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6023499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5.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生《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教案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生《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教案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生《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教案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教案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教案内容(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生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品味国学经典,使学生感受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2、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3、充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作为班集体主人的意识。【活动准备】1、各小队组织熟练背诵古诗、三字经、水调歌头、满江红、少年中国说等。2、根据诗意准备好图片。3、排练舞蹈。【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活动过程】一、开场词播放古筝高山流水,在音乐声中主持人入场。甲:美文如画。乙:诵读如歌。甲: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漫漫的历史星河中,闪耀着无数颗璀璨的星星。乙:有诸子百

2、家,有四书五经,有唐诗宋词这儿有老子庄子,有孔子孟子,有杜甫李白这儿闪烁着先人们的无上智慧,这儿呢喃着先辈们的悠悠情怀。甲: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文的世界,去感受诗人们质朴、真切的情思。乙:今天,让我们徜徉在古诗文的长河中,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合: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古诗系列甲:四季风景美如画,诗人笔下的每一个季节都有其迷人的魅力。下面请欣赏古诗朗诵。(配乐:琵琶吟)(11人分别诗以下诗目)春天:春晓(孟浩然)咏柳(贺知章)春夜喜雨(杜甫)夏天: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秋天:山行(杜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冬天:江雪(柳宗元)咏梅(王安

3、石)三、经典国学系列甲:中国不仅是诗的国度,还是一个礼仪之邦。乙:读了论语,才知道何为君子。甲:读了三字经,才知道何为孝敬。乙:读了弟子规,才知道何为圣人。论语(10人)(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岁寒,然后

4、知松柏之后凋也。(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字经(4人)(音乐伴奏起,学生边吟唱边做舞蹈)(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弟子规(10人)甲:感谢这四名同学的美妙舞姿,把我们带回到古圣人的世界中去。知国学,谈用今,让实践在此传承,传承弟子规的经典与文明。乙:关于弟子规,你都知道些什么呢?生:弟子规中讲了许多为人子弟在对待长辈亲人朋友、处理事情、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特别是告诉孩子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生:它是使人们从小形成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的礼仪规范。生: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

5、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生:弟子规告诉我们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甲:在弟子规中,“入则孝”是第一门主修课。百善孝为先,毛主席在开篇时就已经指出“首孝悌”。乙: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家,在家里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他们为我们操碎了心,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我们该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下面请老师为大家讲一个关于“孝”的故事。师:我讲的是“黄香温席”的故事: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刚刚九岁,就知道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帐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

6、让父母睡得更好;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更好。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甲:孝敬是世上最至上的美德。请同学们对照我们熟知的弟子规,分析下面的短剧中人的言行有哪些不当的地方。乙:请看短剧:大呼小叫。(播放短剧)生:“父母呼,应勿缓”,母亲让孩子到她房屋,孩子不说话也没有马上去做。生:“尊长前,声在低”,母亲在和客人说话时,孩子不能大声喊,这样不礼貌。生:“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妈妈进来,孩子没有马上给妈妈让座,妈妈允许坐的时候才可以坐下。生:“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生:“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7、生:我们还要自己背书包,自己上学,多帮父母做家务,“亲所好,力为具”。四、吟唱佳作系列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甲:历览千载辉煌地,长歌浩叹唱古今。乙:捧起这些佳作,我们与圣贤相会。甲:吟咏这些绝唱,我们与历史对话。乙:传统在这里升华,文化在这里更生,精神在这里得到洗礼。甲:让我们漫步在月的国度里,去感受“乘风归去”“青天揽月”的豪情壮志。乙:请欣赏:水调歌头(播放明月几时有曲目)(8人)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生: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生: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生: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8、睛圆缺,此事古难全。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女生小合唱水调歌头。2、满江红甲: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乙:这是一位精忠报国,流芳百世的英雄。甲:风波亭上起阴风,一统山河志复空。乙:千古奇冤谁肯信,神州争唱满江红。甲:请欣赏配乐诗朗诵满江红(播放满江红背景音乐)男生朗诵: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三、展望未来之少年中国说(24人)甲:透过历史的

9、眼眸,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乙:这是一个惩前启后的时代,甲: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乙: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甲: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挥笔成就名篇少年中国说。合:让我们一起展望我们的未来吧。(播放音乐少年中国说)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生:少年智则国智,生:少年富则国富,生:少年强则国强,生: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生:少年自由则国自由,生: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生: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生:少年雄于

10、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生: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生: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生: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生: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生:鹰隼试翼,风尘翕张;生:奇花初胎,矞矞皇皇;生:干将发硎,有作其芒;生: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生: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生: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生: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生: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合: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五、活动总结:甲: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乙: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甲: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乙: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甲: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

11、,永远芬芳。乙: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合:本次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到此结束。甲:现在请班主任老师做总结。师:同学们,在这次的主题班会上,我们与经典相伴,与圣贤同行。古诗文浩若烟海,华夏文明光辉灿烂。让我们多学习中华经典文化,继承民族优秀传统。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受益于千古诗文的文学滋养,让我们站在五千年的历史巨人肩上,面向世界,开创未来。主题班会到此结束。高中生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教案内容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2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非常有幸,今天能在这个讲台上和大家一起谈谈,我心中的国学。所谓国学,从字面上理解,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等。对于我

12、来说,国学一直是以文学的形式扎根在心底,从为萌发的种子,到后来的发芽,抽枝,长叶,终成了一朵在神州大地上翩跹起舞的文学奇葩。其实从文字在仓颉手中诞生的那一刻起,文学便注定要以无限的魅力,支撑起一个民族的脊梁。请留心看看,在斑驳岁月的甲骨上,在风尘历史的竹片里,在绚烂千年的锦帛中,处处记录着文学的美丽容颜。国学之根诗经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其中,一句烂熟于耳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写爱情,算是到了某种极致,至今,甚少言语能出其右。想想在几千年前,便有如此绝妙的语句,单从这一点看,就可看出,国学一词背后,是以深厚的文化为底蕴形成的。但诗经并不会因此而同想象中那般

13、疏远而不可亲近,其实它只是民歌。只不过,在我们渡河的时候,被无声地遗忘在另一个时代,当我们想起,返身去寻找时,它已经没入历史的河流之中。于是现在大家渐渐习惯于唱”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而但忘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对于诗经,我们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我们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曾一起吟诵的歌谣。诗经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国学之茎唐诗汉唐,中国民族五千年里最辉煌的岁月,它遗留下的风韵洒入我们的血液里,像金子一样熠熠生辉唐朝是我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在所有的古代文学体裁中,兴许是我们最熟悉的。很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或老师就一字一

14、句教予我们”床前明月、春眠不觉晓。“但当时也只是学得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殊不知,唐诗也有它的美丽与哀愁。”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宛若一缕清风,渗入心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的月下独酌。月和酒,一直是李白的最爱,可两者都蕴含孤独,不得志,愁闷之意。前一句”独“,后一句”孤“,李白在尘世中活得无可奈何,唯一可以陪伴左右的,只是影子,单薄且虚妄。不同的诗人,会有不同的人生经历,笔下诗句的情感也会迥然不同。而

15、唐诗,也正因此变的瑰丽多彩。国学之枝宋词宋词从唐诗发展而来,汲取了诗经楚辞的营养,一直到现在,仍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柳永、李清照、晏殊用柔婉的文笔,细密的心思,写尽人性感情中委婉哀愁的一面。雨霖铃中的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在秋风萧瑟时,柳永将自己的真实情感用文字表达得如此凄婉动人。而晏殊用”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慨问道对美好景物的留恋。反之,苏轼、辛弃疾的气魄便如虹,慷慨的高昂之调用一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便能震撼住人心。宋词无疑是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枚巨钻,它是一座芬芳的大花园,有傲骨伫立的梅,有娇艳依人的杜鹃,更不缺大气丰村的牡丹,如此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花儿赶趟儿开,怎可

16、能不多彩绚烂呢?国学之叶元曲元曲给我的印象一直以来都是十分独特的,所以它才有资格与唐诗宋词鼎足并举。马致远是我最爱的戏曲家之一,也是元代最优秀的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或许许多同学都熟知。一个人,仅用二十八个字,就能把秋意那样清晰地描摹出来,下笔又是那样浅淡。且”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成就了一种萧瑟、苍凉的马致远意境。当夕阳西下,马致远还是那个远在天涯的断肠人从马致远一人,影射出元代作曲家水平之高超。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这些均是元曲用葆其艺术魅力。国学之花文学我心中的国学,是古

17、代文学这株摄人心魂的美丽花朵。从清雅的诗经。到瑰丽的唐诗宋词,缠绵的元曲,无一不诠释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大家也许都读过中国的四大名着,那就更应能深体会到古代文学的吸引力,且不言水浒红楼的忠义与酸辛,但是三国里曲折的情节,令人惊叹的韬略,就是如此引人入胜。何等华丽的辞藻,也难以形容其艺术程度之高。因此,古代文学无疑是中国国学中犹唯突出的传统学术文化。它罩着迷离唯美的光环,溢出清淡纯粹的芬芳,却又不失历史沉香的气息,即使在世界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后,愿我心中的国学能如冲天的火焰,点燃越来越多龙之传人的瞳孔!谢谢大家。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3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主持人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主

18、持人b:齐风韶韵,流传四方。主持人a:灿烂的文化丰盈着我们的童年,主持人b:沁人的书香浸润着我们的成长。主持人a:我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自诗经开始,中国古典诗文一直洋溢着独具魅力的灵性风韵。唐诗更是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主持人b: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尤其是李白的绝世才华,他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情财飘逸隽永,美如清水荚蓉。现在请听李白的古风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二、感受经典的魅力诗歌朗诵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

19、发主持人a:下面请听朗诵兰。明 陈汝言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主题班会。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主持人b:名著不仅具有不朽的本质,而且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伴侣与慰籍。名著是怎样伴我成长的呢?请聆听论语同我行。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主持人a:论语中的“孝敬之道”,塑造着我们高尚的灵魂,它的“智慧之道”,启迪着我们的思维,它的“治世之道”教会了我们仁爱,书

20、籍是这样的神奇!同学们还给我们带来了有趣的经典故事呢!学生1:孔融让梨主持人b:小小的孔融教会了我们,与人交往要宽容。让我们再来听听另一个故事,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学生2:凿壁借光 主持人a: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那么都给大家带来了哪些思考呢?或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对你有哪些影响呢?主持人b:经典名著的博大精深,真令人回味无穷。主持人a :走进经典,我们走进生活的四季。主持人b:走进经典,我们走进人生的四季。主持人a:底蕴深厚的老子可吟读,可朗诵,主持人b:能从耳朵钻入心中,如同一股泉水涓涓流淌,与大自然相

21、融合主持人a: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吐露新芽;主持人b: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主持人a: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合:我们为了感激经典今天在此展示自己。主持人b:弟子规主要讲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为人处世,以增进团结,促进和谐。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世人所称道,所敬仰。下面请欣赏小故事孟信不卖病牛孟信不卖病牛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主题班会。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

22、的病牛不能卖给你。如果我们都能像孟信一样,做人诚实守信,经商公平交易。那像“三鹿奶粉”等欺诈行为事件就不会发生。主持人a: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孟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见没见过和他不一样的人呢?(通过小故事和同学们的评论,让孩子们明白怎样做人。)主持人b: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主持人a: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三、班主任总结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我们心头荡漾。培根在论读书中这样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伦理使人庄重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从忆读书中我们知道冰心奶奶从小就贪婪地吮吸着经典文化的营养而长大,受着古典文化的熏陶而成就了她高尚的人格。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参与到“经典诵读”活动中,去汲取甘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路让经典润泽我们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