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问题学生诊断手册

上传人:dao****ing 文档编号:55964751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转载 问题学生诊断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转载 问题学生诊断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转载 问题学生诊断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转载 问题学生诊断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载 问题学生诊断手册(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转载 问题学生诊断手册原文地址:问题学生诊断手册作者:小鱼儿一个人如果老是碰壁,缺乏小的成功的体验,最终很难取得大的成功。为什么那么多老师发生了职业倦怠?因为碰壁太多。为什么有些老师见了学生就高兴,有的退休了还在迷恋教育?因为在同样的情况下,他碰壁较少,成功较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原因可能很多,但是他们智慧的差别恐怕也是重要原因。我从教十九年,前十年是混、抵触、厌倦、怵头,认为自己的个性绝对不适合当老师;中间七年是苦苦探索,不得要领;最近两年尤其是今年一月十日向王晓春老师讨教以来,精神状态明显变化,工作也有起色。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日益复杂的学生,许多老办法不允许用,或者用也不灵了,教师如

2、果不与时俱进,碰壁的机会是很多的。问题学生的三级处理可以把问题学生分成三级。一级问题生的问题班主任就可以解决。二级问题生需要交给校园专家处理。校园专家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人,每所学校至少应该有一个这样的专家。三级问题生是最严重的,学校也解决不了,那就交给社区工作者、心理医生、公安机关,或者教育系统专办的特殊类型学校(不光是工读学校)去教育。班主任工作是有边际的,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不能要求他们去做他们不大内行的事情。现在教育界流行一个口号: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就等于宣布教师万能,教育万能。其实即使是教育专家,也有对付不了的学生。所以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提法。勉强这样要求

3、教师,其结果是使他们耗费大量精力去办他们做不到的事情,而本来能够做的事情却没有精力去做,两头都没弄好。这不明智。再说,一味要求保护问题、生的权利,实际上侵犯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权利,因为问题生往往会捣乱,影响他人学习。比较明智的办法是分层把关。但是,我们总是希望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第一层。-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班主任都是教育专家,但是我们却希望专家型的班主任多起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班主任的素质决定我们民族的未来的素质。所以我主张对班主任进行系统的培训。既然他们在师范学校并没有学到处理问题学生的专业本领,那就应该补课。对教育、教师的作用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教育万能论也是错

4、误的,二者都走了极端,对教育、教师害处很大。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是根本原因,外因是必要条件(绝对不是充分条件)。对于一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来说,遗传是内因,教育是外因。我相信小孩从小在狼群中生活会变成狼孩,我也相信狼无论在人群中生活多久,受教育多好,也变不成人。至于学生,孔子说因材施教,加德纳说多元智能,是有道理的。在一定时间内,或许有资格宣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但这毕竟不是一种常态。不可能在全国推广的。问题学生教育的常见错误思路一、没有研究学生的愿望,只有管学生的冲动你会发现,许多教师遇到问题没有研究的愿望,他们感兴趣的只有一件事,就

5、是管。你是什么样的学生我不问,你的心情我不问,你的感受我不想知道,反正你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就不行,我就要用我熟悉的一套办法,软硬兼施,使你就范。这叫作管理压倒教育或者管理代替教育。按这种思路,教育永远不会走向科学,只能停留在最一般化的管理阶段,而且会越来越行不通。二、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我给老师讲课,发现递条子提问问的老师几乎全都问怎么办,很少有问为什么的。比如有个学生上课不听讲,老师就问怎么办。不知道不听讲的具体原因,怎么能知道对策?在这种老师的心目中,好象凡是不听讲都可以用同一种方式解决似的。实在太缺乏分析了。三、把任何问题都道德化,不承认学生的许多问题属于心理问题和能力问题在许多老师看来

6、,学生上课不听讲,就是不想学;不好好写作业,就是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守纪律,就是成心捣乱;早恋就是思想复杂、肮脏;成绩一下降,就是因为松劲了。总之,他们能把所有的问题都简单地归结为觉悟问题、道德问题、认识问题、是非问题,好象只要认识提高了,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学生许多问题并不属于道德问题、认识问题、是非问题,而常常是心理问题或者能力问题。心理问题和能力问题靠一般的思想教育方式是解决不了的,所以,每当教师用自己的错误方式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就茫然不知所措了,只会埋怨学生不接受他们的教导,却不想想自己开的药方是否对症。四、没有多种假设,只有简单归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7、是遇到问题提出假设(假说),然后加以验证。假说当然是多种比一种好。可是你拿学生的同一个问题(例如不完成作业)去问教师,你会发现他们的归因很简单,而且说法差不多一致。既然原因这样简单,教育方式当然也就不需要因人而异了。所以因材施教不过说说而已,具体的教育行为,只是程咬金的三斧子,对谁都是一样的砍法。如果教师不学会遇事提出多种假设和科学思维方式,他们的工作方法就永远会是简单化、一般化的。五、思维缺乏逻辑性我经常和教师讨论问题。我发现不少教师的思维缺乏逻辑性。很多人把教育论文当文学作品来写,抒情压倒分析,读完了激情燃烧,但是没有学到什么专业知识。至于文章思路漂移象侃大山的,偷换论题的,偷换概念的,前

8、后矛盾的,不知所云的,也都很常见。没有逻辑肯定没有科学,没有科学就不可能总结出教育问题学生的规律,于是我们就看到许多教师高举爱的旗帜,高唱爱的颂歌的背后,说来说去,还是那几招。六、工作方法主观化、情绪化教师工作方法如此简单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常常非常主观,非常自我中心;遇事不调查,不询问,不给学生学生说话的机会,我说是什么就是什么,我感觉你是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情绪上来了,连是非和前因后果都不分,只强调态度。你提出不同意见就是不尊重我,你敢顶嘴就什么理由都没有了,即使你说的是事实,我也不理。这种时候,教师不但失去了民主作风,而且完全失去了起码的科学态度,成了情绪型的不可理喻的人。用

9、这种方式教育学生,或许一时可以把学生压下去,但是学生肯定不服,教师以后的日子肯定也不好过。七、只会责备别人,不想反思自我教师中埋怨成风。埋怨体制,埋怨领导,埋怨家长,埋怨学生。当然,很多埋怨都事出有因,而且有一定道理,但是教师往往只会埋怨他人,不反思自我,于是埋怨就顶多能起点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教师本人的能力无法得到切实提高,工作还会继续碰钉子,于是更增加了埋怨的理由,形成恶性循环。-人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不能知彼,没有反思精神就无法知己,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当然只能打败仗。而埋怨,也可以看成是对打败仗的推卸责任和自我辩解。九、惩罚不见效的时候,有转而迷信爱当所有这些硬办法都不解决问题的时

10、候,许多老师就又转而采用软的一手,那就是爱。-可惜这种办法只对少数问题学生起作用。问题学生各有各的问题,想用千篇一律的爱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显然是不行的。-如果爱能解决一切问题,孩子应该更听家长的话呀,事实上完全不是如此。可见,对于教育,爱只是一个必要和重要的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没有爱不行,光有爱也不行。十、学校管不好,不切实际地寄希望于家长想用家长管住孩子的办法,太天真了。-如果教师明知道请家长来没有用,就不要请。请来无非是告状,告状之后无非是家长回家把孩子打一顿,这只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仇恨,增加以后工作的困难。不要希望问题学生家长能给教师多大帮助,更不要幻想教师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家长解决。

11、家长有那个水平,孩子是不会成为问题生的。但是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可以不理家长,有些必须通知家长的事情,是要告诉他们的;需要他们配合的事情,是可以和他们商量的;指导他们少犯一些错误,对学校教育是很有利的。我的意思只是说,教育问题学生,教师必须把基点放在自己身上,对家长既不要埋怨,也不要抱不切实际的希望。问题学生诊疗的正确思路一、遇到问题,先稳住事态经验告诉我们,对待问题学生,只要教师一急噪,就容易把事情弄僵,陷入被动。人在激动的时候,很难理智地思考问题,问题生也多是不善于控制自己感情的,他们冲动起来,可以忘乎所以,老师若跟他们对着干,不但没有效果,而且有失身份。所以对问题学生进行诊疗,前提是教师要冷

12、静。一般说来,问题学生发生的问题,大都不适合热处理,要先放一放,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再处理不迟。问题学生往往是咄咄逼人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学会一些体面地下台阶的招数,以便随时撤出战斗,让对方的怒气再而衰,三而竭,然后再教育他们。只有应变能力很强、威信很高的教师,才可以考虑对问题学生采用强攻和速战速决的办法,其他老师最好暂时撤退,等待时机反攻。二、不急于作是非判断和道德归因解决问题生的问题,当然总要分个是非,但是不可以从分清是非入手。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他犯了错误,我先不说他对错,而研究他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是什么力量推动他非这样做不可。搞清他的思路,我才有可能下次在适当的地方切断他的错误思路,避免他

13、重犯错误。这才是诊疗和治疗。作是非判断是很容易的,一般不需要专业能力。谁不知道打架、骂人不对?教师要证明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专业人员,就应该少在判断是非上唠唠叨叨,而应该在诊疗上下工夫。三、不搞态度挂帅问题生闯祸的时候,常常顶撞询问或干预的老师,态度很没礼貌,有时近于蛮横。老师出于自尊或碍于面子,就可能怒火万丈,不顾一切地要压倒问题生的气焰,打掉他的恶劣态度。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弄不好会转移教师的注意力,从此教师就不可能冷静地调查和分析问题了,教师的身份就会蜕变成学生的吵架对手。不得已,只好由第三方(政教处或校长)出面解决。我把教师的这种思路称之为态度挂帅。所以,问题学生出了问题,即使他

14、态度不好,我主张也不要急于打态度,要先调查事实。你会发现,当你平静地向他询问事实经过的时候,他的恶劣态度就会很快降温,当然,你不要用审问的口气,而要用询问的口气。事实澄清了,是非分清了,学生只好承认错误。经验告诉我们,他承认错误之后,顺水推舟再让他向老师道歉,就很容易了;学生正在气头上你让他道歉,则如逆水行舟。学生道歉之后,如果教师确有不当言行,侮辱了学生人格,也要向学生道歉。在这一点上,大家是平等的。四、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问题生出了问题,教师的第一反应太重要了,这第一反应决定了教师后来行动的方向。我主张教师遇到问题生出现问题,第一反应最好象科学家见到不明飞行物的照片一样,怀着好奇心问道

15、:这到底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反应导向冷静,导向询问和研究,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对教师心理健康大有好处。-我发现,当我冷静地把他当作一个研究对象的时候,我的反感和厌恶立刻就减轻了,因为你不大可能讨厌你希望了解的东西。好奇心能冲淡厌恶。认知欲望越强烈,态度就越冷静。科学家就是如此。光有第一个为什么是不够的,后面要紧跟着一连串的为什么,要不停地追问。没有为什么就没有研究,没有接连不断的为什么,就不会有真正的研究成果。经常有年轻的老师求救、求助某个问题或某个问题学生的处理办法。也有的老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只是感到困惑、震惊,急于知道解决办法,没有独立地思考问题的原因。一个问题的研究

16、应该有三步: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而现实中往往有人连是什么都表述不清、不全,不想问为什么,只望高人指点怎么办。遗憾的是这样的高人不曾见。个案研究有三个要素:1、锁定问题表现形式。解决怎么样。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调查、访问等渠道,掌握尽量详尽而关键的材料,明确问题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好比医生用望闻问切、透视拍片等手段确定病症。2、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解决为什么。这里用得着胡适提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分析方法。多提出几种假设,然后不断地反驳这些假设,推敲这些假设,要不停地追问为什么,力求找到问题出现的真正原因。这好比医生分析病因。这一步需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需要有社会阅历做支持。我

17、们应该在这些方面不断丰富自己。3、探索问题解决的对策。解决怎么办。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有些甚至是严重对立的,他们之间会有争论。这很正常,中西医、三教、诸子至今在争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在实践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好比医生开处方。实际工作中总有一些老师能轻松愉快地干好许多事情,也有一些老师干较少的事情却觉得疲劳心烦。这里可能就有一个思路问题、方法问题。五、了解情况时,观察法与心理测量法双管齐下其实学生性格的最真实的表现,往往在非正式场合看得更清楚,在同龄人中看得更清楚,在游戏中看得更清楚,而后一种观察角度一般是教师所缺乏的。-采用观察法,要特别注意学生在非正

18、式场合的表现,还要注意通过学生了解学生。-观察之外,也可以适当搞点心理测验。我常用的心理测试方法是:小学生用画图法,中学生用词语联想法,中小学生都可以用早期记忆回忆法和释梦法。画图,词语联想,早期记忆回忆,释梦,这些检测方法操作起来都很简单,难的是解读。解读这些材料,不但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而且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有时还要询问学生本人。六、横向、纵向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发现相当多的教师遇到事情没有把它展开来调查研究的习惯和方法,他们只有现成的几种应对方法,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上去,不能解决问题,就瞪眼没有办法了。我们把这种情况叫作没思路。没思路比没办法更可怕,因为前者决定后者

19、。所以,要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必须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思维训练,重新培养教师的思考习惯和能力,帮他们找到思考的门径。七、确诊前,要提出多种假设问题生经常发生的问题有多种,每一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有多种。一位优秀教师必须做到:一发生问题,他脑子里就象打开一个电脑文件一样,会弹出有关这个问题的多种可能原因,一条一条摆在那里。有了这样一个参照文件,教师就可以把眼前的学生和这个文件上的描述一一比对,如果发现有吻合之处,该生可能就属于这一类学生,那么自然就可以初步诊断了。教师应该估计多种可能,而不是只从道德角度,认定一种可能。看问题,光有道德视角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视角。要做多种假设,才能少犯错误。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特别声明: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