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高三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5919728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高三期初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高三期初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高三期初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高三期初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高三期初考试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溱潼中学2013届高三期初考试语文试题2012.8.30一、语言文字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创伤/重创敌军 连累/连篇累牍 泄露/藏头露尾B.粮囤/积草囤粮 恫吓/杀鸡吓猴 见教/图穷匕见C.嫉妒/亟须纠正 炽热/秩序井然 拙劣/相形见绌 D.停滞/卷帙浩繁 擢升/真知灼见 讥诮/峭拔刚劲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横财/专横跋扈 攒动/万箭攒心 瘦削/削足适履B. 押解/浑身解数 应届/应接不暇 呼吁/长吁短叹C. 裨将/无裨于事 刹车/古刹钟声 提防/耳提面命D. 癖好/僻静地点 监生/槛菊愁烟 雨霁/身材颀

2、长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家俱 赌博 人才辈出 山清水秀 B.风采 销毁 陈词滥调 哀声叹气C.陨落 蛰伏 食不果腹 惹事生非 D.毕竟 脉搏 优柔寡断 要言不烦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 在奥运赛场上,如果身无长物是很难与强大的对手竞争的,孙杨正是凭借实力才获得了两枚金牌,并且打破了世界记录。B.14名香港保钓人士乘坐“启丰二号” 披肝沥胆几万海里,冲破日方阻挠在钓鱼岛靠岸,其中7人成功登上钓鱼岛,并展开中国国旗宣示主权。C. 8月14号上午6时50分,逃亡8年的特大杀人犯周克华在重庆被击毙,他身负9条性命,犯下的罪行骇人听闻。D.自从大学毕

3、业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为了让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在溱湖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聚会。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 这个地区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又有一个很好的领导班子,因此,这里人民能安之若素,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B.他是个玲珑剔透的人,知道该怎样让现场的气氛活跃起来,于是站起身做了个滑稽的动作,引得众人大笑。C.站在山顶,放眼望去,满山的杜鹃花姹紫嫣红,真是美不胜收,他不禁由衷赞叹大自然的神奇。D.现在想考师范的优秀高中生越来越少了,提高师资的质量,这是很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这是和提高教学质量休戚相关的。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俄罗斯也进行了一

4、些改革,如禁止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B.如何才能富起来呢?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C.晚年的袁枚,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D.华航电子有限公司以人为本,利用各种渠道培养和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儒商,上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下启市场经济的伦理新风,已成为当今华人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中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B.大家对护林员揭发的林

5、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纷纷要求向上一级主管部门反映。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十二五”的工作重点。D.辛德勒作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把拯救犹太人的想法付诸于行动,他推开了将军办公室的门。8将下列句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起来组成一段完整的话。(4分)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

6、重性。 二、文言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亭林先生神道表【清】全祖望先生字曰宁人,改名炎武,学者称为亭林先生。少落落有大志,不与人苟同,耿介绝俗。最与里中归庄相善,共游复社。于书无所不窥,尤留心经世之学。其时四国多虞,太息天下乏材以至败坏。历览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有关于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务质之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晚益笃志六经,而日知录三十卷,尤为先生终身精诣之书,凡经史之粹言具在焉。 乙酉之夏,太安人六十,避兵常熟之郊,谓先生曰:“我虽妇人哉,然受国恩矣,果有大故,我则死之。”遗言后人莫事二姓。先生方应昆山令杨永言之辟,与嘉定诸生吴其沆及归庄共起

7、兵,以从夏文忠公于吴。次年,几豫吴胜兆之祸,更欲赴海上,道梗不前。 先生既抱故国之戚,焦原毒浪,日无宁晷。遍游沿江一带,以观旧都畿辅之胜。戊戌,遍游北都诸畿甸,直抵山海关外,以观大东。丁巳,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初先生遍观四方,其心耿耿未下。先生置五十亩田于华阴供晨夕,而东西开垦所入,别贮之以备有事。 方大学士孝感以书招先生为助,答曰:“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之世外。”孝感惧而止。戊午大科,诏下,诸公争欲致之。先生豫令诸门人之在京者辞曰:“刀绳具在,无速我死!”次年大修明史,诸公又欲特荐之。贻书叶学士訒庵,请以身殉得免。或曰:“先生盍亦听人一荐,荐而不出,其名愈高矣。”先生笑曰:“此所谓钓

8、名者也,其心岂欲见于人?而力拒之以明节,则吾未之闻矣。”华阴诸生请讲学,亦谢之。先生既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徐尚书乾兄弟,甥也,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至是鼎贵,累书迎先生南归,愿以别业居之,且为买田以养,皆不至。 辛酉,卒于华阴,无子,年六十九。高弟吴江潘耒收其遗书,序而行之,又别辑亭林诗文集十卷,而日知录最盛传。徐尚书之冢孙涵持节粤中,数千里贻书,以表见属。予沉吟久之,及读王不庵之言曰:“宁人身负沉痛,思大揭其亲之志于天下。奔走流离,老而无子,安得掉首故乡,甘于客死!噫,可痛也!”斯言也,其足以表先生之墓矣夫。 (节选自琦亭集,有删改)【注】顾炎武(1613一1682):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

9、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太安人:是明清时代给朝廷命官之母或祖母的封号,此指顾炎武之母。焦原:枯焦的大地。毒浪:比喻遭蹂躏。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时四国多虞 虞:忧患 B几豫吴胜兆之祸 豫:参与 C愿以一死谢公 谢:报答 D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 振:救济10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顾炎武“落落有大志”的一组是(3分) 最与里中归庄相善,共游复社 焦原毒浪,日无宁晷 与嘉定诸生吴其沆及归庄共起兵 东西开垦所入,别贮之以备有事 书无所不窥,尤留心经世之学 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

10、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炎武的一生是为实现他的报国之志而劳苦奔波的一生,也是壮志难酬、赍志以殁的悲剧的一生。 B文章第二段从太安人着笔,通过对太安人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的记述,含蓄而有力地衬托了顾炎武的高尚气节与抗清意识。 C明亡之后,顾炎武遍游大江南北、关河内外,六谒思陵,最后定居华阴,垦田经营,表明了他耿耿复明之志已渐渐消退。 D顾炎武多次放弃被举荐为官的机会,他以死相拒的行为,表明了他心存明室、不事二姓的决心。12将下列课本中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4分)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

11、之。(苏轼赤壁赋)(2分) (3)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文天祥指南录后序)(4分) (4)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3分) (5)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司马迁报任安书)(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1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注】洛中:今洛阳。午桥:在洛阳东南。长沟:大河。(1)这首词中,能体现空间

12、变化的是哪两个句子?(2分) (2)词的上阕中的“长沟流月去无声”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包含了词人昔日的什么感情?(4分) (3)请简要分析“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在全词结构上的作用。(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1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2) ,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3)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4)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5)庄生晓梦迷蝴蝶, 。 (李商隐锦瑟)(6)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7)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8)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13、 (论语为政)(9)暮春三月,江南草长, , 。(丘迟与陈伯之书)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看 麦 熟刘成章肥沃的关中平原,从头年冬到次年春,田野上十有八九都铺着日渐加厚的小麦的绿毡。而到了清明节呢,农谚说:“清明麦子埋老鸹。”于是,田野处处,是厚可盈尺的绿绒被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块又一块的绿绒被儿,绿光闪烁,好不喜人。从此小麦就可着劲儿长了,那绿绒被便膨起来,膨起来,一天一个样子,直至像隆起的海浪碧波,涛声震响。忽然有那么一天,麦梢儿迎风摇摆,一浪推着一浪,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麦梢儿的变化是一种信号,它触动了每一个庄稼人的心,而跳得最快最欢最美

14、的,却是婆娘们的心。婆娘,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把自己的一颗心分成了两半一半在婆家,一半在娘家。婆娘负重最多、爱最多,最具人性美,最有人情味。这不,看见麦梢儿黄了,她们立即想到了娘,想到了娘家的麦田,都准备着看望辛苦了大半年的爹娘和兄嫂弟妹,同时分享娘家麦子即将成熟的欢乐。于是,她们都忙碌起来了:蒸馍馍,烙锅盔,采拔菜蔬。丈夫、公婆都理解她们,由着她们的心性。咱关中俗话说:“麦梢黄,女看娘”呀!辈辈沿袭。她们小曲悄唱,加紧了手中的活儿。手疾脚快地找篮篮,装礼物,梳洗打扮家家屋中都是这样。她们恨不得转眼间就能扑到亲娘的怀里。于是,麦黄天,人们都惊叹关中路,广漠的田野上,到处闪耀着看麦熟的婆娘的身影

15、。她们的肌肤有的粉红,有的微黑,有的如春萝卜般的细嫩,有的如秋白菜般的健康,真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于是,这麦黄天,田野是大片大片的黄的色块,她们是红的绿的花的荡漾的曲线。色块有了曲线喜悦的旋律,曲线有了色块成熟的神韵,而这一切被馨香浸透。天那么蓝,那么纯,布满麦田的大地显得更黄了。大地焕发出我们民族的原色,它那么丰盈,那么辉煌。婆娘们就走在那原色之中。丰收在望,庄稼人被它所燃烧,田野上便此起彼伏地飘荡着吼唱的秦腔。在那原色中, 婆娘们踏着秦腔的节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是来自诗经的声音。婆娘们虽然不懂得诗经,但这声音,早就存于她们的心坎了。奔着爹

16、,她们在走。奔着娘,她们在走。她们粘着轻尘的布鞋、皮鞋、胶鞋,踩下急切的脚印,千姿百态,南来北往地撒布在旷野,一如总也开不败的夏的花朵。一片胜似一片的麦子,常常逗引得她们停下脚来。她们被关中大丰收的景象撩拨得晕晕乎乎,竟至忘了此刻身在何处,以为自己嗅到的已是娘家麦子的芳香,等恍然大悟这哪是娘家的麦地呢,便独个儿笑了起来,如歌似地灿烂。但绝不吝惜泼出去的情意,娘家爹和丈夫不都常说么,人不能太自私了,天下农民是一家。是的,也应该为别人喜欢喜欢。何况,娘家地土好,人又勤,麦子一定不会比这儿差,也应该提前为之开怀一乐了。满怀的麦香,满心的快活,满鬓角的汗珠,满眼睫的光。她们的身姿是大小雁塔上的风铃。正

17、干农活的男人们都知道她们是干什么去的,都为她们而感到自豪和充实。婆娘们喜滋滋地迈开脚步。现在,娘正在做什么呢?是不是早站在村口的老椿树下等我了?爹又在做着什么?一定是风风火火地联系收割机去了,但他这两天会早早地赶回家的。爹娘都上了一把年纪了,女儿多么想多住上几天,好给他们凑一把力,把麦子颗粒不剩地收到囤子里头。这期间一定要尽量多帮爹娘干一些事情,比如缝缝补补呀,比如领着患老年病的爷爷上医院诊治呀。可是,爹又会厉声吼叫:“哪有这种情理?”娘也会柔声相劝:“听你爹的话,回去吧。麦忙天,谁家不是等着人手用哩?”而她们自己也放心不下婆家的事啊!婆娘,婆娘,婆娘的心里有多少牵挂啊!脚下的这条路,已经走过

18、百遍千遍了,却愈走愈亲切,愈走愈爱走。而且总是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悄悄呼唤:娘啊娘啊,我回来了!无边麦田的金黄的底色,她们的脚步编织着一幅既古老又鲜活的关中农村的风俗画。她们望着麦子,她们也是麦子,装饰着田野。她们急匆匆地前行,她们心灵的麦芒在前行中,折射出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15文章开头比喻手法运用非常有特色,结合第一段内容具体分析这一手法及其好处。(4分) 16第五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婆娘们并不懂得的诗经中的诗句?(6分) 17在文章结尾,作者赞美“她们心灵的麦芒在前行中颤抖着,折射出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请简要概括“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4分) 18结合全文内容,探究

19、作者的情感倾向。(分) 六、作文(7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毁,替明日的信仰开路。(罗曼罗兰)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好奇、疑虑开始的飞跃。(爱因斯坦)要想把问题弄清楚,就不要急着去相信;知识的力量就在于怀疑。(高尔基)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方以智)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鲁迅)不同的人,有着不同有关“怀疑”的经历和感悟;不同的人,对“怀疑”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请以“怀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高三语文期初检测参考答案3.D(A.家具 B.唉声叹气 C.惹

20、是生非)4.C( A.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后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B.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C.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D.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5. B(A.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B.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或供玩赏的太湖石等。形容人聪明伶俐。C.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D.休戚相关:彼此祸福互相关联。)6. C(A.成分残缺,在“铁路公司”后加“在内的”;B.句式杂糅,改为“关键在于知识,知识起决定性作用”;D.搭配不当,删

21、去“培养和”)7. B(A.搭配不当,儒商不能是现象,将“现象”改为“群体”;C. 语序不当,应将“自从”调至“新生代农民工”前;D.成分多余,“诸”是“之于”,与“于”重复,删“于”。)【参考译文】先生字宁人,后改名为炎武,学者称他亭林先生。顾炎武年少时高超不凡,有远大的志向,不与人苟且迎合,性格正直,超出世俗。和同乡归庄非常友好,一起游学复社。对于书籍没有不看的,特别注重治理世事的学问。当时国内有很多忧虑之事,他叹息天下缺少有才能的人以致国家败亡。他广泛阅读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有关于民生利害得失的事就随即记录下来,力求评定这些在当今可以施行的事,而不说拘泥于古代虚而不实的话。晚

22、年更加专注于记述六经,而日知录三十卷,更加是先生终身学术研究最高境界的书,凡是经书和史书中精妙的话语全部收录在书中。乙酉年夏天,顾炎武母亲六十岁,到常熟的郊外躲避战争,她对顾炎武说:“我虽然是一个妇道人家,然而承受朝廷的恩宠,果真国家有大的变故,我就为国而死。”给后人遗言不要侍奉二主。先生正响应昆山县令杨永言的征召,和嘉定生员吴其沆以及归庄一起起兵抗清,到吴地跟随夏文忠公。第二年,几次参与吴胜兆的起兵,更想到海上组织抗清,因为道路阻隔,没有能够前行。先生怀抱故国的悲伤,国土遭受清人蹂躏,每天没有一刻能够安宁。游遍沿江一带的山水,来观赏旧都周围的美景。戊戌年,又游遍北都周围的地方,一直到山海关外

23、,来观赏大东的美景。丁巳年,第六次拜谒思陵,开始选择定居在陕西的华阴。当初先生游遍观赏四方,他对明朝忠诚的心愿并没有丢下。先生在华阴购买五十亩田地以供早晚辛勤耕种,而开垦收获所得,另外贮藏起来,以备起兵之用。辛酉年,先生死在华阴,没有子女,死时六十九岁。他的高足吴江人潘耒收藏他遗留下来的书稿,作序并发行,又另外编辑了亭林诗文集十卷,而日知录最为广泛流传。徐尚书的长孙徐涵在广东做官,从数千里外写信给我,嘱咐我给先生写表文。我沉吟思考很久,等到读到王不庵的话:“先生承受亡国的痛苦,想在天下广泛宣扬他母亲的志向。到处奔波,流离失所,到老都没有儿子,怎么能够不回望故乡,甘心死在外地啊?唉,实在哀痛啊!

24、”这话,大概能够用来为先生的墓作表文了。12.(1)不知道句子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学习,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方面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智之处。(宾语前置、“师”、“不”、“明”各1分)13(1)“忆昔午桥桥上饮”和“闲登小阁看新晴”。(2分) (2)借景抒情(以景衬情)(1分);高远的追求,建功立业的愿望,实现理想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激情(3分)。(3)是全词的总结(1分),词人用形象的语言表明了历史终将化为陈迹这一主旨(2分);表达了世事变迁、人世沧桑的感慨。(1分)14(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乘骐骥以驰骋兮(3)幽咽泉流冰下难(4)无边落木萧萧下(5)望帝春

25、心托杜鹃(6)羡长江之无穷(7)杨柳岸晓风残月(8)学而不思则罔(9)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15将小麦比作日渐加厚的绿毡、厚可盈尺的绿绒被、隆起的有着金子颜色的海浪碧波,从厚度和颜色上展现了麦子日渐长高、饱满、成熟的全过程,(2分)形象地写出了丰收之景和人心情的快乐。(2分)16婆娘们虽不懂诗经的词句,但是她们懂得理解父母的辛苦,感念父母的恩德,用孝顺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2分)诗经之歌融入秦腔,在关中平原上传唱,说明中华民族孝顺、回报父母的传统美德依旧具有生命力,这声音能够焕发出民族的纯朴本色;(2分)体现“看麦熟”风俗的悠久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厚底蕴。(2分)17勤劳、善良、聪明能干、热情、孝顺、质朴的民族传统美德。(答到任意4点即可;答“人情味、人性美”也可得1分)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9 /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