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润育残障生命的个别化教育模式构建和实践研究

上传人:na****u 文档编号:56171411 上传时间:2022-02-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省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润育残障生命的个别化教育模式构建和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省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润育残障生命的个别化教育模式构建和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省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润育残障生命的个别化教育模式构建和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省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润育残障生命的个别化教育模式构建和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润育残障生命的个别化教育模式构建和实践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1: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申报表申报单位/申报人: 吴 善 亮 责任单位(公章): 镇江市特教中心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财政厅一、项目基本情况及建设内容项 目 名 称润育残障生命的个别化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责任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申报单位(或申报人员所属单位)负责人吴善亮书记、校长13775352188建设内容一、已有基础(含获奖情况,新建项目不填)我校是一所集听障和智障于一体的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近年来,我校根据聋培残障学生障碍程度、家庭背景及心理生理等差异因素,在低中高12学年制的“康复训练、行为矫正、分层走班、兴趣培养、特长训练、融入社会”几大领域实施个别化教学模式研究

2、,已初显成效。2001年我校省教学重点研究课题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与教学研究成功结题。目前,新课题蒙特梭利混龄教育在聋培幼小衔接阶段有效训练实验研究被列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被授予“全国特教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金奖”等称号,学校被评为镇江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镇江市首批特色学校。此次开展的润育残障生命的个别化教育模式研究已具有以下实践经验和基础;(一)积累了“个别化教育”研究经验早在1998年,我校的课题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与教学成功申报为江苏省第三期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经过三年的研究,初步构建了特殊教育个别化教学模式、总结了在集体教

3、学中贯穿个别辅导、轮流个别教学、自主性学习活动、分层递进等课堂个别化教学形式,形成了示标教学、参与教学、合作教学、分层教学、自主教导等个别化教学策略。时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课题专家鉴定组组长吴永军博士对该课题予以“震撼大、理念新、操作强、成果丰”的高度评价。(二)研发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校本教材残障儿童在智力水平、文化基础、生活经验、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而现行教材整齐划一,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进度,同样的教学方法,很难达成教育工作的整体目标,不能很好的解决残障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特殊教育要求给接受教育的学生提供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设备,利用学生最近发展

4、区,使教育教学都能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合适的发展。这正是个别化教育思想的精髓。为此,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我校本着“边学边教、边教边研、边研边编、边编边用、边用边改、边改边考”的原则实施教研同步,自主研发了涉及职教、艺术、信息、手语、语数等20多本校本教材,丰富了课程体系,填补了校本空白,能较好的满足不同程度的残障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三)形成了多元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校根据残障学生身心特点,创造性地探索和实践了多元化高效个别化课堂教学模式。1.对智障中高段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将培智高年级学生的语数学科打破班级,按照“年龄相仿、能力相近、智力相当”的原则重新编成ABC班,学生分别进入不同组接受适

5、合其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的分类教育,实现因材施教下的个别化教学。2.对聋培低年级学生实施康复训练模式。康复教育是特教学校对残障学生“缺陷补偿、挖掘潜能”最有效的手段。通过积极训练,可使学生身心障碍获得较大改善。在聋培低年级进行集体康复训练的同时安排专门时间有针对性地对自闭症、多动症和情绪障碍学生开展蒙特梭利、感觉统合、音乐治疗、情绪干预、心理辅导、言语训练等“一对一”、“三对一”的康复个训。3.对聋培学生实施走班培养模式。把全校学生分成高中和九义两个阶段,打乱班级制,以走班形式开展社团活动,实现对残障学生技能和艺能双培养。(1)聋高中段学生主要采取教育分流,即普通高中考大学和职业高中选就业,人尽

6、其才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2)九义段学生采取以体艺2+1社团活动为载体的特色教育。这些涵盖学校所有年级、所有学生的教育、教学;康复;职业技能等领域的个别化教学形式,很好的满足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四)取得了阶段性富有实效的研究成果课题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与教学获省级优秀课题;以生为本、着眼发展的特教校本课程建设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3套校本教材获市教育局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三等奖;多篇个别化论文获省、市一等奖;编著了热书教育个别化教育与教学论文集。学校“一体两翼”教学成果获市一等奖、省二等奖。曾接受媒体正面报道及接待省内外教育、残联、慈善、民政等部门的参观考察达百次以上。二、主要建设内容(

7、5000字左右,可另附页)(一)背景分析目前,从国际特殊教育发展形势来看,未来融合教育和个别化教育将是特殊教育发展的两大主旋律。融合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残障学生具有融入社会、适合生活的独立能力,而个别化教育则是尊重个体生命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最有效的途径和载体。首先,个别化教育是在班级授课制普遍实行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与班级授课制相对的一个概念。班级授课制虽然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集体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等优点,但也存在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等教育局限。目前,特教学校招收的是中、重度的身心障碍或多重

8、障碍的儿童,招收对象生理、心理残障的加深、差异性的加大使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已无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而个别化教育是依据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教学理论和残障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更注重教育教学的全面质量。其次,最新出台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提出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思想。再次,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的思想就是提供给有特殊需要学生最少受限制环境为他们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力争做到“量体裁衣”、“私人定制”,使他们学有所获、各得其所。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为残障儿童提供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教育支持,通过对学生采取个别化教育达到从集体教学最大限度地向个别教学过渡的目的,以满足

9、残障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实现其发展的最大化、最优化。但国内对个别化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也存在这一些问题,结合我校实践发现在实施个别化教育研究中也遇到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1.班级规模过大: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方式的现实是班级规模大,学生人数多。特别是智障班级按规定人数应在6-8人,而现在基本都是10-12人。由于残障学生的差异性是明显的,因此如何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更好地开展个别化教育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点。2.个别化教育实施局限于学科教学:我校的个别化教育实验课题特殊教育学校个别化教育与教学虽然取得了丰富成果,但由于该课题研究时间比较早,实施载体仅限于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体系下的学科课

10、堂教学,取得的经验也仅是学科个别化教学经验,而特殊教育目前要求以康复训练来弥补残障儿童的生理缺陷,以职业培训来使残障儿童获得社会生存的一技之长,这两方面虽然近年来我校正在实践摸索中,但并未形成切实有效的个别化教育模式。3.课程体系不完善:特殊教育课程是残障儿童个别化教育的总领和灵魂,而目前特殊教育的课程体系并不完善,如何将课程改革与个别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个别化教育一方面要根据课程逻辑来展开,另一方面,课程逻辑要根据残障学生的特殊需要转化为个别化教育计划,注重课程的生成。因此,在特殊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将课程开发与个别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育人,因材施教,才能达到全

11、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目的。4.校本教材不能满足一生一案:现行的国家各类教材对于残障儿童来说,无法适应残障儿童不同生理、心理障碍所造成的差异,因此,各特教学校都在大力开发适合本地区或本学校的校本教材。但教师开发的校本教材很多是针对现有大部分学生特点和学校设置的校本课程来开发,是否适用每个残障儿童?是否适用今后新招入残障学生,这都值得研究,而个别化教育计划要求一生一计划,配套于适合他们的教学用具,教材等,这些都是目前所欠缺的。5.受众范围局限:目前,特殊教育实施个别化研究主要在特教学校,而还有一群残障学生并不在特教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中指出:尽可能在普通学校安排残疾学生随班就

12、读,加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等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便利。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作为特教学校,需要承担起随班就读指导和送教上门服务工作,这些都是特殊教育个别化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二)实验内涵个别差异原理:每一位学习者的性向、能力、兴趣、学习方式、认知型态、学习速度、人格特质等都有差异。因此每位学习者所需要的学习时间也都不同。如有些学习者在某一学科有特殊兴趣和资赋,其学习速度较快且成效也较好。学习者预定出某种程度的学习成就标准,并允许学习者自己去控制学习速度,这正是个别差异学习原理的应用。2000多年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这一

13、重要教学原则注重学生个性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理论基础。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实践基础。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提出:“应使学习过程适合每个儿童的需要,而不是将儿童套入预先规定的有关学习速度和学习特点的假说之中”。 萨拉曼卡宣言提出:“每一个儿童都有琪独特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的设计和教学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和需要”。特殊需要的本原来自于个体差异的独特性,实施个别化教育是满足特殊教育需要的重要活动。而个别化教育问题是特殊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对深化特教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具

14、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个别差异是特殊需要的本原也是个别化教育的逻辑起点,特殊需要儿童是有着身心差异的个体,差异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教育的“个别化”的特殊性。个别化教育是指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变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为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每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新教育。个别化教育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教育,旨在创设最有利于每个残障学生发展的优良环境。个别化教学主要是指课堂层面上的个别化教学活动,而不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层面上的个别化教育活动。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个别化教育能够实施的总设计,它为儿童教育和身心发展提供了一个总体构想,是使特殊儿童获得合适教育服务的保证。

15、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不等同于个别化教学,因此,它为“个别化”提供了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但如何将个别化教育计划中教学部分的目标与集体教学联系起来,在集体教学计划中采取个别化计划来落实,这才是个别化教学。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实验能全面关注每个残障学生的特点,从学生残障程度和认知水平出发,改变以往特教学校班级授课制所带来的缺陷,重视因材施教,加强特长培养和技能训练,促进个性张扬,为残障学生自立自强,融入社会创造了条件。(三)实验目标特教教育个别化教育目标就是使每一个残障学生成为合格公民,掌握适合自己的文化知识、获得自己所需的康复矫正和实用的生活技能,实现补偿缺陷、挖掘潜能而制定的个性化特殊教育方案。

16、据此,本研究拟实现以下3个目标:1.通过对在普通学校进行随班就读轻度残障学生实施普特融合下的“双桥式” 个别化教育,实现轻度残障学生普特真正融合的培养目标。2.通过对在特教学校接受特教教育中度残障学生实施班级团体下的“融合式”个别化教育,实现中度残障学生适应社会的培养目标。3.通过对在无法生活自理长期在家重度残障学生实施送教上门下的“个训式”个别化教育,实现重度残障学生生活自理的培养目标。(四)实验内容实践证明:个别化教育不仅是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残障学生彰显个性,获得适合其教育的最佳形式,这将使他们真正实现自立自强、融入社会、有尊严生活。今年我校将在总结前期个别化教育已有经验、细

17、化个别化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一体两翼”培养目标,优化四类课程体系,积极实施润育残障生命的个别化教育模式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随班就读轻度残障学生“双桥式”个别化教育模式研究。对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教育采取突破时空、打破障碍,实行“双学籍、双培养”的管理模式,为轻度残障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双桥立交式服务,即:一是特教学校老师定期到随班就读试点校开展巡回指导,指导随班就读教师在普通班对轻度残障学生开展个别化的融合教育,使其尽可能回归主流。二是发挥我校康复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资源优势,根据学生特殊需要,建立双学籍,开展双培养,免费为随班就读校低年级残障学生提供康复训练,高年级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18、,并在双渠道培养中适时转介需要进入特教学校学习的学生。2.特教学校中度残障学生“融合式”个别化教育模式研究。特教学校的中度残障学生最终培养目标是走出家门、融入社会、适应生活。为此,该实验以我校省前瞻性实验项目残障学生常态化社区融合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为平台,在集体开展融合教育的前提下注重学生个别化发展需要,积极探索:(1)与社区单位合作,探索社会融合式个别化教学新模式。主要是开展社区适应性生活技能培训。目前,特教学校社会适应性生活技能培养主要是通过主题单元教学等形式,教给他们适合自己的生活适应技能。低年级学生强调自我认识和配合他人;中年级学生强调自我照顾、成为家务助手;高年级学生着重培养适

19、应社区的能力;职高学生在一定支持下进行独立生活和独立工作技能训练。待这些技能习得后再进入社区进行体验、巩固、强化和应用。如:带学生走进站台学乘车、到超市学购物等适应社会生活的技能教学和以运用为核心的生活适应教育。如:带学生走进站台学乘车、到超市学购物等生活适应综合实践教育。以上社区融合教学均采取“分科教学学科整合社区实践”的操作流程,以实现“初步认识整体感知综合实践”的教育目标。(2)与康复机构合作,探索医教结合式个别化康复新模式。一是充分挖掘残联康复机构的优质资源为我校所用,将我校聋培一年级学生与残联学前班聋培学生进行融合,成立聋培幼小衔接蒙氏实验班,建立蒙氏教学、感统训练和言语个训等个别化

20、康教训练机制。二是与中医院合作,建设“医教结合”康复治疗室,开设医疗康复专科门诊,定期接受我校学生进行医疗诊断、行为矫正,建立康复诊疗档案,使医教结合更具针对性、科学性。(3)与职教校企合作,探索订单培养式个别化职训新模式。一是建立残障学生校外实训基地。实训项目是校内所培训专业,实现校内教学、校外展现。它是一种有别于校内培训的、直面社会的技能操练和市场运营模式。如:学校在校外建立独具本土特色的镇江锅盖面店、汽车美容中心、西津渡茶社等。二是建立残障学生实习基地:与超市、美甲店、洗车坊等单位合作,一方面根据企业需要对残障学生开展订单式专业培养,另一方面接纳我校高职学生到企业实习。三是建立残障学生培

21、训基地。利用镇江机电高职在省内外职业教育的优势和影响力,与该校合作开展适合我校聋培学生的宾馆服务、动漫等职业技能培训。3.长期在家重度残障学生“个训式”个别化教育模式研究。目前,重残学生的送教上门工作在无经费、无人员保障的情况下定期开展可谓是任重道远。该实验旨在通过送教上门研究探索一条适合重残学生和家庭的“政策机制化、送教科学化、帮扶社会化”个性化教育模式。(1)建立送教上门工作的保障体系。一是学校成立送教上门领导和工作小组,依托残联确定重残学生,制定送教上门各项制度和措施,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确保送教上门有序开展。二是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成立“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建立镇江市随班就读和送教上

22、门工作机制。(2)制定个性化送教上门服务方案。根据残障儿童不同的生理、心理缺陷,我们将依据评估结果,为每一位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送教上门服务方案,包含基本情况、个别训练计划、送教上门记录和评估分析,依据方案科学开展送教上门工作。(3)依靠社会力量帮扶被送教家庭。因病致贫是重残学生家庭的一个共性。学校的送教上门工作只能解决重残儿童的教育康复,而医学评估、心理辅导、社会融合、贫困资助等特殊需求更需要社会力量来解决。为此,我校将组织成立“镇江市送教上门志愿者团队”,吸收慈善、残联、医院、普教学校、爱心联盟等组织机构的志愿者们与我校教师一起送教上门,给予每个残障学生更为有效的个性化教育和服务。(五)实验过

23、程1.该实验共分为三个阶段,并有计划地逐步实施和推进。第一阶段:初期实验(一年)2016年3月-2017年7月(1)成立镇江市特教中心个别化教育研究团队,实施个别化教育研究;(2)制定学校个别化教育课程体系框架; (3)总结学校个别化教育策略23个;(4)每个年级选取23名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个别化教育; (5)成立镇江市特教中心康复指导中心,指导随班就读试点校和送教上门开展个别化教育; (6)形成学校个别化教育阶段性实验报告; (7)汇编润育残障生命的个别化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案例集; (8)举行润育残障生命的个别化教育模式研究市级阶段性实验研讨会。第二阶段:中期实验(两年)2017

24、年8月-2019年8月(1)初步形成润育残障生命个别化教育模式工作机制;(2)初步形成润育残障生命个别化教育模式课程体系; (3)编写个别化教育教学校本教材2-3本; (4)初步搭建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资源库; (5)形成润育残障生命个别化教育模式阶段实验报告; (6)汇编阶段润育残障生命的个别化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论文案例集; (7)建立“一生一案”个别化教育资源库。(8)开展润育残障生命的个别化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市级阶段性经验交流会。第三阶段:终期实验(两年) 2019年9月-2021年8月(1)形成润育残障生命个别化教育模式;(2)形成一套完整的润育残障生命个别化教育模式课程体系;

25、(3)编写润育残障生命个别化教育模式校本教材3-4本; (4)建立镇江市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资源库; (5)完成特教学校润育残障生命个别化教育模式总结性实验报告; (6)汇编润育残障生命的个别化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论文、案例集; (7)创建特教学校润育残障生命个别化教育模式新理念。 (8)建立“一生一档”个别化教育资料库。 2.实施步骤:第一步:顶层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和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在总结学校已有经验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成立实验研究小组、论证实验项目。第二步:成立“个别化教育研究和支持团队”:实施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最为关键的是要有专家、家长、志愿者、社区等单位的合作与支持。成

26、立个别化教育研究和支持团队,与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社合作,特聘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随班就读和个别化教育专家教授为实验项目专家团队,发挥镇江市特殊教育爱心协作联盟组织为开展残障学生个别化教育研究建立个别化教育支持体系,提供保障。第三步:具体实施改革方案:将大实验项目化整为零,分成特教学校融合化教育模式研究、随班就读试点校双道化教育支持研究、社会保障体系下的送教上门个训化教育服务研究三个子项目。并成立子项目实验研究团队,分别由副校长或中层领衔,由校级以上骨干教师、一线教师参与和实施各个分项实验项目,定期开展研讨、展示和反思总结活动。第四步:总结提升实验成果:将该实验子项目化零为整,总结实验项目经验、整

27、理实验项目资料、完成实验项目报告、推广实验研究成果。(六)实验创新1.理念创新:在汲取国内外个别化教育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创建并形成特殊教育 “融合支持干预教育模式”(ISI)的个别化理论体系。2.课程创新:在特殊学校开展个别化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送教上门、随班就读指导工作,形成融合背景下的生活化特殊教育课程体系。3.途径创新:探究残障学生康复、教育、教学、职训个别化教育新途径,建立适合特殊儿童持续发展的社会化融合支持干预系统。4.机制创新:探索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新机制,形成家庭、学校和社区合作力量,创设适合残障学生健康成长的无障碍化特殊教育环境保障系统。5.模式创新:探索建立

28、融合背景下多通道立体式的个别化教育新模式,为全省特殊儿童开展个别化教育改革提供实验样本,并为全国个别化教育实验改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七)实验成果 1.初步建立适合残障学生个别化教育的新型模式;2.构建适合残障学生个别化教育的生态课程体系; 3.编写残障学生个别化教育教学的校本教材5-8本; 4.建立特殊教育“一生一案”个别化教育资源库; 5.建立特殊教育“一生一档”个别化教育资料库; 6.总结研究成果,形成残障学生个别化教育实验报告; 7.汇编润育残障生命的个别化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案例集; 8.开展市级以上润育残障生命的个别化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成果经验推广会。 二、申报人情况第一申报人姓

29、名吴善亮性 别男出生年月1966年 2月最后学历本科专业技术职称中学高级教师现任职务书记、校长工作单位镇江市特教中心联系电话13775352188通讯地址镇江市宝塔山都天庙100号电子邮箱326564883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13年学校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二等奖。2014年带领学校获得“全国特教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2014年被授予“江苏省特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贡献:一、作为学校的书记、校长,2014年带领学校获“全国特教教育先进单位”称号。二、作为学校的书记、校长,2014年指导青年教师闫青、汪莉两位老师参加江苏省特教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

30、获一等奖,郭亚静获省二等奖。三、作为学校的书记、校长,带领学校成功创建了江苏健康促进学校金奖、江苏省残障人文化创业示范基地、镇江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镇江市德育先进学校、 镇江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镇江市特色学校。四、主持和参与4个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研究,现6个课题已成功结题,课题蒙特梭利混龄教育在聋培幼小衔接阶段有效训练实验研究被列为省重点课题。五、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38本,其中3套校本教材分获省市而、三等奖,特教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与研发获镇江市教学成果综合类三等奖。六、带领学校创建的校园网站获江苏省优秀校园网站评比一等奖。七、主持的残障学生常态化社区融合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被江苏

31、省教育厅列为2015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其他申报人基本情况(限填5人)姓 名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称研究专长王玉兰镇江市特教中心中学高级教学研究张俊宏镇江市特教中心中学高级康复研究徐 彬镇江市特教中心中学一级职训研究盛永进南京特殊师范学院教 授理论研究顾明珠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社主 编实践研究(单位申报此页可不填)三、项目措施、保障及时序进度一、保障措施对这项重点实验项目,学校将借此契机全面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在高度重视实验研究的同时,一定通过以下三个措施确保人力、物力和财力三到位:(一)机制保障:建立实验研究制度、实验专款专用制度等一系列有利于实验研究的相关制度。(二)人员保障

32、:人力资源是实验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因此该项目成立领导机构、专家团队和实验小组三级管理。特别是为确保该实验项目研究的力度和分量,我校拟邀请国内外一流的教授名家作为我校的专家团队,专项引领和专业指导我校开展实验研究。特聘南京特院教授李泽慧、盛永进、李拉、杨枫、刘新学、王辉等特教专家、教授,特邀镇江市教研室、镇江市教科所专家定期来校培训教师、指导实验。(三)经费保障:不管此项上级是否有专款,学校将投入30万元重点确保该项目研究,主要用于实验项目的教师培训、专家指导、过程研究、成果推广等系列工作。二、时序进度本时序进度主要介绍第一阶段初期目标的实验安排(一)筹备阶段:2016年3月-5月(2

33、个月)1.成立实验领导机构和研究团队:分别安排书记校长担任项目第一申报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主抓项目管理,其他专业骨干担任子课题组长,校级以上骨干教师及一线专业教师全员参与项目实验研究。2.规划实验项目、顶层设计方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实验研究方案,向上级积极申报。3.将实验项目分解成3个子项目,成立子项目研究团队和规划子课题实验研究。(二)研究阶段:2016年6月-2017年5月(12个月)1.筹备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模式研究和支持团队。2.成立专家团队,特聘国内外知名专家,对教师开展培训,对实验开展专题指导。3.分项实施子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教师智慧和力量,集思广益。4.定期开展实验项目的研讨、展示和反思活动。(三)总结阶段:2017年6月-7月(2个月)1.收集整理实验研究资料与成果。2.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3.开展阶段性经验成果研讨与交流。四、申报意见申报(人)单位意见申报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所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意见盖章 年 月 日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意见盖章 年 月 日 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