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1]

上传人:豆****2 文档编号:55988770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中国园林的风格陈从周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掌握引用等的说明方法4、体会语言的典雅凝练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诗文的引用使语言典雅却难理解些教学方法:学生自读,教师结合诗文适当分析 课型:自读课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陈从周:中国著名园林学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有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是清代皇帝

2、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面积约4万平方米, 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它以水景著称(水面占全园的3/5), 主要建筑均濒水而立, 朴素明朗, 自然雅致, 风格独具, 誉为“园中精华”。二、分析课文1、作者选取什么方面来介绍中国园林的风格?选取造园这一独特角度进行说明。2、分层第一部分(1):点题,指出我国园林建造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第二部分:(2-8)具体介绍我国园林风格。第2段:“静观”与“动观”。园有动静观之分。庭院专主静;小园以静为主,动为辅;大园以动为主,静为辅。 网师园为南宋侍郎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堂侧建有花园,名“渔隐”。清乾隆年间,宋宗元

3、购得重建,借渔隐原意改名网师。后归瞿远村,再加修葺(q),始成今状。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3年8月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第3段:讲究诗情画意。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讲究诗情画意。第4段:讲究“含蓄”与“耐人寻味”。 含蓄,虚实相生,寓意含蓄。 寒碧山庄(现名留园)位在阊(chng)门外,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座而著称。经清太平天国之役,苏州诸园多毁于兵燹,而此园独存。光绪初年易主,改名留园。俞樾在留园记中誉之为“吴

4、中名园之冠”。 第5段:仰观与俯观。第6段:曲中寓直,曲直自如。第7段:讲究以少胜多,用有限的面积,造无限空间。用有形之景借无形之景达到园外有园、景外有景的目的。第8段:讲究意境。讲究简与深。华丽难简,雅淡难深;还要讲究意境,注意隐显适中。第三部分:(9)谈我国园林是综合性的科学艺术,并且含哲理观万变于其中.强调赏园需要丰富的生活,渊博的知识。3、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是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是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

5、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 掌握引用等的说明方法4、体会语言的典雅凝练一、整体感知课文:1、作者选取什么方面来介绍中国园林的风格?师:选取造园这一独特角度进行说明。2、分别说明介绍了什么内容?(1)、点题,指出我国园林建造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介绍中国园林的风格之一:园有动静观之分。庭院专主静;小园以静为主,动为辅;大园以动为主,静为辅。之二: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讲究诗情画意。之三:含蓄,虚实相生,寓意含蓄。之四:景物有仰观和俯看之别。之五

6、:景物要曲中取直,曲直自如。之六:讲究以少胜多,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用有形之景借无形之景达到园外有园、景外有景的目的。之七:讲究简与深。华丽难简,雅淡难深;还要讲究意境,注意隐显适中。(2)、谈园林是综合性科学艺术,且含哲理观万变于其中。强调赏园需要愤怒辜负的生活,渊博的知识。二、四大著名的园林 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

7、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再一个设计特色是她的西堤和堤上的桥。西堤本是一条不宽的堤岸,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可是设计者偏要将平坦的堤岸人为地断开,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景色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六座桥中最美的是玉带桥。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富饶美丽,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

8、之一。 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 于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拙政园始建于明代,王献臣是该园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间官居监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罢官而归,买地造园,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园内主要景点有:兰雪堂、芙蓉榭、秫香馆、放眼亭、远香堂、小沧浪、留听阁、浮翠阁等。 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

9、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集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等于一体的苏州园林,是人类文明的魄宝奇葩,拙政园和留园列入中国四大名园, 网师园最特别的是夜花园部分,昆曲、评弹、江南丝竹、古筝、笛子等曲艺节目轮流在花园中不同的厅堂演出。由于表演有中国江南特色,环境又是著名的苏州园林夜景,对游客了解吴地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因此极受海内外游客的喜爱。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齐名,为全国“四大名园”。留园是明万历年间太仆徐泰时建园,时称东园,清嘉庆时归观察刘恕,名寒碧庄,俗称刘园。并改“刘园”为“留园”,谐其音而取“长留天地间”之意,留园之名始于此。盛氏留园泉石之胜,草木之美,亭榭之幽深,盛誉

10、一时太湖石一座,名瑞云峰,高三丈余,妍巧甲于江南”,苏州园林无一例外都喜欢用太湖石造景,据说太湖石的大小、用的多少反映出园主人家的富裕程度。园中长廊地砖铺成人字形(怎么看都是人字),据说寓意为走在上面的都是“人上人”三月来拙政园能观桃花,七八月来能赏荷花。我着四月来,桃花芳菲尽,荷花尚未开,只能看见满园的绿树(也比光秃秃的枝强)。留园中以建筑和墙壁划分空间,使园内景物迂徊曲折,富有变化,在许多院落的墙壁上又有窗户或漏窗,既拓展空间、扩大视野,又达到了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中借景的目的。 三、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特别是引用说明。 四、古诗文的大量引用,不仅解说了园林的风格特征,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抒情色彩和文学色彩。学习此文,不仅能了解中国园林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溪水因山成曲折,山鼷随地作低平” “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绿柳影里,海棠亭畔,红杏稍头”“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跻攀”“景露则境界小,景隐则境界大”“引水须随势,栽松不趋行” “几个楼台游不尽,一条流水乱相缠”。 文循意出 折枝尺幅 幽蝗一丛 顾名思义 无形之景,有形之景 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笔简意浓 小结:取造园角度介绍园林风格,引导赏园之美。作业:课后练习 一、二、三。【精品文档】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