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单行道路卡装置的设计(全套图纸三维)

上传人:na****u 文档编号:56172667 上传时间:2022-02-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单行道路卡装置的设计(全套图纸三维)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毕业设计(论文)-单行道路卡装置的设计(全套图纸三维)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毕业设计(论文)-单行道路卡装置的设计(全套图纸三维)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单行道路卡装置的设计(全套图纸三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单行道路卡装置的设计(全套图纸三维)(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毕业设计说明书题 目:单行道路卡装置的设计 学院(直属系): 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 专业: 2011级 机械工程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时 间: 2005年5月19日 目 录摘要51 引言5 1.1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51.2课题研究的内容101.2.1 Solidworks设计基础101.2.2 草图绘制121.2.3 基准特征,参考几何体的创建13 1.2.4 拉伸、旋转、扫描和放样特征建141.2.5 工程图的设计151.2.6 装配设计172 机械结构的设计182.1 液压缸的选型计算202.2 传动轴的设计计算213 液压系统设计223.1 执行元件分

2、析233.1.1 执行元件类型和选择233.1.2 速度和载荷计算233.1.3 执行元件的载荷计算及变化规律243.2 调速方案的选择244单行道路卡装置各部分强度的校核254.1轴承强度的校核254.2销轴强度的校核26结论27致谢28参考文献29摘 要本课题来源于当今社会单行道路卡装置的创新和更新换代基础之上,通过设计出单行道路卡装置,从而来满足当今社会单行道路卡装置不足的缺陷。 国内单行道路卡装置的研发及制造要与全球号召的高效经济、质量好,效率高等主题保持一致。近期对交通机械行业中单行道路卡装置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在高速公路中,单行道路卡装置的使用非常普遍。自然而然在机械设备中它

3、们的安装也非常频繁。传动的单行道路卡装置结构复杂,极易受损,劳动强度大,所以设计一个专用的单行道路卡装置势在必行。本文运用大学所学的知识,提出了单行道路卡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中所必须的理论计算和相关强度校验,构建了单行道路卡装置总的指导思想,从而得出了该单行道路卡装置的优点是高效,经济,运行平稳的结论。【关键词】单行道路卡装置、经济、结构、结论全套图纸,加153893706Abstract For a lot of special places, like the risk is very big, or we are difficult to reach, such

4、as disarm bombs, unknown corresponding domains such as detection, probing deep of more dangerous situation usually need to implement the robot.Its a main part of robot for micro pedipulator, walking robots and more than six feet, compared to the Eight Legged Robot, because of strong bearing capacity

5、, good stability, which the meritss is simple construction, So,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ers around the world, start This paper mainly to the four bar mechanism as the main execution elements to design of micro walking the whole scheme of the four bar mechanism. Its principle is diagonal synchroniz

6、ation, leg activity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crank rocker, front leg movements around the same, it detailed performance cur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necting rod,when the curve trajectory diagonal straight line segment, the robot is stationary, the motion trajectory when the diagonal curve is slant

7、ing line do the walking 【Key words】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the location, clamping, the process1引言1.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经远远超越个人掌握所有,一些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度的专业知识分割,使视野狭隘,可以多多参加技术交流,和参加科研项目,缩小范围,提升新技术的进步和整个块的技术,提高外部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封闭的专业知识的太狭隘,考虑的问题太特殊,在工作中协调困难,不利于自我提高。因此,自上世纪第二十年代末,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人们越来越重视基础理论

8、,拓宽领域,对专业合并的分化。机械工程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并研制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在未来,新产品的开发,降低资源消耗,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成本的控制,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作为一个超级经济目标和任务。机器能完成人的手和脚,耳朵和眼睛等等器官完全不能直接完成的任务。现代机械工程机械和机械设备创造出更多、更精美的越来越复杂,很多幻想成为过去的现实。人类现在能成为天空的上游和宇宙,潜入海洋,数十亿光年的密切观察,细胞和分子。电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人类的新兴科学已经开始加强,并部分代替人脑科学,这是人工智能。这一新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但在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创造出不

9、可思议的奇迹。人类智慧的增长并没有减少手的效果,而是要求越来越精致,手工制作,更复杂的工作,从而促进手功能。又一方面实践促进人脑智力。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以及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大脑和手是互相促进和平行进化。 大脑和手之间的人工智能和机械工程的近似关系,唯一不同的是,智能硬件还需要使用机械制造。在过去,各种机械离不开人类的操作和控制,反应速度和运算精度的进化是非常缓慢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人工智能将消除这种限制。相互促进,计算机科学和机械工程进展之间的平行,将在更高层次的新一轮发展的开始使机械工程。在第十九世纪,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仍然是有限的,大学在欧洲,它与一般的土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称

10、为土木工程,下半场的第十九个世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第二十世纪,随着机械工程和知识增长的发展开始分解,机械工程专业,有分支机构。在第二十世纪中期趋势分解,在时间之前和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达到的峰值。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经远远从个人掌握所有,一些专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度的专业知识使分割,视野狭隘,可以查看和统筹大局和全球工程和技术交流,缩小范围,新技术的进步和整个块的技术,外部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差。封闭的专业知识的专家太狭,考虑的问题太特殊,在工作协调困难,不利于自我提高。因此,自上世纪第二十年代末,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人们越来越重视基础理论,拓宽领域,对专业合并的分化。综合职业分

11、化和发展知识循环过程的合成,是合理和必要的。从不同的专业和专业知识的专家,也有综合的知识了解不够,看看其他学科和项目作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强烈的集体工作。综合和专业水平。有机械工程全面而专业的冲突;在综合性工程技术也有综合和专业问题。在人类所有的知识,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有一个更高的水平,更广泛的综合性和专业性的问题。1.2课题研究的内容本文运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对该装置进行设计,熟悉SolidWorks的工作环境;了解SolidWorks的命令,掌握在SolidWorks工作环境中文件的打开、保存、导入等基本操作,掌握三维建模流程。SolidWorks公司成立

12、于1993年,由PTC公司的技术副总裁与CV公司的副总裁发起,总部位于马萨诸州的康克尔郡(Concord,Massachusetts)内。当初的目标是希望在每一个工程师的桌面上提供一套具有生产力的实体模型设计系统。从1995年推出第一套SolidWorks三维机械设计软件至今已经拥有位于全球的办事处,并经由300家经销商在全球140个国家进行销售与分销该产品。1997年,Solidworks被法国达索(Dassault Systemes)公司收购,作为达索中端主流市场的主打品牌。SolidWorks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Windows开发的三维CAD系统。由于技术创新符合CAD技术的发展潮流和

13、趋势,SolidWorks公司于两年间成为CAD/CAM产业中获利最高的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用户支持使得SolidWorks每年都有数十乃至数百项的技术创新,公司也获得了很多荣誉。该系统在1995-1999年获得全球微机平台CAD系统评比第一名。从1995年至今,已经累计获得十七项国际大奖。其中仅从1999年起,美国权威的CAD专业杂志CADENCE连续4年授予SolidWorks最佳编辑奖,以表彰SolidWorks的创新、活力和简明。至此,SolidWorks所遵循的易用、稳定和创新三大原则得到了全面的落实和证明,使用它,设计师大大缩短了设计时间,产品快速、高效地投向了市场。由于Soli

14、dWorks出色的技术和市场表现,不仅成为CAD行业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也成为华尔街青睐的对象。终于在1997年由法国达索公司以三亿一千万美元的高额市值将SolidWorks全资并购。公司原来的风险投资商和股东,以一千三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获得了高额的回报,创造了CAD行业的世界纪录。并购后的SolidWorks以原来的品牌和管理技术队伍继续独立运作,成为CAD行业一家高素质的专业化公司。SolidWorks三维机械设计软件也成为达索企业中最具竞争力的CAD产品。 由于使用了Windows OLE技术、直观式设计技术、先进的parasolid内核(由剑桥提供)以及良好的与第三方软件的集成技术。S

15、olidWorks成为全球装机量最大、最好用的软件。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发放的SolidWorks软件使用许可约28万,涉及航空航天、机车、食品、机械、国防、交通、模具、电子通讯、医疗器械、娱乐工业、日用品/消费品、离散制造等分布于全球100多个国家的约3万1千家企业。在教育市场上,每年来自全球4,300所教育机构的近145,000名学生通过SolidWorks的培训课程。据世界上著名的人才招聘网站检索,与其它3D CAD软件相比,SolidWorks相关的招聘广告比其它软件的总合还要多,这一事实说明了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和设计者使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SolidWork

16、s人才。Solidworks软件功能强大,易于操作,界面人性化,技术创新,组件繁多是SolidWorks的五大特点。使得SolidWorks三维软件成为目前全球领先的三维CAD解决方案。SolidWorks在设计时能够为用户提供不同的设计方案,通过方案的筛选,工程师能从中选择合适的方案,从而在设计过程中降低设计的错误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在目前市场上所见到的三维CAD解决方案中,SolidWorks是设计过程比较简便又通俗易懂的软件之一。它不仅提供如此人性化的系统,同时对每个工程师和设计者,乃至整个机械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SolidWorks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Windows开发的三维CA

17、D系统,由于技术创新符合CAD技术的发展潮流和趋势,SolidWorks公司于两年间成为CAD/CAM产业中获利最高的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用户支持使得SolidWorks每年都有数十乃至数百项的技术创新,公司也获得了很多荣誉。该系统在1995-1999年获得全球微机平台CAD系统评比第一名;从1995年至今,已经累计获得十七项国际大奖,其中仅从1999年起,美国权威的CAD专业杂志CADENCE连续4年授予SolidWorks最佳编辑奖,以表彰SolidWorks的创新、活力和简明。至此,SolidWorks所遵循的易用、稳定和创新三大原则得到了全面的落实和证明,使用它,设计师大大缩短了设计

18、时间,产品快速、高效地投向了市场。由于SolidWorks出色的技术和市场表现,不仅成为CAD行业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也成为华尔街青睐的对象。终于在1997年由法国达索公司以三亿一千万美元的高额市值将SolidWorks全资并购。公司原来的风险投资商和股东,以一千三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获得了高额的回报,创造了CAD行业的世界纪录。并购后的SolidWorks以原来的品牌和管理技术队伍继续独立运作,成为CAD行业一家高素质的专业化公司,SolidWorks三维机械设计软件也成为达索企业中最具竞争力的CAD产品。 由于使用了Windows OLE技术、直观式设计技术、先进的parasolid内(由剑

19、桥提供)以及良好的与第三方软件的集成技术,SolidWorks成为全球装机量最大、最好用的软件。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发放的SolidWorks软件使用许可约28万,涉及航空航天、机车、食品、机械、国防、交通、模具、电子通讯、医疗器械、娱乐工业、日用品/消费品、离散制造等分布于全球100多个国家的约3万1千家企业。在教育市场上,每年来自全球4,300所教育机构的近145,000名学生通过SolidWorks的培训课程。 据世界上著名的人才网站检索,与其它3D CAD系统相比,与SolidWorks相关的招聘广告比其它软件的总和还要多,这比较客观地说明了越来越多的工程师使用SolidWorks,越来

20、越多的企业雇佣SolidWorks人才。据统计,全世界用户每年使用SolidWorks的时间已达5500万小时。 在美国,包括麻省理工学院(MIT)、斯坦福大学等在内的著名大学已经把SolidWorks列为制造专业的必修课,国内的一些大学(教育机构)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也在应用SolidWorks进行教学。Solidworks软件功能强大,组件繁多。 Solidworks有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和技术创新三大特点,这使得SolidWorks 成为领先的、主流的三维CAD解决方案。SolidWo

21、rks 能够提供不同的设计方案、减少设计过程中的错误以及提高产品质量。SolidWorks 不仅提供如此强大的功能,而且对每个工程师和设计者来说,操作简单方便、易学易用。 SolidWorks在现今社会阶段逐渐广泛应用,并且SolidWorks公司对中国市场重点开发,日后SolidWorks应用将会更加完善,更加普遍。通过前文对SolidWorks的深入了解后,往后会对SolidWorks进行个别应用的分析,如建模,装配,工程图,力学分析等。1.2.1草图绘制掌握点、直线、矩形、弧度圆等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掌握样条、文字等高级几何图形的绘制方法;理解集合约束的概念并在草图绘制中熟练应用几何约束

22、;熟练应用阵列、实体转换等草图绘制工具;能综合应用各种草图绘制实体和利用草图绘制工具完成草图绘。1.2.2 基准特征-参考几何体的创建清楚明白基于特征的建模方式、参数化思想等概念;灵活运用各种建立基准点的方法;灵活运用各种建立基准轴方法;灵活运用各种建立基准面的方法;灵活运用坐标系的建立方法;能根据建模需要综合应用各种参考几何体。1.2.3拉伸、旋转、扫描和放样特征建模灵活运用拉伸特征的概念与建立方法;灵活运用旋转特征的概念与建立方法;掌握扫描特征的概念与建立方法;灵活运用放样特征的概念与建立方法;通过实践能够准确分析零件的特征,灵活运用拉伸和旋转也正建立三维模型。综合应用扫描、放样、弯曲、镜

23、向、阵列等特征建立各种实体。1.2.4工程图设计灵活运用用户自定义工程图格式文件的方法;灵活运用建立标准三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图,辅助视图等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注释的方法。1.2.5装配设计灵活运用自底向上的装配方法;灵活运用生成装配体爆炸图的方法;灵活运用SolidWorks智能装配技术;灵活运用装配体零部件的状态和属性控制,并能够在装配体中设计子装配体;灵活运用干涉检查;灵活运用自上向下的装配方法;灵活运用在装配模型工程图中添加零件序号;灵活运用生成装配体材料明细表的方法。2 机械结构的设计2.1 液压缸的选型计算 1)液压缸的类型及结构形式 液压缸有多种类型。按作用方式可分为单作用式

24、和双作用式两种;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活塞式、柱塞式、组合式和摆动式四大类。 其中,单作用液压缸分为:单活塞杆液压缸、双活塞杆液压缸、柱塞式液压缸、差动液压缸和伸缩液压缸。但是,差动式液压缸和柱塞式液压缸只能单作用而不能双作用。组合液压缸包括:弹簧复位式、齿条式、串联式和增压式四种。摆动液压缸又分为:单叶片式和双叶片式两种。下面以一种典型液压缸为例,说明液压缸的基本组成。空心活塞式液压缸如上图所示。它由缸筒10,活塞8,活塞杆1、15,缸盖18、24,密封圈4、7、17,导向套6、19,压板11、20等主要零件成。这种液压缸活塞杆固定,缸筒带动工作台作往复运动。活塞用锥销9、22与空心活塞杆连接,并

25、用堵头2堵死活塞杆的一头。缸筒两端外圆上套有钢丝环12、21,用于阻止压板11、20向外移动,从而通过螺栓将缸盖18、24与压板相连(图中没有画出),并把缸盖压紧在缸筒的两端。为了减少泄漏,在液压缸中可能发生泄漏的结合面安放了密封圈和纸垫。空心活塞杆和其上的油口a、c提供了液压缸的进、出油口。当缸筒移动到左、右终端时,油口a、c的开度逐渐减小,造成回油阻力逐渐增大,对运动部件起到制动缓冲作用。在缸盖上设有与排气阀(图中没有画出)相连的排气孔5、14,可以排出液压缸中的空气,使运动更加平稳。表2-1液压缸的类型和特点类型速度作用力特点单作用液压缸双活塞杆液压缸U=q/A3F=p1A1活塞的两侧都

26、装有活塞杆,只能向活塞一侧供给压力油,由外力使活塞反向运动单活塞杆液压缸U=q/A3F1=p1A1活塞仅单向运动,返回行程利用自重或负荷将活塞推回柱塞式液压缸U=q/A3F1=p1A1柱塞仅单向运动,由外力使柱塞反向运动差动液压缸U3=q/A3F3=p1A1可使速度加快,但作用力相应减小伸缩液压缸-以短缸获得长行程;缸由大到小逐节推出,靠外力由小到大逐节缩回双作用液压缸双活塞杆液压缸U1=q/A3U2=q/A2F1=(p1-p2)A1F2=(p2-p1)A2双边有杆,双向液压驱动,双向推力和速度均相等单活塞杆液压缸U1=q/A3U2=q/A2F1=(p1-p2)A1F2=(p2-p1)A2单边

27、有杆,双向液压驱动,u1V U2,F1F2伸缩液压缸-双向液压驱动,由大到小逐节推出,由小到大逐节缩回组合液压缸弹簧复位液压缸-单向由液压驱动,回程弹簧复位串联液压缸U1=q/(A1+A2)U2=q2A2F1=p1(A1-A2)-2qA2F1=2p2A2-A2-q1(A1+A2)用于缸的直径受限制,而长度不受限制处,可获得在的推力增 压 缸-由活塞缸和柱塞缸组合而成,低压油送入A腔,B腔输出高压油齿条液压缸-活塞的移动通过传动机构变成齿轮的往复回转运动摆动液压缸单叶片液压缸W=8q/(b(D2-d2)T=p(D2-d2)b/8把液压能变为回转的机械能,输出轴摆动角 300度双叶片液压缸W=4q

28、/(b(D2-d2)T=p(D2-d2)b/4把液压能变为回转的机械能,输出轴摆动角 150度注:b叶片宽度;D叶片的底端 、顶端直径;w叶片轴的角速度;T- 理论转矩 2)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根据负载并查表,初选工作压力P1=3MPa3)计算液压缸尺寸 鉴于砂轮要求快进、快退速度相等,可选用单杆式轻负载型液压缸。无杆腔工作面积A1,有杆腔工作面积A2,且A1=2A2,即活塞杆直径d与缸筒直径D呈d=0.707D的关系。回油路上背压P2取0.8MPa油路压力损失P取0.5MPaA1=F/(P1-P2/2)=418210-6/(3-0.8/2)m2=0.0016m2D=45.13mmd=0.707

29、D=31.91mm按GB/T2348-2001将直径元整成就进标准值D=50mm d=35mm;液压缸两腔的实际有效面积为:A1=D2/4=19.6310-4m2A2=(D2-d2)/4=10.0110-4m2 根据上述D与d的值,可估算液压缸在各个工作阶段中的压力4)液压缸各工作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计算工况推力F/N回油腔压力P2/MPa进油腔压力P1/MPa输入流量输入功率计算公式快进启动128901.86-加速1193P=0.51.76-恒速6451.294.810.10工进41820.82.541.570.0980.07快退启动128901.29-加速11930.52.17-恒速64

30、51.625.010.1353.5液压缸工况图2.2 传动轴的设计计算(1)初步确定轴的直径mm (3.32)根据工作条件,取mm(2)传动轴受力分析N (3.33) N (3.34) N (3.35)图4.1 传动轴的受力简图(3)绘制传动轴的受力简图,如图所示,求支座反力垂直面支反力:由,得: (3.36) 由,得: N (3.37)水平面支反力:由,得: (3.38) N由,得: N (3.39) (4)作弯矩图:垂直面弯矩图:C点 Nmm (3.40)水平面弯矩图:C点 Nmm (3.41)合成弯矩图:C点Nmm (3.42) (5)作转矩T图: Nmm (6)校核轴的强度:按弯扭合成

31、应力校核轴的强度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即危险截面C)的强度。由文献1,15-5可知,取,轴的计算应力 MPa (3.43)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由文献1表可知,MPa。因此,故安全。3 液压系统设计3.1 执行元件分析3.1.1执行元件的类型与选择表3.1 执行元件类型的选择运动形式往复直线运动回转运动往复摆动短行程长行程高速低速摆动液压马达执行元件的类型活塞缸柱塞缸 液压马达和丝杠螺母机构高速液压马达低速液压马达 据上表选择执行元件类型为活塞缸,再根据其运动要求进一步选择液压缸类型为双作用单活塞杆无缓冲式液压缸,其符号为: 图4.1 该滚轮式装载机送煤机构为双液压缸驱动

32、推板结构,故其采用的液压缸数量为2个完全相同的液压缸,其运动完全是同步的,但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安装位置:液压缸的安装方式为耳环型,尾部单耳环,气缸体可以在垂直面内摆动,安装的位置为图3.6 所示的前后两固定支架之间的横梁之上,横梁和支架组成为一体,通过横梁活塞的推力逐次向外传递,使升降机升降。3.1.2速度和载荷计算 参考国内升降台类产品的技术参数可知。当篦板的最大摆动角度为15度时,其平均起升时间为15s,就是从液压缸活塞开始运动到活塞行程末端所用时间大约为15s,设本升降台的最小气升降时间为10s,最大起升时间为20s,由此便可以计算执行元件的速度v: 式中: v 为执行元件的速度(单位

33、m/s ) L 为液压缸的行程 (单位m) t 表示时间 (单位s )当 t=10s时: 当 t=20s时: 液压缸的速度在整个行程过程中都比较平稳,无明显变化,在起升的初始阶段到运行稳定阶段,其间有一段加速阶段,该加速阶段加速度比较小,因此速度变化不明显,形成终了时,有一个减速阶段,减速阶段加速度亦比较小,因此可以说升降机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无明显的加减速阶段,其运动速度比较平稳。3.1.3执行元件的载荷计算及变化规律 执行元件的载荷即为液压缸的总阻力,油缸要运动必须克服其阻力才能运行,因此在次计算油缸的总阻力即可,油缸的总阻力包括:阻碍工作运动的切削力,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密封装置的摩擦阻

34、力,起动制动或换向过程中的惯性力,回油腔因被压作用而产生的阻力,即液压缸的总阻力也就是它的最大牵引力: (1)切削力。根据其概念:阻碍工作运动的力,在本设计中即为额定负载的重力和支架以及上顶板的重力:其计算式为:(2)摩擦力。各运动部件之间的相互摩擦力由于运动部件之间为无润滑的钢-钢之间的接触摩擦,取,其具体计算式为: (3)密封装置的密封阻力。根据密封装置的不同,分别采用下式计算:O形密封圈: 其中F为液压缸的推力Y形密封圈: f 表示摩擦系数,取 p 表示密封处的工作压力 单位Pa d 表示密封处的直径 单位m 表示密封圈有效高度 单位m 密封摩擦力也可以采用经验公式计算,一般取运动部件的

35、惯性力。 其计算式为: 式中: G 表示运动部件的总重力 单位N g 表示重力加速度 单位 表示启动或制动时的速度变量 单位m/s 表示起动制动所需要的时间 单位s对于行走机械,本设计中取值为。(5)背压力。背压力在此次计算中忽略,而将其计入液压系统的效率之中。由上述说明可以计算出液压缸的总阻力为: =(204.8+316+120+188+2500)x9.8+0.15(204.8+316+120)x9.8+(204.8+316+120+188+2500)x0.4+(204.8+316+120+188+2500)9.80.05=40KN;液压缸的总负载为40KN,该系统中共有2个液压缸个液压缸,

36、故每个液压缸需要克服的阻力为20KN。 该滚轮式装载机升降时的额定载荷为20Kg ,其负载变化范围为020Kg,在工作过程中无冲击负载的作用,负载在工作过程中无变化,也就是该滚轮式装载机受恒定负载的作用。3.2 调速方案的选择 调速方案对主机的性能起决定作用,选择调速方案时,应根据液压执行元件的负载特性和调速范围及经济性等因素选择。常用的调速方案有三种:节流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容积节流调速回路。本升降机采用节流调速回路,原因是该调速回路有以下特点:承载能力好,成本低,调速范围大,适用于小功率,轻载或中低压系统 ,但其速度刚度差,效率低,发热大。4单行道路卡装置各部分强度的校核4.1 机架强

37、度的校核 机架的选择根据整个系统的总重量来定,方管机架受力分析得出,由分析得出底架在平衡状态下只受地面对其的支撑力和在其表面上物体所给的压力。见下图: 即物料和底架上面的所有零部件等等给的压力为G=20000N(10000Kg)+(1000X20N)=30000N; 根据方管承载力计算公式:M=Pac/L(M:弯矩,P集中力,a集中力距支座距离,c集中力距另一支座距离,L跨度,L=a+c) (仅用于截面) f=M/W材料的许用应力(弹性抗拉强度/安全系数)。M=Pac/L=11960xL,本次设计初定L为1000mm则M=13456N.M,初定方管为140x58x6。计算W得出折算后位270M

38、pa查的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A的抗拉强度为375500Mpa,由于270Mpa远远小于375Mpa,所以初定方管满足要求。4.2 转轴强度的校核轴的强度计算一般可分为三种:1)按扭转强度或刚度计算;2)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3)精确强度校核计算。当轴的支撑位置和轴所受的载荷大小、方向、作用点及载荷种类均已确定,支撑反力及弯矩可求得时,可按照弯曲或者弯扭合成强度进行轴的强度计算。作用在轴上的载荷一般按集中载荷考虑,如本设计中的带传动对轴的力,其作用点取在轮缘宽度的中点。计算时,通常把轴当作置于铰链支座上的双支点梁,一般轴的支点近似取为轴承宽度中点。由于本设计所用轴主要是受弯曲强度,很少的扭转强度

39、,是根据扭转强度设计,应校核轴的弯曲强度,首先分析轴的受力,左端受的是圆锥筛的重力,右端是带轮对轴的力,中间是轴承座的两个支撑力。左端的作用力包括筛自身的重力、物料的重力、物料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所以考虑圆锥筛对轴产生作用力时,仅是一个经验数据。在这里,假设圆锥筛为实心,对轴的作用力取其重力的。 筛的材料为不锈钢,密度是=7.38/,锥筛大端直径为D=,小端直径是d=360,H=1140,h=510,所以锥筛的体积即0.2;所以,筛的重力约为 故取G=3846.5N。轴径是按扭转强度初步设计的,所以要校核轴的弯曲强度,轴的强度校核也就是找出危险截面,看危险截面是否满足轴径条件,如果危险截面满 足

40、,那么别的轴径肯定满足;根据轴的实际尺寸,承受的弯矩、扭矩图考虑应力集中,表面状态,尺寸影响等因素,及轴材料的疲劳极限,计算危险截面的情况是否满足条件。我所校核的轴是根据许用弯曲应力校核的,即由弯矩产生的弯曲应力不超过许用弯曲应力,一般计算顺序是先画出轴的空间受力图,将轴上作用力分解为水平面受力图和垂直面受力图,并求出水平面上和垂直面上的支承点反作用力。然后作出水平面上的弯矩和垂直面上的弯矩图,作出合成弯矩图和转矩图应用公式绘出当量弯矩图,式中是根据转矩性质而定的应力校正系数。对于不变的转矩,取;对于脉动的转矩,取;对于对称循环的转矩取。是材料在对称循环应力状态下的许用弯曲应力;是材料在静应力状态下的许用弯曲应力;是材料在脉动循环应力状态下的许用弯曲应力;在锥筛的设计过程中,轴的材料为45#钢,其基本参数为,;应满足 下列条件: 或 W为轴的抗弯截面系数;轴的受力,轴左端是锥筛对轴的力也就是锥筛的重力,右端是带轮对轴的压力。具体受力情况如下图:由材料力学的相关知识可得: 解得: 由 得: 可得轴的弯矩图则如下: 轴所受的转矩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