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声乐表演的听众意识阐述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55886547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对声乐表演的听众意识阐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声乐表演的听众意识阐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声乐表演的听众意识阐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对声乐表演的听众意识阐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声乐表演的听众意识阐述(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声乐表演的听众意识阐述“听众”意识自始至终贯穿声乐表演,从表演前的案头准备到表演中的 具体实施,再到表演后的交流、总结及提高等各个阶段,歌者都要心系听众、关注 听众,创造出一个歌者和听众能够共同沉浸其中的美妙、和谐的声乐世界。拥有 良好的“听众”意识是一个歌者必须具备的品格 ,下文拟从声乐表演前、表演中 和表演后三个阶段具体论述歌者应如何树立良好“听众”意识的问题。一、声乐表演前的“听众”意识?面对一场即将到来的声乐表演,歌者首先应该关注声乐作品的选择。而 作品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演出主题、演出类型、演出场地等客观因素外,最关键的也是最应该考虑的就是听众因素了。众所周知,听众才是声乐表演的真正审

2、美主 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听众“参与”程度的高低关系到一场声乐表演的优劣甚至 成败。如果在作品的选择上能够从听众的文化水平、艺术素养、审美趣味等出发, 听众参与的程度自然会很高,这样的声乐表演显然也更容易获得认同和成功。一 般情况下,声乐表演者面对的听众不外乎几类:1.专家、同行、文艺评论家、媒体 记者。2.狂热的声乐爱好者(热爱并具有一定的声乐素养)。3.普通声乐爱好者(只 是喜欢而已)。4.被动的接受者(由于偶然的因素成为听众)。只要在演出前能够 预先知道大体的听众类型,或是听众中各类型人数的大致比例,就可以在作品选 择上加以把握了。如果以第一、二种类型的听众为主体 ,所选曲目就应在保证专

3、 业水平的基础上,更多地注重作品的学术性,以便更好地达成学术交流的目的。对 于专业型听众而言,由于他们精通声乐艺术,歌者不必担心因为唱法、语言、风格 等能否被理解或接受而影响演出的效果,因而曲目选择的范围可以相对宽泛,也 不用受唱法、语言等因素的限制。倘若面对第三、四种类型的听众,由于其音乐修养不甚宽泛,有的听众除 了喜欢甚至根本不具备音乐常识。对于这种情况,所选曲目的专业性就不能太高, 如果必须选择,也要选唱那些雅俗共赏、在普通听众中间流传较广的经典作品,这样既有利于体现表演者的演唱水平,又能照顾到听众的审美需求。除此以外, 我们还应从演唱风格、歌唱语言等方面考虑作品的选取,如果不顾听众实际

4、情况, 一味盲目挑选那些完全超越听众欣赏和理解水平的作品 ,结果只会徒劳,有时甚 至会弄巧成拙。试想,如果在国内普通(非专业型)听众的演出场合中唱原文的西 方歌剧咏叹调或者艺术歌曲,其演出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刚开始,听众或许会出于 好奇,对表演者的发声方法、歌唱语言、演出服饰等产生兴趣,但时间稍长就会因 听不懂歌词或者无法接受其演唱风格而感觉枯燥,慢慢地注意力就会从演唱者身 上转移开来,最后彻底放弃欣赏舞台上的“乏味”表演。这种情况也正如让没有 丝毫中国文化背景的外国人来欣赏中国的京剧一样 ,相信他们除了对台上戏剧人 物的表演、服饰造型等出于好奇会留下一点印象外,其余大概都是“不知所云”。因此,

5、在具体演唱实践中,面对非专业型的普通听众,歌者首先可以适当 选取一些中国作品或用中文演唱的外国作品,这样至少可以先从语言上消除隔阂 让听众明白歌者在唱什么,这一点至关重要。其次,在演唱风格上要选用一种普通 听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处理歌唱中的咬字、 吐字、音色等基本歌唱技术。当然, 这一点是建立在歌者成熟的歌唱技巧之上的,而且在这方面国内的很多歌唱家已 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最后,即便要选择用原文演唱外国作品,也应为听众准备好 作品歌词的翻译工作,如通过报幕员的介绍或者舞台上的电子屏幕显示等。 总之, 一定要在听众知晓歌者演唱内容的前提下去进行表演 ,让每一位听众亲自“参与” 到歌唱过程中,与舞台

6、上的歌者一起创造声乐表演的完美境界。 当然,我们提倡尊 重听众或根据听众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演唱的作品,但这并不等于盲目地迁就、顺 从听众,而是要顺应听众健康积极的审美心理和精神需求。有必要指出的是,在实际声乐表演中,无论面对哪一类听众,也无论演唱 作品的专业程度高低,歌者都应该努力保持最好的歌唱状态,发挥自己的最佳水 平,这是作为歌者的一个基本准则,更是歌者应有的职业道德。不能因为听众听不 懂或不感兴趣而有丝毫的懈怠,否则不仅是对声乐作品本身的亵渎,更是对观众 的不尊重。着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针对自己的演唱这样说道:“不论在歌剧院还是露天小广场,不论是为农民还是亿万富翁演唱,不论观众听得

7、懂还 是听不懂音乐,演唱对于我而言,是没有区别的,我用音乐打动他们的心。”作 为歌者必须明白,听众文化艺术素质的高低和歌者临场展示歌唱实力的多少完全 是两码事,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更不可以让前者成为后者的借口。这是每一 位从事歌唱事业的人都应该谨记的。二、声乐表演中的“听众”意识当声乐表演的案头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全身心投入作品演唱 了,在这一过程中同样需要歌者具备良好的“听众”意识。首先,在进行声乐表演时,歌者的眼神除了要与歌曲的内容和情绪保持 一致外,还要注意同听众进行直接的目光交流。当歌者专注的眼神环顾全场并留 意着每一位听众时,他们就能从你的目光中感觉到自己被重视,就好像你

8、是在为 他(她)单独表演。每一个人都希望被重视,当歌者让听众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们就 会更加专注于表演,也更容易与你的歌声融为一体。那种全然不顾听众,唯我独尊 的声乐表演注定是不会受到欢迎的。其次,歌者对于听众现场的一些反应,比如喝彩、鼓掌等应在条件允许的 情况下适时地予以积极地响应,比如可以用简单的肢体语言配合眼神以示谢意, 如果不是严肃的演出场合,歌者还可以直接以语言致谢。在一些群众性的广场演 出中,为了营造现场气氛,让听众更加专注于自己的表演,很多歌者还会采用互动 的方式,如让听众跟自己合唱或者对唱,让听众亲自参与到歌唱中来,也有歌者 (尤其流行歌手)甚至还走到听众中间,与听众亲切握手等,这些互动方式无疑成 为“听众”意识又一新的体现。这样做不仅大大消除了听众和歌者之间的陌生感 和距离感,还能够极大地激发现场的气氛和观众的激情,有利于增加听众对于声 乐艺术的热爱,这对于当前社会的声乐艺术普及显然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尽管上述互动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可以烘托演出的气氛、增加演出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互动方式并不是声乐表演所必需的,它们只是特殊场合下声 乐表演的一些辅助手段而已,而且这些“手段”运用是以不损害歌曲的情绪和意 境为前提的。如果将之视为表演的主要内容,那就走进了 “听众”意识的误区, 同时也失去了声乐表演的本来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