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申论[共8页]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55967554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公申论[共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公申论[共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公申论[共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中公申论[共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公申论[共8页](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点评:满分35分,可得19分从本文标题来看,标题简洁、清晰,突出主题,用语注意雕琢,标题不错。从本文整体来看,能围绕“网络谣言”这一主题来展开的,审题精准,立意准确。行文论证整体来看,整体语言清晰流畅,文章论证中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并运用一些实例,避免了申论文章给人枯燥之感。文章整体内容安排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有开头、分析过渡、主体分论点、结尾等,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这些优点以后作答可继续保持。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需注意,具体如下:一是细节要注意,文章标题“铲除网络谣言,携手构建和谐社会”中间的逗号可去掉,用空格代替,更规范。二是文章分论点是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论证的,论点紧扣主题是值得肯定的。但不

2、足是论点仍不够清晰、明确,用语不够简洁。分论点可用简洁明确的总括句来领起,确保有概括高度,发挥论点提纲挈领之作用。同时可以对分论点的形式加以修饰,比如尽量保持分论点句式、字数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如此,亦能让阅卷人一眼分辨出分论点所在,更能给阅卷人留下好印象。申论技巧:如何把握申论归纳概括高度但与此同时,还有一项更为根本的要求,却往往因为它的“低调”,而很容易在作答中被忽略掉,这就是归纳概括的高度。之所以说高度是归纳概括类试题的一项根本要求,其依据来源于“归纳概括”的本质。简单说来,“归纳概括”就是要提炼出若干事物的共同特质,而后再用凝练准确的文字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从思维的角度说,就是从特殊到一

3、般、从较小范围的认识上升到较大范围的认识、从较低层次的认识上升到较高层次的认识的过程。而这个上升的过程,则正体现出了高度所在。另外,说它“低调”,是因为就题面要求来说,它仅仅是通过题目中“请概述”、“请概括”这样的文字暗示和传达出来的,没有其它要求那般的明确、直白。【例题】根据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城乡居民养老情况,对我国城乡居民养老问题现状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字数不超过300字。“第三,全国各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一些诸如居家养老、敬老院等养老服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服务设施不达标,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差等问题,造成老年人生活不如意”,这是某考生答案中的一条。由分析可知,这条

4、概括出自材料5中“但是这位老人也表示了些许遗憾:我们这的居家养老是由社区组织的,内容比较单一,也就是洗洗衣服,打扫一下卫生,陪着买买菜,还有一些紧急呼叫之类。由于我们社区资金有限,经常出现协调得不好的情况,服务不是很到位。”乍一看来,作答准确概括出了材料所涉内容,似乎无可厚非。但是在看过下面这个答案后,相信优劣高下就一目了然了。“三是社会养老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一些诸如居家养老、敬老院等养老服务仍存在设施不达标、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无法适应人口老龄化形势的要求。”“社会养老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这一句总括性的语言可谓是点睛之笔,一语道破天机,简明直截地勾勒出了我国城乡居民养老问题现状的一个

5、方面,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即能对养老问题有了一个整体的、直观的定位。随后再点缀上一些较为具体的表现,使答案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这招的高处就在于跳出了丛山峻岭中,识得了庐山真面目。也即把层次由一些琐碎的表象提升到了我国养老事业的全局,结论定的高,且定的准。经过以上实例的分析,相信大家对“高度”这一概念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概括的有高度,缺少深厚的知识底蕴,缺少对社会生活敏锐的洞察力,缺少必要的总结归纳训练,是很难达到那种深入浅出的境界的。所以,在备考复习的过程中,提醒大家要尽量多读一些评析时政热点的文章和书籍,看看他人是怎么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深刻见解的

6、。读过书、会读书,才有高度;深思考、善提炼,才有高度。公务员考试归根结底还是工作能力的考查,能不能站在国家和政府的高度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也许正是这类试题所测查的初衷所在。此外,在日常的练习中,也应有意注重这方面的训练,不断总结剖析问题本质的方法,积累高度概括的经验。三是文章第二段展开分析时用第一、第二、第三等序列词展开列举,申论文章中尽量避免使用这些序列词标注,避免割裂文章内容,围绕前后内容逐一展开分析即可,尽量不列举。规避序数词的使用在申论文章各主体段的段首使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一是,二是,三是,四是”、“1.2.3.4.”、“”等序数词或者序号

7、。这种表示方式在现今申论文章写作中都太过“俗套”,会给阅卷人留下“万能模板”、“套路化”的直观印象。若想区分、彰显各个分论点,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认为,可考虑在各个主体段段首以凝练语言概括文段核心意思的方式,此外,还可能对分论点的形式加以修饰,比如尽量保持分论点句式、字数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如此,亦能让阅卷人一眼分辨出分论点所在,更能给阅卷人留下好印象。【示例一】总论点:转变思想,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传承中华文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不二良方!要使文化与发展紧密相拥,在采取措施保护文化的载体文化遗产上就应该多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分论点:第一,重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保护工

8、作体系。第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处理文化开发和经济发展关系。第三,扩大筹资渠道,提高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量和使用效率。第四,加强宣传力度,使文化遗产保护思想深入至社会心理层次。【示例二】总论点:转变思想,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传承中华文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不二良方!要使文化与发展紧密相拥,在采取措施保护文化的载体文化遗产上就应该多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分论点:重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保护工作体系是前提。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处理文化开发和经济发展关系是关键。扩大筹资渠道,提高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量和使用效率是重点。加强宣传力度,使文化遗产保护

9、思想深入至社会心理层次是补充。【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分析】文章总论点很有气势,读罢示例一的分论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使用却充满生硬感,给人套路化的嫌疑。示例二中的分论点对其进行了修改、完善,既规避了俗套,又使得分论点的条理特别清晰,效果明显好于前者。四是要使文章更上一个层次,则还需在文采上下功夫,增强文章渲染性和文字的圆润性,增加对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加大对领导人或专家学者、经典名著中的权威论述的运用,以提升全文的理论层次,使文章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总之,从这篇文章来看,是有一定的申论写作基础的,正式考试时也一定要恰当利用,考场时间有限,在确保文章结构严谨,内容安排详略得当的情况下,可发

10、挥文字功底的优势重点雕琢文章的标题、开头、分论点、结尾等几个部分,这些部分是文章得分的亮点,开头要做到紧扣主题点名题旨,过渡段要做好前后衔接,主体部分要论证深入,结尾要回扣主题,再次点名题旨,具体作答时行文也可以没有过渡段。行文主体段每段的开头可用简洁的总括句作为“段旨句”,凸显概括的高度,有提纲挈领之作用,增添亮点。另外作答时行文内容安排也可以采取环环相扣、逐层展开的方式来展开,具体可结合自身优势来选择。除此之外,文章要整体上与其他考生拉开距离,文章的论证逻辑、语言的清晰流畅、观点新颖性、论证的深刻性等方面也要注意提高,在各个方面要提高文章与一般文章的区分度,才确保文章能拿更高的分值。本次作

11、答提交的都是电子版的答案,在平时做练习时,也要保持卷面整洁,基本不做涂改,书写认真,将字写得大方而又得体,做到最基本的细节绝不能失分,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养成了良好的文章写作习惯,才能在最后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参考例文】铲除网络谣言“毒瘤”“谣言虽未出,奸谤已先流。谁察忠臣意,通宵抱膝忧。”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不乏谣言的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谣言更由此风生水起,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恶意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肆意捏造。它不仅败坏个人名誉,造成精神困扰,更有损国家形象,影响社会稳定。在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网络谣言已成为危害社会安全稳定和谐的毒瘤。为此,政府当以医国手,巧施“除

12、瘤”术。手术除瘤,需以网络法制建设消毒。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加强网络立法,并不是要摒弃我们现行法律制度另起一套“网络法”,而是要在现行法律制度基础之上充分考虑网络违法犯罪特点,使之更能适应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现实需要。有关部门需通过对网络谣言的监控和追踪,对网络谣言制造者和违法网站施以相应的惩罚措施,以法制规范清除传谣信谣的网络毒素。手术除瘤,需以增强辨谣能力切除。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面对海量信息,政府应为网民提供科教平台。当前我国政府为助力网民辨谣,积极建设辟谣平台,整合网络资源,集体治理网络谣言,但这种措施仅能在谣言流传后扬汤止沸。为此,有关部门应在建设辟谣平台的

13、同时,搭建科学教育平台,针对网络谣言中存在的“伪科学”、“真迷信”,通过聘请专家学者答疑解惑,增强社会大众科学认知,釜底抽薪地切除网络谣言的流传根源。手术除瘤,需以公开政府信息缝合。治理网络谣言,需要让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真正有效地运转起来,让谣言消失在“阳光信息”下,形成政府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防范网络谣言的制度壁垒。政府应当与主流媒体协作,建立防范网络谣言扩散的预防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向,对可能成为谣言的虚假信息加以重点筛选,尽早采取措施来掌控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而当谣言在网络上泛滥时,政府应当及时有效地公开对澄清谣言具有重要作用的信息,以“信息公开”销恶于未萌,弥祸于未形。从

14、范仲淹慨叹“忧谗畏讥”,到鲁迅直指“谣言杀人”,从百余年前“虐死婴儿数十名”的谣言引发“天津教案”,到今天“纸馅包子”、“尸油米粉”的合理解决,谣言的有效应对和治理展现着中国社会的成熟理性,度量着中国民主政治的行进步伐。针对日益猖獗的网络谣言“毒瘤”,我们必须以法律消毒,以科教切除,以公开缝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及网络环境正气抬头、乾坤清朗、温馨和谐。分值35分,得19.00分铲除网络谣言,携手构建和谐社会随着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网络谣言如禽流感病毒传染、邯郸抢孩事件、“秦火火案”、“傅学胜案”等像毒品一样走私猖獗,把网络舆论环境搅得乌烟瘴气,有悖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更有碍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15、复兴,因此携手铲除网络谣言刻不容缓。网络谣言“深得人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现有的立法仍局限于计算机信息安全,对网络信息操控的违法犯罪规制不多。第二,政府对互联网的监管不力,辟谣不及时,信息不透明,对造谣者和违反法律规定的网站惩处力度不够。第三,互联网供应商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行业协会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公关公司、网络炒手、微博大们推波助澜。第四,中国社会信任度越来越低,部分网民缺乏公德意识,对谣言的识别能力差。为此,铲除网络谣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上下联动,协同治理。首先,从根本上解决网络谣言问题必须尽快制定治理网络谣言的法律法规,继续推进网络实名制,以法律形式对网络谣言的行为性质、责

16、任认定、危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做出明确规定,依法追究造谣者责任,鼓励和帮助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其次,铲除网络谣言,还需政府加强监管,建立多方协调联动机制,抢占新媒体高地,以“透明”平息谣言,对具有一定恶劣影响的网络谣言事件进行社会舆论公关,及时发布信息,让真实信息与谣言赛跑,力争将民众受谣言误导的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再次,铲除网络谣言,构建和谐社会,亟须提高互联网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网络辟谣联盟,谣言一经核实在网络各个角落“无以遁形”。各大网站、贴吧、论坛、微博等加强信息发布管理,不给谣言提供传播渠道,维护媒体公信力和正常的传播秩序。最后,铲除网络谣言,构建和谐社会少不了

17、全体网民的共同努力。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所有网民都应增强自律意识和底线意识,文明上网,提高对谣言的辨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不当谣言的“观众”,争取让谣言止步不前。铲除网络谣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网络家园,事关社会稳定大局。不仅需要网络媒体的自律、网民的自警自省,还需要政府的严格监管,更需要规范健全的法律法规。多方配合,共同铲除网络谣言,这对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总分:19.00总评:文章写作注意发挥优势改进不足。文章写作方面也可多看范文,掌握一种熟练的、主要依据材料的写作方法。最关键的是把握议论文的三要素和基本要求,论点、论据、论证,论点鲜明、集中。论据新颖、典型。论证充分。同时若能再有一些论证方法、论据上的亮点,就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数。最后,提醒考生从2014年国考申论考试时间延长30分钟,国考申论命题的题型、题量、难度基本不变,时间延长,是为了给考生更充分地思考和发挥能力创造条件,以加大考生实际能力水平的区分度,平时备考中要注意调整作答时间,作答内容的深度、层次和表述逻辑上要注重把握,确保与一般考生有一定的区分度,争取分值更高。祝考试取得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