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吨双氧水可研报告一个亿版本

上传人:yo****e 文档编号:56039100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1.1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0万吨双氧水可研报告一个亿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10万吨双氧水可研报告一个亿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10万吨双氧水可研报告一个亿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资源描述:

《10万吨双氧水可研报告一个亿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万吨双氧水可研报告一个亿版本(1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杭州名鑫双氧水有限公司10万吨/年(折27.5%)过氧化氢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江苏省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2007年12月南 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咨甲1031212003杭州名鑫双氧水有限公司10万吨/年(折27.5%)过氧化氢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S07009)总工程师: 项目经理: 江苏省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2007年12月南 京编制人员名单:孙啸冬 董 琪 宗九成 何建锋 顾安所 李海岗 许祖伟 施启明 张 亮 王光裕 邹玉芬 杨丽萍 施洪昌 许 宁 滕方剑 张化波 项目审定人:孙利民 should be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th

2、e supervisor. (7) monitoring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should be checked and corrected after installation, Embedment, and submit calibration reports.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cceptance shall be measured immediately after reading initial values. (8) each measuring point for each observation section wi

3、thin 14 days after planting, to submit their research laid the table control. (9)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all monitoring equipment should be protected, the supervisor requested protection area shall provide protective cover and logo. 10.5.2 surfac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1) surface deformati

4、on monitoring point Pier in-situ reinforced concrete Pier, the pier above the ground 1.2m, in undisturbed soil or bedrock (native) deep 1.01.5M. (2) the pier top of forced centering plate. (3) when planted, forced centering plate should be horizontal, angle not greater than 4 . 10.5.3 level monitori

5、ng point (1) in the standard location monitoring points around the reserve pit formwork, aspect to facilitate in the leveling of the pit shall prevail. (2) the standard markers together with the accessories insert the bottom has not been final set in advance concrete, exposed bottom concrete 杭州名鑫双氧水

6、有限公司10万吨/年过氧化氢(折27.5%)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1 总 论11.1 概述11.1.1 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名称、性质及责任人11.1.2 主办单位基本情况11.1.3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1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21.1.5 研究范围31.2 研究结论41.2.1 研究的简要综合结论4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82 市场预测分析92.1 过氧化氢市场分析92.1.1 过氧化氢的用途92.1.2 国外市场预测分析92.1.3 国内市场预测分析112.2 产品的竞争力分析172.2.1 目标市场分析172.2.2 产

7、品竞争力优劣势分析182.3 营销策略212.4 价格预测212.4.1 产品价格现状及预测212.4.2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动力价格现状及预测223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233.1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233.2 技术改造项目特点234 工艺技术方案244.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244.1.1 原料路线确定的原则和依据244.1.2 国内、外工艺技术概况244.1.3 工艺技术方案的比较和选择264.1.4 工艺技术描述304.1.5 国产化技术方案304.2 工艺流程和消耗定额304.2.1 工艺流程概述304.2.2 物料平衡说明374.3 主要设备选择374.3.1 概述374.3.2

8、关键设备方案比较384.3.3 依托与利旧设备394.4 自动控制394.4.1 概述394.4.2 控制系统的选择394.4.3 仪表选型394.4.4 控制室的设置394.4.5 仪表的供电和供气404.4.6 安全技术措施404.4.7 标准规范404.5 装置界区内公用工程设施404.6 工艺装置“三废”排放与预处理404.7 装置占地与建、构筑物面积及定员404.8 工艺技术及设备风险分析404.8.1 风险因素识别414.8.2 风险程度估计414.8.3 风险防范与反馈415 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425.1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规格、年需用量425.2

9、主要原辅材料市场分析425.2.1 供需状况分析425.2.2 供应可靠性分析435.3 矿产资源的品位、成分、储量等初步情况435.4 水、电、汽和其他动力供应435.5 供应方案选择435.6 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446 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456.1 建厂条件456.1.1 建厂地点的自然条件456.1.2 建厂地点的社会经济条件466.1.3 外部交通运输状况466.1.4 公用工程条件476.1.5 用地条件476.1.6 环境保护条件476.2 厂址选择476.2.1 厂址选择的原则及依据476.2.2 厂址推荐方案意见477 总图运输、储运、土建、界区内外管网487.1 总图运输48

10、7.1.1 全厂总图487.1.2 工厂运输497.2 储运507.2.1 储运介质及储运量507.2.2 储运方案507.3 厂区外管网507.4 土建507.4.1 土建地质条件507.4.2 土建工程方案507.4.3 土建工程量517.4.4 “三材”用量表518 公用工程方案和辅助生产设施538.1 公用工程方案538.1.1 给水排水538.1.2 供电588.1.3 电信668.1.4 供热668.1.5 氮氧站及空压站678.1.6 冷冻站688.1.7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698.2 辅助生产设施698.2.1 维修情况698.2.2 仓库及堆场698.2.3 中心化验室70

11、9 服务性工程与生活福利设施及厂外工程729.1 服务性工程729.2 生活福利工程729.3 厂外工程7210 节能、节水7310.1 节能7310.1.1 项目节能技术应用与节能措施7310.1.2 能耗指标及分析7410.2 节水7511 消 防7611.1 编制依据7611.2 依托条件7611.3 工程概述7611.4 根据火灾类别所采用的防火措施及配置消防设施7712 环境保护7912.1 环境质量现状7912.1.1 环境现状描述7912.1.2 环境现状分析8012.1.3 企业现状描述与分析8012.2 执行的环境标准与规范8012.3 投资项目污染物排放8012.3.1 废

12、水8112.3.2 废气8212.3.3 固体废物及废液8212.3.4 噪声8212.4 环境保护治理措施及方案8212.4.1 污染防治总体方案8212.4.2 废水治理8312.4.3 废气治理8512.4.4 固体废弃物(废液)治理8512.4.5 噪声治理8512.4.6 绿化8612.5 环境管理及检测8612.6 环境保护主要工程量8612.7 环境保护消耗定额8612.8 占地、建筑面积及定员8612.9 环境保护投资8612.10 环境影响分析8713 劳动安全卫生8813.1 劳动安全卫生执行的标准、规范8813.2 环境因素分析8813.3 生产过程职业安全与有害因素分析

13、8913.4 劳动保护9013.5 安全卫生主要措施9113.6 专用投资估算9213.7 预期效果分析9214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9314.1 企业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设置9314.2 生产班制与人力资源配置9314.3 人员培训9315 项目实施计划9415.1 建设周期的规划9415.1.1 建设周期内拟分四个阶段进行9415.1.2 建设周期总时间9415.1.3 项目实施进度表9416 投资估算9516.1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9516.2 投资估算编制的依据和说明9516.3 建设投资估算9516.4 建设期利息9516.5 流动资金估算9516.6 总投资估算9617 资金筹措97

14、17.1 资金来源9717.1.1 项目资本金9717.1.2 贷款资金9717.2 资金使用计划9718 财务分析9818.1 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9818.1.1 成本和费用估算的依据及说明9818.1.2 成本和费用估算9818.1.3 产品成本和费用分析9918.2 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10018.2.1 销售收入估算10018.2.2 税金估算10018.3 财务评价10018.3.1 财务评价的依据和说明10018.3.2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10018.3.3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10018.3.4 不确定性分析10018.4 评价结论10119 研究结论10219.1 综合评价10219.

15、2 研究报告的结论10219.3 存在的问题10319.4 建议及实施条件103财务分析附表:财务分析附表:附表1 综合经济指标附表2 建设用款计划估算表附表3 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4 生产成本估算表(10万吨/年双氧水装置)附表5 固定资产折旧、摊销估算表附表6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7 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表附表8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9 贷款偿还平衡表附表10 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附表11 财务现金流量表(自有资金)附表12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附表13 资产负债表附表14 敏感性分析表附表15 总投资估算表其他附表:设备一览表附图:附图一:区域位置图附图二:工艺物料平衡图及附表附图三:总

16、图方案一附图四:总图方案二附图五:项目平面布置图附件:附件一: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附件二:浙江龙鑫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附件三:浙江龙鑫化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身份证明附件四: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会计报表附件五:浙江龙鑫化工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附件六:浙江龙鑫化工有限公司损益表附件七:合资合同书签字盖章页1031 总 论1.1 概述1.1.1 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名称、性质及责任人项目名称:杭州名鑫双氧水有限公司10万吨/年过氧化氢(折27.5%)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承办单位:杭州名鑫双氧水有限公司。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潘国华。1.1.2 主办单位基本情况杭

17、州名鑫双氧水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是由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龙鑫化工有限公司合作组建而成的。企业注册资本人民币3869万元,其中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人民币货币方式出资3095.2万元,占80;浙江龙鑫化工有限公司以人民币货币方式出资773.8万元,占20。合资年限为20年。合资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合资双方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双方按各自的出资额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损失。 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36年,已有71年的历史,是全国最早从事氯碱化工的企业之一。公司位于滨江区浦沿镇,是浙江省省级高新技术企

18、业,高新产品产值率超过50%。1996年通过ISO认证,现按ISO9000:2000版组织生产。公司于2000年12月16日完成分立改制。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8.9亿元;实现利税11853万元。浙江龙鑫化工有限公司位于浙江龙泉市,具有近二十年过氧化氢的生产经验,目前该公司过氧化氢装置生产能力为7万吨/年。1.1.3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根据杭州市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发展战略,按照市政府加快调整工业布局,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企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列入杭州市首批搬迁企业名单。目前集团整体搬迁至萧山区临江工业园区工程已经启动,产业升级、技术进步计划正在付

19、诸实施,已征地865亩,投资17亿元,主要生产装置有20万吨/年烧碱和16万吨/年聚氯乙烯及配套产品。由于20万吨/年烧碱装置实施后,其副产品氢气除了满足氯化氢等产品生产所需用量以外,尚有40%的氢气未能充分利用。为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就必须设立耗氢量大的用氢产品,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求。鉴于以上情况,双方企业经过多次交流和论证,一致认为:随着杭州电化集团搬迁临江工业园区,作为一个较好的加氢配套产品,双氧水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杭州电化集团拥有丰富的氢气资源和较高的化工生产销售管理水平;龙鑫化工有限公司具有多年的双氧水生产、销售经验。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

20、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经友好协商,双方合资建立杭州名鑫双氧水有限公司。公司将租赁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临江工业园区内的场地,进行生产经营。过氧化氢(即双氧水)是一种耗氢量很大的产品,其生产过程几乎没有污染,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分解的产物对环境无害,生产和使用均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国内过去生产过氧化氢大多为氢气资源缺乏行业,成本高,能源浪费大。但由氢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氯碱企业进行过氧化氢生产,对于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后,化工、纺织、造纸等行业迅速发展及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使得市场对双氧水的需

21、求越来越大。公司通过各方面的技术与市场的调研,认为在本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建设过氧化氢生产装置有以下几点优势: 利用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氯碱装置产生的副产氢气进行过氧化氢的生产,对于综合利用具有明显的优势,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 公司处于萧绍平原,距全国最大的柯桥轻纺市场较近,过氧化氢市场需求潜力较大。 具有丰富的过氧化氢生产技术以及管理、销售经验。为此,公司决定拟建10万吨/年过氧化氢(折27.5%)生产装置。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同时也为临江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按照公司远期规划,到2010年全公司力争要实现销售收入2.5亿,成为更具活力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企业。1.1

22、.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1.1.4.1 编制依据杭州名鑫双氧水有限公司与江苏省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签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合同;业主提供的有关企业概况、会议纪要及传真信件往来等资料;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2006)76号文化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1.1.4.2 主要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1)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2006)76号文化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进行编制。(2)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行业、地区发展规划及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的要求,对本项目的技术、工程、环保和经济进行论证,提出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经济合理、符合国

23、情的工艺路线。(3)采用先进、可靠、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是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指导原则。工艺生产装置采用蒽醌法固定床钯触媒新工艺,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装置中所有设备及仪表全部由国内设计和制造,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及鼓励政策。(4)遵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认真解决环境保护等问题,加强 “三废”处理及综合利用方面的设计,减少环境污染。(5)注意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认真贯彻劳动部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卫生安全监察的规定和消防要求,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注重生产安全及事故防范处理,确保项目运行安全可靠。(6)装置布置力求紧凑合理,物流简捷,功能分区明确,道路顺畅,线条清晰。

24、(7)认真执行国家计委关于在设计中贯彻节能、合理利用能源的通知精神,努力降低能耗。(8)装置中公用设施除空气压缩站、循环水站、10KV变配电所由本项目设立外,其他的公用设施均依托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已有装置。(9)编制计算科学合理,对项目的建设、生产和经营进行必要的风险分析。1.1.5 研究范围1.1.5.1 研究内容 本可行性报告研究的内容是:杭州名鑫双氧水有限公司10万吨/年过氧化氢(折27.5%)技术改造项目。项目主要组成有:10万吨/年过氧化氢(折27.5%)的主装置及辅助生产装置。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工作液配制、氢化、氧化、萃取、净化、工作液后处理、产品储存包装、污水处理、氢气压缩、

25、空气压缩站、循环水站、外管、10KV变电所、原料库房、消防设施、总图运输、控制室、办公楼等。1.1.5.2 研究范围本可行性报告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1)综合分析国内外产品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2)根据市场预测及当前工业化生产的实际状况,提出本项目产品方案及装置的建设规模。(3)根据国内外生产工艺技术的现状,确定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工艺技术方案;(4)依据工艺技术方案确定的消耗指标,估算出本项目原材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的年需求量,并初步确定其供应方案。(5)研究项目建设条件,确定厂址方案及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的初步建设方案。(6)根据当地环境状况及产生的主要污染物等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环

26、保措施及治理方案。(7)分析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及火灾危险性,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8)根据项目需求,研究确定项目所需人员、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9)研究确定项目建设周期及实施计划。(10)综合分析项目投资、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1.2 研究结论1.2.1 研究的简要综合结论1.2.1.1 建设内容本项目投资建设内容有:10万吨/年过氧化氢(折27.5%)生产装置。1.2.1.2 实施规划本项目从实际出发,一次性建成10万吨/年过氧化氢(折27.5%)生产装置,建设期为1年。1.2.1.3 资金筹措本项目资金筹措情况:本项目报批项目总投资13314.81万元,其中向银行贷款人民币9605.52

27、万元,企业自筹3994.44万元。1.2.1.4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情况:本项目建设投资为12831.42万元,工程实施后项目年均可得销售收入11500万元,年均税后利润488.67万元,建设投资贷款在投产5.18年内还清(包含建设期)。项目所得税后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18.02%,所得税后全投资净现值为3187.54万元。1.2.1.5 财务评价指标该项目的主要评价指标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21.63%(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5.58 年,投资利润率14.37%,投资利税率20.54%。因此本项目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可行的,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1。表1.21 主要技术经济

28、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指标备 注一生产规模吨/年100000(27.5%过氧化氢)二产品方案 27.5%过氧化氢吨/年100000三年操作时间小时8000四主要原辅材料、燃料用量1氢气Nm3/年2.11072空气Nm3/年1.41083氮气Nm3/年1.01064钯催化剂吨/年1052乙基蒽醌吨/年506重芳烃吨/年5007磷酸三辛酯吨/年108活性氧化铝吨/年4009磷酸吨/年30化学纯10硝酸铵吨/年10化学纯11复合稳定剂吨/年0.7化学试剂12碳酸钾吨/年20013纯水吨/年1.0105五动力消耗量1供水循环冷却水最大用水量吨/时2000平均用水量吨/时12802供电装机容量千瓦550

29、0年耗电量千瓦时1.81073供汽最大用汽量吨/时9.2平均用汽量吨/时2.5六三废排放量1废水立方米/年经处理后达排放标准其中:生产废水立方米/年35600经处理后达排放标准2废气标准立方米/小时15808经处理后达排放标准3固体废物(废液)吨/年818七运输量1运入量吨/年13032运出量吨/年100418八定员人641生产工人人562技术及管理人员人8九总占地面积1厂区占地面积平方米101252其它占地面积平方米3投资强度万元/公顷13150.434绿化率20.25十总建筑面积平方米12233.61生产用建筑面积平方米4880稀品装置2非生产用建筑面积平方米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

30、积所占比重5.84容积率1.215建筑系数47.34十一综合能耗总量吨标煤/年3.0104约(包括二次能源)十二主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MJ/单位产品8800约十三工程项目总投资(评价用)万元13599.96其中:外汇万美元1建设投资万元12831.42其中:外汇万美元2建设期利息万元361.19其中:外汇万美元3流动资金万元407.36其中:外汇万美元十四报批项目总投资(控制投资规模用)万元13314.81其中:外汇万美元其中: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22.21十五年销售收入万元11500正常年份其中:外汇万美元十六成本和费用1年均总成本费用万元8476.662年均经营成本万元7091.193主要产品

31、单位生产成本元/吨759.34十七年均利润总额万元1954.68所得税前十八息税前利润(EBIT)万元2185.39十九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万元3340.14二十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89.86二十一年均增值税万元748.81二十二财务分析盈利能力指标1投资利润率14.372投资收益率12.483投资回收期年5.58所得税后(含建设期)4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350005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21.63所得税后18.026项目财务净现值(Ic12)万元所得税前万元5392.73所得税后万元3187.54 7权益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3.86二十三清偿能力指标年1利息备付率见附表

32、82偿债备付率%见附表83人民币借款偿还期(含建设期)年5.184外汇借款偿还期(含建设期)年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本项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路运输方面的问题,水运系统目前还不能正式使用,需要政府进行疏浚整理,并需与当地主管部门相协调。2 市场预测分析2.1 过氧化氢市场分析2.1.1 过氧化氢的用途过氧化氢,又名双氧水。英文名:Hydrogen Peroxide。分子式H2O2,分子量34.01。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熔点0.41,沸点151.4。溶于水、醇、醚,不溶于石油醚,极不稳定,遇热、光、粗糙活性表面、重金属及其它杂质会引起分解,同时放出氧和热。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为强氧化

33、剂。在有酸存在下较稳定,有腐蚀性。高浓度的过氧化氢能使有机物质燃烧。与二氧化锰相互作用,则能引起爆炸。双氧水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由于双氧水分解后所产生的氧具有漂白、氧化、消毒、杀菌等多种功效,且无副作用,因而被称为最清洁的化学品。双氧水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化工、军工、电子、医药、环境保护等行业,作为漂白剂、氧化剂和环氧化剂、消毒剂、杀菌剂。近年来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如在矿冶中提高金的提取率,在食品加工行业中的无菌包装,以及在化妆品行业、工业废水的处理、气体洗涤等方面的应用。2.1.2 国外市场预测分析2.1.2.1 市场供应现状及预测从19901995年,世界双氧水的生产能

34、力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19951999年年增长速度为9%。从1990年的135万吨/年发展到1998年的近200万吨/年,1999年达到252万吨,2002年达到301.5万吨,2006年达到385万吨(以100%的H2O2计)。其中,西欧是世界双氧水生产能力最大的地区,北美次之,亚太地区排第三。1997年,欧洲生产能力为111万吨/年,占43%;北美为73.8万吨/年,占29%。到2002年,欧洲约为115万吨/年,占世界产能的38.3%;北美为80万吨/年,占27%。由于部分地区纸浆和纸张市场需求非常强劲,当前全球双氧水的产量正处于上升阶段,据美国SRI咨询公司(SRIC)的最新研究报告

35、显示:到2009年产能将达到420万吨年,此外,双氧水作为环氧丙烷(PO)生产原料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到2009年将达到15万吨年。德固赛公司双氧水业务负责人Shawn Abrams表示,公司对未来全球双氧水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德固赛正在对位于巴西的双氧水装置进行扩能,届时该装置的产能将超过7万吨年,同时还保留进一步扩能的可能性。阿科玛公司近来已将其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Becancour的双氧水装置产能从以前2万吨年扩大至93万吨年。此次扩能完成后,阿科玛北美的双氧水产能达到163万吨年,约占到北美市场20的份额。2007年,欧洲双氧水市场需求增速预计为3,低于2006年45的增速。索尔维公司当

36、前正在比利时安特卫普新建一套23万吨年的双氧水装置,预计在2008年1月投产。亚洲双氧水市场正在快速扩张,该地区特别是中国的双氧水产能扩张正在促使该地区双氧水出口大幅增加。2.1.2.2 市场需求现状及预测在19901998年期间,美国双氧水消费年均增幅最高为7.7%,原因主要是双氧水在纸浆厂消费快速增加;西欧双氧水消费年均增长率为6.6%;而同一时期,日本双氧水消费略有下降。在过去的几年,驱动双氧水消费增长主要是环境因素,双氧水作为漂白剂和氧化剂正在取代用于纸浆漂白和其它应用的氯气,此外双氧水也被用来处理有机或无机工业及民用污物。19982003年期间,由于纸浆市场的需求驱使双氧水消费持续增

37、加,美国、西欧和日本分别以年均3%4%、1.8%2.2%及1%1.5%的速度增长。以此速度计算,预计在2008年,上述地区双氧水消费量可分别达到50万吨、100万吨和20万吨,国外过氧化氢需求量及消费情况见表2.1-1。表2.1-1 世界过氧化氢需求量及消费情况名称1995年1998年2000年1995-2000年消费量万吨占有率%消费量万吨占有率%消费量万吨占有率%平均增长率%造纸业63.139.2987.443.24109.245.9415.43水处理17.510.9021.910.8425.610.779.67化学合成45.128.0851.025.2355.423.314.711纺织品

38、漂白18.711.6422.010.8924.710.396.59矿冶及其它16.210.0919.809.8022.89.598.50合计160.6100202.1100237.71009.942.1.2.3 市场供需平衡分析当前,全球双氧水的产量正处于上升阶段,国外双氧水的生产及需求能力已达约270万吨/年(100%过氧化氢计),用量及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扩大。预计今后几年国外双氧水的生产及需求能力仍以超过10%的速度递增,但需求的增幅要略大于产量的增幅,可以预见,随着双氧水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市场供需平衡必将被打破,双氧水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近年国外双氧水的生产及需求见表2.12所示。表

39、2.12 世界过氧化氢生产量及需求量一览表(以100H2O2计)项 目19951998200020022006生产量(万吨/年)184200268.5301.5385需求量(万吨/年)160.6202.1237.7280.5350.42.1.3 国内市场预测分析2.1.3.1 市场供应现状及预测我国双氧水始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以前全部采用电解法进行生产,装置生产能力小,能耗高,1971年我国建成了第一套蒽醌法生产装置,生产能力为300t/a,开辟了生产双氧水的新途径,随后国内大多数生产厂家通过转让技术建立起自己的生产双氧水装置。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双氧水的生产主要以镍催化剂搅拌釜氢化

40、蒽醌法工艺为主。此后,随着单套设备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钯催化剂固定床蒽醌法工艺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新建装置几乎均采用该工艺。目前除天津市东方化工厂还保留一套电解法工艺双氧水生产装置外,其余全部为蒽醌法生产装置,国家也已经禁止投资电解法双氧水项目。我国蒽醌法生产工艺根据采用触媒种类的不同,分为镍触媒悬浮床氢化老工艺和钯触媒固定床氢化新工艺两种。我国早期建立的蒽醌法装置皆采用前者。1990年以后建立的装置,尤其是2万t/a以上的生产装置皆采用钯触媒固定床氢化新工艺。我国双氧水从1975年开始有出口,1987年出口量为4500吨。在80年代,我国双氧水产量逐渐扩大,1980年至1988年期间年均生产

41、量增长率达到17%。1988年年产量在1000吨以上的生产厂共有7家,该年底全国产量共为7.73万吨。到1991年末,我国双氧水的年产量达到20万吨。到1999年10月份,我国双氧水的总产量达到45万吨,02年110万吨,03年150万吨,04年220万吨,05年270万吨,06年320万吨,预计07年将达到400万吨,08年会达到550万吨左右(以上产量以27.5% H2O2计),产能产量及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产能超过一直雄踞全球榜首的美国近一倍。全国双氧水生产厂有70多家,其中年生产能力在万吨以上有40多家。表2.1-2为我国双氧水主要生产厂生产能力。表2.1-3中国双氧水主要生产厂家一览

42、表 单位:万吨/年(以27.5% H2O2计)厂家名称生产能力福建省南平市榕昌化工有限公司3福州化工一厂4.5广东番禺建滔化工公司4广东江门化肥总厂4广东中成化工有限公司10广州金珠江有限公司6.2河北沧州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5河南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黑龙江黑化集团有限公司3湖南巴陵石化公司洞庭氮肥厂2.5江苏无锡新苑集团公司3.5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3江西江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2山东东营顺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山东高密保洁化工有限公司6.8山东潍坊恒安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5山东章丘第二化肥厂3.5上海阿托菲纳双氧水有限公司12上海吴淞化肥厂4浙江龙鑫双氧水有限公司7浙江建德市新化化

43、工有限责任公司3浙江江山双氧水股份有限公司13浙江善高化学公司42.1.3.2 市场需求现状及预测近几年来,我国双氧水市场供需两旺,发展很快,市场对其需求日益扩大,受市场行情的刺激,我国这几年正在迅速扩大生产,建造新厂,扩大产量。因此,双氧水市场紧张的局面将有所缓和,价格趋于稳定。国内27.5%双氧水现时市场价格为每吨10001400元左右,据预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双氧水的市场销售价格将持续稳定在目前的价格水平。国内双氧水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双氧水原有应用领域我国双氧水以前主要应用于纺织品的漂白,占总消费量的46.3%,其次是造纸占21%,化学工业占19.52%,轻工业占4.61

44、%,医药占3.23%,其它占5.34%。上述情况表明,我国与发达国家情况十分相似,国外双氧水的主要应用领域是造纸工业,而我国双氧水的应用领域是纺织业,在造纸工业上的应用发展十分迅速。A、纺织行业。我国是世界纺织生产和出口大国,在国际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纺织行业对双氧水需求增加动力主要是入世带来的巨变。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环保法规完善程度尤其在执行力的不同,纺织品内销产品和外销产品环保要求差距较大,目前内销产品正在逐步由氯漂转为双氧水漂白,而外销产品全部完成了替代过程。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后,纺织品出口出现井喷现象,2005年双氧水消费量达到约19万吨,比2000年翻一番。

45、为了构筑其后配额时代的准入防线,欧美国家在进口贸易中设置了一道环境壁垒,为拿到进军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我国一些生产商正在加快生产工艺和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开发生产绿色纺织品,采用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双氧水作漂白剂,纺织品除继续保持低成本优势外,又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将大大地提升纺织品的全球竞争力。随着纺织行业内销品全面禁止氯漂和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纺织行业双氧水消费量增幅很大。B、造纸行业。造纸行业双氧水强劲需求主要来源于新闻纸的热销和废纸再生脱墨需求剧增。近年来,新闻纸产品供不应求,市场需求强劲增长,一些造纸企业纷纷扩产或转产新闻纸,引进国外先进的制浆生产线和废纸再生脱墨生产线,而这些生

46、产线均采用双氧水漂白技术,从而极大的推动双氧水在造纸行业的消费,消费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我国林业资源匮乏,为了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废纸浆比重逐年增长,供需缺口主要靠进口解决,废纸进口量连年增长,2005年进口1703万吨,同比增加38.46%。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及治理力度的加强,今后几年我国双氧水消费增长潜力最大的领域仍在造纸。C、化学合成。双氧水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许多无机和有机过氧化物。目前国内有不少企业用双氧水生产过碳酸钠、过硼酸钠、过氧化钙、环氧植物油等后加工产品。近年来,发达国家由于环境污染原因淘汰了过硼酸钠、二氧化硫脲等部分双氧水下游产品,为我国生产企业走出国

47、门提供了市场机遇,国内过碳酸钠、过硼酸钠、二氧化硫脲生产扩产迅速,产量剧增,产能位居世界前列。传统粉状洗涤剂都采用过硼酸钠,但过硼酸钠存在价格高、溶解速度慢及硼元素对农作物有害等缺点,而过碳酸钠具有成本低、低温溶解性好、不污染环境、适宜寒冷地区和冬天使用等优势,是过硼酸钠理想的替代品。北美早在2002年就完成了这一替代过程,西欧则在2005年完成。过去几年欧美国家陆续关闭过硼酸钠装置,双氧水供需缺口超过20万吨,过碳酸钠生产企业纷纷新建和扩建装置,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不得不靠进口解决。我国一些企业抓住市场机遇,纷纷扩张过碳酸钠产能,目前生产能力达到约35万吨/年。二氧化硫脲是一种新型环保

48、产品,具有还原电位高,热稳定性好,储存运输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织物染色、漂白、还原清洗、不良染色的剥除、染缸的清洗等,并可用于纸浆漂白、废纸脱墨等领域。与保险粉相比,二氧化硫脲具有还原能力强,不易分解和自燃,是保险粉公认的替代品,但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释放有毒气体,欧美发达国家只许使用不许生产,主要从我国进口。目前生产能力达到约3万吨/年。 双氧水国内未来应用领域需求预测A、双氧水用于纸浆纸张漂白。首先重点用在以木材为原料的机械纸浆漂白,不仅可以提高纸张的亮度及质量,克服了过去氯漂纸张返黄的缺点,还可以降低漂白过程中氧化副产品的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根据我国造纸工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

49、景发展规划,近几年我国在制浆方面重点发展高强度、高白度,低污染的生产技术。据测算,每吨纸浆漂白需27.5%双氧水820公斤,我国现在每年木质纸浆量为600900万吨,若到2010年,有100%的纸浆用双氧水漂白,则年需27.5%双氧水为4872万吨。B、双氧水用于废纸脱墨漂白。据中国造纸协会预测,我国今后将进一步扩大废纸回收利用,至2004年,废浆比重将达到35%,达到200多万吨。按1吨废脱墨需80公斤27.5%双氧水计算,则年需双氧水为16万吨。C、纺织工业中,双氧水主要用于织物漂白、还原,染料染色时显色,织物脱浆,如高档纯棉织物、无麻织物、针织品及毛巾、床单、皮毛及工艺品的漂白。纺织工业

50、是我国双氧水的传统的最大用户,1996年的消费量达到3.6万吨,占当年全国双氧水的45%。近年由于我国纺织业的结构调整,市场疲软。但随着纺织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纯棉织品受人青睐,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已呈现增加之势,近年的用量较以往已有回升之势。预计今后几年内纺织行业对双氧水的需求将有较大增加,纺织行业仍将是国内双氧水最大的消费领域。目前我国纺织行业消费双氧水所占比重约为47%。D、双氧水在化工合成中的应用,用双氧水可生产一系列有机和无机过氧化物,无机过氧化物中的过碳酸钠和过硼酸钠是洗衣粉中的添加剂。国际上含过碳酸钠的洗衣粉,其中日本产量达10万吨,含过碳酸钠的洗衣粉占全部洗衣粉的

51、60%(该洗衣粉被称作无磷洗衣粉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从目前我国洗衣粉市场看,已开始向高档化、系列化、专用化方向发展,许多高级宾馆要以每吨近万元的价格,从国外购买高档专用洗衣粉,由此可见,作为洗衣粉重要添加剂的过碳酸钠,市场应用前景乐观,我国洗涤剂年产量已达200300万吨,如其中添加5%的过碳酸钠,仅洗衣粉一项就需消耗10万吨过碳酸钠,生产每吨过碳酸钠耗用27.5%双氧水1.4吨,那么生产该产品就需双氧水几十万吨,目前在酒石酸、环氧大豆油及日常生活中的用量增长也很快。E、国内双氧水在三废处理,特别是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仍然是起步阶段。双氧水处理废水的优点是应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且不产生二次污染

52、。我国污水处理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不小的距离,如英国的污水处理率为90%,美国和法国为80%,波兰为60%,韩国达42%,而我国市政系统仅有8.69%,全社会仅有19.81%。今后随着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和双氧水生产不断发展,双氧水在这方面的应用量也将会逐渐增加,据悉上海也开始建设万吨的双氧水生产装置用来治理城市自来水及污水,这在国外发达国家中已普遍使用,在我国属于起步阶段.综上所述,双氧水的发展和消耗每年均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这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和发展速度的晴雨表,但展望美好前景的同时也要看到双氧水波浪式发展的客观现实。F、在电子工业中,双氧

53、水与其他化学品配制成腐蚀液和清洗剂,用其作硅晶片和集成电路元件等的清洗剂,以制成优质的绝缘层。集成电路的高集成化对电子化学品质量要求日益苛刻,而高纯过氧化氢对工艺的高度适应性愈显优势。近年来,亚洲高纯双氧水新建或扩建产能高达4.5万吨/年(以100%浓度计)。有专家预测,全球半导体和电子化学品行业的中长期发展前景乐观,半导体的中期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0%15%,2004年世界电子化学品的需求将超过10%,2004年至2009年电子化学品市值将由175.5亿美元增至281亿美元。近几年,我国信息产业以及电子工业迅猛发展,众多跨国企业在国内开设工厂,电子级双氧水的需求量增长很快,目前我国电子级双氧水

54、市场需求正以年均9.3%的速度增长。双氧水在电子工业上的应用分为一般电子级双氧水、精细电子级双氧水和超高纯级双氧水产品等。我国进口的双氧水绝大多数应用于该领域。目前我国有一些企业能少量生产一般电子级双氧水,但超高纯度的双氧水还依赖进口。国内的电子级双氧水主要生产企业有:上海哈勃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5000吨,国内最大规模)、杭州临安精欣化工厂、苏州瑞红电子化学品有限公司、苏州柏克业有限公司等。G、食品工业。食品级双氧水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特点,是一种环保型食品加工助剂和消毒剂,主要用于软包装纸、罐头厂、奶和奶制品杀菌、面包发酵、食品纤维的脱色等。我国双氧水主要用于小麦粉、食物油、琼脂、蛋

55、白、干酪等食品的漂白剂。我国专业化生产食品级双氧水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杭州临安精欣化工厂是第一家食品级双氧水生产企业,经过5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已有几十家企业生产食品级双氧水。2006年10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农业部在联合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指出,今后5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将达到约15%,食品工业的发展,必将有力的拉动我国双氧水市场的消费。H、其他领域。我国是水产养殖业消费大国,双氧水作为理想的消毒杀菌剂,需求呈增长趋势。此外,双氧水正在向水果及蔬菜保鲜等领域扩展,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应用也在研发之中。这些都将有利地促进双氧水的消费增长。2.1.3.3 市场供

56、需平衡分析虽然近些年国内不断有过氧化氢大装置建成投产,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过氧化氢产品的供需矛盾仍较突出。当前,我国双氧水的生产和消费都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竞争导致双氧水行业重新洗牌。目前已有20多套采用镍触媒悬浮床氢化老工艺的小装置停产,同时还将有一批采用钯催化剂的小型装置陆续退出生产领域,特别是氢气作为生产双氧水的重要原料,由原来的煤制备,发展成氯碱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双氧水的生产成本,双氧水的投资主体将继续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未来几年,大规模的双氧水生产装置将成为投资对象,双氧水产业将进入一个稳步发展的成熟阶段,经过

57、一个由分散到集合,优胜劣汰的产业整合阶段。预计今后几年国内过氧化氢的生产及需求能力仍以10%的速度递增,产品发展空间较大。国外过氧化氢的生产及需求能力已达270万吨/年(100%过氧化氢计),用量及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扩大。国内的发展亦将同步于国外,在原领域扩大用量,并且同时扩大应用领域,如造纸及环保等行业。预测今后几年国内的双氧水供需将基本持平。2.1.3.4 产品需求周期性分析该项目产品双氧水为基础无机化工产品,无明显周期性变化。2.2 产品的竞争力分析2.2.1 目标市场分析2.2.1.1 目标市场选择与结构分析由于国家对化学品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部分化工产品难以运输的情况,因此要特别重

58、视区域性市场。考虑双氧水运输的特殊性和危险性,杭州名鑫双氧水有限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售在杭州及萧绍等周边地区,对该公司销售半径(150公里)之内的周边市场进行了双氧水需求的市场调研,主要使用行业有纺织品漂白、造纸、化工、医药、食品等。2005年、2006年该公司周边地区的双氧水总用量分别为12万吨、13万吨。预计未来几年,需求量将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增加,销售潜力看好。表2.21 周边地区各行业双氧水消费量及预测(折27.5%)耗用双氧水行业2006年/(万吨/年)2008年/(万吨/年)用量用量纺织55.5造纸2.53医药22.4化工1.52.3其它22.4总计1315.62.2.1.2 主要用户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