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设计(XX版九年级下册)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5953971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设计(XX版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设计(XX版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设计(XX版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设计(XX版九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设计(XX版九年级下册)(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美文档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设计(XX版九年级下册)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述道理和表明意见的方法。 2、认识“除蔽纳谏”这种政治见解的进步作用。 3、理解文言实词的用法,一词多义词的义项,了解特殊句式。初步理解意动用法。 教学重点: 1、熟悉和掌握词类活用的特点2.邹忌运用设喻讲述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的特点 教学时数:2课时 布置预习: 1、熟读课文,依照注释,弄懂文章大意。 2、借助资料进行文言知识整理,包括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特殊句式。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

2、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书写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

3、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学生展示,师补充)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昳(y)丽朝(zho)服衣冠(gun)窥(ku)镜 期(j)年朝(cho)于齐间(jin)进 (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五、整体感知 1、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

4、文内容。 2、质疑环节。(学生就不明白的语句翻译互相交流直至解决,师引导) 3、转入对文段的学习。(本环节就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式进行整理,先组内交流,再派代表进行班内展示) 师明确(学生展示完毕可用多媒体再次展示,完善知识点): (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2)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朝,名

5、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 (3)一词多义 1、修 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朝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 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zho) 3、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4、诚 a

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列子?愚公移山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确实、的确 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表假设,如果、果真 (4)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 3、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5)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2、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6、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六、引

7、导思考并讲解: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吾与徐公孰美?”两个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 明确:两个句子均为古汉语中的固定句式。“与孰”是由“孰与”演变而来,意义与“孰与”相同,都表比较。“孰”为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常前置,“孰与”即“与孰”。 2、宾语前置句,在古汉语中常见。 例如:彼不我恩也童区寄传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之”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构成“唯是”格式的宾语前置 (7)注意一个成语 门庭若市:形容来者之多。(注意与“门可罗雀”区别)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2、完成探究习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情况,教师对本文教学重点予以强调

8、 检查内容:本课实词、虚词用法(上一节课的总结)及特殊句式 二、品读赏析。 (一)学生背诵课文,(师导入本课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个历史小故事,写的是齐相邹忌用自已的事情设喻,婉言劝说齐威王“除蔽纳谏”修明政治,可是文章一开头,没有直接写邹忌讽劝齐王,而是写什么?邹忌比美(板书) (二)分析第一段。 1、提问:文章开头怎样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这些反映了什么? 明确:开头用:邹忌修人尺有余“而形貌映丽”一句话,写出了邹忌外形魁梧、美丽,行动:“朝服衣冠,窥镜”写邹忌窥镜见貌,自觉其美,逼真地刻画出他自我欣赏的心理。 2、提问: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由

9、此引出了他与妻、妾、客的答话,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到怎的怎样的回答?板书:问美明确:“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邹忌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这三问三答语意要同,但句式不同,文字略有变化。小组讨论:说说妻、妾、客的答话语气程度有何差别?(此处引发学生兴趣,利于他们动脑筋思考) 明确:妻的回答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溢于言表。(语气十分肯定,“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偏爱之情”)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一句,只是跟着妻的口气重复了一下。“徐公何能及君也?”表现了封建社会里地位低微的妾的畏怯心理。她的回答就有些勉强,说话比较拘谨,

10、不敢越雷池一步。客人的答话,“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语气更轻,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邹忌的三问,内容完全相同。只是在文字上略有变化,既表现了他的怀疑,又毫无重复之感。三答的意思也相同,但由于身份和心理的不同,感情色彩却大不一样。 4、接着写邹忌与徐公比美板书;比美 提问:邹忌与徐公怎样比美?结果怎样? 明确:“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5、你如何评价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邹忌在一片赞扬声中,并没有昏昏然忘乎所以,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先是“不自信”“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几个字就将一位正直、忧国忧民之士,辗转反侧于床头的形象跃然纸上。 6、而后写

11、邹忌思考解蔽(板书:思美) 提问:邹忌“暮寝而思之”,思的结果,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板书) 教师归结:邹忌从“问”到“视”,由“视”而“思”,因小悟大,终于解蔽,这不仅表现了邹忌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也深刻地揭示了“凡事不能偏听偏信”的道理。这一段有声有色,富于情趣的描写是下段邹忌用暗示,比喻方法讽谏齐王的基础。 (三)分析第二段 1、第二段大意:讽谏(板书) 提问:这段中,邹忌用自己的事情设喻,讽谏齐王,用了逻辑中的类比推理方法,说说邹忌讽谏怎样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的? 妻私臣-宫妇左右私王 邹忌讽谏妾畏臣-朝廷之臣畏王王之蔽甚矣 客求臣-四境之内

12、有求于王 (板书) 2、教师补充归纳:邹忌用个人受蒙蔽的事来暗示“王之蔽甚矣”,他能由已及人,因小悟大,把悟得的道理推及到治理国家政事中去,这种采用设喻讲述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和一般的比喻不同。运用这种方法说理,语言往往显得委婉,含蓄、娓娓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四)分析第三段、第四段 1、提问: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 明确: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受下赏” 问:可见齐王是怎样的国君? 威王说的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批评者勇气的大小)。威王为此颁赏意味精着什么?(有改正的勇气,有振兴齐国的决心) 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齐威王确实受了蒙蔽? 明确(从纳谏令下之后“

13、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可以看出) 继续追问:“数月之后无可进者”这几句说明了什么?(因为纳谏除蔽,国内政治修明。) 3、教师补充史实:齐威王在齐国历史上算得一位有作为的国君,但在他即位之初好为长夜之饮,以王诸候并伐,国事不治。第九年,他从受蒙蔽中醒悟过来,指出即墨大夫“不事吾左右以求誉”,却把地方上的事情治理得很好,因而赏了他,“封之万家”,阿大夫“以厚币吾左右以求誉”,而把政事弄得很糟,于是烹了他及左右曾称赞过他的人,接着奋兵而出,诸候震惊,皆还齐侵地。这是BC.370年的事,由此可见,威王有振兴齐国的决心。 4、文章怎样写齐王纳谏的成效? 明确:正面写国内“三变“,侧面又简洁地以四国朝齐一句

14、话,反衬齐王纳谏之成效。 三、总结全文 1、讨论邹忌的讽谏方法 师指出:历代臣子向君主进谏有两种基本方式:直谏和讽谏。请同学们思考,是否学过“直谏“的文章,这两种进谏方式有什么不同? 明确:直谏,就是把自己主张直接陈述出来,同学们学过出师表,指出“臣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这段话就是直谏,其内容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大体相同。 讽谏的要害是用设喻的方法启发君主,让他自己决定该怎么办,这种办法语言委婉,说理深刻,听者乐于接受。 对比一下,若本文直截了当地写“邹忌为齐威王相,入朝见威王,曰:“臣尝服衣冠而窥镜”接着把他的故事叙述完毕,然后接下去再

15、说:“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那一段,便索然寡味,毫无艺术特色。 2、文章“三三”结构 本文从头至尾一直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妻、妾、客是三层,“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层,“官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是三层,上中下赏是三层,“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又是三层。” 再看,邹忌自以为美于徐公这一事件在时间上是三层,“朝”“旦日”“明日”,邹忌的思想转变也是三层:“孰视,窥镜自视,暮寝而思之”。全部事态发展也是三层,邹忌讽谏一层,齐王纳谏一层,战胜于朝廷是第三层。 结构层次很别致: 3、情节完整,人物生动 叙事简洁,剪裁巧妙 语言生动幽默 四、完成课后练习 附: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问美 邹忌比美思美 妻私我-官妇左右私王 邹忌讽谏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王之蔽其矣 客求于我-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上、中、下赏 齐王纳谏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四国朝齐 (注:第一课时内容的整理部分让学生课前时间尽量完成,课上讨论补充,否则一节课完不成本课的教学。第二课时的内容较多,教学时可根据学情进行删减。) 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