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56100949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言语、思维心理过程情感心理现象意志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人生观、价值观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1、人的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即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1)单细胞动物:无心理现象( 2)环节动物:有“感觉”的心理现象,如蚯蚓(触觉)、蚂蚁(嗅觉)、蜘蛛(感受震动)( 3)脊椎动物:有了知觉( 4)灵长类动物:思维萌芽阶段( 5)人类:思维,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心理发展史( 1)科学心理学建立: 1879 年、冯特、德国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艾宾浩斯(德) :

2、“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3、心理流派的分类( 1)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奥地利)人格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分类一: 心理学三大势力( 2)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S-R),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3)人本主义:罗杰斯、马斯洛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心理流派分类分类二: 内省实验法, 分析意识的内容, 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它们如何连接成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的规律机能主义杜威(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重心理学实际应用)格式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认知心理学 把人看做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分类三: 生理心理

3、学 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4、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5、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心理量表)、个案法、实验法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6、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功能是接受信息,传递信息。7、神经系统12 对脑神经和31 对脊神经外周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支配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交感神经:兴奋,调动能量自主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意志,维持平衡(支配内脏器官)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的表现有密切的关系神经系统脊髓中枢神经系统脑干:延脑 (支配呼吸和心跳) 、桥脑、中脑(脑最古老的部位,维持生命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丘脑: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中枢脑间脑上丘脑:

4、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下丘脑:调节内脏系统的活动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端脑8、大脑的四个“叶”额叶控制躯体运动,最大,约占半球表面的1/3顶叶感觉中枢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中枢9、高级神经系统的反射学说第一信号系统(人与动物共有)以现实具体事物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人特有)以语言 和词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10、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1)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抑制(2)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由 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组成。( 3)无条件反射: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条件反射: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

5、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4)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发射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11、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条件反射的抑制( 2)扩散和集中( 3)相互诱导( 4)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动力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性系统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感觉、知觉和记忆12、感觉: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13、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触觉、温觉、冷觉、痛觉)内部感觉: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14、感受性:感觉器官

6、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两者成反比。15、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正后像感觉后像有时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同(灯灭后)负后像后像的性质和刺激物性质相反正后像和负后像可以相互转化。( 3)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相继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 4)联觉:本来是一种刺激能引起一种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感觉16、各种感觉(1)视觉:适宜

7、刺激是波长在380 纳米 -780 纳米之间的电磁波。锥体细胞昼视器官,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a.视细胞是直接接受光刺激的感受器杆体细胞夜视器官,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b.彩色有色调、明度、饱和度的特性。c.互补颜色两种颜色混合后失去了色调,变成了灰的两种颜色。d.色觉异常能分辨很细微的明度上的差别,大多由遗传造成。 色盲女性是男性的1/3。( 2)听觉:a.适宜刺激 16 20000 赫兹的空气振动,叫声波。b.最敏感赫兹的声音c.老年人感受性降低的特点首先丧失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年龄增长,听觉丧失的范围从高频逐渐向中低频方向发展d.听觉器官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e.听觉的特性音调、

8、响度、音色。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越度越响;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3)嗅觉:最古老的感觉。( 4)味觉最基本的味觉甜、 酸、苦、咸。舌尖对甜, 舌边前部对咸, 舌边后部对酸, 舌根对苦。味觉的感受性和嗅觉有密切的联系。( 5)皮肤感觉( 6)平衡觉( 7)运动觉( 8)内脏感觉(机体觉)内脏感觉的性质比较模糊、定位不准确、具有放射的性质。( 9)痛觉有机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感觉,遍布全身所有组织,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痛觉最难适应;痛觉的感受性与意志特点有关,不怕疼反而会减少疼痛带来的痛苦,越怕疼则越会觉得疼。17、知觉的基本特性( 1)整体

9、性: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 2)选择性:根据感觉通道的容量和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知觉对象,其他做背景( 3)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4)理解性: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18、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大小、形状、方位、距离知觉(肌肉运动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 2)时间知觉:可借助的线索计时器提供的信息、自然界昼夜交替、四季周期性变化、人体生理活动、系里活动周期性变化等。在估计的准确度上,听觉最高、 视觉最低、触觉居中;对所发生的事件所持的态度以及它所引起的情绪也影响对时间的估计。( 3)运动

10、知觉( 4)错觉:必然会产生,是客观的有规律的,主观努力无法克服19、记忆( 1)定义: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2)分类a.按内容:形象、情景、情绪、语义、动作记忆。外显记忆受意识控制的记忆,过去经验对当前有意识的影响b.按是否意识到内隐记忆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没意识到过去对当前产生了影响c.按能够加以陈述: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d.按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及信息的编码、存储和加工的方式的不同:瞬时、短时、长时3 个记忆系统保持时间保持形式容量是否注意或意识瞬时记忆否(感觉登记)1s形象编码短时记忆是(工作记忆) 1min听觉编码、形象编码72 个组块长时记忆 1min语义编码、形象编码无

11、限否(4)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回忆/ 再认。20、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a.记忆材料无意义音节;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b.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造成,或因干扰造成。c.干扰前摄抑制:先前的知识干扰后学的知识倒摄抑制:后学的知识干扰先学知识d.系列位置效应: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首因效应 / 首位效应;近因效应/ 新近效应。思维、言语及想象21、思维、概念注释:思维的间接性:对尚未发生的事件作出预见思维的概括性: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离出来,形成概括性认识。思维、概念思维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思

12、维主要特征间接性、概括性思维智力操作过程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按思维的形态: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最本质特征,人的思维与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思维的种类按探索问题答案的不同:辐合思维、发散思维。两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按是否有创造性: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并以词来标示和记载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概念的定义每一个概念都有一个内涵和外延,且两者是相反的关系分为 自然概念、人工概念掌握概念的层次反映了思维发展水平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迁移的作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原型启发的作用: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定势(固着)的作用:从事

13、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22、语言和言语( 1)语言:是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符号系统( 2)言语: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借助才能实现,言语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言语。外部言语: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言语的形式内部言语:特点 1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2 言语的减缩性3速度快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年年考)中枢名称位置(优势半球)受损受损表现运动性言语中枢(布洛卡区)额下回表达性失语症能听不能说听觉性言语中枢 (威尔尼克区)颞上回接受性失语症能说听不懂视觉性言语中枢角回失读症能看但不能理解词义书写中枢额中回失写症能运动不

14、能写字绘画23、表象:过去甘志国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属于记忆的范畴)表象的形象可在头脑里放大、缩小、翻转,具有可操作性;表象的可操作性成了想象的素材。属于思维的范畴,想象出来的事物来源于现实;想象具有创造性。想象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下不由自主地产生(梦是一种端例子,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做梦;幻觉是异常精神状态下的无意想象)种类有意想象: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想象(分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幻想)意识与注意24、意识概念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 是人的心理活和动物的心里的根本区别;是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识 的 概相对于意识

15、而言的,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既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分 4 个阶段,大约 90 分钟睡眠第一阶段:持续10分钟,易被外界刺激惊醒第二阶段:持续20分钟,很难被叫醒,出现睡眠锭第三阶段:持续40分钟,出现波第四阶段:持续20分钟,称 深度睡眠阶段梦,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生物节律,四个阶段结束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之后重复上述四个阶段睡眠中人人都会做梦,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梦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做梦不会妨碍人的休息。梦剥夺者会产生不适感弗洛伊德讲到蒙氏愿望的达成25、注意: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

16、是心理过程,而是一种状态。注意的种类:注意的分类有无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力努力举例注释无意注意无否分心有意后注意不是单(不随意注意)独的一个分类, 是有有意注意有是初学骑车意注意向无意注意(随意注意)的转换有意后注意有否熟练骑车(随意后注意)注意的特征:意的特征概念相关内容广度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简单任务下注意的广度范围:72的稳定性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注意分散(分心) ,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注意也有起伏动所要指向的对象, 而被无关对象吸引去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注意转移, 根据任务的要求, 而注意分散去的现象是心理活动离开了

17、当前的任务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指向于不同对象,同时从事注意分配的条件: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必须有一些活动是熟练的; 几种活动之间有内在联系,并且在不同感觉通道之内;两种活动若是在同一感觉器官,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很难做到注意分配。需要与动机26、需要定义: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按产生角度自然需要(生理需要、生物需要):人动物都有, 有本质区别社会需要(获得性需要):人特有种类按满足需要的对象:物质需要、精神需要(需要的分类是相对的,各种需要之间是相互交叉的)27、定义: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心理动力,不

18、能进行直接观察,可根绝外部行为加以推断动机产生: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动机也可由外部环境条件引起。a.积极的情绪会推动人去设法获得某种对象,消极情绪会促使人远离某个对象,所以情绪也具有动机的作用。b.内驱力:由生理需要引起来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动机与行为:同一行为可由不动的动机引起,不同的动机也可由相同、似动机引起动机和效果一般来说是一致的。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兴趣的品质:倾向性、广阔性、持久性、效能)动机的种类有意识动机、无意识动机内在动机 (对个体有长久推动作用) 、外在动机28、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1968 年提出分类层次内容特点失性需要生存需要食物、空气、水

19、、性、休息安全需要秩序、稳定、无威胁由低到高逐级满足,出现早则力量强。爱与归属需要友情、爱情该理论具有假设性,还需要科学验证。长性需要尊重的需要有地位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情绪、情感、意志29、情绪、情感( 1)定义: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是感情反映的过程,即脑的活动过程。可用于动物和人类,较为低级情感代表感情的内容,较高级,只用于人类;与情绪比情感更深刻面部表情:鉴别人情绪情感的主要标志(3)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4)适应功能:有机体通过情绪和情感引起生理反应,便于机体适应环境的变

20、化情绪情感的动机功能: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功能组织功能:积极的起协调和促进作用;消极的起瓦解和破坏作用信号功能:通过表情实现(5)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多选)动力性增力、减力激动度激动、平静强度强、弱紧张度紧张、轻松从生物进化角度:基本情绪、复合情绪(6)情绪情感的分类按情绪的状态心境:微弱、持久,弥散性的情绪体验状态激情:强烈、爆发式、持续时间较短,明显生理反应、外部行为表现, 可发挥意想不到的潜能应激: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人的高级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30、意志定义: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双趋势

21、冲突: 两个目标同具吸引力,选哪个?准备阶段双避式冲突: 两个目标都想避开,选哪损失小趋避式冲突:一个目标,有利有弊意志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双重趋避式冲突: 多个目标, 每个都有利有弊执行阶段意志的自觉性受暗示性、武断从事意志品质意志的果断性优柔寡断、鲁莽草率意志的坚韧性虎头蛇尾、执拗意志的自制性怯懦、任性31、能力能力和人格定义: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心理条件(智力是能力的核心成分)按能力结构:一般能力(即智力)、特殊能力分类按能力与先天、社会文化的关系:液体能力(取决先天)、晶体能力 (取决后天)按能力涉及范围: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按创造程度: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创造能

22、力按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能力、才能、天才个体差异:能力发展水平、能力类型、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32、人格定义: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特性: 1独特性2 整体性 3 稳定性人格功能性4(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不是先天的)结构:气质、性格33、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即脾气、秉性或性情。( 1)气质学说体液说希波克拉底(古希腊)体型说克雷奇米尔(德国)血型说古川竹二激素说伯曼(美国)( 2)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度、平衡性、灵活性(3)神经过程的

23、特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横向关联考)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类型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强不平衡兴奋胆汁质强平衡灵 活活泼型多血质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粘液质弱抑制性抑郁质注:气质的外在表现a.胆汁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能忍受强的刺激、情绪的兴奋性高、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难自我克制b.多血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活泼好动,善交际,注意力易分散,情绪不稳定c.粘液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速度慢,情绪的兴奋性低但很稳定,踏实稳定性强d.抑郁质:感受性高、耐受性低;多疑、胆小、孤僻,难动情,防御反应明显( 4)气质的特性: 1 感受性、耐受性2反应的敏捷性 3 可塑性4

24、情绪的兴奋性5 指向性(5)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如何看待气质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气质类型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多血质、粘液质,适应性较强)34、定义: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结构性格的静态结构:性格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特征性格的动态结构35、人格理论人格结构理论代表人物理论内容动力理论内 -外向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每个特质具有两个相反特性)弗洛伊德荣格奥尔波特卡特尔( 16PF)艾森克( EPQ)科斯塔、麦克雷人格结构分3 层:本我、

25、自我、超我内向、外向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分3 种:首要特质:影响个体各方面行为的特质中心特质:决定一个人的一类行为,而不是全部次要特质:只在特殊场合下才表现出来,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影响比中心特质更小。认为人格特质包括:共同特质、个别特质。提出将人格分为:表面特质、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从根源特质中派生出的,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源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根源特质是人的行为看似不同,却具有共同的原因人格特质三维度:内外倾( E)内倾、外倾神经质( N)稳定、不稳定精神质( P)独立于神经质,但不指精神病人格 5 因素:神经质( N)、外倾性( E)、经验开放性(O)、宜人性( A)、认真性(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