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创新设计一轮复习17

上传人:z**** 文档编号:55871594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6创新设计一轮复习17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创新设计一轮复习17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创新设计一轮复习17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2016创新设计一轮复习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创新设计一轮复习17(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基础课时案1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STEP |课后训练 | 强化训竦 提升考能小题对点练考点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 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 DNA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得出这一 结论的关键是()A 用S型活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B. 用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无毒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测定小鼠 体液中抗体含量C. 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 S型菌D将S型菌的各种物质分离并分别加入各培养基中培养 R型菌,观察是否 发生转化解析 将DNA和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开,分别观察它们在转化中的作用, 可清楚地看到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蛋白

2、质不能使其转化,这是实验的 关键所在。答案 D2. 如图所示为“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能充分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是含R型活菌的培养基A B C.D 解析 组说明S型菌中的RNA、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组说 明S型菌中的DNA是遗传物质。答案 D3. (2014湖南长沙质检)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 如下实验。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实验处理注射活的R型菌注射活的S型菌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活的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实验现象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从小 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从小 鼠体内分离

3、出S型活细菌F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实验的关键现象是第4组小鼠死亡并分离出S型活细菌B. 分析第4组实验时必须是以第13组的实验为参照C 本实验说明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D 本实验结论为“ DNA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关键现象是向小鼠注射活的 R型菌与加热杀死 的S型菌,小鼠死亡,且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 S型活细菌;该实验表明了 R 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实验中没有从 S型菌体内提取DNA,单独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故不能证明DNA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 转化因子。答案 D4. 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有毒性,能

4、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无荚膜的无毒性。关于如图所示的细菌转化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破蛋白质一,后 无荚膜WSy 04无荚膜有荚膜IM- A 小鼠怵内A .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有 A、D两组B. 通过D、E两组对照,说明转化因子是 DNA而不是蛋白质C. D组产生的S型肺炎双球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 D组产生的后代只有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解析 在细菌转化实验中,转化率很低,故 D组产生的后代中,大多数为无毒性(无荚膜)的R型细菌,少数为有毒性(有荚膜)的S型细菌,故D错误。 答案 D考点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5. (2014吉林省实验中学摸底测试)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 T

5、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实验证明了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分别用含有32P的T2噬菌体和含有35S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C. 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 T2噬菌体D. 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只证明了噬菌体的 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 染细菌实验分为两组,即分别用含有32P的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噬菌体是一种病毒, 不能独立生活,因此,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 32P、35S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答案 B 6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相关的方法与结果正确

6、的是()A 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B. 未标记的噬菌体在含32P标记的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其子代噬菌体中含32P 的个体占 3/4c.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用以标记 35sD. 分别用含35S和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出带相应标记 的噬菌体解析 搅拌的作用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开,搅拌不充分不会 引起上清液中出现32P的放射性,上清液中出现32P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保温 时间过长,导致细菌裂解;噬菌体 DNA 的复制以细菌提供的脱氧核苷酸作 为原料,由于细菌的脱氧核苷酸中都含有 32P,因此,复制三次形成的8个子 代DNA都含3

7、2P;噬菌体不能独立生活,因此,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 体;对噬菌体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先对噬菌体的宿主细胞,即细菌进行 标记,再让噬菌体侵染细菌。答案 D7. (2014湖北武汉调研)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 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 有: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两者都运用了和B. 前者运用了,后者运用了C. 前者只运用了,后者运用了和D. 前者只运用了,后者运用了和解析 题中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把 DNA 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 应,但艾弗里

8、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故D正确。答案 D8. (2014安徽8校联考)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 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4和 0C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 32P的培养基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 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RNA - DNA - RNA -蛋白质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 主要的遗传物质

9、,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进入细胞内部的是噬 菌体的DNA,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部,故子代产生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都不具 有放射性,由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三代,含有32P的子代噬菌2 1体占全部噬菌体的比例为2=4, B正确;噬菌体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体内才能 生活,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C错误;噬菌体是DNA病毒,不具有逆转录 过程,D错误。答案 B9甲图所示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 的含量变化,乙图所示是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的噬 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甲乙A甲图中AB对应时间段内,小

10、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 R型细菌的抗体B.甲图中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c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沉淀物中完全没有放射性D乙图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后不经过搅拌,贝U上清液中放射性减弱 解析 从理论上讲,乙图中的放射性只会出现在上清液中,但在实际操作中 沉淀物中也会出现部分放射性。答案 C考点三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0.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B.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C. 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D.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 DNA或RNA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搞清楚“主要的遗传物质”和“遗传物

11、质”之间有何关 系。绝大多数生物,包括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 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细菌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因此 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 C11. 如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的病原体的遗传过程实验,通过分析可知这种病原体提取0A .寄生于细胞内,其遗传物质为 RNAB. 可单独生存,其遗传物质为蛋白质C. 寄生于细胞内,其遗传物质为蛋白质D. 可单独生存,其遗传物质为 RNA解析 题中提到的病原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为病毒,而病毒只有寄生在 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读图可知,RNA能将亲代病毒的特征遗传给 后代,而蛋白质不能,所以遗传物质是 RN

12、A。答案 A12. (2014河南豫西五校质检)乙肝被称为“中国第一病”,随着科学的发展,人 们对乙肝病毒的认识也更加深入,现已知乙肝病毒的DNA由一条环状链和一条较短的半环链组成,侵染时先形成完整的环状,再把其中一条作为原始 模板复制形成新的病毒(具体过程如图)。则以下有关乙肝病毒增殖过程的描 述错误的是A .形成完整环状DNA的场所是在病毒体内B. 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共同组成核衣壳C. 是逆转录形成DNA的过程D. 乙肝病毒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过程和解析 读懂图及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是解题的关键。乙肝病毒增殖时, 形成完整环状DNA的场所在宿主细胞内,A错误;由图可知,乙肝病毒由

13、外膜和核衣壳组成,核衣壳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外壳,B正确;过程是由RNA 形成双链DNA的过程,即逆转录过程,C正确;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 译两个过程,D正确。答案 A大题冲关练13. 如图是赫尔希和蔡斯研究遗传物质实验中的物质示意图及实验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CONHCOOHI III H图2质外壳标记后的噬菌怵与細菌偃合.噬繭体粳染纳帝在上清戒中 检测到宫图3中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2中的。如果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1中的0(2) 赫尔希和蔡斯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 。(3 )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目的是 。(4)仅

14、有图3的实验过程,(能或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原因是。解析(1)32P标记的是(磷酸基团),(肽键)不含S,有些R基含S,故35S 标记的是R基。(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思路是单独观察生物体内每一种化 学成分的作用,而噬菌体只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这是它被选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3)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目的是让噬菌体的蛋白 质外壳与细菌分离,以便观察放射性存在的部位。(4)图3实验中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不能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 噬菌体只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3)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4)不能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14. 肺炎双球

15、菌能引起人的肺炎和小鼠的败血症。已知有许多不同菌株,但只有光滑型(S)菌株能引起疾病。这些有毒菌株在每一细胞外面有多糖类的胶状荚 膜保护它们,使它们不被宿主的正常防御机构破坏。以下是1928年格里菲思所做的实验,据图回答13.力令R型无壽从D组实验中的老鼠体内可分离出 。(2) 为了解释上述实验现象,1944年艾弗里从S型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 多糖荚膜等成分,分别与R型菌一起培养。结果发现: 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将混合物注入老鼠体内,可使老鼠致死,这说明 S型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荚膜与R型活菌混合并注入老鼠体内,老鼠,老鼠体内只能分离出。(3) 如果将DNA酶注入活的S型细菌中,

16、再将这样的S型与R型活菌混合,混合物不使老鼠致死,原因是 。(4) 上述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 。答案(1)活的S型细菌 S型细菌的DNA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 菌不致死 R型细菌(3) DNA被酶分解 (4)DNA是遗传物质1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室中获得大量新型禽流感病毒,不是将病毒直接接种到无细胞的培养基上,而是以活鸡胚为培养基,其原因是 。(2) 利用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该新型禽流感病毒的化学组分,原理是: RNA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 ; DNA与二苯胺试剂共热显蓝色。(3) 实验分析出该新型禽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为蛋白质和RNA,不含DNA。则证明该病毒遗

17、传物质的最关键实验设计思路是 。(4) 请你预测用该病毒的蛋白质和 RNA 分别感染活鸡胚所存在的几种可能性: 如果蛋白质与 RNA 都有遗传效应,说明蛋白质和 RNA 都是遗传物质。如果 ,说明: 。如果 ,说明: 。如果 ,说明: 。答案 (1)病毒只能寄生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繁殖等各项生命活动(2)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显紫色(3) 设法将该新型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和 RNA 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 它们各自的作用(4) RNA有遗传效应,而蛋白质没有遗传效应R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RNA没有遗传效应,而蛋白质有遗传效应RNA 不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RNA和蛋白质都没有遗传效应RNA 和蛋白质都不是遗传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