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传人:B****n 文档编号:56382881 上传时间:2022-02-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西桂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西桂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西桂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西桂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踟蹰( ch)菲薄( f i )喋血( di )靡室劳矣( m)B浸渍 (z ) 歆羡 (y n) 庐冢 (zh ng) 殒身不恤 (y n)C慰藉( ji )勾当( gu)炽烈( zh)装模作样( m)D重创 (chu ng) 塑料 (su ) 皈依 (gu ) 目不暇给( j )【答案解析】 A(B 歆羡 (x n)C 勾当( gu)炽烈( ch) D 塑料 (s ) )2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诗经搜集了公元前11 世纪西

2、周初年至公元前 6 世纪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 305 篇,分为“风”“雅” “颂”三大类。B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选自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它与北朝名歌木兰诗并称“乐府双壁”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继承了北宋苏轼的豪放风格,在中国词坛上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与苏轼有“苏辛”之称。D姜夔,号白石道人,南宋词人,著有白石道人诗集。他的扬州慢,触景生情,抒发了强烈的离愁别绪,影响很大。【答案解析】 D姜夔在扬州慢中抒发了黍离之悲, 并非离愁别绪。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A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B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C近来交通事故和矿难不断出现,仅 2 月 14 日孙家湾矿难中就有二百多人失去生命。交通事故和矿难此起彼伏,接连发生,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D( 鲁迅 ) 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答案解析】 DA“莫衷一是”是大家看法不一样,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主语不能指某一个人。B.“楚楚动人”是形容女子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句中用来形容“文章”,属使用对象错误。C.“此起彼伏”形

4、容连续不断。常用来形容声响、浪潮、斗争呼声等。用错对象。D.“如坐春风” 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育。 用在此处合乎语境。“如坐春风”说的是听者的感受,不要误用到说者身上。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前,被誉为政坛“黑马”的原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张宇因贪污国家下拨的抗旱救灾专款和希望工程捐款220 余万元,经中纪委查处而“落马”。B作为朝鲜的邻邦,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都不希望朝鲜半岛出现战事,所以不会像朝鲜战争时那样支持朝鲜以武力改变现状。C一个优秀的作家,一个本着良心用笔杆服务世界的作家,要从人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D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不但仍处于

5、快速推进时期,而且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答案解析】 BA“贪污国家下拨的抗旱救灾专款和希望工程捐款 220 余万元”歧义。C.句式杂糅,“从 为出发点” ,可把“从”改为“以”。D.关联词语使用错误, “不但 而且 ” ,应改为“虽然 但是 ”。5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随着超介质材料的应用,研发隐身斗篷成为一大热门。英国每日电讯报近日报道,美国波士顿大学和塔夫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制造出一件丝绸隐身斗篷,能使光线弯曲绕过,使其覆盖的物体隐形。以往的隐身衣还属于应用超材料的光学技术, 并非真正的衣物, 而这件“隐身斗篷” 的先进之处就在于它由丝绸制造。虽然仍未能实现可见光

6、范围内的“隐身” ,它只在电磁波和红外线之间的太赫兹波段才起作用,但研究人员相信, 随着技术发展,将能制出适用于更短波长的隐身衣,甚至在可见光下也能隐形。这件丝绸隐身斗篷覆盖着一层金质螺旋纹理, 每个微小的螺旋线都是一个“开口环谐振器” 。开口环谐振器对光有神奇的效果,能吸收或反射一定波长的光或使光线弯曲绕过目标。 丝绸超材料上每平方厘米分布有 1 万个隙环谐振器。通常,太赫兹光波能毫无影响地穿过丝绸, 而光线照射到新型介质丝绸上时,会产生共振。这种丝绸只在非可见光领域起作用,研究人员更寄希望于它在医学上能有出色表现,使人体或目标隐形不见。由于丝绸具有“生物相容性” ,植入人体时不会引发免疫排

7、斥,这种介质丝绸可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 研究放射线的科研人员可以在医疗中用它覆盖器官, 这样就能更好地看到被器官挡住的部分。 它也能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传感器, 当血糖浓度改变时, 超材料也会随之变化,这种变化可通过无线电波或其他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 用手机就能接收到。塔夫斯大学研究人员费奥伦茨 •奥门内托表示,对超材料来说,这是一个独特视角, 因为丝绸具有与人体相容的能力。 给人们制作哈里•波特式的隐身斗篷只是研究的一个方面,把它应用到医学领域才最有价值。(节选自科技日报)5下列各项不是隐身斗篷能够隐形原因的一项是A这种丝绸隐身斗篷,能使光线弯曲绕过,从而使其覆盖的

8、物体隐形。B以往的隐身衣还属于应用超材料的光学技术,而这件“隐身斗篷”的先进之处就在于它由丝绸制造。C这件丝绸隐身斗篷覆盖着一层金质螺旋纹理,每个微小的螺旋线都是一个“开口环谐振器” ,它能吸收或反射一定波长的光或使光线弯曲绕过目标。D太赫兹光波能毫无影响地穿过丝绸,而光线照射到新型介质丝绸上时,会产生共振。6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超介质材料的应用,研发隐身斗篷逐渐成为科学领域的一大热门。B隐身斗篷仍未能实现可见光范围内的“隐身”,它只在电磁波和红外线之间的太赫兹波段才起作用。C开口环谐振器对光有神奇的效果,它能够使所有遇到的光线发生弯曲,或者使光线绕过目标。D这

9、种丝绸只在非可见光领域起作用,研究人员更寄希望于它在医学上能有出色表现,使人体或目标隐形不见。7下列各项根据原文所做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丝绸具有“生物相容性” ,植入人体时不会引发免疫排斥,所以这种特殊介质丝绸可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B人们研究隐身斗篷的创造动机是看了哈利•波特这部电影,看到其中隐身斗篷的神奇功效产生的。C研究人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能制出适用于更短波长的隐身衣,完全实现在可见光下隐形的理想。D在医疗过程中,医生不仅可以用它覆盖器官、让它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传感器, 而且可以应用到所有的医疗领域,实现一场医学界的革命。【答案解析】 5B【答非所问。这是比较隐身

10、斗篷和以往隐身材料的优劣。】6C【夸大了开口环谐振器对光的效果。 】7A【 B 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提及研究隐身斗篷的原因。 C 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说“甚至在可见光下也能隐形” 。 D 夸大了这种丝绸的医学作用。】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 题苏廷评行状苏轼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旋复有余,则曰:“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 ”益不复爱惜。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 ”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小

11、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李顺反,攻围眉州。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解之曰: “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 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 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 ”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ks5u 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家,享年七十有五。闻之,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公始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自是眉之学

12、者,日益至千余人。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 “吾儿当忧其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不幸汩没,老死无闻于时。然古之贤人君子,亦有无功名而传者,特以世有知之者耳。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谨状。(节选自苏轼文集 •卷十六,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日操兵乘城乘:登B公独治丧执礼执礼:遵奉礼制C又皆怀慕亲戚乡党慕:想念、依恋D居人相视涕泣,无

13、复生意生意:做买卖9下列句子中,表现苏序有见识或有雅量的一组是(3 分) ()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公始命其子涣就学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苏序自幼性格豁达开朗,不拘礼法。他读书只求大体了解重要意旨就弃书而去,正因如此,成年之后还不能熟知诗书。B苏序只要衣食上稍有盈余,就增加日常支出或者把它赠与他人,即使因为这样而使自己在生活上屡次陷入困顿,他也始终不悔。C苏序尽管身份卑微,但目光长远,为把儿子苏涣培养成才,他极尽劝导之能事。苏涣的学有所成,深深影响了

14、眉州人的思想观念。D苏序一生都没有功名,这与他的个性不无关系。苏轼为他写作这篇“行状”,目的是让当世君子借此了解苏序为人行事的大致情况。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 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益不复爱惜。 (4 分)(3) 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6分)【答案解析】 8(3 分)D(活下去的想法)9(3 分)C(表现其为人洒脱;表现其有孝心及遇事从容镇定;表现的不是苏序,而是苏洵)10(3 分)A(“到了壮年还不能熟知诗书”的不是苏轼的祖父苏序,而是苏轼的父亲苏洵)11(1)(4分) 我本来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困住人(或:使人受困

15、)。”更加不再吝惜(钱财)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 分;关键词:固:原本,本来(1 分);果:终究,究竟( 1 分);益:更加 (1 分) 。(2)(6分) 祖父没有传记,不只是(因为)他一生自我放逸(或:洒脱不羁)、远离功名,也是他的子孙没有把他的声名、事迹告诉他人的过失。评分建议:语意通顺, 1 分;“非独 亦 ” ,1 分;僻远自放, 1分;过,1 分。如将“公之无传” 译为“祖父的声名、 事迹没有流传”,亦可。参考译文:祖父,名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幼年时豁达开朗,不拘礼法,读书只求大体了解文中的要旨,就放弃不读。他为人谦逊,乐善好施,急人所困,甚于对待自己。衣食稍微有了结余,就增加日

16、常开支,或者把财物施给他人, 立即用完。因为这个多次在饥饿寒冷中过着穷困的生活,然而始终不后悔。不久又有了盈余,就说: “我本来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困住人(或:使人受困) 。”更加不再吝惜(钱财) 。灾荒之年,(他)卖掉自己的田地来救济饥饿的人,丰收后,那些被救济的人准备偿还他,祖父说: “我本来自己就有卖掉它的想法,并不是因为你们的缘故啊。 ”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或:人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祖父)都径自(或:随性地)与他们谈笑,且敞开心扉,相谈甚欢。小人有时侮辱欺负他, 祖父终没有惩治他们,人们也不能揣测他的心理。李顺叛乱,围攻眉州。祖父当年二十二岁,每天拿着兵器登上城楼。恰逢他

17、的父亲病逝, 叛贼围攻更加紧急, 城里的居民彼此看着对方哭泣,没有再活下去的念头。 可是祖父独自办理丧事执守礼节,竭尽哀思就像平常一样。 太夫人非常担忧, 祖父打起精神慢慢宽慰她说: “朝廷终究不会放弃我们,蜀州的叛贼将要被打败了。 ”庆历年间,(朝廷)才下诏在州郡设立学馆,读书人欢快地谈论(这件事),朝廷将根据这个选拔人才,他们争着希望到学馆里尽职(或,学习)。祖父笑着说:“这是件好事,官员把这个当着美观罢了。 ”祖父告诫子孙,不要和别人争着进学馆读书。 郡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因为这个(百姓)受到严重的侵扰,祖父(就)写诗来讥刺官吏。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ks5u(

18、我)听说,自从五代动乱以来,蜀州求学的人减少,又因都留恋家乡,不愿意出来做官。祖父才让他的儿子苏涣到学馆读书,他用来劝导苏涣成材的方法, 没有不用到的。 等到苏涣凭进士的身份得到官位回到家乡,眉州的百姓争相观看,把这作为荣耀的事,都效仿苏氏的方法教导他们的子孙。从这以后,眉州求学的人,一天天的增加,增到千余人。然而我的父亲小时候独独不愿学习,到了壮年以后,还不能熟知诗书。祖父从来没有过问(他的学习) 。有人拿这件事问他,祖父没有回答,过了很长时间,他说: “我的儿子还要担心他不学习吗?”不久,(我的父亲)果然自己发愤努力学习,最终在世上名声显扬。祖父见解精确,有远大的器量,在家中施行的、在家乡

19、出名的事,如此等等。假使(他)稍微能够在世上任职,他的功名难道还会少吗?不幸被埋没,直到老死,在当时还没有声望。然而古代的贤人君子,也有没有获取功名而有传记的人, 只是因为世上有了解他(为他作传)的人啊。祖父的声名、事迹(之所以)没有流传,不只是(因为)一生自我放逸(或:洒脱不羁) 、远离功名,也是他的子孙没有把他的声名、事迹告诉他人的过失。所以分条记下他一生行事的大概情况,来告知当世君子。恭谨陈述。7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 分)鹊桥仙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渔翁柳宗元

20、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陆游鹊桥仙中“渔父”的形象和柳宗元渔翁诗中“渔翁”的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4 分)“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和“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两句都是写渔父的生活, 但表现手法不同, 试作分析。(4 分)【答案解析】相同之处: 两首作品表面上是写渔翁或渔父,实际上都是自己咏怀之作。两个形象都远离世间红尘,追求高洁境界。陆词该句是正面直接写渔父的生活, 而柳诗该句是从侧面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来间接表现渔翁的生活; 陆词该句主要运用白描手法 (排比手法亦可)。柳诗该句则是情景

21、交融,将渔翁的高洁情操跟一尘不染的山水景物浑然融合在一起。 (两个角度比较,每个角度 2 分)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5 分)( 1),不尽长江滚滚来。( 2),又岂在朝朝暮暮。( 3),磐石无转移。( 4),使我不得开心颜。 ks5u( 5)执手想看泪眼,。( 6)塞上长城空自许, 。( 7),只是当时已惘然。( 8)。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9),恐美人之迟暮。( 10),悠悠我心。( 1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古战场“江山如画”的三句: ,。( 12)虞美人中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表达愁绪绵绵无尽的两句: ,。【答案解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两情若是久长时蒲苇纫如丝安能摧眉折腰事

22、权贵竟无语凝噎镜中衰鬓已先斑此情可待成追忆花自飘零水自流惟草木之零落兮青青子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 题。春从心出刘心武愿乘火车,喜欢那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愿乘轮船,喜欢那船头劈开的浪花飞溅;愿乘飞机,喜欢那舷窗外的云海无边 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愿有机会,被准允一个人进入没有演出的剧场,随便选一个适中的座位,静静地坐在那里,凝望那垂闭的大幕,在万籁俱寂中,以回忆,以想象,以对自己钟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深深感激,以对艺术的敬畏与对审美的忠贞,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喜怒哀乐,悲欢

23、离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神秘莫测,难以言喻 啊啊,那是怎样的一种超级享受!当近照堆积如山时,我们厌倦了摄影,甚至消退了清理回味的兴致。可是,我们对旧照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难道,非得当岁月梳篦过的残照,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时,我们才能懂得珍惜,生发出琴弦般颤动的情愫么?以往,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总觉得那陈列出的新书,有许许多多都应该抓紧购买, 而自己囊中羞涩, 欲壑难填甚至仅仅是站在书店的橱窗前,便有一种受到特殊强刺激的感觉,怦然心动,难以自持;常常是,进去时拼命告诫自己不得癫狂,而出来时却囊空如洗,抱着一大包书,踽踽独行在长街之上,因为连乘公共汽车的钱也没留下,步行抱书回家真乃苦难的历程 及至

24、回到家中,洗手沏茶,仰坐观书,那一份悠哉游哉的劲头,噫,亚赛小神仙!如今呢,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那些花花绿绿的出版物,虽然呈现着满坑满谷之势,不像以往那样隔着柜台,大半还得有劳售货员取拿,可以随意自选,浏览听便,可是,竟往往很难遇上一两本想买下的书,甚至带去打算购书的费用,竟有花不出去的苦闷;终于淘出购得数种,打“的”回到家中,照例洗手沏茶,倚在沙发上展读,那纸张没得说是雪白挺括的,装帧得也颇称“雅皮” ,但仅是头一章,便几乎每页都有别字蹦出,如沙石硌牙,好不扫兴!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书林杂芜,仍要耐心从中淘出善本精品,人生诡谲,仍要坚韧地追求活着的真谛。冬去春来,朋友打来电话,兴

25、奋地报告,他那窗外的晴空中,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南来雁群,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儿呈人字,跃然翩飞,引出他心中酽酽的诗意,多年不曾写诗的他,一时竟挥就了五首新作!放下电话,我也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中的青春也只有一回。 我们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也只有那么一段。这都很像北国的春天,会飘然而至,绣出万紫千红,却又会匆匆而去,甚至伴随着阵阵沙风,在你不经意时,已经落红满地。现代人里,谁还会像林黛玉那样哀伤地葬花?一时间你会觉得有许多俗众熙熙攘攘,无情地在你跟前践着落花去追名逐利,于是你惆怅,你喟叹 但是,我鼓励自己,也劝告别人,像我那朋友一样,诗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看待成败得失,看待生关

26、死劫;需知,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 14作者在开篇强调“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文中二、三、四段的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浏览”?( 6 分)答:15.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6 分)答:16. 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6 分)答:【答案解析】 14:在没有演出的剧场,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 对旧照片窥视欲久盛不衰。 以往和如今买书的不同经历。15:人生如书,书如人生。人生诡谲,犹如书林杂芜。人生要追求活

27、着的真谛,犹如要从书林中淘出善本精品。16:内容上:这件事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起了议论。10按照要求回答问题。(3 分)在人际相处和沟通中, “同理心”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同理心”的意思,就是指能易地而处,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明白及体会身边人的处境及感受,并适当恳切地回应其需要。可见,“同理心”是同情、关怀与利他主义的基础,具有“同理心”的人能从细微处体察到他人的需求。 下面是一位刚转到你班不久的同学对你说的话,你该如何回答他呢?要求运用“同理心”原理。同学:这所学校真的不如我以前读书的那所学校。 那里的同学对我很和善

28、。你的回答:【答案解析】如果我处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 我也一定会感到非常孤独。但抱怨肯定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会主动和同学交往。也许很快我就会拥有更多的谈的来的朋友。 共 3 分。体现出自己明白同学说这番话的原因是感到孤独( 1 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 分)。11根据相关文学常识和所学课文内容,用屈原、陶渊明、苏轼的事例,仿照第二句的句式,在前后的横线上写三句话。(6 分)_,_;面对荒漠雪原,苏武选择了固守;_,_;_,_。【答案解析】面对昏君佞臣,屈原选择了投江;面对田园自由,陶潜选择了弃官;面对大江东去,苏轼选择了旷达。(写出一句给2 分,三句全合要求给6 分)12阅读下面

29、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动物们在院子里谈论各自走错道路的经历。老牛说:“田间的路迂回曲折,那些纵横交错的阡陌,常常使我绕了许多圈子。”老马说:“我走的路太远,而且往往是没有走过的,走错了,不知道走了多少冤枉路。”猎狗说:“深山里几乎谈不上有什么路,前进的时候只顾前进,忘了回头怎么走了。我多次迷失在山谷里,要不是远处山峰的指引,我几乎回不来了。”笼中的鹦鹉搭嘴道: “你们的脑子太不管用了,连个路都记不住,我还不知道走错路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我相信,”老马回答说,“但如果你走出你的笼子,你也许就会有新的体验了 ”试以“走路”为话题,联系现实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 字。【

30、答案解析】审题提示:根据材料,这里的“走路”, 喻指探索、实践、尝试等,而“走错道路的经历”也就是在探索、实践过程中走过不少弯路,犯下一些错误。从老牛。老马、猎狗的话看“路是迂回曲折”“纵横交错”“迷失在山谷里”就是喻指生活的挫折、失败,“没有走过”路。实际就是探索。据此,比较好的立意可以是“成功需要磨练” “应正视失败与挫折” “勇于尝试不惧失败才能开拓进取” 。从笼中的鹦鹉角度,可以立意为“走出牢笼,告别无知” “没有亲身体验就没有发言权”。批改建议:以 52 分切入。立意正确、准确,或者结构上采用分论点的并立式、层进式尤其层进式,或者论据新颖、分析中肯有力,或者语音见功底,则相应分数要高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