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

上传人:欢**** 文档编号:55898781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 2013年6月4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历史留给我们的千姿百态的古村落正迅速消亡,保护刻不容缓。从文化角度看,保护古村落是因为()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有利于维护和展现文化多样性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对文化传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A. B. C. D. 2旨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文化中国名家讲坛”系列活动,2013年6月6日晚在美国华盛顿郊区的马里兰大学开讲,受到当地中国学子与侨胞的欢迎。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于()有利于吸收各国文化成果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

2、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趋同A BC D3欧洲这块古老的大陆,没有四大文明的辉煌,但它通过吸取来自非洲、中东、印度的辉煌文明与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其他文明相继没落的历史时期不断成长,达到了一系列的文化高峰。在此过程中,移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移民,就不会有欧洲文化的发展。这一事例说明()A人类的迁徙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B人口迁徙是一种文化活动C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D移民给当地带去的都是先进文化 4. 2014年春节假期,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文化活动,共贺马年春节。由此可见,传统文化()A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B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C要与

3、时俱进,不断创新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5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基本特征。这启示我们()A传统文化是优秀文化,应全部继承和发扬B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C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应继承和发扬D对于传统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取缔6文化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决定文化发展方向的因素是()A思想运动B科学技术的进步C文化传承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徽商纵横明、清两代300多年,其从商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商业资本

4、之大、延续时间之长,一度居十大商帮之首。据此回答78题:7徽商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塑造了极具特色的贾儒结合、义利相兼的理念,这说明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服务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A BC D8徽商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绝非偶然,得益于其在经商处世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创新精神,这表明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继承C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D文化创新是文化实践的源泉和动力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当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韵味,因此他的作品

5、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据此完成910题。9上述材料表明,文化创新的过程是()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开展文化合作,消灭文化差异的过程A BC D10徐悲鸿文化创新的做法对我们的启示是()抛开传统文化,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A BC D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是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

6、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据此回答1112题。11根据上述材料,国家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是为了发挥()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优秀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人的成长的作用A BC D12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诵读经典”,是因为()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只要继承了传统就必定能实现发展D只有发展才体现继承二、非选择题13周易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

7、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论语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孟子中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我国古代的“忠孝”思想在历史上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2)今天,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道德思想?142013年11月6日至10日,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北京举办。文博会坚持贯彻中央文化改革与发展的有关精神和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全面展示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

8、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促进新兴文化业态发展的重大成就,深入交流当今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沿理论和观点,着力搭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化、促进文化贸易和重大项目落地的交流合作平台,在助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文化创意。(2)请为我国的文化创意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1. 【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材料说的是传统建筑,错 。答案选B。【答案】B2. 【解析】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吸收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世界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繁荣,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错,符合题意。当今文化呈

9、现多样性特征,不可能趋同,错。【答案】C3. 【解析】没有移民,就不会有欧洲文化的发展,强调的是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发展,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人口迁徙本身不是文化活动,而是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移民给当地带去的也不都是先进文化,B、D错误。所以选C。【答案】C4.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在春节时有各种传统习惯,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故本题应选B。A、C、D均不符合题意。【答案】B5. 【解析】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故A错误;传统文化中糟粕的内容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作

10、用,故C错误;题目中涉及传统文化的精华,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B6.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生活中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其中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答案】D7.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塑造了极具特色的贾儒结合、义利相兼的理念,说明应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D8.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意义。取得辉煌的成就得益于创新精神,说明文化创新推动了徽商事业的成功,A应入选。B、C与材料无关,D颠倒了文化创新与文化实践的关系,本身错误。【答案】A9. 【解析】中“消灭文化差异”违背文化多样性的要

11、求,错误;均符合题意。【答案】A10. 【解析】抛开传统文化或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做法都是违背文化创新的要求的,错误;是文化创新的正确做法,故选C。【答案】C11. 【解析】都体现了题干所指向的目的,说法不准确,因为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只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同时又顺应时代、符合社会需要才能起促进作用。【答案】A12. 【解析】题干强调继承传统文化。B、C、D说法错误,故答案选A。【答案】A13.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作用以及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第(1)题,主要回答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既要看到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第(2)题则要回答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2、也要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答案】(1)在历史上,我国古代的“忠孝”思想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家庭和谐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一味强调“忠孝”,使人们往往屈从于独断的权威或传统的家庭礼教,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形成了国家生活或家庭关系中的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对待传统道德思想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道德思想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相反,则要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14. 【解析】第(1)题,要求回答重视文化创意的原因,可将教材中文化创新的两个作用的知识与材料相结合进行分析。第(2)题,要求为文化创意提建议,可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以及在文化创新中应该反对的错误倾向等知识灵活作答。【答案】(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这要求国家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文化创意对社会实践的推动作用。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国家重视文化创意,将有力地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2)文化创意要立足于社会实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意中的主体作用。文化创意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意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创意应坚持正确的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也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