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时:化学研究些什么3

上传人:岁*** 文档编号:56310772 上传时间:2022-02-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9.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五课时:化学研究些什么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五课时:化学研究些什么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五课时:化学研究些什么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第五课时:化学研究些什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课时:化学研究些什么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云阳学校 九 年级 化学 指导教学书(编号: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 5 号)课题:化学研究些什么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课型:新授课 主编人:张旭芳 审核人:备课组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空气的成分以及空气各成分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2 初步了解氧气、稀有气体的一些性质。3 教会学生能用实验的方法来“捕捉”空气,采集空气样品。4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能用实验事实说明空气是混合物。过程与方法在本课题材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用教师的讲解、演示与学生的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首先在教师的讲解中学生得到启示,然后学生在探究中得出结论,进而通过学生的亲处演

2、示找出问题,最后在教师正确的演示实验中使学生加深理解。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进行,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 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手段】探究 讨论【教学过程】(一) 感情调节:空气是含有 等多种成分的气体,就像一个“大家族”。从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外壁出现了液滴,证明空气中含有 盛有石灰水的瓶子放置久了会出现一层白膜,证明空气中含有 。(二)自学(渗透互帮与释疑) 1自学内容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自学方法: 阅读教材第13页内容讨论与交流:(1)当红磷燃烧时,在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等装置冷却到室温时,打开弹

3、簧夹,可看到大烧杯中的水会进入广口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广口瓶容积的1/5,此实验说明了 。(2)此实验同时还说明氮气具备哪些性质? ; 。(3)若利用上述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广口瓶容积的1/5,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 、 。(4)结果进入水的体积大于广口瓶容积的1/5,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 、 。 2自学内容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自学方法:阅读教材第14页内容讨论与交流: 纯净物是 混合物是 我们生活中橱房常用的加碘盐、食醋、料酒等都属于_ ,因为他们都是由_ 或_组成的。水、二氧化碳、氧气等都属于_,因为他们都是由_ 物质组成的。3自学内容三:空气成分的发现自学方法:阅读

4、教材第14页内容讨论与交流: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空气中还含有 、 、 、 、 等稀有气体。(三)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一、选择题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 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3.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舍勒 B.普利斯特里 C.拉瓦锡 D. 道尔顿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21%C.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的成分一般是固定的5.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

5、 A.氧气 B.水 C.空气 D.二氧化碳6.空气成分按_计算,大致是_占78%,_占21%,_0.94%,_占0.03%,_占0.03%。如果按质量计算则_(填“是”或“不是”)以上比例,原因是_7现有如下六种物质:铜粉、海水、未受任何污染的空气、冰水混合体、二氧化碳、“雪碧”饮料(1)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2)属于混合物的是 。 8潜水员在水下呼吸用的气体是人造空气,它是由下列气体中的两种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其中一种气体为稀有气体,你认为人造空气的成分是 (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氦气 水蒸气A B C D. 9稀有气体用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 性,用

6、氦气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了氦气 的性质。10下列有关稀有气体说法错误的是 ( )A .稀有气体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B.稀有气体在生产和科学方面有广泛的用途C.稀有气体与其它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 D.常用稀有气体氦气来充填探空气球AB11.下图是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写仪器名称:A_B_()它可以用来收集填_(“易”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12小伟同学在探究空气组成实验时做了下面的实验,在注射器内放入石棉并在上面放一块白磷(常温下白磷可以自燃),然后,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如图所示位置,再把注射器的注入端密封,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进行实验试回答 :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 _ _(2)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_ (五)反思小结 (六)因人作业(最小作业量,知者加速)必学教程: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