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原则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55975801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原则(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原则内容摘要:以“三桩誓愿”为例,探讨文学欣赏应遵从的基本原则,对经典名著应细心阅读同时也应大胆质疑。关键词:文学欣赏阅读质疑精神语文教学与研究 ?读写天地 2010 年 10 月刊载了沈琼同学的一篇文章败笔还是妙笔 。沈琼同学在文中表达了自己阅读课本经典篇目窦娥冤的一些困惑。沈琼同学说, 关汉卿先安排 “窦娥大骂天地, 指责鬼神”,“对天地充满了不信任, 甚至彻底绝望” ,“到了文章的最后,作者竟然让窦娥向她怀疑乃至是彻底绝望的上天许下三桩誓愿”,而且“这些看似不可能的誓愿最终还真应验了”。沈琼同学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困惑的时候说:窦娥“前前后后的心理波动是否太大了呢?” “

2、窦娥是否显得有点 思维混乱 呢?” 并认为:窦娥冤(或者说关汉卿) 可能“违背了逻辑,至少是违背了艺术的逻辑” ;若不然,“窦娥就是一个精神分裂症者” 。在传统文学遭冷遇、网络快餐文化受热捧的当下,沈琼同学热爱我国古典文学很值得人们赞赏,他对经典名著细心阅读和大胆质疑的精神也让人很感佩。他对窦娥冤 “三桩誓愿”的构思上的困惑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我认为“三桩誓愿”的安排看似与前文“大骂天地”矛盾,其实是“大骂天地”的自然结果;既符合窦娥的思想意识和心理过程,又反映了作者的内心困惑和矛盾;既符合生活的逻辑,又符合艺术的逻辑,而且是艺术的创造。所以,“三桩誓愿”的发愿与应验不是败笔,而是妙笔!千百

3、年来,“青天”思想已经深入到受苦受难普通民众的骨髓,窦娥也不能例外。元代社会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贪暴官僚与地方痞子等黑恶势力互相勾结互相利用,共同欺凌盘剥百姓。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妇女处境更为凶险悲惨。善良的窦娥原本认识不到这些,直到被张驴儿父子欺辱、被张驴儿以人命诬陷又被贪暴官吏屈打成招后,她才对此有了痛切的认识,但她的“大骂”也仅对地痞与贪官昏官而已。窦娥没有“大骂天地”,因为在她头脑中,上天和地痞贪官有本质的区别;也不存在绝望心理。请看作品里的描写:【正宫 ?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 有日月朝暮悬, 有鬼

4、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显而易见,在窦娥的心中,天悬日月,就“只合把清浊分辨”,不应“糊突了盗跖,颜渊” ,不应“不分好歹” ,“错勘贤愚”。也就是说天地并没造恶,造恶的只是“盗跖” 。天地是有过错,但过错只在心不明,眼不亮;没看清好坏,没分清善恶;让善良的人受苦,作恶的人享福。所以她要大声叫屈,来惊动天地,惊醒天地,希望天地睁大眼睛,看清善恶,惩恶扬善,为己伸冤。因此,沈琼同学说窦娥“大骂天地”似有不

5、妥,说她“埋天怨地”才更符合实情,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埋怨归埋怨,但只要天地有日月,窦娥还是要寄希望于它的。“叫声屈动地惊天” ,希望天地听到自己的冤屈,即使一时不能惩恶扬善为己伸冤,但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显示人间的善恶,满足善良的人的最后愿望还是能够的吧。这就是窦娥的从受屈到喊冤的心理过程。因此,她向天地发“三桩誓愿” ,希望天地应验是再自然不过的了。窦娥冤从“埋天怨地”到发“三桩誓愿”的构思不仅遵照了生活的逻辑,而且将窦娥复杂的曲折的心理变化过程揭示得多么深刻!天地既然不造恶,只是糊涂,它就有可能在叫屈喊冤声中惊醒,既然有可能惊醒,则以天地公正无私的禀性, “血飞白练”“

6、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就是必然的了。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也是作家世界观矛盾的一种反映。一方面关汉卿关心民情, 洞察现实,通过窦娥指斥天地、发下三桩誓愿并让其一一应验等情节表明自己对封建官吏的憎恨,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反映他要求变革现实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作者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剧作家,他尽管关心人民的疾苦,却不能意识到人民自身的力量;他虽然憎恶封建统治,却又找不到变革现实的出路,所以,他最终还是让天地动容清官平冤来解决问题。而且,“三桩誓愿”的一一应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既表现了作家的善行应得褒扬、正义终将伸张的良好愿望,又满足广大善良观众的冤屈应当昭雪的心理需求。这三桩誓愿由小到大,由弱到

7、强,步步递升,既概括了丰富的现实社会内容,又烘托出浓厚的悲剧气氛,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是艺术上的不朽创造。由此,我们应当说,从“埋天怨地”到“三桩誓愿” ,从向天发愿到其一一应验,这绝不是败笔,而是窦娥冤最催人泪下、最震撼人心的艺术构思,是艺术上的绝版!又由此,我想,我们在阅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该遵从一些基本的原则:1、尊重作品,细读文本。人常说,知人论世。不尊重文本,不深入细致地阅读作品,就难有体会,难有心得;就算有也容易流于片面,失之偏颇,甚至误读作品。沈琼同学说,“窦娥大骂天地” ,“天地成了不辨好坏、错看贤愚的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应该说是对作品的一种误读。在这种误读的

8、基础上作出思考,得出的结论可想而知。想起了几天前我引导学生阅读抄检大观园一文时的情景。我让学生们先细致阅读下面一节精彩的描写:于是先就到怡红院中,喝命关门。当下宝玉正因晴雯不自在,忽见这一干人来,不知为何直扑了丫头们的房门去,因迎出凤姐来, 问是何故。 凤姐道:“丢了一件要紧的东西,因大家混赖, 恐怕有丫头们偷了, 所以大家都查一查去疑。 ” 一面说,一面坐下吃茶。王善保家的等搜了一回,又细问这几个箱子是谁的, 都叫本人来亲自打开。 袭人因见晴雯这样,知道必有异事,又见这番抄检,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一番,不过是平常动用之物。随放下又搜别人的,挨次都一一搜过。到了晴雯的箱子,

9、因问: “是谁的,怎不开了让搜 ?”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袭人和晴雯两个丫鬟个性的理解。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妙论迭出,但也出现一些“新奇”之论。有说袭人诡计多端的,有说晴雯古怪刁钻的。这些新奇之论让我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妙。我不知道这段话哪些描写表现了袭人的诡计多端,我不知道这段文字写到了她的哪些诡计,我不知道她要用诡计陷害何人。我想,是不是我们的学生从别人那里受到启发,或者看到别处的描写就先入为主了?多听听别人的看法,多看看别处的介绍是对的,但不要忘记我们自己的眼睛,不

10、要忘记我们手中的文本。须知,忽视了对文本的细致深入地阅读,美丽善良的女孩就会成为诡计多端的害人者,备受侮辱却珍视尊严、惹人怜爱又让人同情的女孩就会成为刁钻古怪惹人生厌的可怜虫,像这样欣赏文学作品,恐怕只会让很多人无语且心生悲哀吧。2、尊重作家,尊重艺术。当作家怀着独特的生活体验来描写他作品中的“这一个”的时候,“这一个” 便具有了独特的社会认知价值。 “这一个”是时代的产物,有时代的印记,这“印记”或是人性中的优点,或是人性中的不足。但是,不管是优点还是不足,都是艺术的真实,都是艺术的需要,都应当得到尊重。我们可以说阿 Q 太阿 Q,但不可以让阿 Q 不阿 Q,否则阿 Q 就会不再是阿 Q 了

11、。我们可以不喜欢林黛玉的淌眼抹泪儿,但不可以让黛玉不流清泪,须知,清泪是林黛玉艺术形象最动人的一部分,是黛玉艺术形象的生命。如果黛玉不再流泪,那便是这一艺术生命的终结,如果我们让黛玉从不流泪,那红楼梦中就绝无黛玉这一光彩的艺术形象。可是,我们学生却常在自己作文中发出感慨:黛玉要是能像宝钗那样开朗一些该多好啊!殊不知,从艺术的角度看,黛玉要是能像宝钗那样开朗一些该是多么的可怕啊!3、人为我用,不苛求人。如果说,阅读历史著作可以使人的头脑睿智,那么,阅读文学作品则可以让一个人的心灵丰富滋润而柔软。我们可以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作为参照来修正自己的人生,但不应当以自己的社会认知和人生感悟来匡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说,窦娥认识不到自己悲剧命运的根源,但最好不要说,窦娥因为 “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而“思维混乱” 。人为我用,不苛求人。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这样,历史人物亦然。常有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反弹琵琶,侃侃而论。求新很好,但如果不注意上面这些基本的原则,在苛求古人中刻意求新,则常常会陷入屈原沉江不知珍惜生命、陶潜辞官不知折节图存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周旭明,教师,现居湖北襄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