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温州十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5965046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4温州十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温州十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温州十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14温州十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温州十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4温州十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有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右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政治制度的示意图。对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A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B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C诸侯割据不利于政治秩序的稳定D至今仍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之中2、有网友发帖讨论科举制:“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

2、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3、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元朝这样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民族融合,促进共同发展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加强统治C地方分权的方式便于管理空前广大的疆域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4、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

3、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鸦片战争和三元里抗英 B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C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D辛丑条约和预备立宪5、先锋论坛报(纽约)曾载:“日本作战计划于今已告失败。中国方面为保卫大徐州所做的苦斗,显系此次中日战争中 最大之会战。其结果,华方已获胜利,(日军)今兹遭逢惨败,应无颜再向国内民众如此矜夸。”该材料评述的是( )A喜峰口战役 B枣宜会战C平型关战役 D台儿庄战役6、1942年,国民党抗日名将戴安澜(海鸥将

4、军)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不幸殉国,年仅38岁。毛泽东当时赋诗五律海鸥将军千古纪念。对这一史实解读错误的是( )A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D缅甸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的组成部分7、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强烈反响,各种政治力量努力探索应之。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孙中山成立“兴中会”,誓言“振兴中华”B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局,广为制造”C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开展维新变法运动D台湾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绝不拱手让台”8

5、、中共中央驻地在近代曾发生过下述变化: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从上海到瑞金,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瑞金到延安,有利于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的转变从延安到西柏坡,反映了解放战争形势的剧化从西柏坡到北平,反映了工作重心由城市到乡村的转移A B C D9、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6、10、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一个农历甲午年。下列史实发生于这一年的是(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西藏自治区正 式建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A B C D11、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其中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C“九二共识”的达成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2、1950年初,北京市军管会颁发布告: “(1)某些外 国过去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兵营。现

7、在此项地产权自应收回。(2)因地产权收回所发生之房产问题,我政府另定办法解决之。”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政府执行的外交方针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 炉灶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边倒13、1969年7月,美国取消美国人前往中国旅行的限制,取消对中国非战略物资贸易的限制。随后,尼克松通过罗马尼亚总统向中国领导人传话,称将从台湾海峡撤出两艘驱逐舰。这表明当时美国( )A放弃了孤立新中国的政策 B释放出改善中美关系的信息C断绝了与台湾的外交关系 D打破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平衡14、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既与国内形势发展相连,也与国际政局变化有关。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的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下列表

8、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调整的出发点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促进了国际合作C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的判断是基本依据 D广泛开展结盟运动是调整的具体表现15、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山阴志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临安志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四明志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绍兴志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A B C D 16、公元前594年,梭伦将雅典公民区分为四个等级,实行不同权利与义务的分享。由此在雅典确立了( )A. 宗法等 级制 B. 贵族等级制C. 财产

9、等级制 D. 官僚等级制17、史学家认为:“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下列史实,不属于“古代西方政治文明杰出成就”的是( )A良好社会的制度规范 B公民生活的自由保障C国家安全的空间提供 D公平公正的原则基石18、古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宁可让罪犯逃脱惩罚,也不可枉屈一人。”这表明罗马法( )A是人是万物尺度思想的起源 B强调法律的人人平等原则C是西方天赋人权思想的起源 D包含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19、有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事件时说:“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该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

10、于王权的原则 B. 使国王权力的来源从神变成了议会C. 标志着英国近代议会制度的确立 D. 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20、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有 “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句话,其主要的背景包括( )工业革命开始爆发 工人阶级政党发展资本主义代议制趋向完善 巴黎公社政权昙花一现A B C D21、1912年,高尔基致孙中山的信中写道:“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高尔基希望 “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的目标是( )A.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 推翻资产阶级政府C. 实现民族完全独立 D. 建

11、立社会主义国家22、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A B C D23、20世纪30年代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矛盾体现在A英法争夺欧洲霸权 B法西斯的进攻与反法西斯斗争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D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间的抗衡24、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形成、日本兴起、中国重返联合国,这些事件反映出( )新兴力量冲击着美国的霸权 世

12、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并不太平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A B C D25、下图分别是1988年和1990年美国时代周刊两期的封面,它们反映了当时美苏两国的关系。下列相关评论,恰当的是( )A“冲突加 剧了” B“盟国时代来临了”C“冷战该结束了” D“美国人输了”第卷(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第26题28分;第27题22 分;共50分。)26. (28分)党的十八后,习近平主席发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声音,振聋发聩、使人警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

13、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摘自新唐书百官志一材料二 第二条第三款: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休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休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他应接见大使和公使;他应注意使法律切实执行,并任

14、命所有合众国的军官。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 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第十八条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唐世宰相,名尤不正”的理由,并指出明清时期行使宰相职责的两大机构名称和共性。(10 分) (2)联系所学知识,揭示材料

15、二所反映出的政治体制和原则,并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为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所定的规矩。(9分)(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是如何设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5分)(4)从上述材料看,你认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有效方式是什么?(4分)27、(22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惨痛灾难,而欧洲人致力联合、追求和平的努力从未止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右图漫画于1919年在英国出版材料二 1929年法国总理白里安向国际联盟大会提出关于建立欧洲联邦同盟的备忘录,即白里安计划。白里安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欧洲联邦同盟”,但它不是一个超国家组

16、织。白里安计划认为“因为在经济团结上面取得进步的一切可能性纯粹都是由安全问题所决定的,而安全问题本身又和政治团结实现的程度紧密相连。所以应该首先在政治上做出建设性的努力,使欧洲形成一个有机结构。”白里安计划中,设计者以大量的笔墨来规定欧洲联盟与国际联盟的关系。 1950年法国总理舒曼提出关于在欧洲建立煤钢共同体的合作计划,即舒曼计划。舒曼计划的目标是建立欧洲联邦,这个联邦具有超国家的性质,它将首先在一个关键领域建立一个超国家的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一个欧洲联邦。舒曼计划中未有对欧洲联邦与联合国的关系做任何的论述。 摘编自叶林、侯毅白里安计划与舒曼计划比较研究(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左方

17、被紧握的男子所代表的国家,并指出法、英、美三国对待该国的不同态度。(7分) (2)材料一中的漫画作者对图中被紧握男子的遭遇感到可怜和同情。联系所学知识,试从和约签定的背景或内容方面为漫画作者说明理由。(6分) (3)依据材料二,选取三个角度比较白里安计划和舒曼计划的主要不同。(9分)2013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末联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CDBDBACDBAA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BCCDB DADBAC/二、非选择题:27、(22分)(1)国家:德国。(1分)态度:法国严厉制裁和肢解德国;英国不

18、同意过分削弱德国,极力阻挠法国的过分要求;美国也反对法国肢解德国的计划。(6分) (2)理由:从背景看,是战胜国以重新发动进攻相威胁迫使德国接受的;所有条款由三巨头决定;德国未能参与和会的讨论。(6分) 从内容看,德国要接受承担战争罪责、巨额赔偿、领土和殖民地的宰割及军备等限制。(6分)(3)目标的性质不同:(1分)前者建立的欧洲联邦同盟不是一个超国家组织;(1分)后者建立的欧洲联邦具有超国家的性质。(1分)实现的路径不同:(1分)前者要求从政治合作入手,由政治合作达至安全合作,最终实现经济合作。(1分)后者明确提出了首先进行经济合作,再实现政治的联合。(1分)与主要国际组织的关系不同:(1分)前者重视欧洲联盟与国际联盟的关系。(1分)后者不关心欧洲联邦与联合国的关系。(1分)9 /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