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要求

上传人:d**** 文档编号:56093707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施工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施工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施工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施工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技术要求(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施工技术要求1、在沿车行道、人行道施工时,应在管沟沿线设置安全护栏, 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在施工路段沿线,应设置夜间警示灯。2、 燃气警示标志的设置在应设在管线的正上方,能正确、明显地指示管道的走向和地下设施,在管道转弯处、三通、四通处管道末段等,在小区及路面警示砖的设置为 20米一块,在直线路段的 警示桩为30米、道路两边必须设置警示标志。3、警示带敷设埋设燃气管道的沿线应连续敷设警示带,警示带应平整的敷 设在管道的正上方,距管顶距离为。4、地下燃气管道与相邻建、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 及垂直净间距应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相关要求,分别详见表1、表2表i地下

2、燃气管道与相邻建、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m项目地下燃气管道低压中压次高压BABA建筑物的基础一一外墙面(出地面处)给水管污水、雨水排水管电力电缆(含电车电缆)直埋在导管内通讯电缆直埋在导管内其他燃气管道DNC 300mmDN 300mm热力管直埋在管沟内(至外壁)电杆(塔)的基础 35kv通讯照明电杆(至电杆中心)铁路路坡堤脚有轨电车钢轨街树(至树中心)注:1.如受地形限制,经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后,净距均可适当缩小,但低压管道不应影响建(构)筑物和相邻管道基础的稳固型,中压管道距建筑物基础不应小于且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im次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当

3、对次高压A燃气管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或当管道壁厚不小于时,管道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当管壁厚度不小于时,管道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表2地下燃气管道与建、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垂直净距(m项目地下燃气管道(当有套管时,以套管计)给水管、排水管或其他燃气管道热力管的管沟底(或顶)电缆直埋在导管内铁路轨底有轨电车轨底燃气管道与各类管沟、窨井水平净距要求:中压;低压。当达 不到上述要求时,可采用提高防腐等级、减少焊缝数量、 可适当减 少上述间距,但不得小于米。5、埋地燃气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路面至管顶) 应符合下列要求: 埋设在机动车道下时,不得小于;埋设在非机动车道(含人行道) 下时不得小于

4、;埋设在庭院(绿化带及载货汽车不能进入之地)内 时,不得小于;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6、燃气管道不得穿越的地方地下燃气管道不得在堆积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下面穿越。严禁在排水沟、污水沟内敷设。7、地下燃气管道从排水管(沟),热力管沟,隧道及其他各种用途 沟槽内穿越时,应将燃气管道敷设于套管内,套管伸出构筑物的外 壁不应小于表中燃气管道与该构筑物的水平净距, 套管两端应采用 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沟槽的回填应用细土先填实管底,再同时投填管道两侧,然后 回填至管顶以上处。如沟内有积水,必须全部排尽后再回填。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内的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石、砖块、垃圾等杂 物,不得

5、用冻土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管顶两侧及 管顶以上内的回填土必须人工夯实,当回填土超出管顶时,可使用 小型机械夯实,每层松土厚度为。在管道试压前,管顶以上回填土 高度不应小于,以防试压时管道产生位移。聚乙烯燃气管道下沟时, 应防止划伤、扭曲或过大的拉伸和弯曲。9、管道架空敷设沿建筑物外墙的燃气管道距离住宅或公共建筑物中不应敷设燃气 管道的房间门、窗洞口的净距:中压管道不应小于 ,低压管道不应 小于。燃气管道距生产厂房建筑物的门、窗洞口听净距不限。10、铝塑复合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得敷设在室外和有紫外线照射的部位;2公称尺寸小于或等于 DN2 0的管子,可以直接调直;公称尺寸

6、大于或等于DN25的管子,宜在地面压直后进行调直;3管道敷设的位置应远离热源;4灶前管与燃气灶具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 0. 5m且严禁在灶具 正上方;5阀门应固定,不应将阀门自重和操作力矩传递至铝塑复合管。立管安装应垂直,每层偏差不应大于 3mm/m且全长不大于20mm 当因上层与下层墙壁壁厚不同而无法垂于一线时, 宜做乙字弯进行安 装。当燃气管道垂直交叉敷设时,大管宜置于小管外侧。表4. 3. 27-4 燃气用铝塑复合管支架最大间距外径(mm16182025水平敷设(m)1. 21. 21 . 21 . 8垂直敷设(m)1. 51. 51 . 52. 5室内 燃气管道与电气设备、相邻管道、设备

7、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最小净距应符合表4. 3. 26的要求。表4. 3. 26室内燃气管道与电气设备、相邻管道、设备之间的最小净距(cm)名称平行敷设交叉敷设电气设备明装的绝缘电线或电缆2510暗装或管内绝缘电线5 (从所作的槽或管子的边缘算起)1电插座、电源开关15不允许电压小于1000V的裸露电线100100配电盘、配电箱或电表30不允许相邻管道应保证燃气管道、相邻管道的安装、检查和维修2燃具)、八/、主立管与燃具水平净距不应小于30cm;灶前管与燃具水平净距不得小于 20cm,当燃气管道在燃具上方通过 时,应位于抽油烟机上方,且与燃具的垂直净距应大于 100cmo注:1当明装电线加绝缘套

8、管且套管的两端各伸出燃气管道10cm时,套管与燃气管道的交叉净距可降至1cm;2当布置确有困难时,采取有效措施后可适当减小净距;3灶前管不含铝塑复合管。管道支架、托架、吊架、管卡(以下简称“支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的支架应安装稳定、牢固,支架位置不得影响管道的安装、检修与维护;2每个楼层的立管至少应设支架1处;3当水平管道上设有阀门时,应在阀门的来气侧1m范围内设支架并尽量靠近阀门;4与不锈钢波纹软管、铝塑复合管直接相连的阀门应设有固定底座或管卡;5钢管支架的最大间距宜按表4.3.27-1选择;铜管支架的最大间距宜按表4.3.27-2选择;薄壁不锈钢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宜按表4. 3

9、. 27-3选择;不锈钢波纹软管的支架最大间距不宜大于1m燃气用铝塑复合管支架的最大间距宜按表4. 3. 27-4选择。表4. 3. 27-1钢管支架最大间距公称直径最大间距(m公称直径最大间距(m)DN152. 5DN1007. 0DN203. 0DN1258. 0DN253. 5DN15010. 0DN324. 0DN20012. 0DN404. 0DN25014. 5DN505. 0DN30016. 5DN706. 0DN35018. 5DN806. 5DN40020. 5备注:公司规定 DN40以上钢管支架最大间距为表4. 3. 27-2 铜管支架最大间距外径(mm1518222835

10、42546785垂直敷设(m1. 81 . 82. 42. 43. 03. 03. 03. 53. 5水平敷设(m1. 21 . 21. 81 . 82. 42. 42. 43. 03. 0表4. 3. 27-3薄壁不锈钢管支架最大间距外径(mn)1520253240506580100垂直敷设(m)2. 02. 02. 52. 53. 03. 03 . 03 . 03 . 5水平敷设(m)1. 82. 02. 53. 03 . 03 . 03 . 03 . 56水平管道转弯处应在以下范围内设置固定托架或管卡座:1)钢质管道不应大于1. 0m2) 不锈钢波纹软管、铜管道、薄壁不锈钢管道每侧不应大

11、于0. 5m3)铝塑复合管每侧不应大于0. 3m7支架的结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排列整齐,支架与管道接触紧密,支架安 装牢固,固定支架应使用金属材料;11、燃气计量表与燃具、电气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表5. 2. 3的要求。表5. 2. 3燃气计量表与燃具、电气设施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cm)名称与燃气计量表的最小水平净距相邻管道、燃气管道便于安装、检查及维修家用燃气灶具30 (表高位安装时)热水器30电压小于1000V的裸露电线100配电盘、配电箱或电表50电源插座、电源开关20燃气计里表便于安装、检查及维修燃具与电气设备、相邻管道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本规范表6. 2. 6的规定。表6. 2. 6燃具与电气设备、相邻管道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cm)名称与燃气灶具的水平净距与燃气热水器的水平净距明装的绝缘电线或电缆3030暗装或管内绝缘电线2020电插座、电源开关3015电压小于1000V的裸露电线100100配电盘、配电箱或电表100100燃气灶具的灶台高度不宜大于80cm燃气灶具与墙净距不得小于10cm,与侧面 墙的净距不得小于15cm,与木质门、窗及木质家具的净距不得小于20cm。套管安装规范燃气管1520253240506580100套管32405050658010012515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