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下册习题答案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56162681 上传时间:2022-02-20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602.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下册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下册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下册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下册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下册习题答案(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章7-1定位、夹紧的定义是什么?定位与夹紧有何区别?答:定位是使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据一个正确位置的过程。而夹紧是对工件施加一定的外力,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后的正确位置且不发生变动的过程。定位是确保工件的加工的正确位置,保证工件有好的定位方案和定位精度,定位后不能直接加工。而夹紧是保证工件的定位位置不变,定位在前,夹紧在后。保证加工精度和安全生产。7-2机床夹具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解:机床夹具由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及导向装置、夹具体和其他装置或元件。作用:(1)定位元件定位元件的作用是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 2) 夹紧装置夹紧装置的作用是将工件夹紧夹牢

2、,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位置不变。( 3) 对刀及导向装置对刀及导向装置的作用是迅速确定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位置,防止加工过程中刀具的偏斜。( 4) 夹具体夹具体是机床夹具的基础件,通过它将夹具的所有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 5) 其他装置或元件按照工序的加工要求,有些夹具上还设置有如用作分度的分度元件、动力装置的操纵系统、自动上下料装置、夹具与机床的连接元件等其他装置或元件。7-3什么叫六点定位原理?什么叫完全定位?答:在机械加工中,用六个适当分布的定位支承点来分别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从而使工件在夹具中有唯一确定的正确位置,称为“六点定位原理”。在工件实际装夹中,六个自由度被六个支承点完全限制的

3、定位方式即为完全定位。7-4什么叫欠定位?为什么不能采用欠定位?试举例说明。答:欠定位是由于工艺设计或者夹具设计上的疏忽,以至造成对必须加以限制的自由度而没有得到限制的不良结果,欠定位不能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所以,欠定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被允许的。例如,书上P195的图7-13中,若去除挡销,则工件绕着Z轴转动的自由度没有被限制,就无法满足加工要求。7-5辅助支承的作用是什么?辅助支承统与可调支承在功能和结构上的区别是什么?(课件有详细说明)解:辅助支承在夹具中仅起支承作用,用于增加工件的支承刚性和稳定性,以防止在切削时因切削力的作用而使工件发生变形,影响加工精度。区别:功能:可调支承的可调性

4、完全是为了弥补粗基准面的制造误差而设计的,常用语毛坯表面的定位。而辅助支承在夹具中仅起支承作用,不起定位作用,亦即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结构:辅助支承可调支承7-6试分析图7-120中的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并判断有无过定位,对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解:a图中Z轴方向的两个V形块限定的自由度为:绕X轴的转动,沿X方向的移动,绕丫轴的转动,沿Y方向的移动;X轴方向的V形块限定的自由度为沿Z方向的移动,绕Z轴的转动。无过定位,是完全定位。b图中X平面限定沿Z方向的移动,绕X轴转动,绕丫轴转动三个自由度;左边的V形块限定沿X方向的移动,沿Y方向的转动。为不完全定位,无过定位。c图X平面限定沿Z方

5、向的移动,绕X轴转动,绕Y轴转动三个自由度,左边短圆柱销限定沿X方向的移动,沿丫方向的移动两个自由度。右边的V形块限定了绕Z轴的转动和沿X方向的移动两个自由度。有过定位,可以吧右边V形块换成削边销,只限定绕Z轴的转动。7-7试分析图7-121所示加工零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选择定位基准和定位元件,并在途中示意画出。图7-121a所示在小轴上铣槽,要求保证尺寸H和L;图7-121b所示在支座零件上加工两孔,保证尺寸A和H。)r)r答:a)中,用两个短V型块,确定四个自由度X,X,Z,Z,再在零件右端加一支承钉,限制一个自由度Y,不完全定位。b)在零件底面加两个支承板限制X,Y,Z三个自由度,大孔处

6、加一个削边销限制1个自由度X,最后在外圆弧处加一短V型块,限制两个自由度Y,Z,完全定位。7-8如图7-122所示,齿轮坯的内孔和外圆均已加工合格,其现在插床上用调整法加工内键d=80immD=35+A02jmm槽,要求彳证尺寸H=3出5fmm。忽略内孔与外圆同轴度公差,试计算该定位方案能否满足加工要求?若不能满足,应如何改进?解:由于工序定位基准不重合将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0.025基准位移误差 0.1jy-2sin-=0.0707imn a2A.=+a.=0.0832mmTA. 因为?1 3rdjb)yT0.2=0.0667mm33Tmm=0.0125mm改进措施:提高齿轮坯外圆的制造精度,

7、增大V形块的夹角、或者把键槽转成水平方向等都可以减小定位误差。因此该定位方案不能满足加工要求7-9工件装夹如图7-123所示。现欲在(600.01)mm的圆柱工件上铳一平面,保证尺寸h(250.025)mm。已知90的V型块所确定的标准工件(60mm中心距安装面为(450.003)mm,塞尺厚度S(30.002)mm。试求:当保证对刀误差为h公差(0.05mm)的三分之一时,夹具上安装对刀块的高度H为多少?工件的定位误差为多少?解:(1)对刀基本尺寸为254570mm,且,上下偏差分别为00520.0083mm,贝P,夹具上对刀块高度H为:H(700.0083)(30.002)mm670.00

8、63mmTdi_2.sin20.021y0.02mm一2.900sin2(2)二H=0.003*2=0.006mmd二令+Ay=0.006+0.02=0.026mm7-10在图7-124所示套筒零件上铳键槽,要求保证尺寸5400.14及对称度。现有三种定位方案,分别如图7-124b、c、d所示。试计算三种不同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已知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公差不大于0.02mm)。答:b)图中,尺寸H的定位误差,有0.-i)0.21mm0.047mm故,该定位方案不能满足加工要求对称度的定位误差jb=t=0.02mmAjy=Dmax=dmn=0.010.=o.o2mmjbjy22

9、.=Ajb+Ajy=0.04mm01O3=0.01mmrjbjy3故,该定位方案不能满足加工要求。d)图中,尺寸H的定位误差,有jy,而d0,0.15m%。1mmF=综上所述,应选择b方案为最优方对称度的定位误差故,该定位方案不能满足加工要求7-11分析图7-125所示的夹紧力方向和作用点,并判断其合理性及如何改进解:a)不合理,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该位于上斜面b)不合理,夹紧力的方向为箭头指向左,作用点在右端面c)不合理,夹紧力的方向指向左,作用点在右边轮廓线。d)不合理,夹紧力指向左边,作用点在元件的右边。7-12指出图7-126所示各定位、夹紧方案及机构设计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提出改进意见。解

10、:图a)夹紧力的作用点未落在支承元件上,破坏了工件的定位(改进方法是使夹紧力的作用点落在支承元件上。图b)夹紧力会使工件产生变形,影响加工精度。改进方法是在夹紧力作用的地方加辅助支承,以提高零件的刚度。图c)图中的定位方案未欠定位,不能满足定位要求。改进方案为增加两个支承钉。图d)同图a)一样夹紧力的作用点未落在支承元件上,破坏了工件的定位。改进方案为右边的夹紧元件下调对准左面的支承钉。图e)该定位方案使工件上表面定位产生过定位,工件的夹紧力作用点不确定。改进方案是在盖板上增加一个自位支承。图f)同图e)样,工件的夹紧力作用点不确定。改进方案是在是将两个支承安装在一个自位支承上,如P198页图

11、7-20-b所示第八章8-1试述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答:加工精度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而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定位误差、安装误差,对刀误差,因机床精度、刀具精度、工艺系统弹性变形和热变形,以及残余应力等原因引起的过程误差。8-2何谓调整误差?在单件小批生产或大批大量生产中各会产生哪些方面的调整误差,他们对零件的加工精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答:切削加工时,要获得规定的尺寸就必须对机床、刀具和夹具进行调整。无论哪种调整方法,想获得绝对准确的规定尺寸是不可能的,这就产生了调整误差。在单件小批生产中,普遍用试切法调整;而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则常用调整法。显然,试切法不

12、可避免会产生误差,而调整法中,对刀有误差,挡块、电器行程开关行程控制阀等的精度和灵敏度都影响的准确性。8-3试述主轴回转精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答:主轴回转精度直接影响工件的圆度、圆柱度和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等多项精度。主轴的回转误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径向圆跳动,又称径向飘移,是指主轴瞬时回转中心线相对平均回转中心线所做的公转运动。车外圆时,该误差将影响工件圆柱面的形状精度,如圆度误差。(2)轴向窜动,又称轴向飘移,是指瞬时回转中心线相对于平均回转中心线在轴线方向上的周期性移动。轴向窜动将不影响加工圆柱面的形状精度,但会影响端面与内、外圆的垂直精度。加攻螺纹时还会使螺纹导程产生周期性误差

13、。(3)角度误差,又称角度飘移,是指主轴瞬时回转中心线相对于平均回转中心线在角度方向上的周期性偏移。它主要影响工件的形状精度,车削外圆时产生锥度误差。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轴回转中心线的误差运动是上述三种基本形式的合成,所以它既影响工件圆柱面的形状精度,也影响端面的形状精度,同时还影响端面与内、外圆的位置精度。8-4试举例说明在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和磨损怎样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各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克服这些影响?答:由机床、夹具、工件和刀具所组成的工艺系统在外力作用下(主要是切削力)会产生弹性变形。这种变形会使切削过程中发生振动,从而严重恶化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还会限制加工的生产率。将工艺系统

14、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称为工艺系统的刚度,并将它定义为:JsF。而要克服这些影响,就可以通过提高机床的刚度、刀具y的刚度以及工件的刚度实现具体的说,就是提高配合零件的接触刚度;提高机床零件本身的刚度;增加连接件的刚度;减少零件间的配合间隙等等。而在机床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各摩擦部分的磨损,机床的精度会逐渐下降,从而影响加工精度。刀具的径向磨损量NB不仅会影响工件尺寸精度,还影响工件的形状精度。8-5 车削细长轴时,工人经常在车削一刀后,将后顶尖松一下在车下一刀,试分析其原因何在?答:在切削热的作用下,轴会产生热伸长,将后顶尖松一下可以工件在轴向提供伸缩的余地,避免工件产生弯曲。8-6在卧式铣床上铣键

15、槽,如图8-45所示,经测量发现靠工件两端比中间的深度尺寸大,且都比调整尺寸深度小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原因是由于工件的刚度不足引起的。两固定顶尖之间加工,相似于一根梁自由支承在两个支点上,为Fcn 对于光轴最大的挠曲变形发生在中间位置,此处弹性答:产生这一现象的工件装夹在若垂直铣削分力变形为:Ygj二Fcnl3/48EI对于圆钢工件的刚度为:Jgj=48EI/l3受工件刚度的影响在铣刀的整个行程中,铣刀所切下的切削层厚度将不等,在工件的中点(挠曲度最大的地方)最薄,两端的切削层最厚,故键槽深度两端比中间的深度尺寸大,且均小于调整尺寸8-7车床床身导轨在垂直平面及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对车削轴类

16、零件的加工误差有何影响?影响程度有何不同?答:1)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内有直线度误差y,则车外圆时工件会产生半径误差R即Ry;2)若车床导轨在垂直面内有直线度误2差z,外圆时,弓I起的工件半径误差R=-三。d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工件的尺寸精度影响不大,可忽视;而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工件尺寸精度的影响甚大,不能忽视。8-8在车床上加工一批光轴的外圆,加工后经测量发现工件有下列几何误差(图8-46),试分别说明产生上述误差的各种可能因素。解:a)由于机床主轴有角度摆动b)机床的刚度不是一个常值,是车刀所处位置的函数。受此影响,即使工件系统所受的力为恒值,沿着工件轴线方向,机床的变形也是变化的。

17、受此影响,加工工件将产生形状误差,被加工成马鞍形。c)受工件刚度的影响,在刀具的整个工作行程中,车刀所切下的切削层厚度将不相等,在工件中点处,即挠曲最大的地方最薄,而两端切削层厚度最厚。d)加工时工件装夹在卡盘上并用后顶尖支承,这种装夹方式属静不定系统,若工件时光轴,加工后的形状如图。8-9试分析在车床上加工时产生下列误差的原因:1)在车床上镗孔时,引起被加工孔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2)在车床三爪自定心卡盘上镗孔时,引起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误差。答:(1)当刀杆的旋伸长度不变时,刀尖因镗杆变形而产生的位移在孔的全长上是相等的,孔的轴向剖面的直径一致,孔与主轴同轴,但由于主轴的刚度在各个方向上不等,

18、孔的横剖面形状有圆度误差。当进给运动由镗杆实现时,加工过程中,镗杆上镗刀主切削刃据主轴端面的距离逐渐增加,镗刀受镗杆和主轴弹性变形的综合影响,产生圆度和圆柱度误差。(2)三爪自定心卡盘能找准工件的回转轴线,但不能保证它找正的工件的回转中心与车床主轴的回转轴线同轴,因而不能保证内孔和外圆的同8-10何谓误差复映规律?误差复映系数的含义是什么?减小误差复映有哪些主要工艺措施?答:误差复映规律是指在车床加工中,偏心毛坯加工后所得到的表面仍然是偏心的,即毛坯误差被复映下来了,只不过误差减小了的现象。误差复映系数是衡量加工后工件精度提高的程度,值越小,表示加工后零件的精度越高。由于式一jCFcf0.75

19、VC。15可知,则减小误差复映的主要工艺措S施:增大工艺系统的刚度。8-11已知工艺系统的误差复映系数为0.25,工件毛坯的圆柱度误差为0.45mm,如本工序形状精度公差为0.01mm问至少要走刀几次才能使形状精度合格?解:已知:=0.25b=0.45mm G51=x=0.45X0.25=0.1125mm0.01mm G2=dx=0.1125x0.25=0.0281mm0.01mm G3=G2X=0.0281X0.25=0.007315mm99.73%;0.0750.02故合格率99.73%第九章9-1什么是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是指在机械加工

20、制造过程中,人们使用各种设备和工具将毛坯制成合格的零件,直接改变了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的过程。此过程主要包括:1)原材料的运输、保管和准备;生产的准备工作;毛坯的制造;零件的机械加工与热处理;零件装配成机器;机器的质量检查及运行试验;机器的油漆、包装和入库。9-2某机床厂年产C6136N型卧式车床500台,已知机床主轴的备品率为10%废品率为4%。,试求该主轴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并说明它属于哪一种生产类型,其工艺过程有何特点?解:N=Qn(l+8%)(1+b%)=500x1x(1+10%)(1+=5522它属于大批生产。工艺特点:毛坯特点:广泛采用模锻,机械造型等高效方法,毛坯精度

21、高、余量小;机床设备及组织形式:广泛采用自动机床、专用机床,采用自动线或专用机床流水线排列;夹具及尺寸保证:高效专用夹具,采用定程及在线自动测量来控制尺寸;刀具、量具:专用刀具、量具,自动测量仪;零件的互换性:全部互换,高精度偶件采用分组装配、配磨;工艺文件的要求:编制详细的工艺规程、工序卡片、检验卡片和调整卡片;生产率高、成本低;发展趋势:用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制造系统、车间或无人工工厂,实现自适应控制。9-3试指出图9-45中在结构工艺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图a)螺纹孔应该加工成通孔,有利于消气,保证螺纹连接的可靠性。改进方案:孔钻成通孔。图b)钻孔时,孔的底部应该有锥形部分,如

22、图做成圆柱形孔尾不便于加工。改进方案:在孔底部增加锥形部分。图c)圆柱面和圆锥面均有粗糙度要求,无越程槽,不便于加工。改进方案:在锥面和圆柱面相交部位增开越程槽。图d)内孔的直径不同,均有粗糙度要求,中间细,两端粗不便于加工。改进方案:将内孔的直径改为中间大,两端小。图e)轴上的退刀槽宽度不一样,切槽时需要更换刀具;键槽的宽度也不相同,加工时也需要更换不同的刀具;加工起来费时。改进方案:将退刀槽宽度改为一致,键槽宽改为相同的宽度。图f)中央凸台未与外边缘对齐,加工时需要调整刀具且加工困难。改进方案:将中央凸台的尺寸设计的和边缘一样高。图g)孔设计不合理,孔底部无锥面部分,加工困难。改进方案:将

23、孔改为通孔。图h)螺纹孔一边为通孔,另一边为盲孔,加工时需反转零件,加工不便。改进方案:将盲孔改为通孔,以便于一次加工成型。9-4试为图9-46所示三个零件选择粗、精基准。其中图a是齿轮,m=2,Z=37,毛坯为热轧棒料;图b是液压缸,毛坯为铸铁件,孔已铸出;图c是飞轮,毛坯为铸件。均为批量生产。答:1)图a中,精基准选择齿轮的中心孔,粗基准选择两待加工表面中的一个。2) 图b中,精基准选择端面,粗基准选择不加工的外圆面。3) 图c中,以两不同直径的内孔互为精基准,用不加工的端面作为粗基准。9-5图9-47所示零件除孔外,其余表面均已加工好,试选择加工7孔时使用的定位基准。(图见教材)解:9-

24、6试提出图9-48所示成批生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从工序到工步),并指出各工序的定位基准。*单E答:第一步:铳削端面;翻转工件铳削另一平面;基准分别为端面,互为基准;工步为:粗铳一一半精铳一一精铳第二步钻20H7的中心孔,然后再钻三个均布10H7的孔;基准均为外圆中心线;工步为:钻20H7扩孔一一粗钱一一精较 10H7:钻孔一一粗一一精较第三步插键槽,去毛刺;基准为20H7孔的外圆;基准为端面9-7如图9-49所示的毛坯,在铸造时内孔2与外圆1有偏心。如果要求获得:与外圆有较高同轴度的内孔,应如何选择粗基准?内孔2的加工余量均匀,应如何选择粗基准?答:保证外圆内孔同轴度,则以外圆1表面为粗

25、基准。 为了保证内孔2的加工余量均匀,则选择内孔2表面本身为粗基准粗、9-8图9-50所示为一锻造或铸造的轴坯,通常是孔的加工余量较大外圆的加工余量较小。试选择精基准。(图见教材)解:粗基准:外圆精基准:孔9-9何谓“工序集中”“工序分散”?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各有什么优缺点?目前的发展趋势是那一种?答:1)工序集中是指在每道工序中所安排的加工内容多,则一个零件的加工就集中以在少数几道工序里完成,这样工艺路线短,工序少。工序集中的优点是在一次装夹中,可以完成多个表面的加工,这样可以减少工件的安装误差,较好的保证这些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同时可以减少装夹的次数和生产组织工作。缺点是机床结构和调整复和辅

26、助时间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可以减少机床的数量,并相应的减少操作工人,节省间面积简化生产计划杂,精度虽然高,但是成本也高。2)工序分散是指在每道工序中所安排的加工内容少,把零件的加工内容分散到很多工序里完成,则工艺路线长,工序多。工序分散的优点是机床设备、工装、夹具等工艺装备的结构简单,调整比较容易,能快速的更换、生产不同的产品。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低。由于数控机床的应用越来越多工序集中的程度相应的提高。故目前发展趋势是向工艺集中发展。9-10试述机械加工过程中安排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及其安排顺序。答:按照其目的,热处理可分为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在零件机械加工过程的预备热处理阶段,在粗加工前通常

27、安排退火或正火,以消除毛坯制造时产生的内应力,改善工件材料力学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调质处理常安排在粗加工后,半精加工前进行,用于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有利于消除粗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安排多次时效处理,是消除毛坯制造和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最终热处理包括:淬火、渗碳淬火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之间,用于提高零件的硬度和耐磨性。渗氮后的零件再进行精磨或研磨,用于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耐腐蚀性。表面处理一般安排在工艺路线最后,可以提高零件的抗腐蚀和耐磨性,并使表面美观。9-11什么是加工余量?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有哪些?确定余量的方法有哪几种?抛光、研磨等光整加工的余量应如何确定

28、?解:加工过程中,从某一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加工余量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有:1) 上工序的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2) 上工序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的深度3) 本工序的装夹误差确定余量的方法:经验法、查表法、分析计算法。对于抛光、研磨等光整加工工序,加工过程中只有表面粗糙度发生变化,其他量不变,因此,其双面余量为9-12CAPP从原理上讲有哪几种类型?答:从原理上讲CAPPW检索式、派生式、创成式、综合式四种。检索式CAPP统常应用于生产批量较大,零件品种变化不大且相似程度高的场合。派生式CAP混建立在成组技术基础的CAP海统,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零件的相似性即相似的零件有相识的工艺

29、过程。因此,一个新零件的工艺规程可以通过检索系统中已有的相似零件的工艺规程并加以筛选和编辑而成。创成式CAPP系统也叫生成式CAPP。创成式CAPP中不存在标准工艺规程,但是他有一个收集有大量信息的数据库和储存工艺推理规则的规则库。当输入零件有关信息后,系统可以模仿工艺人员的抉择过程,应用各种工艺规程抉择规则,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条件下,从无到有自动生成族零件的工艺规程。综合式CAPP系统是将派生式、创成式与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综合而成的CAPP系统。这种系统既有派生式CAPP的可靠成熟、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和维护的优点,又有创成式CAPP能够存储、积累、应用工艺专家知识的优点。9-13什么是时间定额

30、?单件时间定额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各方面的含义。答:时间定额是在一定条件下,规定完成一道工序所需的时间消耗量。单件时间定额:tptmtatstr 基本时间tm是直接改变工件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表面状态和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对机械加工来说,就是切削时间。 辅助时间ta是指为实现工艺过程所必须进行的各种辅助动作(如装卸工件、开停机床、改变切削用量、进退刀具、测量工件等)所消耗的时间。 布置工作地时间ts是指为使加工正常进行,工人用于照管工作地(如更换刀具、润滑机床、清理切屑、收拾工具等)所消耗的时间。 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tr是指工人在工作班内为恢复体力和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所消耗的时间

31、。9-14数控加工工艺有何特点?解:1)工艺内容明确具体2) 工艺设计严密。3) 注重加工的适应性。9-15用调整法大批生产床头箱,如图9-51所示。键孔时平面ABE加工完毕,且以平面A定位。与保证设计尺寸(2050.1)mm是确定工序尺寸H。解:尺寸链如下图所示:A1为增环,A2为减环,Ao为圭寸闭环。Ao-A1A2-1rIqI十A2=A1-A0=355-205=150mmESag=ESa1EIa2;EIa2=ESa1ES0=+0.05mm0.1mm=-0.05mmEIao=EIA1ESA2;ES2=EIA1EIao=-0.05mm(-0.1mm)=0.05mm;校核:ToT1T20.10.

32、10.2mm经校核封闭环公差等于各组成环公差之和,尺寸链正确故,H=1509-16如图9-52所示工件成批生产时用端面B定位加工表面A(调整法)2以保证尺寸1O0。mm标注铳削表面A时的工序尺寸及上、下偏差。2答:尺寸链如图所不,可知封闭环为A1O0.mm且判断出A和A为增环,A,为减环,故有AA2A3A|,则AAA2A10306040mmES4ESESAEl则ESA3ESA0ESA2EIA10.20.05(0.05)0.1mmEIA0EIA2ElESA,则又有:ElA3ElA0ElA2ESA1000.050.05mm校核:T0T1T2T30.050.100.050.20mm经校核封闭环公差等

33、于各组成环公差之和,尺寸链正确。故,A34000.015mm9-17o5) A2和A3为增环,A为减环,A)为主寸闭环尺寸链如图所示:(图中A即为所求尺寸)Ao=A2+A3/2-Ai/2;A=Ao-A3/2+A/2=26mm-15mm+15.3mm=26.3mm;ESA二ESA2+ESA3/2-EIAi/2;0=ESA2+0-(-0.05);ESA=-0.05mmEIAo=EIA2+EIA/2-ESAi/2;-0.2=EIA2+(-0.0165)-0日A2=-0.1835mm验算To=O.2mmTo=T2+Ti/2+T3/2=0.1335mm+0,05mm+0,0165mm=0.2mm经校核封

34、闭环公差等于各组成环公差之和,尺寸链正确K时,是按故,A26.3。八mm9-19如图9-55所示为盘形工件的简图及尺寸链。最初加工端面60.00.imm1定的宽度,在半精端面E时(同时也孔D和端面F)是按60.30。3mn行加工。因此,端面E需经过两次加工,每次余量是答:1)基本尺寸乙60.860.3mm0.5mmESZ ESA EIAEl Z i E? ESA故,第一次加工余量0(0.3)0.3mmZi 0.5 0; mm0.100.1mm否够用,请加以校核22.30.0530.1060 0.0522 0.1Z260.3 00.360.8 00.1JhZ10.05mm2)基本尺寸Z260.3

35、60mm0.3mmESZ,ESAEL%0(0.05)EIZ2EIA2ESA0.300.3mm则,将A60.300.3mn为协调环,有:EIA2EIZ2+ESA0.1+00.1mmESAESZ2+EIA3+0.05+(0.05)0故应调整尺寸A使其达到A60.30.1mm9-20有一小轴,毛坯为热轧棒料,大量生产的工艺路线为粗一半精一淬火粗磨一精磨, 外圆设计尺寸为一mm已工序名称工序余量经济精度工序尺寸及极限偏差精磨0.1mm0.013mm(IT6)030o8mmM磨0.4mm0.033mm(IT8)030.10033-d.djjmm上青车1.1mm0.084mm(IT10)030.50084

36、粗车2.4mm0.21mm(IT12)03L6售-0/1mm,坯尺寸4mm(总余量)1.0mm(IT150340.5mm知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经济精度,试确定各工序尺寸及极限偏差、毛坯尺寸及粗余量,并填入表9-17(余量为双边余量)9-21如图9-56所示零件,在成批生产中用工件端面E定位缺口,以保证尺寸800.25mm试确定工序尺寸A及其公差。解:从题意可知尺寸800.25mm为封闭尺寸A;A0=A+15mm-50mmA=A0-15mm+50mm=43mmESA0=ESA+0.07mm-(-0.10mm)T0 T1 T2 T3 0.07 0.08 0.1ESA=0.25-0.07-0.10=+

37、0.08mmEIa0=EIa+0-0;ElA=0mm校核:0.25mm经校核封闭环公差等于各组成环公差之和,尺寸链正确故,所求尺寸A为:A4300.08mm9-22如图9-57所示的偏心零件中,表面A要求渗碳处理,渗碳层深度规定为0.5:0.8mm,零件上与此有关的加工过程如下:1)精车A面,保证尺寸2600.1mm。2)渗碳处理,控制渗碳层深度为H。3)精磨A面,保证尺寸25.8006mm;同时保证渗碳层深度达到规定的要求。试确定H1的数值。答:尺寸链图如下:I例A2其中,封闭环为A增环为一212.90008mmz及H,减环为I130.05mm。由属A2H今,可得:HAoA01312.90.

38、1mm,同样,由ESAESAESH日A1,可得:ESHESAESAEIA10.80(0.05)0.75mm由EIA。EIA2EIHESA有:EIHEIA0EIA2ES今0.5(0.08)00.58mm校核:T0T!T2LTh0.050.080.170.3mm经校核封闭环公差等于各组成环公差之和,尺寸链正确故,H0.10.78mm0.60.05mm第十章10-1装配精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产品的装配精度与零件的加工精度之间有何关系?位置、形状、微观几何精度答:装配精度是指配合件的实际尺寸参数、零件及其表面的相互等各项指标与规定技术要求相符的程度。产品的加工精度越高,装配精度也就越高。10-2装配工

39、作的组织形式有哪些?各适用于何种生产条件?解:装配组织形式一般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装配:全部装配工作都在同一个固定地点完成,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或大型产品的装配。移动式装配:将零部件用输送带或小车,按装配顺寻从一个装配作业位置移到下一个装配作业位置,进行流水式装配,这种装配组织形式多用于大批大量生产。10-3什么是装配系统图、装配工艺流程图?他们在装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装配系统图是表明装配单元之间的相互装配关系的示意图。他是划分装配的主要依据装配工艺流程图是是表明产品零部件间相互装配关系及装配流程的示意图。它是指导机械装配工作的技术文件;是制订机械装配生产计划、进行技术准备的

40、主要依据。10-4试对图10-15中所示结构的装配工艺性不合理之处予以改进并说明理由。方便。答:a)装配不方便,应该将轴的结构改成阶梯式,使轴在装配时径,而轴颈轴肩直径小b)轴承内圈无法取出。应使轴承座台肩内径大于轴承外圈内于轴承内圈外径。c)在箱体底部的螺栓不便于装配,应使用螺钉。d)没有消气孔,无法取出。应加消气孔。10-5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工艺特点、适用于什么装配场合?装配方法特点适用范围其实质是控制零件的加工误差来保证产品的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高互完全装配精度。它要求有关零件的公差之和小于或精度的少环尺寸链,或低精换互换等于装配公差,使同类零件在装配中可以互度的多环

41、尺寸链。法法换,即不经任何选择、修配、调节均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装配过程简单,生产效率图,周期短,易于组织流水作业和自动化装配,但零件加工精度要求昌,成本也较图。有关零件的公差值的平方之和的平方根,小于或等,数于装配公差,装配时零件也不经任何选择、修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儿换配、调节均能保证大多数机器达到装配精度要求。为此零件制造公差可放宽,但可能会出现较高精度的多环尺寸链。少量的返修品或废品直接有关零件按经济精度制造,由操作工人从中挑选合选*配适的零件试装配。这种装配方法简单,零件也多用于装配节拍时间配不必分组,但装配时间较长,装配质量决定于要求不严的中小批量生法操作工产。人的技术水平。,关

42、零件的制造公差可扩大到经济可行程度,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组加工后的零件测量分组,按对应组进行装配,高精度的少环(3?4环*配同组零件可互换。此法可达到较高的装配精)度,但增加了测量分组的工作,分组数目不宜尺寸链。过多,一般为24组复合,口工后的零件,先测量分组,装配时再在各对多用于单件或成批生产*配应组内挑选合适的零件装配。此法装配精装配精度图的多环尺寸度高,但组织工作复杂链。修配法单件修配法有关零件按经济精度制造,装配时通过修配某一固定零件的尺寸来保证装配精度。此法装配精度的高低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增加了装配工作量。适用于单件或成批生产装配精度图的多环尺寸链合并加X修配法有关零件按经济精度

43、制造,装配时按两个或多个零件合并加工修配,以减少尺寸链环数。但零件要“对号入座”,组织生产复杂O自身加工修配法有关零件按经济精度制造,装配后用自身加工方法消除积累误差,保证装配精度。此法的装配精度高,特别容易保证较高的位置精度。调节法可动调节法有关零件按经济精度制造,装配时,通过改变某一调节件的位置来保证装配精度。调节过程中不需拆卸零件,装配方便,磨损后易恢复精度。适用于成批生产,装配精度图的多环尺寸链固定调节法有关零件按经济精度制造,选某一零件为调节环,制造多种尺寸,装配时选择合适尺寸的零件,来保证装配精度。此法对调节环进行测量分级,调节过程中需装拆零件,装配不便。误差,配有关零件时,调节其

44、相互位置,使加工误抵消调节法差相互抵消或减少,以保证装配精度。此法逐点测量,作标记,调整复杂,工时长10-6某轴与孔的设计配合为10H5/h5mm;为降低成本,采用分组装配法,两件按IT9制造,试计算分组数和每一组的尺寸及其偏差。解:查表知IT5=0.006mm;IT9=0.036mm则设计孔的尺寸为10o+o.oo6mim轴的设计尺寸为100-0。006mm;制造孔为100+0.036mm轴为100-0。036mm;孔和轴的公差值为0.006mm制造公差为0.036mm即将公差扩大六倍制造,故可以分为六组。组别轴的直径d孔的直径D1100.006mm100.006mm2AC0006100.0

45、12mm10。0.006mm3“0.012100.018mm彳”0.006100.012mm4-XLA0.018100.024mm100.018mm5刁“c0.024100.030mm不c0.018100.024mm6xTsa0.030100.036mm彳”0.024100.030mm10-7图10-16所示为键与键槽的装配关系。要求配合间隙为0.08至0.15mm,试求大批大量生产,采用互换法装配时个零件的尺寸及其偏差p:由尺寸链图可知:ES4ES%EIAESAES4EIAa为封闭环,A为增环,A为减环0.15(0.052)0.098mmEIA)E1A2EIA2EIA0ESAESA00.00

46、.08mm校核:TTiT20.0520.0180.07mm经校核封闭环公差等于各组成环公差之和,尺寸链正确则,A200.098mmAiA210-8如图10-7所示主轴部件,为保证弹性挡圈能顺利装入,要求保持A轴向间隙0为0.05?0.42mm。已知A. = 32.5mmA9 = 35nim,Ao = 2.5mmn3入一,”、,皿一小试用完全互换法确各组成零件尺寸的上下偏差。(图见教材)1) 建立装配尺寸链,判断增、减环,校验各环基本尺寸。根据题意,轴向间隙为0.050.42mm,即封闭环A。=0:;42mm公差To=0.37mm建立装配尺寸链如下图所示,尺寸链总环数n=4,其中坞为增环,A、为

47、减环。封闭环的基本尺寸为:A0=A2-(A1+A3)=0mm由计算可知,各组成环基本尺寸的已定数值时正确的。A2) )确定协调环。1为齿轮上的尺寸,易于加工,而且尺寸可以用通用量具测量,因此选它作为协调环。2) 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和极限偏差。按照“等公差法”确定各组成环公差T=五=0.123mmn-1参照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并考虑各零件加工的难易程度,在各组成环平均公差丁的基础上,对各组成环的公差进行合理的调整。A弹性挡圈彳为标准件,尺寸为A2.500.05mm:加工难易程度取A2500.20mm3) 计算协调环公差和极限偏差协调环公差TATA八-(TAQ+T/M0.12mm协调环的下偏差esa

48、0=esa2-(eia+eiajIA3)EIA1=-0.17mm协调环的上偏差E1AO二E1A2-(ESA+ESAj)EIA1=-0.05mm因此,协调环的尺寸为A1=32.5-0.15mm各组成环尺寸和极限偏差为A1=32.5-0.(?5mmA2=35;0.20mmA3=2.5).05mm.n+0.42州=O+皿内叫10-9如图10-18所示为谋双联转子泵的装配尺寸链,要求再冷台下轴线间隙为0.050.15mm。已知Ai=41mm,A2=A4=17mm,A3=7mm分别采用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装配时求各组成零件的公差和极限偏差。解:1)完全互换法轴向间隙为0.050.15mm,即圭寸闭环A

49、0=0Xmm;To=0.1mm,尺寸链中Ai为增环,其余为减环;Ao二A1-A2-A3-A4=0mm选择A3为协调环,按“等公差法”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和极限偏差。TAV=To/n-仁0.025mm对各个公差按加工难易程度进行调整后如下:Ai=410+.4mm,A2=A4=17-o.o25mm;计算协调换的公差:T3=0.1-0.04-0.025-0.025=0.01mmE9o二ESAi-(EIa2*2+EIA3)+0.15=+0.04-(-0.025*2-ElA3);ElA3=-0.06mmEIA0=EIAI-(ESA2*2+ESA3)+0.05=0-ESA3;ESa3=-0.05mmA3=70.06mm各组成环尺寸为Ai=41o+0.04mm,A2=A4=17-o.o25mmA=7oAmm2)大数互换法:选择尺寸A3为协调换,其余环的公差为(假定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Ki=1),按“等公差法”确定:TTo0.100.05mmUn144对各个公差进行调整有:TA1=0.07mm,TA2=TA4=0.04mm计算协调环的公差:TA3-TAo(TA2TA;T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