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化工原理下册各章节题库

上传人:shi****01 文档编号:56060605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5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完整word版)化工原理下册各章节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完整word版)化工原理下册各章节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完整word版)化工原理下册各章节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化工原理下册各章节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化工原理下册各章节题库(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六、蒸馏 习题: 蒸馏是分离 _ 的一种方法,其分离依据是混合 物中各组分的 _ ,分离的条件 答案: 均相液体混合物 挥发性差异 造成气液两相系统 习题: 在t-x-y图中的气液共存区内,气液两相温度 _ ,但气相组成 液相组成,而两相的量可根据 _ 来确定。 答案: 相等 大于 杠杆规则 习题: 当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时,则气相露点温度 _ 液相泡点温度。 答案: 大于 (每空1分) 习题: 双组分溶液的相对挥发度a是溶液中 _ 的挥发度对 的挥发度之比,若 a=1 表示 _ 。物系的 a值愈 大,在x-y图中的平衡曲线愈 _ 对角线。 答案: 易挥发组分 难挥发组分 不能用普通蒸馏方法分

2、离 远离 习题: 工业生产中在精馏塔内将 _ 过程和 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而实现操作的。而 _ 是精馏与普通精馏的本质区别。 答案: 多次部分气化 多次部分冷凝 回流 习题: 精馏塔的作用是 _ 。 答案: 提供气液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的场所。 2 习题: 在连续精馏塔内,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 _ ,其作用是 _ ;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 _ ,其作用是 。3 提馏段 习题: 离开理论板时,气液两相达到 _ 状态,即两相 _ 相等, _ 互成平衡。 答案: 平衡 温度 组成 习题: 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有(1) _ 和(2) 。 答案: 塔顶易挥发组分含量高 塔底压力

3、高于塔顶 (每空2分,共4分) 习题: 精馏过程回流比R的定义式为 _ ;对于一定的分离任务来说,当 R= _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少,此种操作称为 _ ;而 _ 泡点温度。 答案: 五种 冷液体 小于 习题: 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则回流比等于 _ ,馏出液流量等于 ,操作线方程为 _ 。 答案: _ 零 yn+1 =x n 习题: 在操作的精馏塔中,第一板及第二板气液两相组成分别为 yi ,xi及y2,X2 ;则它 们的大小顺序为 _ 最大, _ 第二, _ 第三,而 最小。 答案: yi y2 xi X2 习题: 提浓上升蒸汽中易挥发组分 提浓下降液体中难挥发组

4、分 答案: 精馏段 R= 时, 所需理论板数为。 1 答案: R= D oo 全回流 Rmi n 习题: 精馏塔有 进料热状况,其中以 进料q值最大,进料温度 4 对于不同的进料热状况,Xq、yq与XF的关系为 (1)冷液进料:Xq XF ,yq XF ; (2) 饱和液体进料: Xq XF, yq XF ; (3) 气液混合物进料 : Xq XF ,yq XF f ; (4) 饱和蒸汽进料: Xq XF, yq XF ; (5) 过热蒸汽进料: Xq XF, yq XF ; (1) 答案:大于 大于 (2) 等于大于 (3) 小于大于 (4) 小于等于 (5) 小于小于 习题: 精馏操作时,

5、增大回流比R,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液气比 丄 V (),馏出液组成XD (),釜残液组成XW (). A增加 B不变 C不确定 D减小 答案:A A D 习题: 精馏塔的设计中,若进料热状况由原来的饱和蒸气进料改为饱和液体进料, 回流比及其他条件维持不变,则所需的理论塔板数 NT (),提馏段下降液体 流量L/( )0 A减小 B不变 C增加 D不确定 答案: A C 习题: 对于饱和蒸汽进料,则有L ( )L,V ( )V。 A等于 B小于 C 大于 D不确定 答案: A B 习题: 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 , n , n+1层塔板,其气相组成关系为( ) A yn+1 y ny

6、 n-1 B yn+1 =y n=y n-1 C yn+1 y n y n-1 D 不确定 答案: C 习题: 某两组分混合物,其中 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A=0.4,相应的泡点温 度为ti,气相组成yA=0.4,相应的露点温度为上2,则() A ti t i D 不能判断 5 答案: A (1分) 习题: 完成某分离任务需理论板数为 NT=7 (包括再沸器),若ET=50%,则塔内需 实际板数(不包括再沸器)为( ) A 14层 B 10层 C 12层 D无法确定 答案: C 习题: 若进料量、进料组成、进料热状况都不变,要提高 XD,可采用( ) A、减小回流比 B、增加提馏段理论板数

7、 C、增加精馏段理论板数 D、塔釜保温良好 答案: C 习题: 在精馏操作中,若进料位置过高,会造成( ) A、 釜残液中易挥发组分含量增高 B、 实际板数减少 C、 馏出液中难挥发组分含量增高 D、 各组分含量没有变化 答案: C 习题: 精馏塔采用全回流时,其两操作线( ) A、 与对角线重合 B、 距平衡线最近 C、 斜率为零 D、 在y轴上的截距为1 答案: A 习题: 精馏的两操作线都是直线,主要是基于( ) A、 理论板的概念 B、 理想溶液 C、 服从拉乌尔定律 D、 恒摩尔流假设 答案: D 习题: 6 当XF、XD、xw和q 定时,若减小回流比R,其他条件不变,则( ) A、

8、 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小,两操作线远离平衡线 B、 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小,两操作线靠近平衡线 C、 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大,两操作线远离平衡线 D、 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大,两操作线靠近平衡线 答案: B 习题: 理想溶液中组分的相对挥发度等于同温度下两纯组分的饱和蒸汽压之比 () 答案: (V) (1分) 习题: 从相平衡x-y图中可以看出,平衡曲线距离对角线越近,则表示该溶液越容 易分离( ) 答案: (X) 习题: 用于精馏计算的恒摩尔液流假定, 就是指从塔内两段每一层塔板下降的液体 摩尔流量都相等( ) 答案: (X) 习题: 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随回流比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当全回流时精

9、馏段操作线 斜率为无穷大( ) 答案: (X) 习题: 用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时,适宜的进料位置应该在跨过两操作线交点的梯级 上() 答案: (V) 习题: 当进料量、进料组成及分离要求都一定时,两组分连续精馏塔所需理论塔板 数的多少与(1)操作回流比有关()(2)原料液的温度有关() 答案: (1) (V) (2) (V) 习题: 对于精馏塔的任何一层理论板来说,其上升蒸汽的温度必然等于其下降液 体的温度() 答案: (V) 习题: 当F、XF 定时,只要规定了分离程度 XD和XW,则D和W也就被确定了 ( ) 答案: (V) 7 习题: 当精馏操作的回流比减少至最小回流比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

10、 小() 答案: (X) 习题: 在精馏操作中,若进料的热状况不同,则提馏段操作线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 答案: (X) 习题: 简述在定压下,苯一甲苯混和液的t x y图中的两条曲线和三个区域的名称。 答案: 答:图中有两条曲线:下方曲线为t x线,称为饱和液体线或泡点线; 上方曲线为ty线,称为饱和蒸气线或露点线。 两条曲线将t x y图分成三个区域:饱和液体线以下区域称为液相区;饱和 蒸气线以上区域称为过热蒸气区;两曲线之间的区域称为气、液共存区。 习题: 简述精馏原理,实现精馏定态操作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案: 答:精馏原理:精馏是利用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气 化和多次部

11、分冷凝的过程。 上升蒸气流和液体回流是造成气、液两相以实现精馏定态操作的必要条件。 习题: 连续精馏流程中主要由哪些设备所组成?还有哪些辅助设备? 答案: 答:主要由精馏塔、塔顶冷凝器和塔底再沸器等设备组成。辅助设备 有:原料液预热器、产品冷却器、回流液泵等。 习题: 简述恒摩尔流假定。在精馏计算中有何意义? 答案: 答:恒摩尔流假定是指在精馏塔的精馏段和提馏段内,本段内各板上8 升蒸气摩尔流量相等,下降液体摩尔流量相等,但两段之间不一定相等。 意义是精馏的计算都是以恒摩尔流为前提的,这样可简化精馏计算。 习题: 写出实际生产中加入精馏塔的原料的五种热状况及它们的 q值。 答案: (2) (3

12、) (4) (5) 习题: 何谓适宜回流比?在精馏设计计算中怎样确定?其范围如何? 答案: 答:精馏操作费用和设备投资费用之和为最低时的回流比,称为适宜 回流比。 在精馏设计计算中,一般不进行经济衡算,常采用经验值。 (1.5分) 据生产数据统计,适宜回流比的范围可取为: R=( 1.12) Rmin。(1.5分) 习题: 什么时全塔效率ET?在精馏设计中ET如何确定? 答案: 答:全塔效率ET又称总塔板效率,是指一定分离任务下,所需理论塔 N 板数NT和实际板数NP的比值,即ET= Np X100 %。 在精馏设计中,由于影响ET的因素非常复杂,故一般用经验或半经验公式估算, 也可采用生产实

13、际或经验数据。 习题: 简述什么叫填料精馏塔的等板高度 HETP ? 答案: 答:假想在填料塔内,将填料层分为若干个高度单元,每个单元的作 用相当于一层理论板,此单元填料高度称为理论板当量高度,又称为等板高度, 以HETP表示。 习题: 通常对特定的精馏塔和物系,影响精馏操作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答:影响因素有:(1)塔内操作压强(2)进、出塔的物料流量(3) 回流比(4)进料组成和热状况(5)再沸器和冷凝器的传热性能和条件(6 )设 备散热情况(每个影响因素给 0.5分,6个共3分) 习题: 简述间歇精馏的操作方式和适用场合。 答案: 答:间歇精馏的操作方式有三种:(1 )恒回流比操作。(

14、2 )恒馏出液 组成操作。(3)以上两种操作联合的组合式操作(每点 1分,合计3分) 适用场合: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或答:原料的五种热状况为: 饱和液体进料,又称泡点进料, 气、液混合物进料,q = 01 饱和蒸气进料,又称露点进料, 过热蒸气进料,q1 o q = 1 o 9 实验场合,也适用于多组分的初步分离。 习题: 简述什么叫恒沸精馏? 答案: 答:在混和液(恒沸液)中加入第三组分(称为夹带剂),该组分与原 混和液中的一个或两个组分形成新的恒沸液,且其沸点更低,使组分间相对挥 发度增大而得以分离,这种精馏方法称为恒沸精馏。 习题: 什么叫萃取精馏? 答案:答:萃取精馏也是在待分离的混和

15、液中加入第三组分(称为萃取剂或 溶剂),以改变原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而得到分离。不同的是萃取剂的沸点较原 料液中各组分的沸点要高,且不与组分形成恒沸液。 精馏练习 一.选择题 1 .蒸馏是利用各组分( )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 C A溶解度;B等规度;C挥发度;D调和度。 2 .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 )组分。 C A可挥发;B不挥发;C易挥发;D难挥发。 3.(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 A液相回流;B进料;C侧线抽出;D产品提纯。 4 .在( )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 个必不可少条件。 C A冷凝器;B蒸发器;C

16、再沸器;D换热器。 5. 再沸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 )流。 D A上升物料;B上升组分;C上升产品;D上升蒸气。 6. 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 )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B A塔顶气相;B塔顶液相;C塔底气相;D塔底液相。 7. 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 ( )回流。 10 A气相;B液相;C固相;D混合相。 8. 在精馏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 )。 C A浮阀板;B喷射板;C加料板;D分离板。 9 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 )。 B A精馏段;B提馏段;C进料段;D混合段。 10 .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 kmol/h , X

17、F = 0.6 ,要求塔顶XD不小于0.9 , 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 B A 60 kmol/h ; B 66.7 kmol/h ; C 90 kmol/h ; D 100 kmol/h 。 11 精馏分离某二元混合物(理想物系),规定分离要求为XD、Xw。如果口、F、 q不变,进料分别为XF1、XF2时,其相应的最小回流比分别为 Rmin1、Rmin2。当 XF1 XF2 时,则( )。 A A Rmin 1 ::- Rmin 2 B Rmin1 = Rmin 2 - ? C Rmin 1 Rmin 2 D . Rmin的大小无法确定 12 . 精馏的操作线 为直线,主要是因为 / (

18、) D A.理论板假定; C.理想物系; B .塔顶泡点回流; D.恒摩尔流假定 13 .某二元理想物系,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A=0.5时相应的泡点 为t1,气相组成yA = 0.3时相应的露点 为t2 , 则( ) B A . t1 讥; B . t1 : t2 - C . ti 七2 ; D . 无法判断 11 14 某二元理想物系,其中 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A =0.5时泡点为t1, 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人= .75时,相应的露点为t2,贝u ( )。)0 12 15 操作中连续精馏塔,当V/和其它条件不变,如采用的回流比小于原回流比, 则(B )。 _ D V和L同时增

19、加,以为例,从提馏段操作线斜率看V R 1 ,当D增大 判 断 正确 ( B, C, E E.上升气速过大使板效率降低 二、填空题 A t1 = t2 - B t1 : t2 ; C t1 2 D .不能判断 A. XD、XW 均增加; B. XD 减小, XW减小; C. XD、XW均不变; D.不能正常操作 *16 .某真空操作精馏塔,在真空度降低后,若保持 F、D、XF、q、R 及加 料位置不变, 塔顶产品组成XD )。 A.变小; B 变大; C.不变; D .不确定; *17 . 精馏操作时,若在 F、XF、 q、R不变的条件下, 将塔顶产品量D增加, XW 上升; B. XD 下降

20、,XW 不变; C. XD下降, XW 亦下降; D .无XD 分析:当D增加时,XD减小, 但因回流比R不变,只有V和L同时增加,即 L NT 后,V变小,而 不变,故有 xw 减小。 20 A .上升气速过大引起漏液; B.上升气速过大会造成过量雾沫夹带; C.上升气速过会大引起液泛; D.上升气速过大造成大量气泡夹带; 13 1 溶液被加热到鼓起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称为 _ 温度。 泡点 2 气相混合物被冷却到有第一滴液滴析出时的温度称为 _ 温度。 JH 露点 3精馏过程是利用 _ 和 _ 的原理进行完成的。 多次 部分气化;多次部分冷凝 4 最小回流比是指 _ o (在达到一定分离要求

21、的前提下)塔板 数为无穷多时的回流比的极限值 5 当分离要求和回流比一定时, _ 进料的q值最小,此时分离所需 的理论板数 _ 0 过热蒸气;最多 6 对于二元理想溶液,若轻组分含量越高,则泡点温度 _ 0 越 低 7 对于二元理想溶液,相对挥发度a大,说明该物系 _ o 容易分 离 8 对于二元理想溶液,x-y图上的平衡曲线离对角线越近,说明该物 系 _ 0 不容易分离 9 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 _ 和塔底 _ o 液相回流,上升蒸气 10 精馏操作中,再沸器相当于一块 _ 板。 理论板 11.用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层数时,用一次 _ 方程和 _ 方程就计 算出一层理论板。 相

22、平衡 操作线 12 精馏操作中,当q = 0.6时,表示进料中的 _ 含量为60% (摩尔 分率)。液相 *13 若原料组成、料液量、操作压力和最终温度都相同,二元理想溶液的简单 14 蒸馏和平衡蒸馏相比较的结果有:所得馏出物平均浓度 _ ;所得残液 浓度 _ 馏出物总量 _ 。 简单蒸馏的馏出物平均浓度大于平衡蒸馏的馏出物平均浓度;两种情况的 残液浓度相同;平衡蒸馏的馏出物总量大于简单蒸馏的馏出物总量。 *14 某精馏塔操作时,若保持进料流率及组成、进料热状况和塔顶蒸气量不变, 增加回流比,则此时塔顶产品组成 XD _ ,塔底产品组成XW _ ,塔 顶产品流率 _ ,精馏段液气比 _ 。 增

23、加;增加;减少;增加 分析:由V=(R7)D,当V不变时,R增加,D必须减少。对于精馏段, 在理论板数不变时,回流比的增加平均传质推动力加大,必会使产品分离程度 L _ R 提高。当R增加时,液气比V - R 1必然也增大。 15 某精馏塔的设计任务是:原料为 F、XF,分离要求为XD、XW。设计时若 选定回流比R不变,加料状况由原来的气液混合改为过冷液体加料,则所需的 理论板数NT _ ,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气液相流量的变化趋势 V _ , L _ , V _ , L _ 。若加料热状况不 变,将回流比增大,理论塔板数 NT _ 。 减少;不变;不变;增加;增加;减少 分析:在进料组成、流率、回

24、流比和产品的分离要求一定时,进料的 q越大, 平均传质推动力越大,所需理论板数越少。由全塔物料平衡知,当F、XF、XD、 XW 一定时,塔顶产品流率D和塔底产品流率W也一定。则由V = (R FD知v不 变,同理L二RD也不变。由W-OFF知当V、F不变时,q值越大,V越 大。而由L=V-W可知,V越大,L也越大。 16 用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时,在、XF、XD、xw、q、R、F和操作压力p诸 参数中, _ 解无关。 进料流 15 17 .当增大操作压强时,精馏过程中物系的相对挥发度 _ ,塔顶温 度 _ , 塔釜温度 _ 。 减小;增加;增加 分析:同一物系,总压越高,物系中各组分的沸点及混合物

25、的泡点越高。 物系中各组分的饱和蒸气压亦随总压升高而升高,由于轻组分的饱和蒸气压上 升的速率低于重组分的饱和蒸气压上升的速率,故各组分的挥发度差异变小。 *18 精馏塔结构不变,操作时若保持进料的组成、流率、热状况及塔顶产品流 率一定,只减少塔釜的热负荷,则塔顶XD _ 底XW 馏段操作线斜率 减少;增大;增大 分析:塔釜热负荷减少意味着蒸发量减少,当 D不变时,V的减少导致L减 R 少,即回流比R减小,故精馏段操作线斜率R 1减小,提馏段操作线斜率增加。 塔板数不变时,两段操作线斜率的改变只能使 XD减小和XW增大。 19 精馏塔的塔底温度总是 _ 顶温度,其原因一是 _ ,二是 高于;由于

26、塔顶轻组分浓度高于塔底的,相应的泡点较低;由于塔内压降 使塔底压力高于塔顶,因而塔底的泡点较高 20 .将板式塔中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相比较,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_ 价 最昂贵的是_,单板压降最小的是 _ 。. 浮阀塔;泡 罩塔;筛板塔 21. 板式塔塔板上气液两相接触状态有 _ 中,它们是 _ 板式塔不正常 操作现象常见的有 _,它们是 _ 。 3种;鼓泡接触状态,泡沫接触状态,喷射接触状态; 3种;严重漏液、 液泛、严重雾沫夹带 16 22. 评价塔板性能的标准主要是 _ ,它们是 _ 。塔板负荷性能图中有 _ 线,分别是 _。 5; ( 1)通过能力大,(2)塔板效率高,(3)塔板压降低

27、,(4)操作 弹性大,(5)结构简单,造价低;5;( 1)液泛线,(2)雾沫夹带线,(3) 漏液线,(4)液相上限线,(5)液相下限线 23. _ 板式塔中塔板上溢流堰的作用主要是 _ ,填料塔中填料的作用是 保证塔板上有一定高度的液层,以便气液两相充分接触传质;让液体在表 面上形成液膜并沿填料间空隙下流,同时让气体在填料空隙间上升并在润湿的 填料表面上进行气液两相间的传质。 24. 常见的连续接触式的气液传质设备是 _ ,塔内 _ 分散相, _ 为连续相,为保证操作过程中两相的接触良好,塔内顶部应设 _装置,中部 应设装置。 填料;液体;气体;液体分布装置;液体再分布装置 25. 板式塔中气

28、、液两相发生与主体流动方向相反的流动,称 _ 现象, 它们主要是:液沫夹带(雾沫夹带),产生的原因 为 ,气泡夹带,产生的原因 为 _ 。 返混现象;小液滴因其沉降速度小于气流速度被气流夹带至上层塔板和大 滴液因板间距小于液滴的弹溅高度而被气流带至上层塔板;液体在降液管中停 留时间过短,气泡来不及从液体中分离返回至板面而被液体卷入下层塔板。 26. 板式塔中板上液面落差过大导致 _ ,造成液面落差的 主要原因有 _ 。为减小液面落差,设计时可采用的措施常 见的有 _ 。 气流分布不均匀甚至严重漏液,影响气液间传质;塔板结构,液相流量, 液流长度(塔径);采用结构简单的筛板塔, 溢流 装置采用双

29、溢流或多溢流。 17 27. 板式塔中气体通过塔板的阻力主要有 _ 和 _ 两部分。塔板 结构设计时,溢流堰长度应适当,过长则会 _ ,过短则 会 _ 。溢流堰高度也应适当,过高会 _ ,过 低会 _ 。 干板降压;液层降压;降低塔板面积有效利用率;由于降液管截面过小导 致流动不畅,同时塔板上液流分布不均;使塔板压降增大并易发生雾沫夹带; 由于液层高度太小,液体在堰上分布不均,影响传质效果。 28. _ 板式塔的塔板有 _ 和 两种,塔径较大的塔常采用 塔板,以便 _ 。塔板面积可分为4个区域,它们分别 是 _ ,各自的作用是 _ 。 整块式;分块式;分块式;通过人孔装拆塔板;鼓泡区,设置筛孔

30、、浮 阀或泡罩的区域,为气液传质的有效区域。溢流区,为降液管和受液盘所占 的区域。破沫区,又称安定区,位于鼓泡区和湍流区之间,分两条,入口侧 防止漏液,出口侧使液体中夹带的泡沫进入降液管前可部分脱离液体。边缘 区,又称无效区,是靠近塔壁的一圈边缘区,供支承塔板之用。 29 精馏塔设计时,若工艺要求一定,减少需要的理论板数,回流比应 _ , 蒸馏釜中所需的加热蒸气消耗量应 _ ,所需塔径应 _ ,操作费和 设备费的总投资将是 _ 的变化过程。 增大;增大;增大;急速下降至一最低点后又上升 30 .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的主要区别是 _ ; _ 。 恒沸精馏添加剂应与被分离组分形成新的恒沸物;萃取精馏

31、中的萃取剂则 应具有沸点比原料中组分的沸点高得多的特性。 七、吸收 习题 吸收操作的依据是 _ ,以达到分离气体混合物的目的。混合气体中, 18 能够溶解于溶剂中的组分称为 _ 或 _ 。 答案: 各组分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吸收质(0.5分)溶质(0.5分) V Z 5 HOG 1.466 K Y NOG 3.41 习题 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 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 _ 气体。在吸 收操作中压力和 _ 湿度可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有利于吸收。 答案:难溶 增加 降低 习题 对接近常压的溶质浓度低的气液平衡系统, 当总压增大时,亨利系数E _ ,相平衡常数 m_ ,溶解度系数 H _ 。

32、答案:不变 减小 不变 习题 由于吸收过程中气相溶质分压总是 _ 溶质的平衡分压,因此吸收操 作线总在平衡线的 _ 。 答案:大于 上方 习题 当V,丫1,丫2及X2 一定时,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 _ ,吸 收推动力 _ ;此斜率又称为 _ 。 答案:增大 增加 液气比 习题 吸收因数S可表示为 _ ,它是 _ 与 _ 得比值。 答案: Mv/L 平衡线斜率m 操作线斜率L/V 习题 当吸收剂用量为最少用量时,吸收过程的推动力为 _ ,则所需填料 层高度将为 _ 。 答案:零无限高 习题 双膜理论是将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 _ 答案:气膜气膜阻力 19 习题 若总吸收系数和分吸收系数间

33、的关系可表示为 1/KL=1/K L+H/K G,其中1/KL 表示 _ ,当 _ 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答案:液膜阻力 H/KG 习题 在吸收过程中,由于吸收质不断进入液相,所以混合气体量由塔底至塔顶 。 在计算塔径时一般应以 的气量为依据。 答案:逐渐减少 塔底 习题 求传质单元数时,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当平衡线为直线可用 _ 法, 当平衡线为弯曲程度不大的曲线时可用 _ 法,当平衡线为任意形状曲 线时可用 _ 法。 答案:解析法梯形图解 图解积分 习题 有 利 于 吸 收 操 作 的 条 件 () ) (A)温度下降,总压上升 (B)温度上升, 总压下降 (C)温度、总

34、压均下降 (D)温度、总压均上升 答案: (A) 习题 对于一定的物系,当温度升高时,溶解度系数 H与相平衡常数m的变化为 ( ) 答案:(D) 习题 “液膜控制”吸收过程的条件是() (A)易溶气体,气膜阻力可忽略。(B)难溶气体,气膜阻力可忽略。 (C)易溶气体,液膜阻力可忽略。(D)难溶气体,液膜阻力可忽略。 答案:(B) 习题 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分离() (A)气体混合物。(B)液体均相混合物。 (C)气液混合物。(D )部分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答案:(A) 习题 当丫,丫1, 丫2及X2 一定时,减少吸收剂用量,则所需填料层高度 Z与液相 出口浓度X1的变化为() 20 (A)Z,Xi均

35、增加。(B) Z,X1均减小。 (C) Z减少,Xi增加。(D)Z增加,Xi减小。 答案:(A) 习题 在一符合亨利定律的气液平衡系统中,溶液在气相中的摩尔浓度与其在液相 中的摩尔浓度的差值为() (A)正值。(B)负值。 (C)零。(D)不确定。 答案:(D) 习题 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液相组成差表示)为() (A) X*-X。( B) X-X*。 (C) Xi-X。( D) X-Xi。 答案:(A) 习题 某吸收过程,已知气膜吸收系数 Ky为4 * 10 -4Kmol /( m2 s),液膜吸收 系数Kx为8 * 10-4 Kmol /( m2 . s),由此可判断

36、该过程() (A)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 (C)判断依据不足。(D)双膜控制。 答案:(C) 习题 在逆流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溶质组分。其液气比L/V为2.7,平 衡关系可表示为丫二1.5X (X,Y为摩尔比),溶质的回收率为90 %,则液气比与 最小液气比的比值为() (A) 1.5。( B) 1.8。 (C) 2。( D) 3。 答案:(C) 习题 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氨,但用水量减少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NOG 将() (A)增加。(B)减小。 (C)不变。(D)不确定。 答案:(A) 习题 用水吸收空气中微量氨的操作,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只要用水量足够小, 接触

37、时间足够长,就能得到很浓的氨水() 答案:(X) 习题 21 用水吸收氧的操作,可视为液膜控制的吸收过程() 答案:(V) 习题 以气相组分或液相组成表示总推动力的总吸收速率方程式, 都不能直接用于 全塔计算() 答案:(V) 习题 定态操作的连续逆流吸收塔,其操作线方程式与塔内操作温度和压强都有关 () 答案:(X) 习题 亨利定律是描述互成平衡的气,液两相间组成关系的。所以可用于任意条件 下的气,液平衡计算() 答案:(X) 习题 扩散系数是物质的特性常数之一,其值可由实验测定,或从手册中查得() 答案:(V) 习题 在吸收计算中,为方便起见,常采用物质的量之比丫和X分别表示气,液两 相的

38、组成() 答案:(V) 习题 利用相平衡关系可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 若气相的实际组成丫小于与液相呈 平衡的组成丫*(=mx),则为吸收过程() 答案:(X) 习题 一般来说,增大吸收剂用量,降低入口温度和组成,都可增大吸收推动力, 从而提高吸收率() 答案:(V) 习题 简述选择吸收剂时,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答:一般应考虑如下因素: 1) 吸收剂应对被分离组分有较大的溶解度。 2) 吸收剂应有较高的选择性。 3) 吸收后的溶剂应易于再生。 4) 溶剂的蒸气压更低,粘度较低,化学稳定性较高。 5) 吸收剂应尽可能价廉易得,无毒,不易燃,腐蚀性小。 (每个因素1 22 分,5个共5分) 习

39、题 写出亨利定律的四种表达式,该定律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答案:答:亨利定律的四种表达式为: 1) p* = Ex 2) p* = cH 3) y* = m x 4) y* = mx 亨利定律只能用于总压不太高时的稀溶液。 习题 相平衡关系在吸收操作中有何应用? 答案:答:有下面几方面的应用: 1) 选择吸收剂和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 2) 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 3) 计算过程推动力。 4) 确定过程进行的极限。(每点1分,共4分) 习题 什么叫分子扩散?什么叫对流扩散? 答案:答:由于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而造成的物质传递现象称为分子扩散, 简称为扩散。 对流扩散即湍流主体与相界之间的分子扩散与涡流

40、扩散两种传质作用的总 称。 习题 简述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 答案:答:其基本论点如下: 1) 相互接触的气,液流体间存在着定态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分别存在气 膜和液膜,吸收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此两膜层。 2) 在相界面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 3) 膜内流体呈滞流流动,膜外流体呈湍流流动,全部组成变化集中在两 个有效膜层内。 习题 简述在使用吸收速率方程式时,需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答:在使用总吸收速率方程式时,应注意在整个吸收过程所涉及 的组成范围内,平衡关系需为直线,即应符合亨利定律。否则即使KyKx为常数, 总系数仍会随组成而变化,这将不便于用来进行吸收塔的计算。 23 吸收速率方程式只适用

41、于表示定态操作的吸收塔内任一横截面上的速率 关系,而不能直接用来描述全塔的吸收速率。 必须注意各速率方程式中吸收系数与推动力的正确搭配及其单位的一致 性。 (4)对于具有中等溶解度的气体而平衡关系不为直线时,不宜采用总系 数表示的速率方程式。 习题 分析吸收剂用量L的大小与吸收的操作费及设备费的关系,如何确定适宜液 气比? 答案:答:L的大小与吸收操作费及设备费密切相关。在 LLmin的前提 下,若L增大,塔高可降低,设备费较低,但操作费较高。反之,若 L减小, 则 操作费减低,而设备费增高。故应权衡利弊。 要确定适宜的液气比应使以上两种费用之和为最小。根据生产实践经验, 一般取 LV =(

42、1.1 2.0) (LV) min 或 L=( 1.1 2.0) Lmin 习题 何谓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和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V d 答案:答:在填料层高度Z的基本计算式Z= ,该式右端的数据 5。2丫匸丫* V / (Kya Q)是过程条件所决定的数组,具有高度的单位称为气相总传质单元高 度,以HOG表示。 式中积分项内的分子与分母具有相同的单位,整个积分值为一个无因次的纯 数,称为气相总传质单元数,以 NOG表示。 习题 用对数平均推动力法来计算传质单元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答案:答:在吸收操作所涉及的组成范围内,若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 时,则可用对数平均推动力法来计算传质单元数。 习题

43、 影响溶质吸收率 A的因素有哪些?吸收塔在操作过程中可调节的因素是什 么? 答案:答:影响溶质吸收率 A的因素有:物系本身的性质,设备情况(结 构,传质面积等)及操作条件(温度,压强,液相流量及入口组成) 。 因为气相入口条件不能随意改变,塔设备又固定,所以吸收塔在操作过程 中可调节的因素只能改变吸收剂的入口条件,其中包括流量,组成和温度三个 因素。 吸收练习 吸收 24 一、填空题 1、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 方程为 ,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 NA = k y (y-y i) NA = K y (y-y e) 2、 吸收速度取决于 _ 因此,要

44、提高气-液两流体相对运动速率, 可以 _ 曾大吸收速率。 双膜的扩散速率 减少气膜、液膜厚度 3、 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 _ 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 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 _ 。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 _ 则操作线向 _ 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 ye) 大于 上方 增大 远离 增大 4、 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 气体浓度丫1 = 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丫2 = 0.006,则最小液气比为 _ 。 1.80 5、 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 则传质推动力将 _ 操作线将 _

45、 平衡线。 减少 靠近 6、 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 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 _ 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 _ 示。 相平衡 液气比 7、 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 HOG将 _ NOG将 _ 增加,减少,不变)。 不变 增加 25 8、 吸收剂用量增加,则操作线斜率 _ 吸收推动力 _ (增大, 减小,不变) 增大 增大 9、 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 平衡关系 物料衡算 传质速率。 10、填料的种类很多,有 _ 、 _ 、 _ 拉西环 鲍尔环 矩鞍环 阶梯环 波纹填料 丝网 填料

46、11 、 填 料 选 择 的 原 则 是 表面积大、空隙大、机械强度高、价廉、耐磨并耐温。 12、在选择吸收剂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所选用的吸收剂必须有 良好的选择性,即对吸收质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惰性组分不溶解。 13、 填料塔的喷淋密度是指 _ _ 单位塔截面上单位时间内下流的液体量 (体积)。(也可理解为空塔液速) 14、 填料塔内提供气液两相接触的场所的是 _ 。 填料的表面 15、 填料应具有较 _ 的 _ 以增大塔内传质面积。 大 比表面积 16、 吸收塔内填装一定高度的料层,其作用是为气液两相提供足够的 _ 。 传质面积 二、选择题 1、 吸收速率主要决定于通过双膜的扩散速度,要提高

47、气液两流体的相对运动, 提高吸收效果,则要 _ 。B 26 A. 增加气膜厚度和减少液膜厚度 B. 减少气膜和液膜厚度 C. 增加气膜和液膜厚度 2、 当吸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甚大时,吸收过程主要受 _ 控制,此时, 总吸收系数KY近似等于 _ A、 D A. 气膜;B. kx; C.气液膜同时;D. ky; E.液膜;F. Kx 3、 双膜理论认为吸收过程的阻力集中在 _ 。A A. 两膜层中; B.界面上; C. 液膜之中; D.气膜之中; 4、 升温会使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_ 对吸收操作 _ C、 D A.有利; B.变大; C.变小; D. 不利; E.不变; F.无影响; 5、 _

48、 对吸收操作有利。A A.温度低,气体分压大时; B.温度低,气体分压小时; C.温度高,气体分压大时; C.温度高,气体分压小时; 6、 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 _ 流速。 A A.气相; B.液相; C.气液两相; 7、 若享利系数E值很大,依据双膜理论,则可判断过程的吸收速率为 _ 控制。B A.气膜; B.液膜; C.双膜 8、 在吸收塔某处, 气相主体浓度y = 0.025,液相主体浓度x = 0.01,气相 传质分系数ky = 2 kmol.m -2.h-1,气相总传质系数Ky = 1.5kmol.m -2.h-1,则该 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i应为

49、_ ,平衡关系y = 0.5x。B A. 0.02 B. 0.01 C. 0.015 D. 0.005 27 ye = 0.5 X0.01 = 0.005 NA = Ky (y_ye) = k y (y-y i) 1.5 (0.025-0.005 ) =2 (0.025-y i) yi = 0.01 9、 通常所讨论的填料吸收塔的设计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完成一 定的分离任务, _ 。D A.回收率趋向最高; 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 C.操作最为经济; 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11、 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空气中的 CO2,若将用水量增加则出口气体中的 CO2 量将 相总传质系数K

50、y将 _ 出塔液体中CO2浓度将 _ B. A. B.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12、 选择吸收设备时,综合考虑吸收率大,阻力小,稳定性好结构简单造价小, 一般应选 _ 。A A.填料吸收塔 B.板式吸收塔 C.喷淋吸收塔 13、 为使脱吸操作易于进行,通常可采用 _ 或 _ 。A、 C A.升温; B.加压; C.减压; D.降温; 14、 对于脱吸操作,其溶质在液体中的实际浓度 _ 气相平衡的浓度。B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15、 填料吸收塔空塔的速度应 _ 液泛速度。B A.大; B.小; C.等 16、 对吸收操作影响较大的填料特性是 _ 。A A.比表面积和空

51、隙率; B.机械强度; B. 对气体阻力要小; 28 十、干燥 1 .在101.33kPa的总压下,在间壁式换热器中将温度为 293K,相对湿度为 80%的是空气加热,则该空气下列状态参数的变化趋势是:湿度: ,相对湿度: 露点td _ _ 2. _ 在101.33kPa的总压下,将饱和空气的温度从 t1降至t2,则该空气下列状 态参数的变化趋势是:湿度: _ 相对湿度: _ ,露点 t d _ 3. _ 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 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4. _ 测定空气中水汽分压的实验方法是测量 _ 。_ 5. _ 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干燥过程是 _ 相结 合的过程。 6. 在101.

52、33kPa的总压下,已知空气温为40 C,其相对湿度为60%,且40 C 下水的饱和蒸汽压为7.38kPa,则该空气的湿度为 _ kg/kg绝干 气,其焓为 _ kJ/kg绝干气。 7. 在一定的温度和总压强下,以湿空气做干燥介质,当所用空气的湿度减少时, 则湿物料的平衡水分相应 _ 其自由水分相应 _ _ 8 .恒定的干燥条件是指空气 _ _ _ _ _ 不变的 过程。 9 .恒速干燥阶段又称 _ 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_ ;降速干燥阶段又称 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度的主 要因素是 _ 10. 在恒速干燥阶段,湿物料表面的温度近似等于 _ 。_ 11. 在常温和40

53、C下,测的湿物料的干基含水量 X与空气的相对湿度之间的平 衡关系为:当相对湿度=100%时,结合水含量为0.26kg/kg绝干料;当相对湿29 度=40%时,平衡含水量X*= 0.04kg/kg 绝干料。已知该物料的初始含水量 X仁0.43kg/kg 绝干料,现让该物料在40 C下与与相对湿度为40%的空气充分 接触,非结合水含量为 _ kg/kg绝干料,自由含水量为 _ kg/kg绝 干料。 12. 干燥速度的一般表达式为 _ 在表面汽化控制阶段,则可将干燥速 度表达式为 _ 13. 在恒定干燥条件下测的湿物料的干燥速度曲线如本题附图所示。其恒速阶 段干燥速度为 _ kg水( m2.h),临

54、界含水量为 _ kg/kg绝干料, 平衡含水量为 _ kg/kg绝水量。 习题13附图 14. _ 理想干燥器或等焓干燥过程是指 _ 燥介质进入和离开干 燥器的含焓值 _ 15. 写出三种对流干燥器的名称 16. 固体颗粒在气流干燥器中经历 是最有效的干燥区域 二、选择题 1. 已知湿空气的如下两个参数,便可确定其他参数 () A. H, p B. H, td C. H, t D. I, tas 2.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60 %时,则其三个温度t(干球温度),9(湿球温度), td(露点)之间的关系为() A. t= tw=t d B. t tw td C. t V tw V td D . t

55、 tw= t d 3. 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化的参数是( ) A.焓 B.相对湿度 C.湿球温度 D.露点 两个运动阶段,其中 X, kg/kg绝十2 y、述兰J 30 4. 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 A.结合水分B.非结合水分C.临界水分D.自由水分 5. 在恒定条件下将含水量为0.2(干基,下同)的湿物料进行干燥,当干燥至含水31 量为0.05时干燥速率开始下降,再继续干燥至恒重,测得此时含水量为0.004 , 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 ( ) A. 0.05 B. 0.20 C. 0.004 D. 0.196 6. 同一物料,如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加快 则该项物料的临界含水量将( ) A.不

56、变 B.减少 C.增大 D.不一定 7. 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0.18(干基,下同),现将该项物料从初始含水量0.45 干燥至0.12,则干燥终了时物料表面温度B为( ) A. 0tw B. 0= tw C. 0= t d D. 0=t 8. 利用空气作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且干燥处于降速阶段 ,欲缩短干燥时间,则 11. 在恒定条件下干燥某种湿物料,则() (1) 临界含水量是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的分界点。 (2) 平衡水分是区分可除去水分与不可除去水分的分界点。 正确的结论是:( )。 A.两种提法是都对 B.两种提法都不对 C. (1)对,(2)不对 D. (2)对,(1)不对 12 .在等

57、速干燥阶段,用同一种热空气以相同的流速吹过不同种类的物料表面, 则对干燥速率的正确的判断是( )。 A.随物料种类不同而有极大差别 B.随物料种类不同可能会有差 别 C.各种不同种类物料的干燥速率是相同 D.不好判断 13. 物料的平衡水分随其本身温度升高的变化趋势为(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 不确定 14. 在下列条件下可以接近恒定干燥条件( )。 (1)大量的空气干燥少量的湿物料。 (2) 工业上连续操作的干燥过程。 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 C.降低干燥介质相对湿度 10. 同一种物料在一定干燥速率下 A. 低 B.不变 C.高 B. 增大干

58、燥面积,减薄物料厚度 D. 提高空气的流速 ,物料愈厚,则其临界含水量( ) 32 正确的判断是:33 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 (1)对,(2)不对 D. (2)对,(1) 不对 15. 在一定温度下,物料的结合水的多少,取决于( )。 A.空气的状态 B.物料的性质 C.由空气状态和物料特性共同决定 D.影响因素复杂,难以判定 16. 在()两种干燥器中,固体颗粒和干燥介质呈悬浮状态接触。 A.厢式与气流 B.厢式与流化床 C.洞道式与气流 D. 气流与流化床 17. 欲从液体料浆直接获得固体产品,则最适宜的干燥器是( )。 A.气流干燥器 B.流化床干燥器 C.喷雾干燥器 D.厢

59、式干燥器 干燥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 不变降低 不变 2. 降低、100%、降低 3. 干、湿温度计 4.露点 5. 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汽分压,存在传质推动力 热 量传递和质量传递 6. 0.02843 113.3 7. 减小 增大 8.温度 湿度 流速 9. 表面汽化 干燥介质的状况、流速及其与物料的接触方式 内部迁移 物料结构 尺寸及其与干燥介质的接触方式、物料本身的温度 10. 热空气的湿球温度 11.0.17 0.39 ,dW GdX U = 12. Sd Sd 13. 4.0 0.20 14. 干燥器不补充热量,忽略干燥器热损失,忽略加热物料所消耗的热量 rt

60、w 0.04 34 相等(该题也可用下列方式回答:QD =,QL ,GU-U = h =丨2) 15. 厢式干燥器 气流干燥器 流化床干燥器 16. 加速运动 恒速运动 加速运动段 乙选择题 1.C 2.B 3.D 4.A 5.A 6.C 7.A 8.B 10. C 11. D 12. C 13. B 14.C 15. B 16. D 17. C 萃取 一、单选题 1 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溶质 A 的( ) C A分配系数大于1 B分配系数小于1 C选择性系数大于1 D选择性系数小于 2 一般情况下,稀释剂B组分的分配系数kB值:() B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 难以判断,都有可能 3

61、 用纯溶剂S对A、B混合液进行单级(理论)萃取,当萃取剂用量增加时(进料 量和组成均保持不变)所获得的萃取液组成变化是( )。D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变化趋势不确定 4 单级(理论级)萃取中,在维持进料组成和萃取相浓度不变的条件下,若用含 有少量溶质的萃取剂代替纯溶剂所得萃余相浓度将( )。 C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一定 *5 单级(理论级)萃取操作中,在维持相同萃余相浓度下,用含有少量溶质的萃 取剂代替纯溶剂,则萃取相量与萃余相量之比将( )。A A增加 B不变 C降低 D不定 6 单级(理论级)萃取操作中,在维持相同萃余相浓度下,用含有少量溶质的萃 35 取剂代替纯溶剂,萃取

62、液的浓度(指溶质)将( )。 B A增加 B不变 C降低 D不定 7 萃取剂加入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 M位于( )。 C36 *9 采用多级逆流萃取与单级萃取相比较,如果溶剂比、萃取相浓度一样,则 多级逆流萃取可使萃余相分率( )。 B A增大 B减少 C基本不变 D增大、减少都有可能 *10 在B-S部分互溶萃取过程中,若加入的纯溶剂量增加而其它操作条件不变, 则萃取液浓度( )。 D A增大 B下降 C不变 D变化趋势不确定 二、填空题 1 萃取过程是 _ 。 于混合液中加入溶剂使溶质由原溶液转移到溶剂 中的过程 4 萃取操作依据 _ 。 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萃取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5 萃取

63、操作中选择溶剂的主要原则 、 和 。 对溶质的溶解能力强,选择性高 ,易于回收 6. _ 分配系数kA 1表示 。 萃取相中A组分的浓度yA小于萃余相 中A组分的浓度XA。 7 .萃取操作中选择性系数与精馏操作中 _ 相当。 相对挥发度 8 .在B-S部分互溶的萃取操作中,若萃取相中含溶质 A为85kg,稀释剂B为 25kg,溶剂S为100kg,则萃取相中yA/y B = ( )。 3.4 9 .在萃取操作的B-S部分互溶物系中加入溶质 A组分,将使B-S互溶 度 _ ;恰当降低操作温度, B-S互溶度 _ 。 增大, 减小 A溶解度曲线之上方区 C溶解度曲线之下方区 8 萃取是利用各组分间的

64、( A挥发度 B离散度 B溶解度曲线上 D座标线上 )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的。 C C溶解度 D密度 37 10 .在B-S部分互溶物系中,溶质 A组分的量越大,B-S互溶度越( )。 大38 *11 对于密度差很小且要求接触时间短的体系宜选用的萃取设备 为 _ ,对于有固体存在的体系宜选用 _ 。 离心萃取 器,混合澄清槽或脉冲塔、振动塔 *12 .萃取操作中选择性系数趋于无穷出现在 _ 物系中。 B-S 完全不互溶 13 .从A和B组分完全互溶的溶液中,用溶剂S萃取其中的A组分,如果出现 情况将不能进行萃取分离。 选择性系数1 干燥 一.填空题 2干燥这一单元操作,既属于传热过程,又属 传

65、质过程 3.相对湿度值可以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能力的大小,当 值大时,表示该湿空 小; 绝干空气 4. 干燥速率曲线是在恒定干燥条件下测定的,其恒定干燥条件是指: 均恒定。 * 答* 干燥介质(热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以及与物料接触的方式。 * 答* 自由水分; 非结合水分; 平衡水分 7. 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其预热的目的 * 答* 降低相对湿度(增大吸湿的能力)和提高温度(增加其热焓) * 答案 * 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 _ 当=0时。表示该空气为 * 答案 * 39 5. 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 ;首先 除去的水分为 ;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 40 8.

66、_ 当空气的湿含量一定时,其温度愈高,则相对温度愈 _ ,表明空气的吸 湿能力愈 _ ,所以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之 _ 都要经 *答案* 低、强、前、预热器预热 9. _ 在等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 物料表面始终保持被润湿,物料表 面的温度等于 _ ,而在干燥的降速阶段物料的温度 最大(恒定)、热空气的湿球温度,上升(接近空气的温度) 10. _ 固体物料的干燥是属于 程, 干燥过程得以进行的条件是物料 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 _ 传热和传质,大于干燥介质中水汽(或其它蒸汽)的分压 恒速和降速 12. _ 在对流干燥器中最常用的干燥介质是 _ 既是 _ 又是 13. 等焓干燥过程的条件是 干燥器内无补充热,无热损失,且被干燥的物料带进、带出干燥器的热量 之差可以忽略不计 * 答案 * * 答案 * 11.固体物料的干燥, 般分为 两个阶段 * 答案 * * 答案 * 不饱和的热空气、 载热体、载湿体 * 答案 * 41 14. 在干燥系统中,预热器加入的热量用于 蒸发水份,加热空气与物料以及干燥系统中的热损失* 答案 * 42 15. 若将湿空气的温度降至其露点以下,则湿空气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