼铜,发明了引箭 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发明石制纺轮 A.B.C.D.27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实行的()A.世袭制B.禅让制C.等级制D.分封制28 .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A.战略地位重要B.适宜航行、交通便利C.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D

9、.环境优美29 .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禹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这个王朝 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30 .左传日: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据引文,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洪水泛滥B.战乱频繁C.分封诸侯D.丧失民心31 .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A.废除了贵族特权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分封制遭到破坏D.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32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争霸B.百家

10、争鸣C.商鞅变法D.铁器与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二、问答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18.0分)33 .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医三请写出图一文物所属的远古居民的名称。仔细观察后,你能获得哪些有效历史信息。图二的文字碎片出土于殷墟,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请写出它的名称。仔细观察图二,你能获得哪些有效历史信息。图三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请写出它的名称。想一想这件青铜器能告诉我们哪些历史信息?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1、?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18.0分)34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集到图五所示的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从头像复原图可以看出北京人头部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图中房子是哪一原始居民建造并居住的?该房屋的名称?简述该房屋形成 的原因。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一、二、五所示:一 图一:任(形式图图二春秋争霸形势图图一主要

12、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材料二如图三图四所示。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刷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鲁教版中国历史六上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答案和解析1 .【答案】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由于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经历了从群居

13、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 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生产工具重要性的认识.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 .【答案】C【解析】半坡人生活在陕西省,北京人生活在现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浙江省。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了元谋人生活的地点.注意关于元谋人地点、时间、生活状况的识记.3 .【答案】A【解析】北京人生活于距今70-20万年前,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育熊制造和使用工具。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比较完整的人类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丰富、材料 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故选:A。本题以迄今

14、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 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切入点,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本题以北京人的历史地位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北京人的有关知 识的记忆、理解能力。4 .【答案】C【解析】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 顶洞穴里,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似。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故选:C。本题考查山顶洞人的相关知 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5 .【答案】B【解析】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元谋人、北京人等都是我国

15、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对此研究最能够提供科学证据的是考古发掘。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手资料。没有经过考古验证的是传说,经过考古验证的属于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化石的作用与地位。6 .【答案】C 【解析】人类最早使用人是打制石器,之后学会了磨光技术,开始使用磨制石器;豆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工具,春秋时期才出现铁制工具的。故选:C。本题考查了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生产工具发明时间。7 .【答案】C【解析】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山顶洞人模样同现代人差不多。北京人使

16、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北京人不会用装 饰品,山顶洞人会使用装饰品。 符合题意。故选:C。本题考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共同特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北京人和山 顶洞人的生 产和生活状况。8 .【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位于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较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位于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他 们是我 国原始农耕的代表。大河流域水利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生产,为原 始农耕提供了条件。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都生活在大河流域 为切入点,考查的 是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

17、 识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认识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都 生活在大河流域的原。9 .【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不是两个国家,因此说法错误。西 周灭亡后,东周建立,因此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说法错误。 表述符合史实,说法正确。故选:Bo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本题以春秋战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0 .【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阳,周室衰微,诸侯强并 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说明东周时期周天子威望下降。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没有提到最 终秦国完成国家

18、统一。故选:Bo考查东周时期的史实。考查学生对东周时期的史实的识记能力。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11 .【答案】D【解析】春秋时期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后齐桓公提出 尊王攘夷”口号,最早成就霸业。故选:D。本题考查春秋五霸知识点的识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2 .【答案】D【解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 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 水旱从人,不知饥馍”,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 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

19、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 水利工程。13 .【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进行的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通过改革 秦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显著提高,使秦国很快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D项错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秦 朝而不是秦国。故选:D。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商鞅变法是考查的重点,注意识记其主要内容及影响。14 .【答案】B【解析】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开始于西汉。B: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 击,社会 上不同政治思想派 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湎见出一批作 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

20、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发生春秋战国时期,但属于经济领域。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开始于东汉。故选:Bo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百家争鸣相关知识的掌握,要抓住 秦以前”学术思想” 这两个关键词时行解答。解答本题需掌握百家争鸣。15 .【答案】D【解析】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制长爱人”,要求 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川苛政和任意刑杀。韩非子是法 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道家主张 无为而治”,制长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天人合一,一切 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

21、兼爱”和 并攻”,要求对待别人 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坚决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战 争。提倡 初建理想社会:平等、互利、庐”的是墨家的主 张。故选:D 本题解题关键是从 平等、互利、兼爱”切入,结合所学知识点百家争鸣进行思 考解答。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要注意区分百家争鸣各家的思想主张。16 .【答案】A【解析】题干给出的 孔子家马厩失火失火,他先问是否伤人”表明他 仁”的思想。春 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制长爱人”,要 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主要思想主 张。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儒家学派 创始人

22、孔子的主要思想主 张。17 .【答案】C【解析】孔子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主张 宥教无类”,不诃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 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在此以前,由于学在官府,平民子弟无 权进入官府的学校学习,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才使平民子弟有机会上 学。题干中 宥教无类”能突出体现孔子 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思想。故选:C。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儒家学派 创始 人-孔子的教育思想.18 .【答案】C【解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书长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 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叫苛政和任意刑杀;庄子的思想是以

23、老子的学 说为基础而发展的,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天人合一,一切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墨子前长兼爱”和 罪攻”,要求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人与人 之间互助互爱;坚决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战争;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 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统治者要以 仁政”治国,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切寸 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 进山伐树的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孟子。故选:C。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要注意区分百家争鸣各家的思想主张。19 .【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并 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与商鞅思想

24、相 类似。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家学说的认识。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诸子百家的主张。20 .【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知识,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而不是磨制石器,所以C选项观点 错误;ABD都是对原始人类生活场景的正确描述。故选:C。本题以央视探荔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门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原始人类生活的相关知识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原始人 类生活的 有关内容。21 .【答案】B【解析】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 明的巨大飞跃。最育沙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半坡聚落

25、的 遗址。注 意题目强调的告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 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指的是农耕文明的出现。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 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 耒相、骨器,种植粟。他门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 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故选:Bo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 观点。22 .【答案】C【解析】由材料 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

26、牲畜的圈栏”可看出,半坡原始居民过农耕定居生活。故选:C。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的熟悉程度。考 查基础知识。23 .【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ABD都是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实际,C是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 实际。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半坡原始居民的认识。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 产生活特 点。24 .【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原始 农 业的出现,河姆渡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半坡居民最早种植粟。故选:C。本题考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知道河姆渡和半坡

27、原始居民 过上定居生活 的最主要原因是原始 农业的出现.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25 .【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逐步推广牛耕技 术。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的农作物是水 稻,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 还饲养猪、狗等家畜,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所以符合半坡氏族和河姆渡 氏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饲养家畜制造陶器。故选:C。本题考查的是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原始 农耕,注意掌握原始农耕文化的 成就。识记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

28、成就。26 .【答案】A【解析】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 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 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会炼铜,发明了引箭,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 住行奠定基础。他的妻子养蚕绿丝,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乐官伶伦制 作了乐器。因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人文初祖”。禹是 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正确。故选:A 本题考查人文初祖”的相关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 入文初祖”黄 帝。27 .【答案】B【解析】关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 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29、;砸厚待人、 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 过家门而不入。 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 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故选:Bo本题以沔己,礼运记载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禅让制的有关内容。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禅让制的相关知识点。28 .【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已 进入农耕时代,大河流域水源丰富、土 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故他们的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故选:C。本题考查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本题以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 为背景,考查学生分

30、析问题能力.29 .【答案】A【解析】大禹治水非常专心,据说他在外黄河水患13年,三次经过自己家的大门,也 顾不上回家看看。这反映了大禹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也因此演化出一个成 语:3家门而不入。舜年老时,采用禅让制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治水 有功的禹。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故选:A。本题以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为切入点,考 查的是禹的相关知识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禹的有关内容。30 .【答案】D【解析】左专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据引文可 知,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31、 丧失民心。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是 历史上有 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人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最终导致了更 朝灭亡;附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 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 最终导致了商朝灭亡;由此可知,夏、懈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残暴,失去 民心。故选:D。本题以左专为依托,考查更、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注意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夏、商灭亡的共 同原因的相关史实。31 .【答案】C【解析】春秋时期楚庄王 问鼎中原”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 时期,周王室日益 衰弱,周王已无力控制诸侯,一些大的诸侯势力崛起,大国之间展开了争霸 战争。

32、故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C。本题考查春秋五霸,知道春秋时期楚庄王 问鼎中原”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本题考查春秋五霸,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32 .【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铁器与牛耕的出现和推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 过渡的大变革时期。故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铁器与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故选:D。本题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根本原因”为依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知识。本题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变革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33、。33 .【答案】【小题1】(1)分析图一可知是彩陶。距今 6000年前的半坡居民已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经饲养家畜, 制作彩陶。获得哪些有效历史信息属于有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 可。如彩陶制作水平较高,能用原始符号表达,具有一定的原始审 美观。(2)图二是出土于殷墟刻有文字的甲骨图。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 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 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 比较成熟的文字,表明商朝的雕刻水平较高。(3)图三是司母戊鼎图。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 铜器。司母戊鼎的出土说明: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

34、时期,青 铜器生产规模大,工艺精美。r , r , 一、 【小 【小 【小(4)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自觉学习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口H .口H 口H .题2】题31题4化;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国家强大就会为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 发展,使其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辉煌的重要根基。故答案为:(1)半坡居民;彩陶制作水平较高;能用原始符号表达;具有一定的原始审美观。(2)甲骨文;商朝已经有了文字;商朝的雕刻水平较高。(3)司母戊鼎;说明商朝国力的强盛;商朝青铜冶炼技术的精湛。(4)自觉学习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 国家发展做

35、贡献,国家强大就会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 条件;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发展,使其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 辉煌的重要根基。【解析】本题以彩陶、甲骨文、青铜器的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文字 的演变、青铜器的相关知识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半坡原始居民、文字的演变、青铜器的有关内容。34.【答案】【小题1】(1)图五是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读图象可知北京人已于现代人 基本相似,但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关于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言 之有理即可,如如会制作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生活在距今 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

36、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 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图五是干栏式房屋图,距今 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着干栏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长江流域,气 候湿润,因此他们居住干栏式房屋。(2)根据材料一图一中的周及各个封国名称可知体现的是分封制。由图二中的列国纷争可知体现的是诸侯争霸形势。诸侯争霸一方面使得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人民流离失所,不能安居生产和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3)由图三中的铁质农具和图四中穿有鼻环的

37、牛可知,这一时期在经济领域出现了铁 农具和牛耕。伴随着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开垦越来越多,而这一现象导致 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关系,产生了地主和农民。(4)第一小问考查政治、经济对文化的影响,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 繁荣。第二小问结合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文化措施回答即可。秦始皇依据法家思想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或把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故答案为:(1)会制作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长江流域,气候湿润,因此他们居住干栏式房屋。(2)分封制。诸侯争霸。影响:消极:给社会带来了

38、种种灾难。积极: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3)新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阶级:地主和农民。(4)关系: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影响:秦始皇依据法家思想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或把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 统思想)。【小题2】3】4】1)柳以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和干栏式房屋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北京人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知 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的 重大变革。需熟知相关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知 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的重大变革。重点掌握西周的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百家争 鸣及秦汉的措施等知识。考查识记理解能 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