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中考复习资料参考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5982007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爱莲说中考复习资料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爱莲说中考复习资料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爱莲说中考复习资料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爱莲说中考复习资料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中考复习资料参考(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爱莲说一、内容梳理1、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贵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异。2、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3、句式特点:骈散相间,音韵私韵,顿挫有致。二、重点字词蕃:多独:仅,只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指清水妖:美丽而不庄重 亭亭:挺立的样子植:竖立亵:亲近而不庄重谓:认为鲜:少宜:当然 蔓:长枝蔓,指牵牵连连的枝:长枝丫,指枝枝节节的益:更加三、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2、涟而不妖。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四、中考链接1、本文主要写“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的高洁质朴,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2、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学习这一品质尤其重要。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不同

3、?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可以不同流合污,保持高尚人格。4、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追求高尚情操正直人格)5、某市在确实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示例一:赞成兰花,兰花无论位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二: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三: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

4、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6、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作答,要写出两点以上。示例: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正直的高贵品质。7、“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的生活态度是“贪慕富贵,随波逐流”。“予独爱莲”表明作者的生活态度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8、“独爱菊”、“独爱莲”两个“独”字有何意蕴?表现出周敦颐和陶渊明特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9、爱莲说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从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水陆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和牡丹作

5、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10、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1、全文的中心句(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12、文中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作君子。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玉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写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中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

6、始干”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交杂诗中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展示诗人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爱莲说专题练习爱莲说专题练习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可爱者甚蕃 蕃 陶后鲜有闻 鲜 亭亭净植 植 濯清涟而不妖 濯 39、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 1、本文主要写“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的高洁质朴,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

7、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2、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学习这一品质尤其重要。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不同?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可以不同流合污,保持高尚人格。4、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追求高尚情操正直人格)5、某市在确实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种,你赞成哪种

8、花?并谈谈理由。示例一:赞成兰花,兰花无论位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二: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三: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6、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作答,要写出两点以上。示例: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正直的高贵品质。7、“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的生活态度是“贪慕富贵,随波逐流”。

9、“予独爱莲”表明作者的生活态度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8、“独爱菊”、“独爱莲”两个“独”字有何意蕴?表现出周敦颐和陶渊明特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9、爱莲说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从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水陆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10、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0、11、全文的中心句(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12、文中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作君子。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玉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写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中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交杂诗中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展示诗人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34、 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在爱莲说中找出一句: 35、 用一组骈句来描写你熟悉的一种花: 36、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随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什么花?

11、 ( )36、 作者以( )自况;表明了他( )的生活态度,婉曲地批判了( )的世风。37、“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课本中学过他的作品(),与“鲜有闻”的“鲜”字构成反义词的是()。38、41、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42、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43、人们爱荷,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精神价值、实用价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一价值?谈谈你的看法。44、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最喜爱的花是: 。 喜爱的原因

12、是: 。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香远益清,亭亭净植;1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2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3用菊和牡丹来衬托突出莲的高洁品质。菊是正面衬托,牡丹是反面衬托。4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5议论、抒情。第一段描写“莲”的形象,第二段点明“莲”的含义,揭示中心。6(1)反问:同予者何人?(2)排比:菊花之君子者也。(3)比喻: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4)对比:莲之爱,同予者

13、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7莲比拟不慕免得,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菊比拟隐逸的生活态度;牡丹比拟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8批判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9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10作者对追求势力、追求富贵的庸俗世风的鄙弃。11运用排比修辞,反问句式;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追求富贵的思想感情。12以“爱”这一主观感情为线索。13追求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14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质。15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16不同,文 中“菊”是正衬,尽管作者不愿意隐逸,但也不反对。文中的“牡

14、丹”是反衬,因为它是追求名利,贪图富贵的象征,所以作者对它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反对。17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社会现象。18庄重而高雅。19不与世俗同流合污。20(提示,可任选一种,谈出充分理由)21(提示,可任选一种,谈出充分理由)22比喻人在混浊不良的环境中能一尘不染、洁身自好的现象。提示:“染”自己私欲膨胀像成史杰那样沾染社会不良习气而堕落腐败走向犯罪道路。“不染”要不贫不占像汪洋湖那样清正廉洁,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人。23提示,做人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正直积极向上。不滋生私欲的枝杈,做益于人民的人。24提示,可答“品德高尚的人”,或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25提示,本文是开放性试题。但要求是表明

15、自己志趣的花,需和品格,志向联系起来,不要单纯答喜欢的花。第二小问需有哲理性。26、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高洁而庄重,可让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27、生活环境 体态香气 风度气质 洁身自好、不慕名利2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世人甚爱牡丹 独29、对偶、拟人30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31、陈述、感叹句、陈述、反问句、感叹句32、外貌、内质33、正衬、反衬、菊花、牡丹、正衬、反衬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5、风定梅花香,月寒只影俏。36、莲花、莲、洁身自好37、趋炎附势、追求富贵、众38、 多 少 树立 洗涤39、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40、出淤泥而不染 香远益清41、品德高尚的人(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也可)42、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示莲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人像自己这样钟情于莲花的。5 /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