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讲义3湘教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6441679 上传时间:2022-02-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2020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讲义3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讲义3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讲义3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讲义3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讲义3湘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讲义3湘教版一、分配制度考点1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行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考点2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含义(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 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 少得。对象:个人消费品。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实现形式(了解):工资、奖金、津贴(国家机关、公有事业单位、公

2、有企业、公有控股企业中);联产计酬(农业集体经济中)。存在的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判断: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有:国企工人的收入(不选);国企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判断:按劳分配收入实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 主体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为什么A.必然性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资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劳动产品也没有极

3、大地丰富)(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需分配)。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直接原因(由此决定不能实行平均分配、按需分配)。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不是人生第一需要和热身手段);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存在着旧式分工)(报酬体现劳动的差别)。B.重要性(意义):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效率);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

4、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 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公平)。X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收入与其劳动成果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联系;现阶段,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尚不能实现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判断: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X)。主要有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考点3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它分配方式: 生产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存在于个体经济中)A.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B

5、.特点:个体户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 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既有劳动收入,又有非劳动收入,但主要是 前者)。按生产要素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A.含义(了解):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B.具体形式(了解):劳动要素收入: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资本要素收入: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技术要素收入: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如: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

6、管理要素收入: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信息要素收入土地要素收入:土地、房屋的租金等。判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体现公平,利于缩小收入 差距;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效率, 利于克服平均主义。 股份分红体现对剩余劳动的部分占 有(,)(了解)。C.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 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 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有利于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7、,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总结: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 要素分配;其它: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偶然所得等。社会主义性质分配一按劳分配;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一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合法,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 主要有: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劳动 要素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资本要素收入、技术要素收入、管理要素收入、信息要 素收入、土地要素收入等)。技术要素收入:技术劳动收入(劳动收入);技术转让收入(劳动收入);技术入股收入。管理要素收入:管理劳动收入(劳动收入);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

8、份分红。区分:个人收入的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一 一区分: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收入-从分配尺度上看:按劳分配一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质量);劳动要素收入一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总结: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A.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为什么: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坚持和完善此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

9、要的制度保障。实践证明,坚持此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此外:多种经营方式的并存也是原因之一)。二、效率与公平 考点1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公平的含义: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我们这里学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收 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狂聿里:一 I 口而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2)坚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3)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0、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4)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意义: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 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

11、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 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加 强对垄断行业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大力发展经济,为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关于最低工资保障制度:a.含义: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 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b.意义: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

12、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充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十七大报告其它表述: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判断: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收入差距的存在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X)(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体现我国在分配上坚持维护公平; 当前,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为了让社 会

13、更加公正和谐,我们要在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 在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 应 充分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缩小收入差距。区分:国民收入 和居民收入。考点2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1)效率的含义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效率=产出/投入)。(2)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a.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 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没有效率作为 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14、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b.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效率与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追求的两大目标。(3)为什么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15、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有利于促进 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综合探究) 。为什么要注重效率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符合我国国情。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 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注重效率,才能调动各种资源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什么要实现社会公平 ?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

16、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实现共同富裕要求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4)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的要求: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 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公有制占主体;共同富裕(同步富裕X)。与公平背道而驰的有两种分配不公:平均主义;收入悬殊(差距过大),甚至两极分化。兼顾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忽视公平。【如果把公平理解为人人平均,结果会奖懒罚勤,既不利于提高效率,也损害了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如果忽视公平,分配不公,效率的提高也会失去良好的环境,甚

17、至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综合探究)【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国家收入的分配)一、财政及其作用考点1:财政、预算、决算(补充,考纲没有)财政A.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B.财政的本质:国家为主体的社会分配关系。(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的:主体:国家或政府;客体:部分国民收入。判断:财政分配的目的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X);财政分配的直接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国家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文化建设,还是 人民群众的生活,都离不开国家财力的支撑,因而国家必须直接掌握一定的收入。为了履 行对内对外职能,国家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

18、。)判断:财政是现代国家的经济行为,它与社会化大生产相一致;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社会生产是财政的基础。判断:财政就是国家占有的全部国民收入(X)(找出两处错误);财政是国家对筹集的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行政手段。国家预算和决算A.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B.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预算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体现着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判断:国家预算就是中央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计划(X) 一国家预算体系包括: 中央预算、地方预算;经过审批的预算方案是国家重要的立

19、法文件(,)。预算是决算的前提;决算是预算的执行结果。判断:国家财政是通过决算实现的(X);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考点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财政的作用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

20、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 家财政的大力支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财政是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 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

21、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促进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A.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实际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国内生产活动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二是由国外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即商品和劳务进口。B.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实际形成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内需求,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国内消费需求;二 是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出口。财政作用的其它表述: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民生活有保障(总的说);促进科

22、教文卫事业的发展;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 障。财政与宏观调控(参考“财政的作用”)财政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收支的调控,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国家可以通过对财政收支的方向、结构的调整和控制,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收支的调控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判断:财政支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 作用;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势必影响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财政收入越多,越有利于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A.教材表述: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23、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 体系的基础;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慈善事业、 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B.内容:社会保险 (最基本、最核心);社会救助(社会救济)(低层次的保障);社 会福利(最高保障);社会优抚(特殊方式)。【课外阅读:第一、社会保险: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第二, 社会救济:包括自然灾害救济、 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困难户救济等。第三,社会福利:指社会服务事业及设施。 如对公民义务教育, 特殊社会福利,如孤儿院等。第四,社会优抚: 包括牺牲、病故优抚费、烈军属、复员军人补助费、伤残抚恤费、见义勇为者

24、奖励等。】C.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实现社会安定;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判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减低失业率; 社会保障的水平越高越好;我国发展 社会保险事业,是为企业提供物质帮助的需要。判断: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社会上的某些不幸者(X);任何社会成员都同等地享受社会保障(X);每个中国公民都可以获得社会保障提供的救助(X)。我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民权、关注民生、解除民忧的制度保障。二、财政收入与支出考点1:财政收入的构成财政收入的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

25、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构成 (来源)(分类):根据国家筹集资金的渠道,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 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简而言之:税、禾I、债、费的收入。税收收入(下面有详解,此略);利润收入: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中按规定 上缴国家的部分,国家从参股企业中取得的分红收入;债务收入:是国家通过借贷的方式,从国内外取得的收入。国家财政部门在国内外发行债券、向外国或国际金融机构取得借款, 都形成债务收入。其它收入:泛指税、禾I、债以外的收入,主要包括收费、罚款和公用事 业收入中上缴国家的部分。判断:发行国债一是国家增加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X) (错在“主要”);是国家增加

26、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判断:发行国债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公民购买国债成为国企股东从而支援国家建设。考点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基本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在我国现阶段,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考点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 和分配政策。经济发展水平 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分配政策的影响: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

27、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 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辨析题: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充分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加快经济发展。考点4:财政支出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国家的职能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职能的 物质条件,财

28、政支出的状况反映了政府的政策。考点5 :财政支出的构成按照具体的用途,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地质勘探费用、支援农村 生产支出等)(国家财政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主要包括这些单位的人员经费和设备购置、维护及公务费用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指国家用于政府机关、司法部门、驻外机构以及军队建设、国防 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国家用于这方面的支出是巩固国家政权、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保证。)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各种费用。)债务支出。(国家用于偿还各种

29、债务本息的支出。)考点6: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有三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财政收支平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

30、经济增长。紧缩性财政政策: 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 。(课外阅读:财政节余并非越多越好,节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的闲置和浪费。财政赤字也并非一定不好, 只要适时适度, 如在通货紧缩时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社会总需求, 就会出现一定的财政赤字, 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但若赤字过大, 就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引发通货膨胀) 。“当年结余过多” 、 “ 连年 略有结余”都对经济发展不利。判断: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才能使经济平稳运行(X)。三、税收及其种类考点 1:税收

31、含义 :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必然性 :有国就有税。国家通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地位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基本形式) ,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 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依据和保障 :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有国就有税,有税必有法) 。考点 2 :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 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强制性。A.含义: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B.表现: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

32、征税。课外阅读:社会产品的分配凭借两种权力进行:国家政治权力(如:税收);所有者权力( 如:国家收入中的利润、个人分配中的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无偿性 。含义: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 付出任何代价。 (国家征税后,不 直接 对纳税人返还利益) 。(讲解:无偿性是相对的,直接无偿,间接有偿,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固定性。含义: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讲解:固定性是相对的,税收会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作出调整, 如通货紧缩时降低税率) 。三者的关系 : 税收的

33、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的。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税收的:主体:国家;目的: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据:法律;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地位: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考点3:我国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流转税 : 是以商品交换中的交易额和劳务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以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增值税、按营业额征收的营业税、根据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征收的消费税、关税等) 。 所得税 : 是以各种所得额为征税

34、对象的税种 (对企业所得征收的企业所得税、 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等) 。 资源税 :是以开发和利用特定的自然资源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如,开采矿藏必须依法缴纳资源税) 。 财产税 :是以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根据买卖房屋的契约征收的契税等) 。 行为税 :是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印花税、屠宰税等)。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增值税a.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b.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c.基本税率:17% (比例税率);d.作用: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

35、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e.属于流转税。判断:增值税避免了偷税漏税的出现(X);增值税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增值税(了解):最终消费者是全部税收的承担者;实行凭发票抵扣税款的计税方法。个人所得税a.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b.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 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c.税率: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

36、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目前,我国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的起征点是3500元。】d.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e.属于所得税f.应税项目:11种(了解):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稿酬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劳 务报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课外阅读: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收入(元)税率税额1不超

37、过1500元的3500nnn 1250020%900元4超过9000兀至35000兀的部分25%5超过35000兀至55000兀的部分30%6超过55000兀至80000兀的部分3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判断:个人所得税能 消除(X)收入差距。判断:个人收入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X)。(从量上看;从内容上看)。判断:个税免征额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带来的直接影响之一是使月收入35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减少;税率越高,税收收入就越高。课外阅读一税率:比例税率(不论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只规定一个恒定的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由低到高不同等级的税率

38、,超额部分按相应等级的税率计征。如,我国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税率由5%i1J 45%共9级)(随着征税对象数额增大,税率也随之提高 );定额税率(按征税对象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应征税额)。纳税人:对什么人、单位征税;征税对象:对什么东西征税;税收的内容:征收的 货币和实物。税收的主体(征税的主体):国家;缴税的主体:纳税人。税收的两个方面:国家机关的征收;纳税人的缴纳。考点4:税收的作用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基本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 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国家通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实现各种国家职能提供物

39、质保障。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之一。 国家通过对税收的调节促进社会公平、 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不同的税收种类,其作用是不一样的。如,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判断:要深化初次分配改革,加强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X)

40、。四、依法纳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自觉纳税的必要性(为什么要依法纳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通过税收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的兴旺发达、 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为实现国家职能提供了财力上的保证。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 必须承担义务, 自觉诚信纳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自觉纳税是公民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地位的体现。公民增强纳税人意识的要求( 作为公民 , 应如

41、何为国家税收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公民要树立 义务意识 ,依法纳税。第一,自觉树立纳税人意识,一旦成为纳税人,应自觉纳税;第二,同偷税等违法行为作斗争,维护税收秩序(如:购物索要发票) 。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权利意识)。公民应积极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判断:公民应自觉参与税收的征管和监督税款的使用(X);通过纳税,使纳税人成为税收的使用者和管理者。违反税法的表现: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欠税,指纳税

42、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骗税, 指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骗取自然灾害税收减免) ;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偷税:少缴、不缴税款;派 骗税:骗取税收优惠。关于发票: 发票是消费者的购物凭证, 也是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消费者是否向商家索要发票, 关系到国家税款能否足额入库。 购买商品索要发票, 就间接地为国家税收做出了贡献。同时,发票也是消费者维权的凭据。课外阅读: 纳税人和负税人: 纳税人 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 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不一定人人都是纳税人, 但人人都是负税人; 不一定人人都是纳税人, 但人人都应该具有纳税人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